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王勃是初唐四杰之一,它不仅在五言律诗方面有出色的表现,同时在骈文方面更是技高一筹。他的骈文杰出代表是《滕王阁序》,无论在思想内容方面,还是在艺术特色方面都显示出他的卓越才华,于典丽之间见真情,在整齐之中显变化,代表了唐朝骈文创作的最高成就。  相似文献   

2.
清乾隆至光绪年间出现多种以清代骈文为辑录对象的骈文总集,这些骈文总集具有一定的文献价值与文学批评意义。从文献价值来讲,一是保存了没有文集传世作者的骈文作品;二是保存了作家传世文集之外的骈文作品;三是在文本校勘方面具有一定价值。文学批评方面,一是与乾嘉骈文尊体思潮相呼应,编选者表达了推尊骈文文体地位的态度;二是提出了符合儒家正统文艺思想要求的骈文创作原则与审美标准;三是对清当代骈文创作进行了总结与评论,包括对清代骈文创作的总体肯定,对清初骈文作家的指摘,对清代骈文风格的评论等。  相似文献   

3.
李商隐骈文在晚唐的地位不可忽视。其骈文多数为代人之作,少数为自己而作,作品都寄予真挚的感情,其祭文是表现得更充分。李商隐的骈文在审美情趣,文学品位、艺术风格等方面,在骈文发展史上有着重要的地位,对后世文体演变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4.
骈文中的对偶,自刘勰之后,并不被特别关注,而骈文研究的整个历史状况所显示的,大多在骈文的范畴、历史渊源、名家别集、典故考证等方面。骈文中的对偶作为其文体特征,其在文章结构意义上的作用和诗歌以及对联都有着显然的差异。问题还在于,长期以来,从事汉语言文学研究的学人对于律诗中的对仗与对联中的对仗所持的基本观点认为:律诗的基本句型由“对联”构成,分为首联、颔联、颈联和尾联。因此,对联就相当于将律诗中的这种具有“对仗”特点的句型抽取出来的结果。这种观点屡见于各种学术著作的教科书。本文以为,考察骈文、律诗和对联中的对仗结构,将有利于骈文文本和骈议创作心态与契机的研究,有利于律诗与对联写作与鉴赏的深化。  相似文献   

5.
晚唐时代,军阀割据,兵连祸结,藩镇势力空前扩张,表、状、笺、启等幕府公文在各种复杂关系中,周旋权变的功能急剧提高,骈文创作高度繁荣,在数量、流传方式、命名方式、作者身份等方面显示出一系列鲜明的时代特征,并且在得到普遍重视、学习和研究的基础上形成晚唐时代特有的章奏之学。这些变化对当时的骈文表达手法产生了深刻的影响,主要的表现就是程式化的加深,由此进一步强化了骈文通过组合、堆砌典故来表达意义的特征。  相似文献   

6.
《江苏地方志》2009,(3):48-51
南朝齐梁时代是中国骈体文发展到极致的阶段.也是骈文创作的黄金时代,作者云集,名家辈出,像王融、谢胱、江淹、沈约、昭明太子、梁简文帝、梁元帝等。该时期骈文清新巧丽,多指数典隶事,“雕藻淫艳”,“倾炫心魄”,并追求声韵美,对后代骈文的发展产生一定的影响。  相似文献   

7.
孙闻浪 《文史春秋》2002,(10):63-63,64
姜书阁是我国著名的古典文学研究专家,1930年毕业于清华大学政治系。他在20岁时写成的《桐城文派评述》,为学术界所称道和重视。解放后,所著《骈文史论》、《汉赋通义》等多部著作在学术界产生很大影响。四川大学知名学者周先达教授称他为“一个在文史、政史研究不可多得的人才”。  相似文献   

8.
王升华 《沧桑》2008,(5):213-214
对人生苦难的歌吟,是中国古代文学作品中的重要主题。他们或抒亡国之痛,或忧民生之苦,或叹身家之难,或嗟命运之穷,或伤壮志之难酬,或恨好景之难再。一代才子卢照邻羸卧荒山10余年,苦难的人生改变了他的文风。他用笔记载了自己走向死亡的痛苦和对生命的眷念。在抖落了六朝的繁华之后,他的骈文呈现出沧桑的美态。  相似文献   

9.
清代骈文"中兴",边远的贵州也涌现了几位骈文作家,如龙绍纳、刘藻、徐楘等,还有《乌江赋》、《梨花赋》等佳作。清代骈文八大家之一洪亮吉督学贵州,写了《狮子岩》等几篇骈体文,为黔中山水增色不少。  相似文献   

10.
钱基博(1887-1957),字子泉,别号潜庐,无锡人。他是我国近代的国学大师,他博览群书,对中国的文学、史学、经学都颇有研究。一生著作甚丰,著有《经学通志》、《现代中国文学史》、《韩愈志》、《古籍举要》、《版本通义》、《骈文通义》等,被后人称之为学术经典。我作为一名  相似文献   

11.
魏晋南北朝类书成因初探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魏晋南北朝是我国古代类书的产生和发展时期。本文从骈文的产生和发展、抄撰之风的盛行、图书分类的水平、公私藏书的众多、纸张的普及等方面分析了这个时期类书产生和发展的原因。  相似文献   

