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942年5月,八路军副参谋长左权在反"扫荡"战斗中于左权县十字岭壮烈牺牲,1965年5月24日山西省人民政府公布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85年建成左权将军纪念亭,并竖纪念碑,2012年建成纪念广场,竖立纪念铜像。近年来,随着红色文物自身条件的不断改善,广大群众对红色记忆的追思,以左权将军殉难处为例,通过左权将军殉难处自身建设、周边环境的优势和劣势比较,希望左权将军殉难处在当前社会与经济情况下发挥更大的作用。  相似文献   

2.
2010年,洛阳市文物考古研究院在洛阳邙山东汉陵区内征集到一枚封泥,形状为方形,封缄方式为方槽式检,背面有三道绳痕嵌入泥中,正面阳文篆书"原陵监丞"。通过与已发现的其它东汉时期的封泥形制、印文特征的比较,明确了该封泥的时代。"原陵"作为东汉的第一座陵园,目前具体位置并未确定;"监丞"为东汉陵园食官"食监"的副职,主要负责祭祀,因此,"原陵监丞"封泥的发现,对东汉帝陵的方位及陵园职官的研究有积极意义。本文还通过已发现的有关两汉时期的封泥、印章,结合文献记载,对汉代陵园职官的具体构成和分工进行了梳理。西汉时期,陵园周边具体的管理机构有陵庙、寝园、陵园,陵庙、寝园有令、丞、郎;陵园除令、丞、郎外,还有校长;食官有令(长)、丞。东汉时期,陵寝制度进行了一些改革,机构减省,不设陵庙、寝园,陵园兼有原来寝园的职能,陵园职官有令、丞及校长,食官有食监、监丞。  相似文献   

3.
刘庆柱 《东南文化》2013,(1):81-86,127,128,142
江苏盱眙大云山汉墓是汉代诸侯王墓的一次重大发现。此墓陵园为"大陵园",且保存完整、布局清晰,平面近正方形的形制反映了汉代帝陵与诸侯王墓的差异;经过精心设计与规划的后妃陪葬墓区显示出墓主人的身份和等级,有助于确认和研究汉代帝王陵墓中的嫔妃陪葬墓;出土的金银器等域外文物应与"海上丝绸之路"有关,反映了西汉时代的中外文化交流以及长三角地区文化与中原地区主体文化的一致性。不仅如此,该墓的墓葬布局、陵园门址、车马坑的位置以及漆器的金银平脱工艺等均是值得关注的重要学术问题。  相似文献   

4.
在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背景下,文章依据二十三种珍本、善本、抄本、孤本古籍资料,对明代山西武状元杨俊卿家族陵园群进行实地考察与文献对比考析,从饧杨氏祖陵园、杨瞻陵园、杨暚陵园、杨博陵园、杨俊民陵园、杨俊卿陵园、杨俊臣陵园及牌坊、祠堂和庙宇八个视角进行深入研究。结果认为:明代山西武状元杨俊卿家族陵园群雄伟壮观,建筑风格独特,堪称“蒲州第一陵园群”,由于战火损毁于兵燹,但地下文物保存尚好;呼吁政府合理有效地开发利用打造旅游景点,为保护保存明代建筑和陵园文化、发展地方旅游经济服务。同时,文章对研究明代晋商、人文地理、经济文化、时政教育、建筑结构、雕刻工艺、纪检监察、社会时局、兵马粮草、军事战略、处世哲学、书法艺术、经济管理、武举制度、锦衣卫制度、生态环境、碑文石刻、陵园墓群、牌坊、祠堂、庙宇等多元文化有着重要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5.
刘向阳  高小超 《文博》2011,(1):82-85
乾陵是唐代帝陵营筑的楷模和典范,是目前唯一保存最完整的唐代帝王陵园。陵园内现存的百余件大型石刻、十余处建筑遗迹和已发掘的五座陪葬墓中出土的唐三彩、壁画及石椁线刻画等珍贵文物是研究唐代社会政治、经济和文化艺术的重要资料。如何保护好这些具有重大历史价值和现实意义的文化遗存免遭破坏,正确构建其基本保护体系,合理利用这些文物古迹为当代社会教育和经济建设服务,是文物博物馆工作者和文物资源管理者的一个重要研究课题。本文主要探讨乾陵的管理者对陵园保护范围内的石刻、建筑遗址及陪葬墓出土文物等采取的抑制人为破坏和运用科技手段保护文物本体不受自然因素损害的保护方法及措施的不足与存在问题,旨在为今后的文物保护工作提出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6.
明朝建立之初,明太祖朱元璋实行了封藩制度,并将第三子朱棡分封到了太原。朱棡就藩前即在今太原市区北部兴建了晋王府。朱棡及其后的历代晋王的陵园则大多选址在今太原市东山地区。本文拟通过文献梳理晋王世系,并结合文物普查、考古调查,概述晋王府和晋王陵园的发现情况。初步总结晋藩陵园规制。  相似文献   

