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全球史:民族历史记忆中的全球史   总被引:7,自引:3,他引:4  
全球化呼唤着全球史。但是,就如同不存在“文化全球化”一样,也不存在“全球化”的全球史。文化的多样性决定了全球史的多样性,即每个国家和民族都有自己心灵中的全球史。历史是一种记忆的形式,在任何一个国家或民族中,历史研究和历史著述的基本功能是保存和传承自己的历史记忆。全球化和“全球史”并没有中断每一个民族自己的历史记忆的延续。任何一个独立的民族,都有自己独立的历史记忆。这种记忆既包括对本民族历史.也包括对其他民族及整个世界历史——全球史的认知和判断。  相似文献   

2.
“历史记忆”“历史-记忆”“历史与记忆”以及“记忆史”等概念或议题看似相近,实则有着不同的意涵。“历史记忆”最初是莫里斯•阿布瓦赫在《集体记忆》中提到的概念,意在强调历史带有记忆的性质。随着后人对此术语的发展,“历史记忆”的含义被拓宽为“人们对过去的记忆与表述”。“历史-记忆”是皮埃尔•诺拉提出的术语,用于指称现代之前“历史与记忆”的联合体。“历史与记忆”是西方历史学家辩证地看待历史与记忆之间关系时所讨论的核心议题。面对记忆研究的挑战,西方历史学家之所以讨论历史与记忆的关系,其目的是为历史学正名。“记忆史”则是将记忆作为历史研究对象的领域,研究记忆随着社会历史发展的历时性变化。因此,在涉及这些概念的时候应认真加以区分,避免误用。特别是在翻译、引用西方学者的观点时应力求准确,以免造成误解。  相似文献   

3.
20世纪90年代,意大利兴起“历史记忆”的研究潮流,这是受当时席卷欧洲的“记忆之场”趋势影响的结果。20年后,意大利又兴起“全球史”书写,将意大利史放在全球框架中展开。从“记忆之场”到“全球史”,这两次“转向”体现了意大利史书写的发展和演变。一方面,它受地方多样性、共和危机、欧盟困境、全球化等现实因素的影响,地方、国家、区域、全球在不同层次上与意大利的现实相互交织,影响意大利的本国史研究;另一方面,意大利历史书写长期以来又有为民族认同和国家建构服务的强烈倾向,故而强调以民族国家为本位。以民族国家整合为宗旨的历史写作还将在意大利特定的历史和现实背景下艰难跋涉。  相似文献   

4.
王明远 《民俗研究》2016,(1):136-142
"记忆"是近20年来在人文社会科学领域备受瞩目的概念。根据记忆理论,记忆可以"圣化、选择、复旧、抹消",它的本质是可塑性。记忆是有层次的,如集体记忆和公共记忆,并可以互相转化。台儿庄古城的重建,就是对台儿庄原有的历史和文化传统进行记忆重构形成集体记忆的过程,这一过程让台儿庄形成了新的历史和文化传统。台儿庄古城既是新的集体记忆形成的标识,也对其建构起到了重要作用。这段集体记忆借助国家话语经过了向国家公共记忆的转化和升华,台儿庄古城也由此获得了崭新的历史地位和意义。关于这种现象,应该超越对其本真性的探讨,洞察其在当下社会环境中的生成逻辑和建构过程,以揭示文化传统的传承实质。  相似文献   

5.
旅游地理视角下记忆研究的进展与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记忆是当前西方人文社会科学的重要研究领域,同时也是一个跨学科的概念。记忆与时间和空间密不可分,随着20世纪90年代以来"旅游潮"和"记忆转向"的兴起,记忆研究日益成为中西方旅游地理研究者的关注领域。本文通过对人文地理学中旅游相关研究中的记忆议题和研究方法的梳理,从记忆、物质景观与地方意义的感知,记忆、仪式与身份认同,以及旅游者的情感体验与地方建构三个方面进行分析,以期展现充满文化、社会、政治乃至经济内涵的记忆地理问题发展脉络及独特意义,为国内旅游地理学开拓新的研究视野。  相似文献   

6.
“记忆”作为人文社会科学的一个重要概念,在历史学、人类学、社会学等领域都得到关注。在民俗学研究中,记忆论也有广泛的应用前景。民俗学以口头传承和身体传承为主要研究对象,以访谈记录为主要方法,这些特点都和记忆论有亲和性。将记忆概念引入民俗学研究,不但可以为我们分析民间传承的本质提供了新的方法,而且能够将民俗学研究与当下的社会文化现象结合起来,如战争记忆、灾害记忆的研究等。为民俗学重新成为“当下之学”提供了一个可能性。  相似文献   

