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孙过庭是唐代著名的书法家,又是书法艺术理论家。我想把过去读过他所著《书谱》的初步印象,整理成文,就正于读者。孙过庭所著《书谱序》,实即仅存的《书谱》。这序由他手书草体其迹行世,儁拔刚断,为世所宝,自来推为能品;另就其内容——书法艺术理论来看,也被认为是博雅能文,妙尽共趣,可说是这方面的丰碑。总的来说,叫做"书、文双绝"也可以。从这篇《书谱》序言中看出,孙过庭原来要写六篇书谱正文,可能并未成书,或成书而  相似文献   

2.
初唐书论,最重要的是孙过庭的《书谱》。这篇三千七百字的煌煌大论,内容涉及中国书学各个重要方面,揭示出书法艺术的本质及许多重要规律,实为我国古代书法理论史上一部县有里程碑性质的著述,标志着中国书学的发展进入了一个崭新的、辉煌的阶段。这里,着重介绍《书谱》对书法艺术“表情”本质的揭示与阐发。  相似文献   

3.
《孙氏墓志》记载了河东孙氏的生平及其子的官职等内容,其书刻规格之高在晚唐非奉敕书刻墓志中十分罕见.其所留存的晚唐书、刻名家信息,可补晚唐书法名家张宗厚的官职变迁、书法风貌之之阙,并为唐代"玉册官"制度的研究提供素材.  相似文献   

4.
葛敬生 《收藏家》2013,(5):66-72
长期被误认为明末清初傅山(16071684年)真迹的《题书自笑八韵》,因其大部分内容与著名的目前尚未发现墨书真迹的傅山《五峰山草书碑》内容基本相同,故一直受到社会的推崇。影印图版应该是首见于1991年山西人民出版社《傅山全书》前扉插页之中。特别是征《中国书法》2007年第6期为纪念傅山诞辰四百周年而编选的“傅山作品选”中,亦作为傅山书法中的代表作品予以接近原火发表,其影响之大可见一斑。  相似文献   

5.
汤书昆  陈彪 《中华遗产》2009,(12):86-99
奢华狂草《千字文》 在辽宁省博物馆里珍藏着一幅宋徽宗赵佶亲笔书写的草书《千字文》,是中国古代书法艺苑中的奇葩。宋徽宗不善治国,却在诗、书、画等文学艺术领域表现出了卓越的才能。在位25年期间,他广罗历代法书名画,经鉴定整理,著录于《宣和画谱》与《宣和书谱》中。他所开创的“瘦金体”,引来不计其数的后来者模仿,影响至今不衰。不过,吸引人眼球的不仅是这卷笔墨飞舞的《千字文》,还有写《千字文》的纸——全长达三丈以上的整张描金云龙笺。  相似文献   

6.
金科 《江淮文史》2008,(2):97-101
2007年中秋时节,我应母校淮北煤炭师范学院的邀请,前去为巾文系的学生作题为《人在他乡的文学情怀》的演讲。在母校见到有着“安徽郭体(郭沫若书体)书法第一人”之誉的郜锦强先生时,他一下送给我好几本近年出版的书法著作:《郜锦强书法作品选》、《书法创作指要》、《行书创作概要》、《梅花颂——郜锦强书咏梅诗词名句选》,真令我叹为观止,颇有“士别三日,当刮目相看”之感。  相似文献   

7.
钟明善 《文博》2001,(4):69-69
《中国书法大辞典》(香港书谱出版社1984年12月版)称《隆阐法师碑》为“怀恽书”。《西安碑林书法艺术》一书(陕西人民出版社1992年3月版)编者在介绍唐代《隆阐法师碑》时也断定该碑“书者怀恽”。  相似文献   

8.
《冠军帖》(即《知汝愁帖》)在各种书法论著中多被列为东汉草书家张芝所书。包括较有影响的《中国书法大辞典》(香港书谱出版社、广东人民出版社)与《中国书法鉴赏大辞典》(大地出版社)亦将此帖列于张芝名下。《鉴赏大辞典》虽稍有异词云:“我们自信,(冠军帖)不管是否为张芝书.抑或如人所言是张旭书,它的‘冠军’地位是至今无人可以企及的。”但无非是借题发挥,旨在确立张芝的“冠军”地位。然而作者尚未能定论,便就帖中“冠军”二字而要确定其“地位”.是颇为简单草率了。张芝被誉为“草圣”在王羲之之前,其草书成就被王羲…  相似文献   

