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丁羲元 《收藏家》2007,(9):33-38
有一则很有名的故事,说的是唐代大画家阎立本到荆州看张僧繇的画。初一见认为"徒有虚名";明日再去,看法有所不同,认为"只近代画手";第三次又往,竟叹曰"名下定无虚士",于是寝卧其下,十日不离。千载之下,读来仍有趣味,古人观世,有如此反复痴迷者。现在的问题恰恰就出在这位阎立本身上。他的传世名作《历代帝王图》和《步辇图》,至今烟云缭绕,莫辨真面。  相似文献   

2.
我观尼玛     
郭长虹 《收藏家》2004,(6):J001-J001,J002
一般来说,具有特殊民族文化背景的艺术家是幸福的,因为他们拥有别人不具备的特殊的文化资源和文化财富,在全球化席卷了我们的生存空间和心灵角落的今天,这一点尤其显得珍贵。但是,对异质文化的兴趣和尊重,有时是不是会干扰了我们对艺术的单纯判断呢?面对一个描绘着我们不熟悉的文化历史和山川大地的艺术家,我们究竟是对艺术的兴趣多些,还是对他所拥有的特殊文化背景的兴趣多些?  相似文献   

3.
论梁启超的民族观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梁启超是中国运用近代观念和方法系统研究民族关系历史的第一人。他率先将“民族”一词引入中国思想界并在近代中国最早赋予“民族”一词以科学含义。梁氏关于中华民族自始即为多元结合的创见,具有重大的科学价值和现实意义。其动态的可变的民族观,使他摒弃了封建正统史观和大汉族主义偏见,将国内各民族置于平等地位。他极其重视民族化合对推动中国历史发展进程、学术文化发展乃至整个文明发达进步的伟大作用,并将各民族融合史视为中国文明史的重要组成部分,这在中国史学上是第一回。  相似文献   

4.
随着近代美国传教士在华活动的不断深入,他们对中国的了解逐渐加深,并在此基础上形成了他们对中国的基本看法。很多传教士通过著书立说的方式,向欧美国家展示了他们的中国观,并以此影响了欧美国家的中国观。  相似文献   

5.
明治初期,维新政府中枢就已深刻地了解到日本所置身的国际社会和国际形势,确立起包括对自己和世界进行重新定位以及日本未来发展方向在内的国际秩序观。近代日本国际秩序思想中的上下秩序认识与欧洲近代国际秩序思想的二重原理体系如出一辙,并在明治维新后迅速与国家政权结合起来,最终确立起对欧美屈从,对东亚邻国强硬的双重外交路线。  相似文献   

6.
朱发建 《史学月刊》2007,2(4):116-121
近代中国史学科学化进程中,因国人对“科学”含义理解上的不同,对史学是否属于“科学”有不同的认识;也因对“科学”含义广、狭不同的理解,形成了不同的“科学史学”观;由此造成史学“科学化”进程中观念分歧与实践路向上的差异。  相似文献   

7.
中朝日近代世界秩序观的形成与外交取向比较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9世纪中后期,西力东侵,维系原来中国、朝鲜和日本三国关系的条件发生了变化,东亚地区三个古老的国家开始相继实现对外开放的历史进程。三国在向近代外交迈进的过程中表现出不同的姿态。中朝两国的统治者都不能以对世界变局的正确认识以及健康的心态迎接来自西方的挑战,融入新的国际秩序。只有日本在新的形势面前适时摒弃传统的世界观,以近代世界观看待东亚秩序问题,进而建立一个以日本为中心的东亚新秩序。三国在19世纪中后期不同的外交取向,与其是否能够与时俱进,形成近代世界秩序观有着直接的关系。  相似文献   

8.
李建 《神州》2012,(1):13-13
随着学校教育活动所呈现的多样性和丰富性,班主任在学校中担当的角色也越来越多。班主任应正确、深刻而又全面地认识到自己的地位、作用和职责,树立“多角色意识”,切实加强自身修养与能力的培养,这不仅关系到学生的健康成长,而且关系到工作的成败。本文试图结合自身班主任工作经验,谈一谈班主任应担当的角色。  相似文献   

9.
田亮 《环球人物》2013,(1):85-87
在他看来,以前对宋子文、宋美龄等人的看法有失偏颇2012年12月中旬从上海来北京前,学者吴景平收到定居美国纽约的宋子文长女冯宋琼颐女士的电子邮件:"海南宋氏祖居文化公园项目进展如何?什么时候奠基?我已经84岁了,再不去就没时间去了。"  相似文献   

10.
近代以来,日本首先从文化价值观和国家定位上实现了对中国的价值自立,随后在外交实践上争得与中国平等的国际地位,在对欧美实地考察后逐渐确立起对中国的优越意识,并在对中国试探性的侵略战争中将这种优越意识固定化。依凭其在亚洲独一无二的近代化成果,日本将其近代中国观在甲午战争中付诸实践,两国近千年来的强弱态势由此发生结构性的转变,日本的东亚强国地位得以确立,并最终以君临的姿态把中国纳入其扩张视野。  相似文献   

