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黑龙江省人民政府以黑政发[1986]第135号文件,于1986年12月17日核定公布了第二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54处,现简介如下。(一)革命遗址及革命纪念建筑物1、抗联三、六军基地位于依兰与伊春、汤原交界处,即依兰境内的四块石(“凯旋门”).是1936~1938年东北抗日联军三、六军和中共北满省委的集合地,并在此办过训练班.李兆麟、赵尚志、夏云杰、冯仲云、陈雷等同志曾在这里从事抗日活动.凯旋门附近的岩洞,是抗联伤病员的转送医院。1937年秋,中  相似文献   

2.
龚强 《黑龙江史志》2013,(22):29-31
<正>名胜古迹概览佳木斯风光秀丽,景色宜人。夏季林木葱笼,草绿花香,沃野千里,一望无际,娇姿百态,胜似江南。冬季白雪皑皑,冰封大地,银妆素裹,一片北国风光。辖域内有古代遗迹、原始森林、奇山怪石。有令人瞩目的依兰县辽代五国头城、清末三姓古城和四块石抗日联军密营遗址;桦川县瓦里霍通古城遗址和前董家子古山寨;桦南县向阳山水库和孟家岗人工林;汤原县大亮子河国家森林保护公园;富锦市  相似文献   

3.
1931年至1945年日本侵占我国东北期间,大小不等的地下抗日组织在东北各大中小城市的秘密战线进行抗日斗争。大体可分为四个系统:共产党地下抗日组织、国民党地下抗日组织、无党派地下抗日组织、以无党派人士为主而各党派人士参加其中的地下抗日组织。上述地下抗日组织的斗争目标是一致的,但其工作内容和活动方式则不尽相同,有侧重情报的,有侧重支援配合抗日武装部队的,有侧重抗日宣传和积蓄力量、潜伏待机的,有组织、发展实力,准备武装抗日的,有专事某项活动的,有各项工作兼做的。他们在危险的环境中,在敌人的残酷镇压下,不屈不挠,展现了中华民族优秀儿女的高风亮节。东北地下抗日人员虽然属于不同的政治派别,持有不尽相同的政治信仰,在如何进行抗日地下斗争方面的见解、方法也不尽相同,但大敌当前,他们有着同样的战斗任务——抗日救国,怀着同样的爱国心,因此,在关键时刻和生死关头,相互救助,手足情深。  相似文献   

4.
1941年—1945年,新四军在浙东敌后积极展开抗日活动,创建与发展了浙东抗日根据地。它地处东海之滨、杭州湾两岸,包括四明、会稽(金萧)、三北、浦江四个地区,面积二万余平方公里,人口四百余万,是抗日战争时期我党领导的全国十九块抗日根据地之一。新四军在浙东开展政治、军事斗争的同时,在经济方面也与敌伪针锋相对。发行抗币即  相似文献   

5.
兴隆二十四块石遗址,早在1964年5月就已被延边大学朴真奭教授所发现,只因诸多原因,至今还未在任何刊物上发表过。方学凤教授在其著作中将其称为西崴子二十四块石遗址。西崴子二十四块石遗址是兴隆二十四块石遗址的误记。下面,据朴真奭教授1964年5……  相似文献   

6.
曾生因病于1995年11月20日在广州逝世。噩耗传来,海陆丰人民无限悲痛。 曾生与海陆丰人民有着深厚的感情。抗日期间,广东省东江地区有两支抗日武装队伍。一支由曾生领导的惠宝人民抗日游击总队,另一支由王作尧领导的东宝惠边人民抗日游击队。根据中共中央和省委指示精神,经过一系列斗争和统战工作,这两支部队取得了国民革命军第四战区的  相似文献   

7.
武装门第     
夏春浓 《铁军》2012,(10):37-38
我的祖父夏庆然,为人忠厚,一生勤劳,乐于助人,做了许多善事、好事,在睢宁北部一带德高望重。1937年卢沟桥抗战爆发,为支持抗日,老人只留下一个儿子(三子夏同瑛)在家种地,将其余四个儿子,长子夏玉华、次子夏同琳、四子夏同环、五子夏同球和长孙夏春雷全都送往抗日前线,参加八路军、新四军和党领导的抗日游击队。  相似文献   

8.
在烟波浩渺的洪泽湖西岸,半城西郊,有一座雪枫墓园。这座墓园是一九四五年淮北行政公署根据人民的意愿,为纪念抗日而英勇殉国的新四军四师师长兼淮北军区司令员彭雪枫和淮北解放区抗日阵亡将士所建造的。一九四六年十一月我军北撤,半城沦陷,墓园遭到国民党反动派的严重破坏。十年浩劫期间,墓园又一次受到损坏。粉碎“四人  相似文献   

9.
从九一八事变至我党发布五五通电这段时期,中共对蒋政策是反蒋抗日还是抗日反蒋,党史学界存在不同的看法。笔者以为这一时期中共对蒋政策应是抗日反蒋,根据有四:一是"抗日反蒋"提法载入中共中央文件;二是"抗日反蒋"提法见诸我党和红军负责人的言论中;三是"抗日反蒋"口号符合民族矛盾和阶级矛盾关系的变化;四是"抗日反蒋"是党史学界权威著作较为普遍的观点。  相似文献   

10.
著名的渤海国二十四块石遗迹,从本世纪50年代在吉林省敦化县最初发现以来,即引起中外有关学者们的关注,并已有若干文章发表,其内容被一些有影响的考古学、历史学及方志学专著所引用或编入。关于二十四块石的断代,学术界已基本取得认为是渤海时期的共识,但对其性质与用途仍是诸说并存,岐异纷呈。自敦化盆地4处二十四块石的发现迄今已逾30余载。随着有关国家和地区考古工作的开展,又先后在我国黑龙江省宁安县南部发现二十四块石2处;在延边地区图们市发现二十四块石2处。据报导,在朝鲜咸镜北道东海岸也已陆续发现3处。以上11处二十四块石分布在并不直接毗连的4个地域。遗迹实例的增多、  相似文献   