7.
罗超  高春常 《世界历史》2020,(2):140-159,I0007
书写内战史有助于美国人内战记忆的形成,记忆的调整又推动着内战叙事的演变。通过南部老兵与妇女的努力,“失去的事业”从一种地方记忆上升为民族记忆。从20世纪开始,这种南部记忆主导了美国史学界对内战史的书写。直到越战后期,学界才从社会文化与政治需要的角度剖析“失去的事业”记忆的兴起及其影响,其研究对象主要为群体记忆、英雄记忆,以战场旧址、军事公墓及其纪念碑为中心的有形记忆场。因服务于国家重聚与民族和解之需,存在多种面相的“联邦事业”记忆被美国人长时期遗忘。直到20世纪80年代末,为突出黑人对美国历史的贡献,学界开始重新评析这一强调联邦统一与解放黑人的内战记忆。总之,美国学界对内战记忆的探究总体遵循“失去的事业”与“联邦事业”这两种叙事路径,但其研究并未完全摆脱意识形态的干扰。从21世纪开始,内战记忆史的研究逐步走向了多元社会化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8.
历史与记忆     
周建漳 《史学史研究》2020,(1):57-63,92
当代史学和历史哲学中关于记忆问题的探讨为我们关于史学的理解提供了新的视角。在这一视野下,记忆超越单纯个体心理的层次获得了作为脑外"文化记忆"的历史维度。在历史与记忆关系的层面上,历史记忆的多元性对历史记载的单一性提供了重要的补益,同时,史学文本的宏观视野对于历史记忆的微观局部性和片断性亦显示出认识上的优越性。在认识论维度之外,历史记忆诉诸历史正义的道义性是其十分显著的特质,于此凸显史学科学性与道义性维度复杂的张力关系,历史科学性不能成为漠视道义性的理由。最后,在历史与记忆关系上传统的历史本位立场之外,对人生有意义的历史终究要落实在人间的历史记忆中,从而彰显记忆本位的合理性,这或许是关注历史记忆所能带给我们的一点理论启示。  相似文献   

9.
历史事实、历史记忆与历史心性   总被引:72,自引:0,他引:72  
将文献与口述历史视为“历史记忆” ,我们所要了解的是留下这记忆的“社会情境”及“历史心性” ;前者指社会人群的资源共享与竞争关系 ,与相关的族群、性别或阶级认同与区分 ;后者指此“历史记忆”所循的选材与述事模式。社会情境及历史心性 ,及二者的变迁 ,都是我们所欲探索的“历史事实”。借着一些有关华夏民族起源与形成的例证 ,本文强调一种兼顾历史事实、历史记忆与历史心性的研究。  相似文献   

10.
本文选择华侨农场和生活在农场里的归侨作为研究对象 ,运用社会记忆的相关理论 ,通过参与观察及口述访谈 ,剖析社会记忆如何作用于归侨的认同建构。本文提出 ,在对国家或地方的认同建构上 ,“归侨意识”始终贯串着归侨的集体记忆 ,认同建构是情景性的 ,流动的 ,是一个交织着多重利益的复杂的心理过程。本文希望通过实证研究 ,达到反思移民安置与地方融入这一社会现象的目的。对移民的安置不但是提供物质性安排 ,更重要的是营建一个和谐宽容的社会心理环境 ,使移民与安置地尽快融为一体 ,共谋发展  相似文献   

11.
所谓“集体记忆”(collective memory),是区别于“个体记忆”(individual memory)的一个社会学概念。社会学家认为,绝对私人的回忆,往往因缺乏逻辑和系统而显得校糊混乱,并且通常会因为时间消逝而变得零碎、散乱、淡化,相较而言,社会化的集体记忆,却能通过特定群体中存在一定联系的人所共享、传承以及共同建构,将最美好、神圣的事或物贮存在另一个维度里,形成可追溯的、增强社会认同感的“历史”。  相似文献   

