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薛永年 《收藏家》2003,(1):24-29
书法与绘画的关系,是中国美术史上特有的问题,影响至为深远。书画关系包括两个方面,一是以书入画,二是以画入书。(1)赵孟颊向来被认为是在以书入画上影响重大的人物。对赵氏的“以书入画”,以往的著述大致有两种诠释,一种以为是“运用书法于绘画之中,丰富了以线造型为主的中国画的形式美”。(2)另一种以为关键在于“追求以书法用笔来融合自我与物  相似文献   

2.
邹学婧 《神州》2012,(15):74-74
吴门画派是中国绘画史上最早一个与商品经济结合得如此紧密,并与之发展相适应的画派,它以诗入画、以书法入画和以哲入画的广师博采之路,为其后的绘画发展提供了基础和条件,并为当今中国画的发展提供了一个可供借鉴的方向。  相似文献   

3.
《中国大百科全书》是一部大型的综合性百科全书(简称《大百科全书》),目前已按学科分类分卷陆续出版,《中国大百科全书·美术》卷,包括“美术理论”、“中国美术”、“外国美术”和“中国近现代、当代美术”四部分,其中“中国美术”部分的绘画、书法、工艺门类,约请我院的有关专家、业务人员撰写部分条目,现已初步写成。今特辟此专栏,选登这些同志撰写的部分条目,以听取读者意见,进一步改进编撰工作。  相似文献   

4.
葛宇 《收藏家》2005,(10):63-63
两年前,到爱新觉罗·兆瑞先生家作客,见客厅中挂有一横幅绘画,画面是一株五穗谷子,右面周祥工整的楷书,是雍正皇帝亲书颁示的郎士宁《瑞谷图》。笔者平生所见中国绘画,大都是山水、人物、花鸟几种题材,当然也有“清供图”之类,画些菜蔬果品,无非文人雅趣。但以单纯的农作物入画,且画得如此精致,还是有生以来第一次得见。兆瑞先生见我久久驻足画前,遂笑着说:“这是依据原件仿真复制的,原画藏于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  相似文献   

5.
庞鸥 《东南文化》2003,(2):56-58
这应该是一个关乎美术史论的问题——中国书法到唐代时各体皆备且各有代表:《泰峄山》,《石门》、《张迁》,《兰亭》、《祭侄稿》、《寒食帖》,《古诗四首》、《自序帖》,《九成宫》、《麻姑仙坛》、《神策军》……那些伟大的书法家们将书法艺术推至了高峰,百代敬仰、千秋彪炳。在这段时间里,画家还在为若干人物的“形”、“神”,山水布景的表达而苦心经营,他们与书法离的很远,绘画与书法似乎是两个互不相关的问题,联系不多、相互影响也小。自宋代起,绘画与书法的关系逐渐密切了起来,“宋四家”中苏、米均有画迹存世。元代以后,继承与发扬书法传统的重任实际上落在了少数优秀画家的身上,他们的书法水平足以令著名书法家们汗颜。“文人画”的进一步发展,“书画同源”的提出,诗、书、画的结合……中国画对画家的学养、品行、才情、笔墨功力,甚至是禀赋、出身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画家不再“单纯”,官员、诗人、画家、书法家,往往集于一人身上。中国画也在走过了  相似文献   

6.
齐白石以中国画著称,也擅长书法、篆刻。他的书法,以行书和篆书最擅长,书风坚凝劲健,结体自然朴实,笔法纵横雄劲,内实外张,有高深的艺术造诣,为现代书法大家之一。他的书法艺术是他整体艺术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毫不比绘画逊色,正如现代著名画家傅抱石所言:“据我的偏见,白石老人的天才、魄力,在篆刻上所发挥的实在不亚于绘画。”篆刻离不开书法,进一步说明齐白石的书法艺术,还是独出一指的,故深受收藏家和美术爱好者青睐。齐氏书法的润格,在二十世纪五六十年代,故宫博物院收购齐白石的一幅  相似文献   

7.
线描是中国绘画的一种重要造型手段,不管是中国画、壁画和民间绘画,都离不开线描这种至关重要的艺术语言。它是中国绘画塑造艺术形象的骨架,同时,线描本身又有特殊的独立的审美内涵和艺术价值。绘画线描和汉字书法有着紧密的联系,受到中国书法的启示和影响。中国绘画的线描有悠久的历史,在晚周和秦汉的帛画中线描已经很成熟,到了魏晋南北朝时又得到了发展,呈现出不同的风采。在以后的时代,随着绘画内容的扩展和塑造形象的逐渐深入,线描艺术也出现了多种多样的变化,所以美术史上曾有过“十八描”之说,其实也就是指线描丰富多姿,具有很强的表现力。  相似文献   

8.
19世纪下半叶,中国美术史中气象骤变,花鸟画寰宇里萌生出了一个大星系,这就是吴昌硕以书法、金石入画的花鸟画大写意体系,他以真草隶篆之笔入画是前无古人的。“临樵石鼓琅琊笔,戏为幽兰一写真。”“离奇作画偏爱我,谓是篆籀非丹青。”吴昌硕之诗句亦点明了这新体系的基本特征  相似文献   

9.
刘兆程 《收藏家》2012,(11):37-40
郑燮是“扬州画派”重要画家之一,诗文书画名重一时,时至今日,其书法、绘画仍为广大书画爱好曹所效法模仿。郑燮自称“善书法”,称其书为“六分半书”,作画“无所师承”。  相似文献   

10.
黄慎是扬州八怪中杰出的画家之一,他以诗、书、画三绝名噪大江南北,尤其是他的绘画艺术成就在清代雍正、乾隆年间已名满天下,备受推崇,他以精湛的艺术造诣成为中国绘画史上建树宏达的大师,对后世画坛影响深远。济南市博物馆珍藏的黄慎所作《书画诗》册是一件尤为珍贵的诗、书、画结合的艺术珍品。本文对其绘画与书法,以及诗句进行了考证与分析。  相似文献   

