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中国的西方古典学学科自21世纪以来呈现出了新的发展面貌。突出表现在三个方面:通过探究古典学的译名回溯该学科的发展源头;强调学习古典语言、重读古代经典文献,从而构建大学中健全的古典学专业培养体系;着重梳理古典学在西方的学术史。这些均意在从头打造适合中国高等教育与学术界的新学科,体现出了中国的西方古典学学者的务实学风。这些努力既符合研究型高校建设的需要,又有助于中国的西方古典学学科追赶国际学术前沿。  相似文献   

2.
本期寄语     
正这一期"古代地中海文明"栏刊出4篇青年学者的论文。郭涛的《今天我们为什么要读库朗热的古代城邦》指出,库朗热在1864年出版的《古代城邦——古希腊罗马祭祀、权利和政制研究》在近年中国古典学界引起关注的主要原因是该书体现出19世纪中后期西方古典学与人类学、社会学研究发生的密切关联。白雪的《古风时代希腊人的葬仪》考察  相似文献   

3.
2004年中共中央发出《关于进一步繁荣发展哲学社会科学的意见》,充分表明我们党对哲学社会科学的高度重视和殷切希望。《意见》具有很强的思想性、学术性、指导性和前瞻性,是繁荣发展哲学社会科学的纲领性文件。《意见》指出,中国哲学社会科学应"形成具有时代特色、结构合理、门类齐全的学科体系",为此"要加强哲学社会科学基础理论和应用对策研究",要重点"扶持对学科创新发展起关键性的研究项目"。按照中央文件的这些精神,本文提出并阐述"借鉴方志学,构建年鉴学"的学科构建思路。年鉴文化作品虽为国外引进的舶来品,而在中国的传播编纂出版应用已有几百年的悠久历史。地方志文化与年鉴文化同属于历史学范畴,二者的概念、社会功能等本质属性多有相似相同。因此,国务院颁布的《地方志工作条例》将地方综合年鉴与地方志合为一体,同属于地方志工作。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编修与应用年鉴文化事业蓬勃发展,年鉴界发出构建中国特色年鉴学的呼声甚高,并正在积极推进且取得基础性成果。遵循史、志、鉴学科相同的规律与特点,本文提出并阐述"借鉴方志学,构建年鉴学"的学科构建思路。第一、本文构建大型地方志文化学术专著《中国现代方志学》的学术思路与方式方法,并且结合年鉴文化的具体内容,提出并阐述设置"中国特色年鉴学三理论",即中国特色年鉴学政治理论、中国特色年鉴学基础理论、中国特色年鉴学应用理论。第二、按照"中国特色年鉴学三理论"形成一个学科系统并设置三个二级学,即中国特色年鉴政治学、中国特色年鉴基础学、中国特色年鉴应用学,构建中国特色年鉴学学科理论体系与学科结构体系。第三、在此基础上,提出阐述编纂大型年鉴文化学术专著《中国特色年鉴学》及其编撰框架设计。本文力求"博采众人之长,树一家之说",形成一门中国特色年鉴文化较为完整科学的理论体系,形成一门中国特色年鉴文化新学说,形成一门中国特色年鉴学新学术流派。抛砖引玉",一花引来万花开",希望有更多的年鉴界专家学者积极参与中国特色年鉴学的讨论研究与构建,希望中国版协年鉴工委将此项工程领导好组织好,中国特色年鉴学的构建成功将指日可待。年鉴文化研究是世界性事业,我们应该学习与借鉴外国优秀年鉴的编纂与应用做法,从世界眼光将中国特色年鉴打造成为具有世界水准的文化作品,积极推进中国从世界年鉴大国向世界年鉴强国迈进。  相似文献   

4.
本期寄语     
正本期"理论与思想"栏刊出了冯定雄所撰《西方古典学术界对罗马帝国"大战略"理论的争论》一文。该文就1976年美国战略学家勒特韦克提出的关于罗马帝国"大战略"的论说以及西方古典学界的相关论争进行分析,认为尽管该论说存在不足,但相关探讨深化和拓展了古典学研究的视野。"古代地中海文明"栏刊出3篇文章。李政的《论赫梯国王铁列平的历史功绩》突破以往学术界仅仅关注赫梯国王铁列平敕令有关王位继承法内容的局限,对铁列平在内政管理、文献编撰方  相似文献   