7.
汉武帝茂陵钻探调查简报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汉武帝刘彻的茂陵,位于兴平市南位乡张里村、策村和道常村之间,1961年被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62年,陕西省文物管理委员会派人对茂陵进行了钻探调查,取得了初步的成果。为了准确地划分西汉帝陵的保护范围,受陕西省文物局的委托,咸阳市文物考古研究所于2003年6月23日开始对茂陵及其周围遗迹进行了大规模的钻探调查,2003年12月30日结束,历时6个多月,顺利完成了茂陵陵园、陵园内外陪葬坑、建筑遗址、陪葬墓的钻探调查,  相似文献   

8.
赵荣 《文博》2005,(4):4-6
作为文物大省的陕西,有着十分丰富的文物资源。全省登记在册的各类文物点3万余处,其中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89处(113个点)。全省的文物资源中,古遗址、大型墓葬及陵园遗址1万余处,占全省文物点总数近1/2。遗址数量在陕西文物资源中占有非常大的比重,其中被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的30处、省级文物保护单位的186处、县级文物保护单位的480处。  相似文献   

9.
根据历史文献,所谓"秦东陵"应称为"芷阳秦陵"或"秦芷阳陵区".目前考古所发现的秦陵并不是此前所披露的"四座陵园",而是"两座陵园";两座陵园的墓主分别应为昭襄王、唐太后以及宣太后.秦东陵还未发现的庄襄王及帝太后陵应在原三号陵园以北隔沟相望的杨寨塬寻找.  相似文献   

10.
狮子山楚王墓及兵马俑坑发掘后,考古工作者对陵区进行了详细的勘探调查。2018年,为申报国家考古遗址公园制定考古工作计划,徐州汉兵马俑博物馆对楚王陵区历年考古调查及发掘成果进行整合,并进行补充调查,陵园文物分布及整体布局逐步明晰。其中,羊龟山汉墓以及陵区东部从葬器物坑、建筑遗址的发现与清理,对认清狮子山楚王陵园内涵具有重要意义。经过多年调查与发掘,逐步认识到狮子山陵园规模庞大,由楚王墓、王后墓、陪葬墓、兵马俑坑及陶俑组装场所、从葬器物坑群及各类建筑遗址组成。全面系统地认识狮子山楚王陵园的内涵对于研究徐州地区楚王墓葬乃至全国范围内王侯墓葬及陵园具有重要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1.
王志高  夏仁琴 《文物》2015,(3):25-38
<正>2010年,为了纪念南唐二陵考古发掘60周年~([1]),南京市博物馆与南唐二陵文物管理所联合组队,对南京江宁区祖堂山南唐陵园进行全面考古勘探与试掘。南唐陵园位于南京市江宁区祖堂山南麓,距中华门约22公里(图一)。考古工作于2010年9月下旬开始,至2011年1月上旬结束,主要采取调查、孔探的方法 ,以全面了解陵园内外有关遗迹的分布情况,在一些关键地点则采用探沟的方法进行局部解剖,  相似文献   

12.
《文物》2017,(6)
正《文物》2016年第11期发表了位于河南省洛阳市孟津县卅里铺村邙山大汉冢东汉帝陵陵园遗址附近的两座墓葬——2009LHDM1、2009LHDM4的发掘简报(简称M1、M4)~([1]),加上2011年发表的该陵园附近的ZM44的发掘简报~([2]),目前在该陵园附近发掘的三座形制相似的大型墓葬发掘简报均已发表。ZM44因出土曹休私印而被确认为曹魏早期名将曹休的合葬  相似文献   

13.
2004年2-5月,洛阳市第二文物工作队对北魏孝文帝长陵进行了调查和钻探,取得重要成果。长陵位于孟津县朝阳乡,地处洛阳市北部的邙山,为北魏王朝迁都洛阳后的第一座帝陵,现在地面保留有一大一小两座封土,已被认定为孝文帝和文昭皇后陵。此次考古工作发现了长陵陵园遗址,基本上确认了陵园遗址的范围、布局和结构。  相似文献   

