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从《訄书》的修订看章太炎的思想演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訄书》是章太炎政治论文的一部重要结集。它始撰于1894年甲午战争以后,到1914年改为《检论》。在这二十年间,章太炎对《訄书》曾不断修订,增删。《訄书》不仅有木刻本和铅字排印本,北京图书馆和上海图书馆还藏有章太炎的手校本、手改本和手稿残册(图一、六、七、八、九)。把这些不同时期的不同版本参校稽核,有助于对章太炎思想发展演变的研究。  相似文献   

2.
梁启超、章太炎论述清代经学流派,以常州今文学派与吴派、皖派并列。章太炎宗古文,与梁启超不同,但双方也有共同点。梁启超、章太炎在1902年论修史,谈学派,互相商榷,因为都想从中国历史中寻找救国之路。即使政见不同,也会"不及择音";即使批判学术,还注意"攻击政党"。1902年以后,随着革命、改良的分野,情况就不同了。  相似文献   

3.
变法维新时期学会、社团补遗闾小波官绅热衷于结社团、组学会.是他们在变法维新时期显露出的新的价值取向和行为方式。关于其间社团及学会的数量,前人与今人均有较详尽的记载。如梁启超著《戊戌政变记》卷七《改革起源》附《强学会封禁后之学会学堂报馆》与胡思敬《戊戌...  相似文献   

4.
乾嘉学派一向被学术界推为有清一代学术发展的高峰。关于乾嘉学派内部的分野问题,自19世纪末章太炎《馗书·清儒》问世,其中之吴、皖分派,影响学界甚大。之后,梁启超《中国近三百年学术史》续增“扬州一派”,张舜徽《清代扬州学记》更发“吴学最专,徽学最精,扬州之学最通”之论。  相似文献   

5.
《红楼梦》在近世读书人当中影响殊为深远,以《红楼梦》中人名比拟当世人物,自是影响的一种表现.清末杭州人孙宝瑄就曾在其《忘山庐日记》中记载:“枚叔(章太炎)辈戏以《石头记》人名比拟当世人物,谓那拉(即慈禧太后叶赫那拉氏),贾母;在田,宝玉;康有为,林黛玉;梁启超,紫鹃;荣禄、张之洞,王熙凤……章炳麟(章太炎),焦大……谭嗣同,晴雯;李鸿章,探春;汤寿潜、孙宝琦,薛宝钗……”其中,“在田”即光绪帝载湉.  相似文献   

6.
白少帆 《百年潮》2001,(4):77-78
清季台湾割让之前,曾赴岛内的大陆文界名流有林琴南和谭嗣同;日据台湾时期,则有章太炎和梁启超到访。梁启超平生第一次,也是惟独一次的台湾之旅,时为宣统辛亥年(1911年)二月下旬,从日本横滨港启程。他偕女儿思娴,于岛内各地游历未足半月,却将一路上的观感情思,同步写成《海桑吟》一卷。这卷诗歌,被视为近代晚期台湾史料的重要文献。《海桑吟》之作,是他舟次马关时开始动笔  相似文献   

7.
章太炎先生在苏州创设“章氏国学讲习会”的时间问题,《辞海》(1979版缩印本)与《章太炎政论选集》(附录《章太炎生平活动年表》)说法不一。前者说:“1924年脱离孙中山改组的国民党,在苏州设章氏国学讲习会,以讲学为业”。后者说:“1935年,章太炎与‘国学会’旨趣不同,另创章氏国学会。”其实,这两种说法都有讹误。据史料  相似文献   

8.
李锐 《世界》2006,(12):22-25
2006年是民主革命家、国学大师章太炎先生逝世70周年。为纪念章太炎先生,杭州“章太炎纪念馆”和章太炎先生的衣钵传人之一著名学者、教育家、书法家姚奠中先生今秋在北京中国美术馆举办了“纪念章太炎先生逝世70周年暨姚奠中书艺研讨会”。同时,山西大学举办了“纪念章太炎先生逝世70周年学术研讨会暨姚奠中艺术馆开馆仪式”和《姚奠中书艺》新编、《奠中讲习文集》首发式。  相似文献   

9.
十一月二十八日(1.12),康有为于上海创刊《强学报》。十二月六日(1.20),御史杨崇伊以诽谤朝政名义,奏请禁封强学会。御史胡孚宸奏请将强学书局改归官办。清廷下令封北京强学会。七月,梁启超在上海创刊《时务报》。  相似文献   

10.
南京博物院收藏了章太炎先生《祭孙公文》手稿(见图).卷首为大篆书“祭孙公文”四字.祭文首与跋文尾均盖有章太炎印鉴.一方为白文“章炳麟”;一方为朱文“太炎”;手稿装裱成横幅,纵41、横102厘米.为50年代初吴县西山显庆寺移交而来.孙中山先生于1925年病逝北京后,著名的民主革命家和思想家章太炎先生亲笔撰写《祭孙公文》以示悼念,《祭孙公文》曾多次多处刊登.但文字有一些歧异.南京博物院收藏的章太炎手书《祭孙公文》手稿(简称“南博本”)其与章导先生在《辛亥革  相似文献   

