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闪淑华 《收藏家》2003,(12):47-48
最近,古籍文物界泰斗朱家溍先生过世,一好友向笔者推荐朱先生所著《故宫退食录》一书,阅后使人赞叹不置,不能不为朱先生的博学多才,清高雅趣所折服。书中从古与籍文物鉴赏、清宫礼仪、戏剧电影乃至饮食文化,朱先生都有其独到的见解。如“我家的藏书”一节,朱先生谈到春、夏、秋、冬四季书屋中不同气候给主人带来的特殊感受。试想,置于这种幽香四溢的书屋中(文中称为“书香”),那真是一种享受。但其中有一段文字,阅后不能不为朱先生鸣不平。“现在我的蜗居,当然空气中没有书香的成份,不过还可以打开书籍,拿出一两部残余的明刊本的书来欣赏,一股幽香当然是嗅觉的享受。可是翻开书,不可避免地会看到‘康生藏书’‘戊戌人’‘大公无私’诸印。在打倒‘四人帮’之后,落实政策,发还曾经被康生掠夺的善本书都有这几方印,不能说这不是视觉上的厄运。”  相似文献   

2.
卢秀丽 《满族研究》2007,(2):122-126
本文“满文古籍书”是指1949年以前形成的满文、或者是满文同其它文种合璧的图书。关于满文古籍书的著录和分类,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不像汉文古籍书,有自己的著录规则和分类法,著录员都在遵循一个统一的、规范的标准进行著录。现在传世的几部满文古籍书目录是在借鉴汉文古籍书著录规则和分类法的前提下进行的著录与编目,它们中多数采用汉文著录,也有的在采用汉文进行著录的同时,在书名项增加了满文书名的著录。在满文古籍书著录过程中会遇到许多问题,不同的著录员各自有着自己的处理方法。满文古籍书名情况复杂,问题也最多。因此,本文结合满文古籍书目著录情况,就满文古籍书名著录涉及的若干问题,力图进行比较全面的分析和综合,提出满文古籍书名分“书名”、“并列题名”、“书名附注”三项著录的建议。同时通过对满文古籍书名存在诸多情况的列举,归纳总结山相应的满文古籍书名著录的具体方法,希望对今后满文古籍书的著录工作有参考的价值。  相似文献   

3.
《文献》2016,(2)
据《中国古籍善本书目》、《中国古籍善本总目》二书著录,重庆市图书馆所藏善本有题跋者约四十馀种,然间有著录讹误者,殆将批校、评点与题跋相混淆,书中有题跋者,实不足此数。本文对文字内容较为完整、未经刊布之题跋凡十种予以逻录并作考证。  相似文献   

4.
吴金华 《文献》2003,(3):118-127
题解 唐代魏征等所纂集的《群书治要》五十卷,从六十多种古籍中汇辑有关治道政术的内容,是一部供唐太宗阅读的古籍选编.①如果从文献编纂学的角度看,《群书治要》显然兼有唐代丛书及类书的某些特点,因此,如果我们想了解唐以前古籍的面貌及唐代古籍整理的特点,此书自有不可忽视的研究价值.  相似文献   

5.
古籍,顾名思义,便是古代的书,除了纸质之外,还有筒牍、帛书及金我石铭刻等等。搞古籍收藏的价值主要体现在收藏过程中带给人的文化乐趣。收藏古籍,就是收藏中国历史,中国文化。本文作者龚笃清,中国作家协会会员,平日喜好收藏古籍,所藏达六七千册之多,其中“八股文”刊本达千册,在国内有较大影响。  相似文献   

6.
1998年中华书局出版了朱大渭先生《六朝史论》一书,全书凡42万字,收文22篇,聚朱先生治魏晋南北朝史四十年之精华。所收诸文获得了多方面的学术成就,也集中体现了朱先生的治学方法。一、《六朝史论》取得的学术成就《六朝史论》全书内容非常丰富,涉及魏晋南北朝文化科技、社会群体、典章制度、农民起义、人物考论等诸多领域。概括说来,此书所取得的学术成就,有以下两大类。(一)在继承前人的基础之上有进一步发展者。《魏晋南北朝文化的基本特征》一文,为全书的开篇,也是作者的扛鼎之作。文中纵观汉唐历史发展的全局,对其间的文化状况进行宏观…  相似文献   