14.
凤翔秦公陵园第二次钻探简报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对凤翔秦公陵园的首次钻探与试掘成果,已经作过详细报道(见《文物》1983年第7期)。自1985年10月至1986年2月,我们再次对秦都雍城秦陵区进行了钻探与试掘。两次共探出大墓43座,探明了10座陵园有规整的隍壕,3座陵园的隍壕已发现线索,尚未全部摸清。但可以肯定每座陵园均有壕沟作为防御设施。第二次工作的主要收获,除对第一次简报中已公布的各类大墓进行复核外,又新探出了中字形大墓4座,甲字形、刀形和  相似文献   

15.
翟晓悦  张倩 《东方收藏》2023,(12):67-69
狮子山楚王陵园陪葬坑出土的一批青铜文物病害严重,但由于它们制作精良,且部分器物带有铭文,是研究西汉楚国历史的重要实证,因此其修复保护意义重大。在此次保护修复中,针对文物破损面积大、形变严重、部分残片存在打破关系等问题进行了有益尝试,并运用了一系列的综合性措施。  相似文献   

16.
揭开江都王陵 盱眙大云山汉墓发掘纪实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大云山考古调查,勘探,发掘工作缘起于2009年1月发生的盗墓案件。三年以来,考古队揭露出完整的西汉诸侯王陵园,发掘遗迹5处,主墓3座,陪葬墓12座,陪葬坑9座,出土玉棺,金缕玉衣等在内的大量漆器铜器、金银器、玉器等各类文物10000余件,文献和出土资料证实,大云山汉墓区为西汉第一代江都王陵园,一号墓墓主人为西汉第一代江都王刘非。  相似文献   

17.
位于雍城南郊三畤塬上的秦公陵园系目前所知最大的秦国国君陵寝之地,与其它先秦诸陵园相比,雍城秦公陵不仅具有规模宏大,布局规整,它与之前和后来的秦陵园形成了具有持久性、继承性、完整性、独特性的秦国陵园体系,其表现整个秦陵园从集中公墓制即所有墓葬均集中于规划的陵区之内,向着独立陵园制及各陵园以兆沟相互隔开的发展过程的特征是非常明显的。上世纪80年代曾在十四号陵园以西约3公里处的南指挥一带发现13座陵园,按照当时界定的标准,所勘探出的18座"中"字形大墓的墓主即为秦公,且与在雍城执政的国君位数基本吻合,而此次新勘探出的十四号陵园不仅存在与南指挥陵区之间的距离问题,而且是否真正隶属雍城陵区,以及新发现"丰"字形大墓形制等方面则为秦公陵园布局研究提供了重要线索。  相似文献   

18.
秦始皇陵是一座举世闻名的皇帝陵园。原陵园是一组由地下、半地下及地面各类建(构)筑物所组成的宏伟的古代建筑群体。陵园工程始建于公元前247年,时至今日,历尽沧桑,已有二千余年的历史。虽墓冢尚在,但地面上各类建筑物,早已荡然无存。就其外部景观而言,也已面貌全非。可是,在其地下坑穴中,尚保存着大量的文物国宝,仅只1974年偶然发现的兵马俑坑就已轰动了世界,被誉为世界第八大奇迹。始皇陵作为中华民族灿烂文化的象征,  相似文献   

19.
乾陵石质文物风化蚀变的微观特征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乾陵石质文物风化蚀变的微观特征研究杨钟堂(中国地质科学院西安地质矿产研究所)甄广全,马涛,和玲(陕西省文物保护技术中心)乾陵以其规模宏伟和丰富的陵墓石刻文物而著称于世,堪称"唐代露天石雕艺术博物馆"。现存地表的遗存主要集中在陵园朱雀门外,并以司马道为...  相似文献   

20.
古代建筑修整所内部刊物"历史建筑"原为油印本,自1959年第1期改为铅印。刊物内容除古代建筑外,并包括革命遗迹及石窟。本年第1期已于四月出版,主要内容在革命遗存方面有"河北石家庄中国人民解放军烈士陵园",详细的记述了该陵园宏伟庄严的面貌。"清水塘",记述了毛主席在1921到1923年的旧居、中国共产党湖南区委具会办公地点,湖南长沙清水塘的情形。在文物政策方面,有"为什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