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忆周总理     
今年3月5日是周恩来总理诞辰一百周年。总理生前,我同他老人家有过多次接触,在一段时间内,总理曾直接领导过我工作。总理的音容笑貌、平易近人、远见卓识、忘我的工作精神,给我留下难忘的印象。在他诞辰百周年之际,特撰写短文,表示我对他深切的怀念。(一)在太原听周副主席演讲我第一次见周恩来是在1937年8月上旬,地点是太原。抗战前,我在北平民先总队部负责组织工作,“七·七事变”后党组织决定我离开北平到保定设立临时总队部,与全国民先联系,而原先总队部的队长李昌等在北平坚持工作。到保定,彭真同志要我把临时总队部迁往…  相似文献   

2.
关于《中华民族解放先锋队歌》□陈志昂震动中外的“一二·九”运动后,1936年2月1在北平成立了中华民族解放先锋队(简称“民先”)。后来国内许多省市以及巴黎、东京、缅甸都建立了民先组织。1937年2月6日召开了“民先”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成立了全国总队...  相似文献   

3.
《炎黄春秋》2010,(10):24-24
<正>本刊顾问李昌2010年9月3日11时23分,因病去世,享年96岁。本刊同仁表示深切哀悼。李昌生于1914年,原名雷骏随,湖南永顺人。他是"一二·九"运动的领导人之一。1937年2月全国性的青年骨干组织"中华民族解放先锋队"成立,李昌被选为全国民先总队长。"七·七"事变以后,李昌率领民先队总部转战北平、太原、临汾和西安等地,接待平津流亡学生、输送他们上前线参军或到敌后开辟根据地。在民族危难的紧急关头,民先队做了大量抗日救亡工作,为中华民族立下了功勋。  相似文献   

4.
1937年7月中旬,我奉命上庐山海会寺庐山暑期训练团二期受训.训练团团长为蒋介石,教育长为陈诚,第一总队总队长为卫立煌,第三大队大队长陈芸馨,第十三中队中队长为李及兰,第三区队区队长孙常钧,我任第七班班长.有一次,请来冯玉祥将军对我们训话,冯  相似文献   

5.
我父亲在黄洋界保卫战以后,调任红四军教导队任区队长。红军教导队是1927年底成立的,可以算得上是我军第一所干部学校,队长吕赤,四川人,共产党员,第四期黄埔军校毕业生,参加过北伐战争。我父亲和陈伯钧都是区队长兼教官。  相似文献   

6.
1935年7月,我参加了杨虎城将军的第十七路军教导营。同年,我任教导营营部勤务班班长。1936年初,杨虎城签署指令,将我调入卫士队。当时,卫士队队长是白志钧,队副是李承德,第一分队队长是王彦春,第二分队队长是阎子成。杨虎城的随从副官有王华亭、王金鏊等,勤务兵有杨鸿升、苏廷瑞等。同年6月,我任卫士队第二分队第四班副班长。  相似文献   

7.
于右任二三事办报言志自1909年5月至1910年10月,于右任先后创办过《民呼日报》、《民吁日报》、《民立报》三份报纸。《民立报》之民立,是提倡国民自立的精神,在发刊词中,于右任表明了自己“为国效驰驱”的精神。后来《民立报》成了革命党人的“重镇”,为...  相似文献   

8.
陈德邻 《炎黄春秋》2010,(10):23-23
<正>1950年下半年,我在湖南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永顺县六区工作,担任六区区委书记,当时经我之手处理过两次李昌同志的信件。第一封信是1950年土改前夕,我带领七个村寨的贫农与李昌同志的母亲开展减租减息的斗争,并开会斗争了李昌同志的母亲雷田氏。在此之后,雷氏给李昌同志写信告我的状,李昌同志给他母亲写了一封回信,此信虽然是写给他母亲的,但对我们的土改工作给予了极大的支持与肯  相似文献   

9.
<正>我父亲在黄洋界保卫战以后,调任红四军教导队任区队长。红军教导队是1927年底成立的,可以算得上是我军第一所干部学校,队长吕赤,四川人,共产党员,第四期黄埔军校毕业生,参加过北伐战争。我父亲和陈伯钧都是区队长兼教官。  相似文献   

10.
《炎黄春秋》2006年第11期《石西民谈徐铸成划右派实情》一文中有这样一句话:“某日,石随同时任中共上海市委分管宣传工作的书记张春桥到中共上海市委第一书记柯庆施处去商定《文汇报》编辑部的帅”。笔者查阅了有关资料,情况是:石西民1955年调上海市工作,1956年7月至1958年12月任中共上海市委常委兼市委宣传部部长,1958年12月至1963年12月任市委书记处候补书记,1963年12月至1964年12月任上海市委书记,1965年调北京任文化部副部长。  相似文献   

11.
1943年5月,我担任陆军官校第三分校第十九期七总队第一大队第三队少校队长,9月得高教班同学卢醒将军函邀,及其服务单位主管七十四军军长王耀武将军来电,向校方商请调我赴该军服务,我  相似文献   

