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郭炜 《文史月刊》2009,(5):18-18
古时候,有一吝啬财主要请一位教书先生,并说明膳食微薄。一位先生前来应聘,提笔写下字据:“无鸡鸭也可无鱼肉也可青菜一碟足矣”。财主心中念道:“无鸡鸭也可,无鱼肉也可,青菜一碟足矣。”大喜。哪知第一顿饭上来,先生见没有荤菜,就不愿意了,说道:“你怎么这样言而无信呀!”财主急了,说:“赶快拿字据来,是你自己写的,你还能赖得了呀!”先生接过字据,大声读道:“无鸡,鸭也可;无鱼,肉也可;青菜一碟,足矣!”财主一听,真是哭笑不得。  相似文献   

2.
“踩鸡”是贵州榕江仁里侗家人为鼓励邻寨买“打牛”而进行的活动。“打牛”就是用来打 架的牛。如果某个寨子买了打牛,其他寨子还没有买,那么已买打牛的寨子就组织起来,由一个 德高望重的人牵着打牛,另一些人扛彩旗,打锣,一同进入其它寨子,进寨的人见鸡见鸭就可以 去捉,或用长竹竿裹上粘膏(用一种树皮制成的能粘住雀鸟鸡鸭的膏)去粘,这种活动就叫“踩 鸡”。寨上人家不会生气。讨有买牛寨子姑娘做媳妇的人家或是喜欢打牛的人家都主动把自家养 的鸡鸭用编织的花带捆好,亲自拿来挂在牛角上,也有把鹅、狗、红布、绸缎被…  相似文献   

3.
张颖 《敦煌学辑刊》2012,(2):111-117
佛律“羯磨”在有关佛教的词典中均意译为“业”,但我们发现它更多的表示佛教教团所依据的仪轨,是一种“羯磨”法,对佛教具有重要作用.且其对比丘和比丘尼要求有很多不同,甚至是偏重.本文主要对其含义、作用及其对僧尼不同要求的表现和原因做了探讨.  相似文献   

4.
一、从“混元公所”谈起汉口蛋行的产生,向无确切的文字记载,传说系由“鱼蛋行”演变而成.由于省内湖汊交错,盛产鱼虾,养鸭业也很发达,捕鱼和放鸭同为水路作业,鱼贩到湖区购鱼,同时也把鸭棚的鸭蛋带到“鱼蛋行”交易.后因鱼蛋货源逐  相似文献   

5.
玄奘发愿"十俱胝像"考--关于"善业泥"造像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迄今为止 ,在西安出土了各种各样的唐代泥佛像。这些泥佛像是研究唐代长安造像非常重要的作品。其中有一种依背面的题记而被称为“善业泥”的泥佛像 1。这种“善业泥”多半在西安南郊大慈恩寺的大雁塔周围出土 ,被认为是创建大雁塔的永徽年间 ( 65 0— 65 5 )的作品 2 ,与三藏法师玄奘有密切的关系3。日本古代寺院遗址出土的泥佛像中 ,也有与此很相似的作品。“善业泥”由于被认为是这种作品的原型而受到重视 4。然而 ,以前对这种泥佛像本身几乎没有进行研究 ,所以很有必要对它展开研究5。笔者在本文中围绕这种“善业泥”,通过对作品的整理…  相似文献   

6.
交通便利、贸易繁盛的武汉,商贾云集,南来北往的客商,各种风味不同的饮食习惯,使武汉的餐馆业中,涌现出一批擅长烹饪鄂菜、粤菜、川菜及江苏、京津风味特色菜肴的酒楼.位于汉口三民路的楚乡名菜之集大成者老会宾楼,创办于1929年,至今已有60多年的历史.现在的老会宾酒楼拥有4000多平方米的营业面积,一楼设有楚秀厅,专供面点小吃,二楼、三楼设有“东湖”、“琴台”、“白云”、“黄鹤”四厅供应风味菜肴,承办筵席.东坡肉、燕窝、全家福、掌上明珠、海元绣球、龙串凤、五香葱油鸭、峡口明珠汤、清炖甲鱼、龙戏珠、蟠龙卷切、桔瓣鱼元、金包银、八宝网油鸡腿、五叶海、夹沙肉等湖北风味珍馐是老会宾楼有名的菜肴,而选用历朝贡品石首笔架鱼肚和甲鱼裙边精制的白汁银肚、十锦鱼肚、干贝裙边则是席上珍品.  相似文献   