11.
历代书画家、理论家但知中国画受书法之影响,却忽略了中国书法也受着绘画的强烈影响。本文从艺术史角度阐述了书法中引入画法的过程,论证了书画在视源性即形象性上同源;分途独立之后,书法以笔法影响绘画,绘画则以墨色影响书法。从而于书画的本质及其关系方面提出了新的见解。  相似文献   

12.
陈坚 《钱币博览》2007,(3):39-41
“书法”,“书”即文字、书写;“法”则为方法、手法。所以“书法”不仅仅是表达某种含义的符号,而是能体现境界、神韵、美感的一种艺术形式。《辞海》对“书法”两字的解释是“用毛笔字书写的方法,它是中国传统的文化艺术之一”。的确。我国的书法艺术博大精深,光辉灿烂。它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瑰宝,[第一段]  相似文献   

13.
《收藏家》2021,(4)
正新年伊始,国家博物馆将专题展览"中国古代书画"的全部书画展品进行了换陈。此次"中国古代书画"专题展览仍以时间为主线,共分为宋元时期的绘画与书法、明代的绘画与书法和清代的绘画与书法三个单元。展览通过52件(套)宋元名家的珍品名作和明清各派的代表作品,较为全面地展示出宋元以降画坛书界的发展风貌,可谓丹青留美、翰墨淋漓。一宋元时期,宫廷画院创立,绘画题材多样,士大夫绘画形成潮流,"文人画"对笔墨和意趣的强调,促进了中国绘画艺术的创造性发展。  相似文献   

14.
中国书法空间构成所表现是一种节奏化了的自然,书法在表现空间的同时也有感情的抒发。书法与国画都以体"道"为目的,两者具有某种共通点。在体"道"的方法上,书法比绘画更直接、更抽象。  相似文献   

15.
赵启斌 《收藏家》2014,(3):3-13
江苏历代绘画创作有着非凡的成就,其持续悠久的发展,在艺术上所达到的高度以及在历史上产生的影响,不仅在中国、即使在全世界也都是非常罕见的文化现象。江苏不仅是美术大省、美术强省,更是“美术巨省”,以其卓越的贡献确立了在中国绘画史上的牢固地位。在江苏绘画所有的美术现象中,六朝以来迭次兴起的绘画流派,最为引人注目,将近一千八百年间,一批又一批绘画流派不断地涌现与崛起,由之积淀了非常深厚的人文资源,  相似文献   

16.
《收藏家》2014,(3):88-88
徐悲鸿,中国著名国画家、油画家,画“马”名家,是中国现代写实主义艺术奠基人,其独特个性的绘画风格自成一派,一生热爱中国绘画与美术教育事业,是中国现代美术事业的奠基者之一,中国国画改革先驱者,被誉为“现代中国绘画之父”。曾先后留日、法,游历西欧诸国,观摹研究西方美术,是中国公派留学美术第一人。徐悲鸿出身贫寒,自幼随父亲徐达章学习诗文书画。  相似文献   

17.
文征明(1470—1559),是我国明代中期卓有成就的书画家。初名壁,字征明,后以字为名,因其排行第二,改字征仲。长洲(今苏州吴县)人。因其祖籍湖南衡山,故号衡山居士。 文征明“幼不慧,稍长,颖异挺拔”,曾“学文于吴宽,学书于李应祯,学画于沈周”,一生以诗文驰名江南,书法与绘画的声誉更高,与同时代的祝允明、唐寅、徐祯卿被人称为“吴中四才子。”绘画上与沈周、唐寅、仇英合称“明四家”。文征明绘画自成一家,书法艺术造诣甚高。在书法艺术上,文征明确实下过一番苦功,曾“临写《千字文》,日以十本为率,书  相似文献   

18.
仁和 《收藏家》2000,(7):8-15
“满洲入关,典章制度,多仍明旧。而于华夏文艺,尤存情宏奖”。这是马宗霍在《书林藻鉴》清代诸家书法评传中的一段导言。典章制度如此,清代初期的宫廷书法同样如此。清代宫廷书法与宫廷绘画有相同之处,也有不同之处。相同之处即宫廷书法与绘画都按照宫廷内部自身的发展规律,形成宫廷内特有的风格,与宫廷外书法差别很大。不同之处,即绘画在接受前代绘画遗风的同时,又融进西洋绘画技法,而书法则“多仍明旧”。顺治“以武功定天下”,营造大清帝国。到康熙时开始完善朝纲,同时开拓文化领域,尤其对书法的关注,主要表现为南书房的建立。《康熙起居注》记载,康熙  相似文献   

19.
学书心悟     
书法艺术的本体,可用“书肇自然”、“书为心画”两语概括。前者谓书与天,重在其形态;后者谓书与人,重在其内涵。即是说,书法是华夏民族以自己独特的文字为依托所创造的一门沟通天人、  相似文献   

20.
论魏晋南北朝画赞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画赞”,又名“图赞”、“像赞”,是伴随着以画为赞的绘画观念,在东汉至魏晋南北朝时期逐步发展起来的一种以图画内容为题材,以赞美为主的诗歌形式。其特点是:以四言为主,言辞简洁,以陈述、说明、议论和生动形象的描绘为主而兼有抒情。画赞的出现,是文学与绘画融通的产物,是中国绘画融诗、书、画为一体之特点的肇端,对唐以后的咏画诗、论画诗及画赞创作有积极的影响。从画赞可以看出绘画题材的转变及其时代特点,因而画赞具有重要的绘画史料价值。另外,画赞序还有一定的绘画理论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