12.
一轮甲子几沧桑,苦忆当年未渺茫; 千古卢沟桥上月,汗青常照慨而慷。 1937年,我参加了大学军事训练,大约在5月末。开始在北京西苑,由国民党的二十九军组织训练。分成两个大队,大学生为第一大队,中学生为第二大队。两个大队归属于一个总队,总队长是冯治安(当时是二十九军三十七师师长),副总队长何基沣,还有一个姓潘的副总队长。大队长是程希远,我分在第四中队,中队长是徐存有。  相似文献   

13.
旷代草圣于右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英仕 《贵阳文史》2007,(6):88-90
于右任(1878-1964),原名伯循,字右任,陕西三原县人,诗人,书法家,政治家。从小在私塾读经史,打下坚实的国学基础,25岁时中举。1906年在日本会见孙中山,并加入同盟会。回国后在上海创办《神州》、《民呼》、《民吁》、《民立》等报。于右任还是我国历经百年沧桑的著名高等学府复旦大学的创办人之一。“复旦”的校名,是他1905年5月从《卿云歌》“日月光华,旦复旦兮”中撷“复旦”两字命名的。  相似文献   

14.
正民国元老于右任(1879—1964),不但是中国著名政治家、教育家和书法家,在其早年更是一个叱咤风云的著名报人。他在上海长达7年的报人生涯中,曾主办《民呼日报》《民吁日报》《民立报》,鼓吹革命,为民喉舌,被时人誉为"竖三民"伟业。办报缘起于右任出生在陕西泾阳斗口村的一个穷苦人家。1903年,在他24岁那一年,中了举人。但于右任没有就此循例走上科举应试的道路,  相似文献   

15.
虎林 《文史月刊》2004,(10):27-28
“东方的隆美尔”孙立人(1900—1990),抗日名将,安徽庐江人,1923年毕业于清华大学土木工程系。曾在美国弗吉尼亚西点军校攻读军事,1930年入陆海空军总司令部侍卫总队任上校副总队长,1932年调财政部税警总团任第二支队上校司令兼第四团团长。他率领三十八师(新一军)在印度兰加接  相似文献   

16.
世界第一体育大国邀请咱中国人做大球项目的国家队主教练,这还是第一次,我觉得这也是为国争光1981年,上海出版了中国第一部推理小说《刑警队长》;有人创下了连续观看电影《少林寺》18遍的纪录;男孩子做着武侠梦的时候,一些大城市的女孩第一次看到琼瑶小说,作忧郁状眺望窗外。  相似文献   

17.
开头语这篇文章是我正在撰写的普通选举制度形成史的一节。从本世纪初到第一次世界大战以及原敬内阁时期,以普选为焦点的第十四次总选举的情况,我已分别在《大正民主研究》 (青木书店,一九六六)和《第一次大战后的普选运动》(井上清编《大正时期的政治和社会》岩波书店,一九六九年)中作了论述。至于以后时期的情况,在《大正民51号)、《政党主时期的政治过程》(《日本史研究》政  相似文献   

18.
蒋成彬 《文史天地》2013,(11):59-61
于右任是国民党元老和左派人物,著名的书法家和诗词家,他早年在上海创办《神州》《民呼》《民吁》《民立》等报纸,宣传反帝爱国、反对清王朝等思想,后加入国民党,追随孙中山,是孙中山的忠实信徒。历任国民党中央执行委员、国民政府委员、国民政府监察院院长、国防最高委员会委员等职。  相似文献   

19.
我知道杜任之的名字,是1937年12月,我正在山西新军青年抗敌决死三纵队八总队做连队政治工作。听说杜任之调到临汾不久,就以教务主任的身份,很快参与组建了统一战线性质的民族革命大学,聘请了李公朴、侯外庐等一批著名学者担任教授。这所培养抗战人才的学校,吸引了来自各地的许多青年学生。在日军侵占临汾时,又听说他带领民大学生行军,渡过黄河,有不少人到了延安。这是他第一次留给我的深刻印象。(一)最难忘的是,1943年4月中旬的一天,我聆听了杜任之一次慷慨激昂的讲话,讲话的题目是:《目前孝义地区的粮食问题》。当时,杜任…  相似文献   

20.
这两个被判过死刑而又晋升的国民党将军,是黄埔一期出身的桂永清和孙元良。凡黄埔军校师生,在校时候,每天都要唱“怒潮澎湃,党旗飞舞,这是革命的黄埔……。”它的作者,便是当年还在黄埔受训的学生桂永清,著名的音乐家黄自为之谱曲,最后被定为校歌。桂永清的大名,在历届军校生心目中,比颇负军功的胡宗南等还响。1930年,桂永清在11师31旅旅长任内,被派赴德国步兵专门学校深造。第二年他与其他黄埔同学一起,组织了复兴社。1932年1月任中央军校高等教导总队第一队队长,仅一年时间又被提升为中央军校教导总队总队长,下辖3个旅9个…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