7.
六合区长芦街道的南面有一条河,原名叫“岳子河”,后俗称“鸭子河”(在长芦方言中,“鸭”与“岳”同音)。根据嘉靖《六合县志》记载:“当年金兀术驻兵瓜步,岳飞遣子云率士.卒从河子沟凿此,以出其背……”因此,为了纪念宋代抗金英雄岳飞父子而将这条河命名为“岳子河”。因为这条河是与岳飞父子有关,所以也是当地人们心目中的英雄河。  相似文献   

8.
在湖南隆回县北面有座文化名山,叫做“望云山”,因给秦始皇炼丹失败而隐入此山的方士卢生,遥望隐居在第六十九福地“云山”的侯生而得名.山这边的鸭田乡和山那边的罗洪乡,在民国以前都属于新化县,出了两个为建立民国立下赫赫功勋的同盟会员,一个是鸭田的谭人凤,另一个是罗洪的邹代藩.论革命功绩之巨,谭人凤更胜邹代藩一筹,而且谭氏比邹氏年长一岁,但是,邹氏却是谭氏走上革命道路的引路人.  相似文献   

9.
东莞男人生日用鸭而不用鸡。上菜时,首先以汤煮熟一碗菜丝加上两个鸭蛋,让寿星品尝,然后大家才能开筷。男人生日,更有一味“霸王鸭”,东莞称之为扒鸭。扒鸭,即不用斩、切,只需筷子轻轻扒一下,即可夹入口内。霸王鸭当宴会“主席”,佐料需发菜、蚝豉、鲍鱼、瑶柱、莲子、云耳、冬菇等作配料。为什么生日不用鸡?究其原因,是鸡往往是敬神、祭祖用的。[编按]  相似文献   

10.
盛泽绸领的职能及其演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洪璞 《安徽史学》2000,2(4):31-35
“绸领”是“绸领投”的简称,又可直呼为“领投”,或“领头”,它是盛泽绸业中人的一种专门名称,其基本职能“系指导机户销售货物”①,领投从事的这一行业即为领业。领头是江南乡镇丝织业中一种较为普遍的行业,盛泽领头因发展较为成熟并有过一段辉煌而尤其引人注目。历来对领业看法不一,对从事领业之领投更是褒贬不一,时人有将之斥为操纵、吸取机户膏血的恶势力,应该打倒②;又有对之大加肯定而称之为“机户之灵魂。”③今人对领投的专论尚未见到,但论及大多将其视为绸农之上的又一剥削阶层而予以否定;近来稍有为其辩护,得出  相似文献   

11.
清光绪年间,洪泽湖泛滥成灾,苏北里下河地区部分灾民驾舟逃往江南,以挑担卖杂货、收购破烂、做泥娃糖人、修理雨伞、磨剪刀等为业。其中部分地痞、流氓以上述职业为名,在农村偷鸡摸鸭、盗窃财物,逐渐形成“荒班子”、“全家行”、“走江湖”等偷盗抢劫集团。民国元年(1912年),苏州著名匪首孙志明在太湖招兵买马,收罗散匪,打家劫舍,号称“水浒帮”,后为避官方注视,易名“水火帮”。  相似文献   

12.
倪方六 《湖南文史》2012,(10):70-70
清朝皇帝喜欢吃鸭,每顿御膳里总少不了鸭肉。乾隆五十三年(1788)七月初七“七巧节”,乾隆早膳里便有酒炖鸭、托汤鸭、清蒸鸭。  相似文献   

13.
六八的故事     
相传很久以前,洱源县西山有一个土官,从云龙县买来一个白族家奴,名叫六八。六八机智聪明,常常用各种巧妙的办法,愚弄、嘲讽、打击土官。巧吃鸡鸭土官对待家奴、帮工十分小气,从来不给他们吃鸡鸭。有一天,土官要吃鸡鸭了,咐吩六八去杀鸡宰鸭。六八挑选了两只最肥的鸡鸭,提进厨房来,把鸡鸭杀死后,他一边拔毛一边用毛根往鸡鸭皮子上戳了些小洞,把鸡鸭放进米汤里一泡,再往火上一燎,这样,鸡鸭皮上全灌满了黄色的浓米汤,跟浓  相似文献   