7.
裴丽  王春颖 《黑龙江史志》2014,(18):123-124
本文通过对《全国图书联合目录》分类目录的中医图书类目论述与分析,指出了中医基础理论学科、临床学科、方书类、药书类、医案医话医论类古代文献分类目录未能充分揭示中医古籍的信息内容,其产生原因是中医古籍一书中含有多学科内容。  相似文献   

8.
古籍,顾名思义,便是古代的书,除了纸质之外,还有筒牍、帛书及金我石铭刻等等。搞古籍收藏的价值主要体现在收藏过程中带给人的文化乐趣。收藏古籍,就是收藏中国历史,中国文化。本文作者龚笃清,中国作家协会会员,平日喜好收藏古籍,所藏达六七千册之多,其中“八股文”刊本达千册,在国内有较大影响。  相似文献   

9.
正2020年3月,《螺蛳壳中的曼陀罗:古籍影印蠡探》一书由北京联合出版公司出版发行。全书20余万字,是国家图书馆出版社南江涛从业多年的经验文字积累。书中收录作者多年来陆续发表的古籍影印相关文章30余篇,集中反映我国1949年以来古籍影印出版领域的状况、问题以及作者的思考和方案。文章分为三组:一蠡探编,主要是对我国古籍影印丛书出版史和出版理论的探索;二履冰编,是编辑古籍图书时撰写的出版说明、编辑手记等具体感悟,具体而有可操作性;三研酌编,  相似文献   

10.
《文献》2016,(5)
王子霖《古籍善本经眼录》著录清影宋刊传抄本宋代乐书《圣宋皇祜广乐图记》八十一卷,今存大连图书馆。本文首先从书名题署分歧、序文所署年代与序文内容的矛盾、目录与正文内容之不合、援引著录与原书不符等方面发现其书之伪迹,进而对书中抄录的内容的出处一一溯源,论证此书非影宋刊传抄本,而是书贾炮制的一部伪书。  相似文献   

11.
古籍修复是包含着多重内容的重要的文化活动,在修复干预的过程中,不仅仅需要调查书籍本身所蕴含的历史信息,分析产生病害的病理原因,还要在修复的同时尽可能地保护其物理性状,并且兼顾其面向读者的可查阅性需求。因此,本研究基于文物修复的"最小干预"、"可逆"、"可辨识"原则,以意大利国家图书馆所藏一册清代古籍的保护修复为例,重点探讨了在书籍保护修复环节中,如何通过纸张脱酸、表面湿清洁、加固、裂缝的修补、重新装订、制作书匣以及被去除的原始装订线的保存等多项措施,以最大限度真实、完整地保护古籍原有的历史信息和科学价值,以期为国内同行在古籍各类病害的保护修复和最佳保存方式的研究方面提供新的思路和方法。  相似文献   

12.
《增订四库简明目录标准》(上海古籍出版社,1979年版)、《贬书偶记》(中华书局,1959年版)、《贬书偶记续编》(上海古籍出版社,1980年版)为版本目录学的重要著作,对查考古籍的不同版本颇为便利。但是,由于种种原因,书中存在着不少疏误,尽管已经前人修正、补遗,但我们在利用这两部书查考古籍时,仍发现了前人改正未尽的疏误数条,并加以考证,以就教于行家。1.《标准》卷第二经部三·诗类记“诗所八卷,清李光地撰,雍正丁未刊本”。按:《标准》曰  相似文献   

13.
正在古籍善本领域,如果说某种版本类型被世人误解最深,长期饱受污名,但是又深受当下古籍收藏界的重视,那恐怕非明代内府刻本莫属了。顾名思义,明代内府刻本就是明代皇家的刻书。作为皇家的刻书,明代内府刻书上承五代、两宋国子监刻书和元代兴文署刻书,下启清代内府(武英殿)刻书,是中国古代中  相似文献   

14.
笔者在古籍普查工作中发现关于《大儒粹语》作者的记载各书有异,通过深入考证,证明《大儒粹语》的作者是其字为季任的顾栋南非顾栋高。纠正《四库全书总目》之后各书所存在的人云亦云而张冠李戴之错误。  相似文献   