12.
<正>骈文总集在清代以前几乎都以"四六"为称,明人虽不乏选编,但辨雅俗、求正声的意图不甚明朗。清人在各个时期编纂的骈体选本至少达六十种以上,因时代氛围、选家背景、编纂意旨等的差异,这些总集及其所反映的骈文创作实态与文体观念也呈现出阶段性的特徵。初期  相似文献   

13.
金怡顺  刘海燕 《安徽史学》2005,3(6):117-119
王明是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第三次"左"倾机会主义路线的代表.他犯过极为严重的错误,给中国革命造成了巨大损失,这是众所周知的.但本着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态度,笔者认为,对他在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的不同阶段及同一阶段不同方面的言行应作具体的历史的分析.在指出他所犯错误的严重性的同时,也要明确肯定他与坚持正确意见的同志有一致之处,对他某些方面的正确思想及对中国革命所起的某些积极作用,应如实加以肯定.  相似文献   

14.
陈钧 《神州》2011,(1):52-55
庾信文章老更成,健笔凌云意纵横。公元6世纪的北周文学家庾信,字子山,南阳新野人。幼博览群书,善诗赋、骈文,与徐陵齐名,其作风格绮丽,世称"徐、庾体"。但他身经战乱,历尽坎坷,后仕北周,累迁至骠骑大将军、开府仪同三司(意为建立公府,白选僚属,享受三公待遇),故称"庾开府"。著有《哀江南赋》等名篇,后人辑有《庾开府集》。因此,诗圣杜甫称他"健笔凌云意纵横"。中国通俗文学艺术终身成就奖获得者萧赛,有着比庾开府更坎坷的经历,在通俗文学艺术上有着更巨大的贡献!  相似文献   

15.
本文作者布鲁斯·特里格博士为加拿大麦吉尔大学人类学系教授,加拿大皇家学会会员,在史前考古学史和考古学方法论方面著作颇丰,是北美著名的考古学家.本文是他1986年在麦吉尔大学艺术学院演讲稿中的一部分.译者陈淳先生为上海大学文学院教师,1986年始往加拿大攻读博士学位,他很关心国内的考古学发展状况,希望国内同行能够更多地了解近些年来国外考古学在理论、手段等方面的巨大变化,以使中国考古学取得日益丰硕的成就.这也是他译介布鲁斯·特里格博士这篇文章的目的.本刊发表时有删节,特向作者和译者致歉!  相似文献   

16.
谢佐 《中国土族》2013,(1):19-21
鲍义志同志嘱我为他即将付梓的文集《河湟情怀》写一篇序言,并说,我是为他的文集作序的最佳人选.这不仅仅因为我们同为河湟子孙,更由于在文化领域多有交往,而且在许多方面有着共识,所以对他的请求,我自然欣然允诺.  相似文献   

17.
李文海 《安徽史学》2004,(1):11-16,21
华岗同志是一位忠诚于党的事业的革命前辈,卓越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家.在思想理论战线,他所关注的领域,涉及哲学、政治学、美学、历史学诸方面.华岗的史学思想,具有鲜明的特色,至今仍有强烈的现实意义.他强调研究历史是为了推动历史、创造历史;他发扬中国史学的"求真"传统,把追求历史的真实看作是史学研究的生命;他大力提倡学术创新,认为创新是史学发展的本质要求.  相似文献   

18.
陶行知先生教育思想的初步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陶行知先生是民主主义的革命战士,是近代的著名教育家.在政治上,他所走的是由改良主义者到革命民主主义者的道路,特别在他一生的最后十年中,由于受中国共产党的影响,积极参加了反帝、反法西斯独裁的斗争,他的政治思想有很大进步.在教育方面,他反对旧教育的腐朽传统,主张教育与生活联系,提倡大众教育、民主教育,宣传抗日救国,在当时也起了一定的积极作用.但就他的整个教育思想体系来说,基本上还是属于小资产阶级的改良主义的范畴,而不是属于马克思  相似文献   

19.
国际知名学者章开沅,曾任华中师范大学校长、全国政协委员、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学科评议组召集人,并获美国奥古斯坦那大学授予的荣誉法学博士学位,是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他毕生从事中国近代史研究,成就卓著,硕果累累,尤其是在辛亥革命史的研究方面造诣颇深.他严谨的治学精神和史学家的崇高品格,享誉国内外.  相似文献   

20.
凡是对陶行知先生熟悉的人、阅读过他的著作的人,或间接了解他的活动的人,大多数是敬佩他的.我过去也是极其崇拜他的人,现在仍是很尊敬他的.但今天我们批判他的学说和尊敬他个人是两回事,应该分别开来看.一我们今天要批判他的学说,为的是他的学说曾给了我们很大的影响.到今天,他的学说对我们还有一定的影响.这种影响究竟是好的,还是有害的呢?可以说,有害的远远超过了好的.当然,陶行知先生为人态度方面优点很多,如:同情革命,爱护进步分子,尊重劳苦大众,热爱民族国家.又如艰苦朴素,牺牲自己,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