9.
韩胜 《古籍研究》2001,(3):107-110
《唐诗画谱》为明代集雅斋主人黄风池编辑并刊行于万历年问。诗选唐人五、六、七言绝句,请名笔书写,并按诗意配画,是集诗、书、画为一体的版画图谱。于《四库全书存目》中入子部艺术类。对于《唐诗画谱》之名实,今人说法略有不同。1981年物出版社影印青岛博物馆所藏明刻本《唐诗画谱》,共八册。其出版说明中称“《唐诗画谱》(又称《集雅斋画谱》、《八种画谱》)。除包括五、六、七言唐诗画谱三种以外,还有集雅斋刻《梅竹兰菊四谱》、《草本花诗谱》、《木本花鸟谱》以及清绘斋刻《唐解元仿古今画谱》、《张白云选名公扇谱》。”即《中国善本书目》中所收《黄氏画谱八种八卷》。  相似文献   

10.
唐《西山广化寺三藏无畏不空法师塔记》是一通伪刻,从称引不合史实、前人没有著录、题名与内容不合、题款不合唐碑惯例、时地不合、叙事甚为荒诞,与一般僧碑内容不符、避讳有违史实、书法风格与时代不合八个方面展开论证。判定其作伪时间是南宋后期,作伪者乃是杂纂宋代《文苑英华》《佛祖统纪》《宋高僧传》等书记载为文并刻石。作伪的原因是因原石已毁或已失,作伪者重新刻石,讬古以达到自己反对崇信咒术之目的。  相似文献   

11.
永清县龙花寺刻经碑龙花寺刻经碑在霸州信安龙泉寺。原嵌于龙泉寺正殿墙内,著录于清乾降四十四年章学诚主修的《永清县志》,因无纪年,《县志》“以官衔推之,当是唐碑。”碑仅存碑额和上截碑身,额高55厘米,宽72厘米;碑身仅剩22厘米,与额同宽。碑首雕四螭下垂...  相似文献   

12.
方国兴 《南方文物》2001,(3):104-106
王羲之(公元321~379年),晋代著名书法家,早岁从卫夫人学书,后博览前代名家法书,遂改变初学,采择众长,备精诸体。其草书浓纤折衷,正书势巧形密,于中国书法史有继往开来之功,享有“书圣”之誉。《十七帖》是王羲之晚年之作,体势雄健格调典雅笔法精妙,为后代草书之绝。自古以来的书法爱好者多以此贴为临习草书范本。笔者在反复磋磨研究后认为《十七帖》精妙之处主要在以下几个方面:结体稳健。王羲之草书结体的规律是“各自为战,互不相干。”乍一看,书草如楷,从容不迫,平心稳健,心平气和。再仔细看下去,精妙至极,非…  相似文献   

13.
金煜 《收藏家》2003,(11):28-30
明代书法承续元人之风,崇尚“二王”与“赵体”,大体上有早、中、晚期之分。其中地域书风似更为突出。明初之“三宋”(宋克、宋璲、宋广)各有千秋:宋克与倪瓒、杨维桢相友善,书有“二王”意,章草尤佳,为“三宋”之首;宋璲兼善诸体,笔法沉雄而挺健;宋广则善草书,笔势连绵,书宗张旭、怀素。“二沈”兄弟(沈度、沈粲)之书风靡朝野,更由于明成祖朱棣将沈度誉为“我朝王羲之”,使“台阁体”逐渐成势,书风严整而婉丽,虽大有可观之处,而于丰富流派,个性竞起之势则不逮中期。而后吴门书派声势浩大,这是由于沈周,李应祯等承宋克(苏州人)余风,传至祝允明、文征明而蓬勃发展起来,其书法骨干亦是画坛精英,这种书画合流与  相似文献   

14.
石上的灵彩     
唐人张彦远的《书法要录》辑有东汉赵一的《非草书》。顾名思义,这篇文章的宗旨,就是非难草书。赵一以卫道自任,指责慕草者“背经趋俗”,不是以“弘道兴世”。原来,从章帝时的杜度始,经“草贤”崔瑗、“草圣”张芝的承传,时人字草的热情,几乎超过了经学风气:“专用为食,钻坚仰高,忘其罢劳,夕惕不息,仄人不暇食。”  相似文献   