15.
《第一批国家珍贵古籍名录》收录有曲阜师范大学图书馆藏王献唐题跋本《中说》一书,书中题跋未收入王献唐《双行精舍书跋辑存》正续编,题跋记述了是书的递藏情况并对其真伪有所辨析,但题跋中王献唐称此书为“元书坊刻本”,与《名录》公布之“明刻本”不同,通过对王献唐题跋的详细考辨,与前修书目所著录以及现存于世诸多版本的比对,确定此书...  相似文献   

16.
谢晖 《广西地方志》2013,(4):61-61,64
张其鳇(1877—1927)广西临桂人。字子武,号无竞,室名独志堂。清光绪三十年(1904)进士及第,官湖南零陵、芷江知县,南路巡防队统领。入民国,任湖南军务厅厅长,约法会议议员。1918年入吴佩孚幕,后任秘书长。1922年任广西省省长。后又随吴逃到河南新野,被刺杀。著有《墨经通解》、《墨子大取篇校注》等。张其鳇不仅在仕途上长袖善舞,还是广西桂林民国初年的藏书家,其所藏的古籍善本现在遍及海内外公藏图书馆。但张氏藏书尚未引起学界重视,其名在郑伟章先生所著《文献家通考》一书中失载。张氏所藏古籍善本一般钤有“无竞先生独志堂物”朱文横长方印,或“桂林张氏独志堂藏”朱文印,或“独志堂”图记。笔者遍查海内外公藏图书馆馆藏古籍善本书目及书志,将张氏所藏古籍善本摘录如下,据此以窥张氏所藏古籍善本之全豹。  相似文献   

17.
《收藏家》2013,(2):48-50
2008年经国务院批准公布的第一批《国家珍贵古籍名录》、2009年经江苏省人民政府批准公布的第一批《江苏省珍贵古籍名录》,都披露了宋刻《字苑类编》一书。这部书既不知编撰人,又不见书目著录和文献记载,极为罕见。  相似文献   

18.
古籍引书索引的功用和编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中国古籍索引中,引书索引是涉及广泛、功能独特、用途多样的一类,可惜在当前的古籍整理和研究中,对这类索引的重视和利用都很不够。本文拟对古籍引书索引的功用和编纂提出一些粗浅的意见,以期引起深入的探讨。 引用作为修辞手法的一种,很早就被运用于古人的著述,在今存最早的一批以儒家“五经”为代表的典籍中,引用民间谚谣、流行俗语、先贤言论、前代典故的例子,已是屡见不鲜,其中尤以引用书面文献为常见。到战国诸子著述中,相互的征引辩难,更是俯拾皆是,汉代随着儒家经典的逐步形成和广泛流传、儒学地位的日益提高,为经典作笺注成为经学研究的一种重要形式,而引经据典广征博采则是笺注的主要手段,引用群书为一书作注,成为一种重要的著述体例。魏晋以降,为古籍作笺注突破了经部的局限,广泛扩展到史部、子部和集部。刘宋裴松之注  相似文献   

19.
补纸选配是古籍修复中的重要环节,但其伸缩性尚未引起足够重视。古籍修复补纸均为传统手工抄制,浸水后强度较低。按现行国家标准浸湿法检测补纸伸缩性时易产生撕裂、变形等问题,适用性较差。本研究探讨了一种古籍修复补纸的伸缩性检测方法——喷润法。利用水分检测仪对补纸相对含水量进行测定,从测量时间和可操作性的角度验证了该方法的可行性。通过十余种常用补纸的伸缩性检测结果发现,喷润法与浸湿法所得结果具有较好的一致性。随后探讨了古籍书叶伸缩性检测的适用性,并结合具体案例,建议在修复前分析古籍书叶与补纸的伸缩性匹配度。喷润法有效避免了补纸浸湿后的拉伸变形或破裂,既适用于古籍修复补纸,也适用于古籍书叶的无损检测,可为古籍修复策略的制定提供科学依据和参考。  相似文献   

20.
正按照目前学界关于古籍的定义,传统中国古籍的下限为中华民国成立前的1911年。那么,民国以后的线装古籍特别是古籍丛书是如何存在和发展的呢?聊城大学运河学研究院副研究馆员崔建利《民国时期的古籍丛书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6年)一书对此类问题做出了回答。全书除了绪言和余论两部分外,正文内容主要对民国时期古籍丛书相对繁荣的历史背景、编纂出版状况、编纂及刊刻主体、编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