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吴艳 《南方文物》2022,(3):256-260
明治维新后,在殖产兴业政策的指导下,以及对华陶瓷贸易不振等实际因素的推动下,日本于19世纪末20世纪初开展了大量的对华陶瓷业调查。日本通过调查清晰地认识了中国陶瓷业,明确了本国陶瓷与中国陶瓷竞市之路。也正是因为选择了正确的发展方向,日本陶瓷在对华陶瓷贸易中不断占据有利地位,压制了中国陶瓷器的市场份额,改变了东北亚陶瓷贸易的传统格局。同时,这些陶瓷业调查包含了大量系统的图表、数据、剖面图、示意图等信息,这些信息充分完善了20世纪初中国陶瓷业的面貌,是近代陶瓷科技史中不可或缺的重要史料。  相似文献   

2.
黄美子 《沧桑》2010,(6):194-195
"90后"大学生开始成为当代高校学生的主体。作为一个富有时代特征的社会群体,他们究竟是"垮掉的一代"还是"充满希望的一代",我们应该对其给出一个客观的评价。不仅如此,面对高校思政教育工作出现的新挑战和新课题,高校工作者们应该不断更新旧的思维模式,把握时代的脉搏,积极探索符合教育发展规律、符合教育对象特征的"90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新模式。  相似文献   

3.
宋金介休窑瓷器表现了山西陶瓷文化甚至整个北方地区在陶瓷和社会生活方面的特征,代表了山西陶瓷业兴盛时期的最高水平。根据对介休洪山窑与老城南街窑址遗存进行的比对研究和介休博物馆馆藏宋金介休窑瓷器的特点分析可知,介休窑对研究山西古代陶瓷业的起源、发展、兴盛直至走向衰败具有重要意义。对介休窑瓷器的发掘整理,可极大地提高山西陶瓷在中国陶瓷史上的地位,对研究北方地区陶瓷发展可提供重要的资料。  相似文献   

4.
明朝中叶以后,葡萄牙占据澳门,澳门及其附近地区因此成为最先灌输近代西方文明于封建中国的"珠澳中西文化走廊"。近代以后,"珠澳中西文化走廊"孕育出近代中国最早的留学教育活动,引领近代中国百年留学潮,并孕育有南屏容氏、唐家唐氏、北岭徐氏、梅溪陈氏、南溪薛氏等闻名于世的留学家族。  相似文献   

5.
鸦片战争中国战败后,面对前所未有的动荡变局,清政府发动了以"师夷长技以制夷"为目的,"中学为体、西学为用"为宗旨的洋务运动。京师同文馆正是洋务运动的产物,作为近代中国第一所翻译出版的教育机构和洋务学堂,它的建立对当时教育革新起到了示范作用,开启了近代教育的先河。从微观的角度,通过对京师同文馆的教育思想、培养目标、教学内容、师资力量、学生来源、课程设置与考试制度这几个方面进行分析,可以探究出其对中国近代新式教育发展产生的作用和影响。  相似文献   

6.
景德镇是闻名于世的瓷都,但到了近代,景德镇的陶瓷业发展慢慢落后于世界。为了改变这种落后的局面,先后创办新式工厂,建立新式学校,改变不利于陶瓷业发展的习俗,促进了陶瓷业的发展,实现了在传统中的艰难蜕变。  相似文献   

7.
日本教习与京师警务学堂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肖朗  施峥 《近代史研究》2004,2(5):31-71
1901年创立的京师警务学堂是中国第一所近代警察教育机构,也是清末最大的警察教育基地。虽然京师警务学堂聘用了一批日本教习承担大部分的教学和教育行政管理工作,并由川岛浪速担任监督(校长),但其主权仍掌握在清政府手中。作为中国最早的近代警察教育机构,京师警务学堂为清末各地警察学校的创办提供了可资借鉴的模式,对中国近代警察教育和警政建设产生了较大的影响。  相似文献   

8.
王艳君 《神州》2012,(14):135-135
爱国主义是人们千百年来巩固起来的对我们伟大祖国最深厚的感情。"以古为镜,可以知兴替。"近代中国史是一段令人感到耻辱、感到悲愤的历史。笔者从事中国近代史教学多年。在教学实践中,对近代史教学中如何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展开了多年的研究和探索,现浅谈如下。  相似文献   