14.
民间拜神供品与潮汕风味美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潮汕花样翻新的美食,与拜神供品有着密切的关系。为了表示对神的崇敬、爱戴和酬谢,祭品除五畜(猪、鸡、鱼、鹅、鸭)外,还要加上各种斋菜、(米果)品、甜品、糖品、酒席等。潮汕民间的岁时节日,俗称“时年八节”,其实连同各种“老爷节”,就有二三十个之多。由于每个时节祭拜对象不一样,供品也不尽相同。同时,这些活动也是在不同村庄、不同姓氏之间进行的,往  相似文献   

15.
灶花     
在苏南农村,一般的农家都砌有烧柴草的灶头,雪白的灶山壁上,画着一幅幅美丽多姿的图案,谷穗、鱼虾、鸡鸭、山水……栩栩如生,像征着农家和谐美满、丰衣足食的生活。人们把灶山壁上的图画叫“灶花”。  相似文献   

16.
抗日战争以前,汉口的煤炭行业有三个同业公会:一是煤焦公会,后改名为煤焦贩运业同业公会;二是柴炭业公会;三是煤业公会.这是当时的三个不同性质的煤炭同业公会.煤焦贩运业公会是专门经营焦煤和烟煤等工业用煤的商人组织.柴炭业公会是贩卖柴火与炭巴、炭圆(即煤球)的商人组织.以零售为主、兼营批发.煤业公会则是有厂子堆放大量的柴煤或供烤火用的白煤块,兼而自制大量的煤球的商人组织.  相似文献   

17.
南京人特别喜欢吃鸭子,据说南京人每天消费的鸭子达上万只。常见的有盐水鸭,鸭头鸭颈,鸭翅,鸭肫,鸭爪,这些都是极好的东西。南京人特别会做,也很敢做,于是才会出现“嗜血”成风这一在国外被视之为野蛮的局面。其实鸭血在南京小吃中一直占有不可或缺的席位,其中以鸭血汤为尤甚。但是,这些年来鸭血汤的做法倒是有很大的改观。记得小时候去夫子庙,那时候并没有什么太多  相似文献   

18.
鸦片战争时京口(镇江)副都统海龄,在1842年7月英军七千犯镇江时,统帅清兵殊死抵抗,歼敌300余人.此役是近代以来英国侵略者遭受打击最重的一次.恩格斯评价说:“如果英国侵略者都遭受这样抵抗的话,他们绝对到不了南京.”城破后,海龄和大部分官兵以身殉国.海龄是怎样死的?史学家历来众说纷纭,有必要作一考辨.关于海龄之死,史学界说法不统一的原因,是业源于六种不同的史料记载。《道光洋艘征抚记》载:“英军佯攻北门,暗地从西南架梯登城.入城后,先焚烧满营,混战中,海龄为乱兵杀害”。  相似文献   

19.
章太炎先生在苏州创设“章氏国学讲习会”的时间问题,《辞海》(1979版缩印本)与《章太炎政论选集》(附录《章太炎生平活动年表》)说法不一。前者说:“1924年脱离孙中山改组的国民党,在苏州设章氏国学讲习会,以讲学为业”。后者说:“1935年,章太炎与‘国学会’旨趣不同,另创章氏国学会。”其实,这两种说法都有讹误。据史料  相似文献   

20.
从张家山竹简看汉初的赋税征课制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西汉初期的赋税制度,过去有不少疑点。现从张家山汉简得知:当时的田税主要是田租和刍禀。征收办法是既“按顷计征”,又与“人户”有关。田租与刍禀税的比例是12.7:1;而末业税的税目繁多,有各种工矿税和市税、关税等。税率较高,有的达20%以上,反映了官府对工商末业的重税政策;汉初的赋目基本上沿袭了秦制。敛赋方式有按“口”、按“户”两种,按户征收的“户赋”,非口算之外的独立赋目。“户赋”与“赀赋”,二者不当混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