5.
根据刘家和先生的观点,自殷、周之际至司马迁作《史记》的这段时间是中国古典史学的形成时期。这一时期又可分为"以史为鉴"、"以史为法"和"以史立言"这样三个阶段,分别以《尚书》、《春秋》和《史记》为代表。本文目的在于,根据刘先生的这一分期框架,分析和探究中国古典史学中的"求真"问题,然后在与西方有关历史客观性理论的比较视野下,挖掘其对当前有关历史客观性或真实性观念的重建所可能具有的意义和价值。  相似文献   

6.
<正>一什么是钱币学钱币学是通过对钱币本身进行研究并进而读取其价值信息的学科。从学科属性上来说,钱币学是一门交叉学科,更是一门动态发展的学科。现代钱币学的形成有两个源头,一是东方的古典钱币学,一是西方的钱币学。中世纪以前的西方历史缺少文字记载,在西方的学术发展中钱币学与碑铭学发挥了巨大作用,也决定了其在西方学术研究中的地位、作用十分重要。东方的古典钱币学以中国为源头,  相似文献   

7.
前记     
<正>《古典文献研究》第十五辑是"中国古代文献文化史"专辑。近两年来,我们在编辑《古典文献研究》时,尝试采取一种新的策略,即围绕某一个主题,集中刊发一批论文。例如,《古典文献研究》第十四辑就是"《文选》学"专辑,其中又特别集中刊发了一组欧美与日本学者有关《文选》学的研究论文。我们期望通过这样一种方式,相对集中地展示学界同行在这一领域的最新学术探索,更加切实地推动学术  相似文献   

8.
近年来,库朗热的《古代城邦》在国内古典学领域吸引了一定的关注。尽管是一部名著,但它依据的史料和得出的结论已不被当代古典学者所承认。《古代城邦》是19世纪中后期西方古典学与人类学、社会学研究密切联系的产物,二者讨论着相同的问题,遵循着相似的研究范式。因此,今天我们阅读库朗热《古代城邦》的意义不是摒弃人类学、社会学研究方法在古典学研究中的运用,而是通过回溯源头的方式,重新强调二者结合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9.
牛贯杰 《清史研究》2023,(4):135-147
《中国沿海的贸易与外交:通商口岸的开埠(1842—1854年)》一书,是费正清早期研究的代表著作。这是西方世界第一部综合利用中、外文档案研究中国外交史的学术著作,拓展出纷繁复杂的中西历史互动图景。费正清摆脱当时西方学界传统古典汉学和民族志学的窠臼,开创了现代中国学研究的新局面。费正清的这部早期代表作,涉及清代观、近代观、帝国主义观等理论问题,对后来美国中国学的发展产生了影响。  相似文献   

10.
李天章 《史学月刊》2001,(5):150-152
在研讨西方经济学说史的过程中,有不少同志往往容易把“古典经济学”、“新古典经济学”、“新古典综合派”、“新古典宏观经济学”等概念相混淆,从而使对现代西方经济学的了解和研究走向误区。为了真正搞清楚现代西方经济学的准确含义,区分清以上几个概念是十分重要的。  相似文献   

11.
正外来学说的中国化,侯外庐的学术经验值得珍视。长春出版社新出《侯外庐著作与思想研究》33卷有较全面的反映。侯外庐以《中国思想通史》、《中国古代社会史论》等学术著作,成为中国思想史学科的奠基人。白寿彝认为,侯外庐"总是想把马克思主义历史理论中国化"或"民族化",他的著作是"我们中国马克思主义史学发展到新的阶段"的"标志"(《侯外庐著作与思想研究》29卷,第16页)。我国近代学习西方,引进外来学说成为时代潮流。马克思主义传入中国并中国  相似文献   

12.
中国现代学术史上,经典著作对新学术的建立有着突出的示范意义。西学东渐背景下,借鉴与融会西方学术方法成为中国现代学科创建的前提条件,而清代考据学方法对新学术经典的创立也起到了十分突出的作用。胡适的《中国哲学史大纲》和冯友兰的《中国哲学史》,这两部现代学科的经典著作,亦均凸显了西学方法与考据传统在新学术典范转移过程中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3.
19世纪,来华传教士为了改变中国人对西方的偏见,积极引介有关古希腊—罗马的古典学知识。他们借助期刊、报纸、考察报告和史学论著,向晚清中国描述了一个足以与中华文明相媲美的古典世界。这个世界不但文治昌明、战功显赫,而且代代相传、长盛不衰,是近世欧洲文明的源头之一。来华传教士对西方古典学的译介和传播,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晚清中国士大夫的自大心理,推动他们走上了了解和学习西方的道路。  相似文献   