11.
黄圆 《贵阳文史》2014,(1):92-93
庄子在治理天下的认识中。认为好的君王应当处无事之事,行不教之言,百姓各安其命,进行自治,那么这样的天下就不会因帝王个人喜好而带来干戈,产生动荡。百姓的自治,帝王的无为,其实质就是按照自然来处事生活。  相似文献   

12.
李建 《神州》2012,(10):13-13
我们知道,玩是人的天性。但玩又是辨证的。玩而失度,玩而丧志是受抵制的玩;玩以适当,玩以养志,是玩得精彩,是值得推崇提倡与激励的玩。这样的玩能玩出工作上的光辉,玩出人生的绚烂。玩其实是可以成为对玩者的一种肯定,一种奖励。从这个意义上说,当玩成为一种奖励的内容之时,是能够产生诸多的正面意义的。笔者就自己在实际工作中,将“玩”作为一种班级管理的操作及体会说说。  相似文献   

13.
儒家的"民本观"虽注重尊民、重民、利民,但终归是阶级统治的思想工具。"以人为本"是扎根于人民并以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为宗旨的中国共产党提出的。它既是党执政理念的现代诠释,也是人民当家作主的本质体现,可见,儒家"民本观"与"以人为本"有着本质的区别。但儒家"民本观"中的一些内容仍可被今天借鉴,因此,我们要坚持"以人为本",吸取儒家"民本观"的积极成分,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14.
桂林山水凭借旖旎的自然风光与得天独厚的人文资源吸引着众多艺术家为此挥毫泼墨,创作出大批具有鲜明地域特色的桂林山水画作品。然而当代多元文化融合的大背景,又对桂林山水画的传承与创新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如何锤炼绘画艺术语言,展现出桂林山水深厚的文化底蕴和隽永意蕴,提升桂林山水画的格调、品质,创作出高品质的桂林山水画,成为当代桂林山水画面临的首要问题。因此,应以画家自身的素质、修养为基础,倡导以传承中国传统文化底蕴为基调,提升桂林山水画的绘画品质,进一步拓展桂林山水画的文化内涵。  相似文献   

15.
《国语》中有相当多的观人记述。结合当时的社会文化背景和相关的文献资料来看,《国语》观人记述较为全面而深入地反映了西周春秋时期的观人途径和手段,并包含着深刻的文化内蕴和明显的进步意义。就整部作品的文学性而言,《国语》观人记述也有着不可替代的重要功能,这主要表现为借一人之口刻画人物、直指人物内心的白描手法、赋予人物形象以深厚精警的意蕴等。  相似文献   

16.
依据"新社会经济发展的公正理念"首议的"新区域经营"管理思想,从空间公正角度创立了将其耦合到区域发展规划的系统理念。当代人文社会科学与区域学科出现了"社会公正"转向探讨的系列"新"前沿理念。地理学提出了新人文地理学逻辑,社会行政的公共管理也提出了新公共管理逻辑。将空间公正与社会公正耦合到区域生活空间单元体系,为此"新区域经营"提出了"社会与区域价值统一"的原理。论文以新人文地理学的"社会生活空间质量观"为基础,阐述了"空间体系价值统一规划"机理、原则与控制性路径;其次,论证了其构建的价值体系响应及构成因素响应结构;最后,论述了新区域经营观对生活质量价值统一的两个层次控制规划规则与路径。  相似文献   

17.
正不管我们是否作好准备。以学生为中心、以教师为重点、以课程为支撑的课改已扑面而来,似雨露,滋润着我们的心田,似浪潮,涤荡着我们的心灵。这里,转变教师的观念尤为关键。因为,民族的振兴靠教育,而教育的第一资源是教师。思想引领行动。人们常说教师的工作是教书育人,而我要说教师不只是一种工作,而是光荣的职业,更是幸福的事业。同时,"育人"是目的,但"教书"不再是唯一手段,而是实现"书"、"人"统一,"教"、"育"合壁,促进  相似文献   

18.
Davidyue 《神州》2013,(13):13-13
这些天因着些特别的插曲,简单浏览了一下傅佩荣先生的《我读论语》中关于人生快乐的论辞,竟感到有些不知所云。《反经》有云:"廉有所在,不可以公行。"盖学亦有所在,非于其学所在而强力之,虽所谓耶鲁哲学博士者,亦不足以辩论长短,畅叙幽情。我本草莽中一学子也,虽远未至经学之高峰,然日月之积,点滴之功,于人生快乐之话题亦有些许体味,观傅佩荣先生文后,胸中竟还有些想法需要抒发。今罗文于此,算  相似文献   

19.
敦煌本《度人经》是研究早期道教思想的最原始的资料之一,通过对敦煌本《度人经》中天界观的考察,可知它是第一部完整、详细地将"十方(天)"、"三十二天"、"三界"等观念融合在一起的经典,它既延续了中国传统的宇宙观,又开辟了道教全新的天界观。而南齐严东对经中天界观的进一步阐发,则为后世道教天界观的完善奠定了坚实基础,并为神灵信仰的深入人心起到了前导性的作用。  相似文献   

20.
左宗棠外债观探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左宗棠是中国早期大举外债之第一人.在西征借款的过程中,他逐步形成了较为独特的外债观.左宗棠的外债观有三个基本内涵:举债应急以巩固塞防,以外债弥补传统政体的缺陷,初具国债观念的雏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