9.
论文以第二次世界大战前新加坡华人社会中的商学教育活动为例,梳理商学教育的发展状况,并探讨了近代海外华人经济的近代化转型问题。研究显示:在近代欧美商业冲击与中国民族主义影响下,商学教育在新加坡华人社会悄然兴起,逐渐改变传统华商家族式或学徒制的商业知识传递模式。以中小学和补习学校为主的学校商学教育与以报刊杂志、国货展览会等形式进行的社会商学教育,成为第二次世界大战前新加坡华人社会商学教育的主要新形态。商学教育不仅是当地华校新式教育发展的重要内容,也是当地华人经济近代化转型的重要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10.
周玉洁 《黑龙江史志》2013,(13):156-157
近代中国教会女学建立之初虽是传教士为了传播基督教,但却客观上为近代中国女子教育带来了巨大的影响。从近代教会女学兴起的背景及其发展历史,可以看出近代教会女学开创了近代中国女子教育的先河,加速了中国女性解放的步伐,在中国近代教育史上也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1.
登封宣化地区的瓷窑遗址群出土遗物的种类和数量比较丰富,大部分为生活用品;其延续时间较长,主要为唐宋时期.这批遗物的发现,对于登封地区的陶瓷业及中国陶瓷史的研究都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2.
朱昌彪 《神州》2012,(14):141+182-141,182
信息时代下,微博以其信息发布和共享的即时便捷性,信息交流的互动性以及信息内容的多样性和信息获取的自主性而盛行。面对"90后"高职学生的思想和行为特点以及微博对他们的影响,高职院校更应该掌握主动权,创新工作模式,充分利用微博平台去做好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相似文献   

13.
李端棻是中国近代著名的教育家。他在《请推广学校折》中指出了封建教育的弊端,以及培养人才的重要性;提出了全面系统的改革中国传统教育的方案,以培养具有近代科学知识的经世致用人才。推动了中国传统教育向近代教育的转轨,为中国近代教育的发展作出了杰出的贡献。  相似文献   

14.
朱艮生 《神州》2012,(25):119-119
"产学研结合"时科教兴国的重要举措,而"工学结合"是国家队提高职业教育中学生素质所提出的基本要求。本文从对"产学研结合"战略和"工学结合"的教育方法的解读入手,简要探讨了当今职业教育模式下存在的问题并给出了解决的思路和途径,通过改变传统的教育模式来改进职业教育中的人才培养模式。  相似文献   

15.
中国近代留美教育是中外教育交流史的重要组成部分,留美教育是我国史学界、教育史学界近年来研究的热点,主要体现在中国近代留学史的整体研究,国家重点课题对留美教育的关注以及留美教育的专题研究。本文旨在对近代留美教育研究作一疏理,为留美教育后续研究提供思路。  相似文献   

16.
在中国近代妇女史的研究中,近代妇女运动和思想解放占有重要地位.民国初期,女子教育活动在此前的基础上继续进行,并取得了许多新的成就,出现了许多可喜的新亮点,为中国的妇女解放和现代新女性的产生奠定了基础,在中国历史上产生了重大影响.近代女子教育制度的确立,是近代中国妇女最早获得的女权.民国初期女子教育的发展,大大提高了妇女...  相似文献   

17.
鸦片战争以后,国门大开,“欧风美雨”汹涌而人。中国社会,包括政治经济、思想文化、社会风俗和生活习惯的变化,已经是不可避免。咣进的中国人面对“三千年未有之大变局”,在“教育救国”思想的影响下,主动迎接挑战,促使中国教育逐渐从传统转向近代。厦门是中国最早开埠通商的五个口岸之一,它的教育变迁既是近代中国教育变迁的一个缩影,又具有独特的风格。清道光十二年(1832年)编修的《厦门志》(以下简称《道光志》)和解放前夕成稿、市方志办2000年整理出版的《厦门市志》(以下简称《民国志》),保存了不少清代和民国时期厦门的教育史料。本文试图以这两部旧志为依据,通过梳理鸦片战争前后厦门教育变迁的轨迹,对厦门教育发展的阶段性特点和地位作用做些分析。  相似文献   

18.
任鸿隽科学教育思想及其实践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任鸿隽是我国近代著名的科学教育家,在近代中国的社会转型中,他以中国知识界卓越前驱的敏锐目光,对近代中国的教育发展提出了诸多独到的见解。任鸿隽在科学教育上的筚路蓝缕之功为世人所公认,他对科学教育思想的独特阐释与实践,以及在科学教育实践上提出的科学与人文并重的理念,不仅在近代中国教育界产生了深远影响,而且为当今中国科学教育改革提供了极为有益的借鉴。  相似文献   

19.
教会女子学校作为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产物,它的目的是希望通过输入西方文明以基督教影响中国,却在客观上开创了中国近代女子教育的先河。女学教育在办学宗旨、教学内容、学制、办学层次等方面有了较大的变革,为中国培养了一批接受新知识的新女性,从而推动了中国近代女子教育的发展,在中国近代教育史上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20.
教会女子学校作为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产物,它的目的是希望通过输入西方文明以基督教影响中国,却在客观上开创了中国近代女子教育的先河。女学教育在办学宗旨、教学内容、学制、办学层次等方面有了较大的变革,为中国培养了一批接受新知识的新女性,从而推动了中国近代女子教育的发展,在中国近代教育史上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