11.
1987年《近代史研究》第1期发表的《孙中山与中华民国》第四节上,有两大段话,讲政权性质与社会性质的关系,指出共产党领导的抗日民主政权,标志着抗日根据地改变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性质,是新民主主义的社会。并引用杨献珍同志《略论抗日根据地的社会性质问题》,表示同意他的观点。这篇文章是为去年11月在广东举行的孙中山学术  相似文献   

12.
依兰县山水秀美,风光旖旎。有丹清河、三江口等自然景区和以县城为中心的人文景区,其中丹清河风景区是省级风景名胜区,它由烟筒山景区、丹清河景区、四块石景区和小兴安岭风情谷四个景区组成。景氏内尤以1999年推出的中国北方第一漂——巴兰河漂流原生态旅游项目最为著名,其惊险与刺激一时间成为都市人新的休闲时尚。  相似文献   

13.
从九一八事变至我党发布五五通电这段时期,中共对蒋政策是反蒋抗日还是抗日反蒋,党史学界存在不同的看法。笔者以为这一时期中共对蒋政策应是抗日反蒋,根据有四:一是“抗日反蒋”提法载入中共中央文件;二是“抗日反蒋”提法见诸我党和红军负责人的言论中;三是“抗旧反蒋”口号符合民族矛盾和阶级矛盾关系的变化;四是“抗日”反蒋”是党史学界权威著作较为普遍的观点。  相似文献   

14.
江苏省连云港市赣榆县城西35公里处,有个“抗日山”,原名马鞍山,因八路军在山上建造烈士陵园而更名。这个抗日山烈士陵园,兴建于1941年,是最早的烈士陵园之一,现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41年到1944年间,八路军一一五师教导二旅,山东军区和滨海地区广大军民,在此四次施工,为死难烈士树碑建冢。中华人  相似文献   

15.
抗日战争时期,日伪为实现"以华制华"、"以战养战"的战略目标,策划实施了"清乡"阴谋。1943年初,日伪"清乡"区从苏南扩展到苏中地区,并把四分区作为苏中"清乡"首站。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苏中四分区民兵作为一支主要的武装力量,与抗日主力积极配合,历经一年多的浴血奋战,取得了反"清乡"斗争的伟大胜利,推动了苏中抗日根据地的巩固和发展。2013年是苏中四分区抗日反"清乡"斗争70周年,我们继承和发扬苏中四分区民兵高昂战斗精神同时,更要以史为鉴,给予新时期民兵工作更多的思考与关注。  相似文献   

16.
<正>淮北抗日根据地是新四军第四师坚持敌后抗日的战略区,西起桐柏山,东连大运河,南临淮河,北枕陇海铁路,位于河南、安徽、江苏、山东四省交界的广大地区,其核心位置在安徽淮河以北地区。淮北抗日根据地由苏豫皖边区、皖东北和邳睢铜抗日根据地发展而来,是八路军和新四军的联系枢纽,战略位置十分重要。根据地内不仅建立了抗日民主政权,而且相应地建立了金融机构与银行,发行了自己的货币。  相似文献   

17.
抗日战争是英勇的悲壮的史诗。某些抗日影视剧以娱乐的方式戏说那段悲壮的历史,这是误导观众,亵渎英灵。半个多世纪前的抗日硝烟早已散尽,抗日先烈们把血肉之躯献给了那个悲壮的时代,其中最为著名的英雄集体有狼牙山五壮士和四行仓库八百壮士等,其实在山东,还有  相似文献   

18.
1942年12月10日,日军与新四军在朱家岗(今江苏泗洪县曹庙乡境内)进行了一场激烈的战斗。在这场战斗中,共歼灭日本军平林师团280余人,新四军四师九旅第二十六团有73名指战员为国捐躯。为纪念这些抗日英烈,淮北抗日军民们竖碑建亭,修筑公墓,于1943年10月10日建起了朱家岗烈士陵园。  相似文献   

19.
二十四块石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二十四块石遗址现已发现8处,在吉林省敦化市境内牡丹江上游发现4处(江东乡、官地镇海青房、腰甸子),在图们市境内发现2处(月晴乡石建坪、马牌),在黑龙江省宁安县牡丹江中游镜泊湖东岸弯沟内的北坡发现1处。另外,在今朝鲜咸镜北道渔郎郡会文里发现1处。这8处二十四块石均在古代交通道附近较高的土台上,具有统一的规格,其规模、形制以及出土文物(板瓦、筒瓦残块)基本相同。除敦化市官地二十四块石为面东,东西排列3行外,其它均为面南,南北排列3行,每行有8块础石,3行共24块,故称为二十四块石。二十四块石每行南北长均为9.20米到10.5米左右,东西宽均为6到8.30米左右。每行间距为3米左右,石块间距均为0.30到0.50米左右。二十四块石的规模,约当今3间房的规模。石块的  相似文献   

20.
1937年3月19日至21日,抗日联军三、四、五、八、九军五个军在五军军长周保中和九军军长李华堂的指挥下,联合攻打了依兰县城。这次战斗,在军事作战上是极其成功的。它充分显示了东北抗日联军不仅在数量上发展了,在军事素质和协同作战方面也有了很大提高。依据抗联史料及深入战迹地调查,对这次战斗总指挥、哪些军参战和集结地点在何处等问题提出新的见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