15.
清阮元校刻《尚书》(《十三经注疏》本 ) ,以宋刻十行本为底本 ,参以元明刻本等。诸刻本之祖本为唐《开成石经》本。《开成石经·尚书》所据乃唐卫包改伪《古文尚书》隶古定字为楷体字本。伪《古文尚书》存汉代今文《尚书》二十八篇。其中《虞夏书·甘誓》篇末句为“予则孥戮汝”。唐石经、宋、元、明刻本均同。可知 ,自唐以来此句经文传刻无误。然而汉人引此句文字则有异。《史记·夏本纪》作“予作帑女”。《汉书·王莽传》云 :“秦置奴婢之市 ,与牛马同。《书》曰‘予则奴戮汝’。”《周礼·司历》 :“其奴男子入于罪隶 ,女子入于春…  相似文献   

16.
杨荣新 《文博》2006,(4):94-96
唐代《盖巨源墓志铭》,现藏四川省博物馆。墓志系红砂石质,呈正方形,高、宽各61厘米,厚10厘米,字径1.3至1.5厘米。其盝顶形盖,在边长为39.5厘米的正方形内刻篆书竖行“唐故盖府君墓志之铭”9安,排列为3行,字径  相似文献   

17.
《说文解字》版本考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说文解字》今存最早的版本是唐写本《木部》残卷和《口部》残卷,虽存字不多,但所据皆为当时传本中之善本,可校正后传《说文》之误者颇多。北宋大徐本出,除小徐本外,它本《说文》尽快,现存来刻元修大徐木共三种.即王昶藏本、汪中藏本和黄志淳藏本,三本同出一源或互有传承关系,其中以黄志淳藏本为最古。清代依来本刊刻者有孙星衍《平津馆丛书》初刻本、藤花榭本和了少山仿刻宋监本,三本皆有意保留来本原貌,唯丁本作过少许校改,颇精审。宋代另有徐锴《说文解字韵谱》和李焘《说文解字五音韵谱》两种《说文》改编本,后者照录《说文》原释语,更具校刊价值。  相似文献   

18.
近读《中国书法》2005年第4期,见许万顺先生之大作《新出土北齐〈蔡府月玑袁氏墓志文〉》,获益不少。但也觉得介绍不透彻,且有舛错。自己不揣陋见,将一些想法写出来,以求救于方家。据许先生介绍,此志有盖,志呈正方形,长51厘米,宽51厘米,厚9厘米。青石质,有方格,楷书,志文23行,满行23字,全文518字。近年出土于河北临漳县西。此墓志涉及南北朝史的许多相关历史人物和历史事件,对于研究南北朝历史及书法等均有重要意义,是不可多得的宝贵历史资料。为了行文方便,按照《中国书法》所登载的墓志照片,先将该墓志抄录句读如下(其中异体和俗字径改为…  相似文献   

19.
王亦旻 《故宫博物院院刊》2020,(10):263-281+349
临写苏轼书法作品是乾隆书法学习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也是他全面感知苏轼人文思想的重要途径。清宫旧藏苏轼书法墨迹绝大多数是乾隆在位时入藏内府的,乾隆不仅进行鉴藏和刻帖,还反复临写,并将临写范围扩大到前人刻帖中的苏轼书迹。这些临书之作多保存于故宫博物院,整理研读这些书法习作,有助于我们了解一个痴迷书法艺术并深受苏轼书学思想影响的乾隆皇帝。  相似文献   

20.
吴敢  陈根民 《收藏家》2004,(1):23-29
2003年4月,上海博物馆以450万美元的巨资从美国收藏家安思远处购得《淳化阁帖》第四、六、七、八卷(以下简称安氏本),此举与北京故宫高价购入《出师颂》堪称今年收藏界的两大热点,引起了世人的广泛关注。不过,与《出师颂》究竟是真是假、质疑不断之情形构成鲜明对比的是,自此四卷入藏上博之后,学术界尚无人明确表示反对意见。由于北宋《淳化阁帖》是我国传世最早的官刻法帖,也是后世学习与研究书法的重要来源,有关它的真伪优劣的认定,实为关系我国书法传承与价值评判的重大事件。在经过反复稽考、核对有关材料后,我们有充分理由可以认定安氏本《淳化阁帖》绝非“传世最善本”!学术乃世之公器,绝不会因某些人的“一己之见”所转移,希望本文能对客观公正的评价安氏本阁帖起到矫正的作用,并乞各方大雅不吝赐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