14.
关于西方古典史学入华史的学术通信李长林致张广智广智先生:您好!您在《史学理论研究》1994年第2期发表的大作《西方古典史学的传统及其在中国的回响》,我读后深受启发,您提出的西方古典史学最早何时输入中国?具体何种途径输入中国?这些都是饶有兴味的问题。我...  相似文献   

15.
正黎虎先生,祖籍广东兴宁,1936年8月出生于北京,1959年毕业于北京师范大学历史学系并留校任教,现为历史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黎虎先生长期从事中国古代史教学与研究,自著及主编专著8部,发表学术论文数十篇。黎虎先生的学术成就与贡献,主要为如下三个方面:一、开创并构建了中国古典外交制度研究的学术体系。这一由外交决策制度、外交管理制度、外交使节制度、外交方式方法、外交手段与工具、外交礼仪制度与法纪等方面构成的中国古典外交制度学术体系,被学界盛誉为中国古典外交制度的开创者和集大成者。代表作有《汉唐外交制度史》(兰州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汉唐外交制度史》(增订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9年版)、《汉代外交体制研究》(商务印书馆2014年版)。二、开创并构建了长沙走马楼三国吴简"吏民"问题研究的新路径和学术体系。黎虎先生的吴简"吏民"学术新体系将吴简与文献资料结合,推翻了长期统治魏晋南北朝史的"吏户"论;全面、系统论证了"吏民"的内涵、性质及其在中国古代社会中的作用与地位;所阐释的"真吏"论、"给吏"论等对于从新的角度认识中国古代官制史,皆具有重要学术价值。代表作有《先秦汉唐史论》(下册,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6年版)。三、提出并构建了中国古史分期暨社会性质问题研究的全新学术体系。提出"权力的掌控与人力的掌控"是中国古代历史发展演变的两个关键,据此而将中国古代历史划分为"无君群聚"社会、"王权众庶"社会、"皇权吏民"社会依次相承的三个时代。代表作有《中国古史分期暨社会性质论纲——兼论中国传统社会的主要矛盾问题》(《文史哲》2020年第1期)。  相似文献   

16.
余同元 《安徽史学》2003,(4):101-102,104
李琳琦教授所著《徽商与明清徽州教育》一书,既是中国教育史研究的学术力作,又是一部垮学科多方位地论述明清徽州地区经济与文化发展特点及其内在规律的开拓创新之作。该书有以下特点:一、选择新视角,提出新问题,开拓了徽学研究新领域;二、运用新方法,构建新框架,探索了徽学研究的新途径;三、采用新材料,研究新问题,实现了徽学研究的新突破。  相似文献   

17.
本文从学术史的角度出发,探讨了西方古典地理学家托勒密著《地理志》中对"赛里斯之路"的记录过程,以及近代英国东方学家玉尔著《中国和通往中国之路》中对"赛里斯之路"的研究。本文认为,上述记录和研究,是近代德国地理学家李希霍芬著《中国》第1卷中创造"丝绸之路"一词的学术基础。  相似文献   

18.
张广智先生在《史学理论研究》1994年第2期上发表的《西方古典史学的传统及其在中国的回响》这篇论文中,提出了一个饶有兴趣的问题。他说:“西方古典史学,最早于何时并由何种途径输入中国,对此我们还不甚清楚,还有待继续查考。”张先生又认为西方古典史学在20世纪上半叶中国的回响是微弱的。下面我根据已查到的资料,说明一下19世纪  相似文献   

19.
《百年潮》1998,(2)
1935年间,胡绳从北平辍学南归,住进上海的亭子间,一边写作,一边埋头研读马克思主义和西方的古典哲学。然而,日本侵略者的大炮轰鸣起来,中华民族到了最危急的关头,不满20周岁的胡绳别无选择,不久即投身于伟大抗日战争的洪流。他于1937年间到了武汉,担负起《全民周刊》的编辑工作(这个杂志由柳湜主编,后来与邹韬奋的《抗战三日刊》合并,更名为《全民抗战》),同时还为《新学识》等刊物撰写文章,又办了个名叫《救中国》  相似文献   

20.
西方汉学(中国学)以中国特别是以中国历史文化为重点研究对象,自19世纪初在法国确立起专业学科地位之后,不断发展,现今已演变成为一门综合性的人文社会学科。而中国学者对西方汉学(中国学)的关注和研究也早在20世纪二三十年代就已展开。近十年中国的西方汉学(中国学)研究也走上了学科化发展的道路,逐渐发展成为一门新的学科领域,在翻译文献、解读原始资料、进行理论探索、展开专题研究和跨文化对话等方面都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