12.
《大义觉迷录》是雍正帝关于满洲政权合法性、华夷之辨、君臣之伦及自证清白的“辩论”之作。借由该书的创作出版与流通阅读,雍正帝建构清朝“正统观”的独特体系,形塑并强化中央与地方各类社会群体对于相关事件的记忆。乾隆帝基于政治考量禁绝《大义觉迷录》以抹杀历史记忆。清末民初,《大义觉迷录》的抄撮之本与改造记忆再现以服务于政治斗争或大众猎奇。《大义觉迷录》生命历程的还原展示出清代官修书籍多层次、多维度的流播图景及官修书籍与读者世界相遇的情景,在“书籍社会史”取径外展示出“书籍政治史”的新可能。  相似文献   

13.
高宁 《贵阳文史》2013,(6):39-43
翻阅《国家记忆》,给人的视觉冲击是如此强烈。一帧一帧的照片,让我们真切地感受到一个听得到枪炮声和“一个嗅得到硝烟,触得到军人体温的战争场面”(《国家记忆》编者语)。每一张照片,都会让人产生发自内心的震撼力。特别是那么几张,令人刻骨铭心。  相似文献   

14.
哈布瓦赫等人的集体记忆理论认为,只有在社会框架中个体才能够形成自己的概念和记忆,正是凭借这一能力,社会“干预”个体的记忆,并根据社会的“理性需求”来塑造集体记忆。建国后战争(南京大屠杀)的集体记忆经历了国际主义主导的建构和基于爱国主义的重建。战争(南京大屠杀)集体记忆重构不仅是为了弘扬爱国主义,更重要的是为了以史为鉴,...  相似文献   

15.
本文从社会记忆的角度,对档案记忆观提出了新的看法,探讨了档案与社会记忆的关系,分析了档案的社会记忆建构功能,同时对社会记忆理论下的档案建设和档案事业的发展谈了一些认识,旨在进一步强化档案的社会记忆建构功能,提高档案事业社会影响力和档案界学术研究水平。  相似文献   

16.
董娜 《神州》2012,(35):60-61
词汇是外语教学的重要要素,然而单词的记忆却成了很多人英语学习中的最大障碍。针对这个现象笔者提出进行有效的词汇记忆要运用多个感官,遵循大脑活动的规律,利用科学的记忆方法记忆单词,还要增大阅读量,通过卡片记忆法和循环记忆来反复加强。  相似文献   

17.
吴锦瑶 《神州》2011,(9X):35-35
戴望舒第一本诗集《我的记忆》,是诗人的创作历程中又矗立起一个新的纪念碑,是1929年诗坛的一大盛事。诗人对这首诗的偏爱远远的胜过《雨巷》。本文通过对《我的记忆》一文的分析探寻其艺术特色。  相似文献   

18.
文本、冲突与展演视角下的西方记忆地理研究评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黄维  梁璐  李凡 《人文地理》2016,31(4):17-25
本文尝试从文本、冲突与展演视角评述近年来西方人文地理学领域发表的记忆研究论文,研究发现,尽管研究议题趋于多样化,但都表达对记忆政治性、叙事本质以及展演性的关注,具体表现在对纪念景观空间叙事的文本政治学分析,大尺度记忆场域中的记忆构建主体多元化、空间占有与反抗以及记忆创伤等记忆政治议题,个体记忆如何被身体贮存、携带甚至时空迁移并通过身体实践而被再次激活等方面。在社会转型时期城市空间与人口结构剧烈变化背景下,如何借鉴与应用西方记忆地理学相关理论,更深入地剖析具有本土特色的案例素材,应成为我国记忆地理学未来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9.
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于1985年8月15日建成开放后,来自海内外各地的观众日益增加,尤其是南京大屠杀上升为国家记忆之后,近年来接待人数近800万人次,居全国纪念馆类场馆首位。作为面向公众的文博场馆,其基本功能是践行纪念馆“铭记历史,珍爱和平”的宗旨,更好地向广大公众传播国家记忆。为了解受众的基本构成情况,了...  相似文献   

20.
纪念日及其仪式活动是集体记忆建构和传承的重要方式之一。1937年12月13日,日军侵占南京后制造了震惊中外的南京大屠杀惨案。为了纪念当时中国首都南京的沦陷,悼念死难同胞,全面抗战时期和抗战胜利后,浙江、南京等地举行了相关纪念活动,并经历了由战时“首都沦陷纪念日”到战后“京市忠烈纪念日”的变迁,这些纪念活动推动了南京大屠杀集体记忆的形成。集体记忆或公众记忆是根据社会需求而建构的。南京沦陷及南京大屠杀的相关纪念和悼念活动受到社会、政治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在不同时期被赋予不同的内涵和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