11.
梁启超的民权观与卢梭主权在民说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梁启超对西方政治学说的认知,并不自戊戌始。早在1890年,梁启超入京参加会试归经上海,“购得《瀛环志略》读之,始知有五大洲各国。且见上海制造局译出西书若干种,心好之,以无力不能购也”,是为梁启超初次接触西学的情景。1892年,梁启超终于“购江南制造局所译之书,及各星轺日记,与英人傅兰雅所辑之《格致汇编》等书”,开始如饥似渴地学习起来。到1895年作《西学书目表》时,梁启超涉猎的西学西书已达300余种,其中“西政诸书”里的史志、官制、学制、法律等即属社会科学类。梁启超就是从这类西书中,接触到了西方资产阶级政治学说。 正是在初步涉猎西方政治学说的基础上,梁启超才“决然舍去旧学”,并在戊戌维新时期形成了以设议院、开民智为主要内容的资产阶级民权思想。他明确指出,开民智“当以政学为主义,以艺学为附庸”。接着在创办上海大同译书局时又进一步强  相似文献   

12.
梁启超致冯国瑞、薛笃弼手札,不见于丁文江、赵丰田编《梁启超年谱长编》、李国俊编《梁启超著述系年》、《梁启超未刊书信手迹》,亦不见于张品兴主编《梁启超全集》等著作。手札所附诸位鸿学硕儒之题跋,亦未收入题跋者著述之中,故手札及题跋对以后梁启超与题跋者文集之整理都具有重要的文献价值。  相似文献   

13.
民主革命家、著名学者章太炎,名炳麟,字枚叔,别号西狩。1869年1月生于浙江余杭仓前镇,1936年1月卒于苏州章园,1955年4月灵柩迁葬于杭州西子湖畔。章太炎身处中国社会急剧动荡的历史转折时期,他为民族的觉醒而奋力呐喊,为国家的存亡而顽强拼搏。一生中他七次被通缉,三次入牢狱,革命之志坚定不移,指点江山,激扬文字。早在20世纪初○○叶,章太炎曾寓居在上海,他的名字,与《苏报案》、提篮桥监狱紧紧相联系。《苏报》原是胡璋(胡铁梅)于清光绪二十二年(1896年),以他的日本籍妻子驹悦的名义登记开办的地方小报,内容平庸、格调低下,报馆位于上海公…  相似文献   

14.
戊戌变法失败以后,梁启超的思想不是向后倒退,而是继续向前发展。他吸取了维新运动失败的教训,把变法成功的希望从皇帝和少数当权官僚身上转到“开民智”和要求“民权”方面。百日维新的失败是梁启超思想转变的契机,从他在《戊戌政变记》一书中对变法失败所作的深刻的反省中,我们可以看到这种思想转变的轨迹。梁启超的民权思想当他1897年主讲时务学堂时就已萌发,而作为较系统的民权观的形成,则体现在他1902—1903年所写的《新民说》论著中。《新民说》的启蒙意义在于,当资产阶级革  相似文献   

15.
梁启超新史学从政治向学术的过渡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梁启超是中国“新史学”的创始人。1902年,他发起“史界革命”,推动了传统史学向现代史学的转化。梁启超在历史学的各个方面:史学理论、史学方法论、中外历史编纂、史学史、人物传记等各方面都有开创性的贡献。他的史学革命思想及其研究成果奠定了中国百年史学基业。梁启超被史学界公认为“理论和实践并重的史界巨灵”、“现代史林泰斗”。①一、挑起“史界革命”大旗1902年,梁启超写下了《新史学》一文,公开挑起“史界革命”的大旗,从此而开辟了中国现代史学的新天地。梁启超《新史学》的意义首先在于它是宣言书,宣告了具有三千年历史的传…  相似文献   

16.
王应宪 《史学史研究》2012,(2):92-96,116
上海图书馆所藏贝琪稿本《吴学甄微》承袭章太炎、梁启超、刘师培诸家论说,以人为纲,以学为纬,注重学者的授受源流、学术特质以及与吴派的相关度,考察吴派经学的源流变迁与盛衰之迹,是吴学系谱的专论之作。书末有章太炎、金天羽、陈衍诸家跋语,具有重要的史学价值。  相似文献   

17.
赫伯特·斯宾塞是英国十九世纪“进化”哲学运动的知识领袖,对全球思想史产生了重大影响。《斯宾塞尔文集》1898年由曾广铨、章太炎合译而成,是体现斯宾塞“综合哲学体系”整体轮廓的经典文献。章太炎早期的整个知识图景都受到该著启发。  相似文献   

18.
章太炎文字古奥,诘屈聱牙,很多人以为他反对白话文,不写白话文。连学生钱玄同、鲁迅也有过章太炎“摈斥”白话文的话。章太炎的反对白话文,似成定谳。 然而,坊间却有《章太炎的白话文》一书,书名就叫“白话  相似文献   

19.
章太炎对中共态度探析汤志钧章太炎对中国共产党的态度,过去均主要根据冯自由《革命逸史》中的“护党救国公函”,但在解释和评价上互有歧异,甚而大相径庭。本文准备就这一问题,提出自己的看法。(一)“护党救国公函”撰于1924年冬,由章太炎领衔,签署者尚有周震...  相似文献   

20.
在戊戌变法中以改良和立宪为职志的梁启超,1898年流亡日本后,思想出现了明显的离异倾向。他在《清议报》和《新民丛报》上不断发表政论性文章,宣传“革命排满”和民主共和主张,被郭沫若誉为“资产阶级革命时代的有力的代言者”①。然而,1903年下半年初,梁启超的立场又发生了重大变化,其思想从主张反清和民主共和回归到主张改良和君主立宪。梁启超政治思想的两次重大转变,原因非常复杂,对其进行深入探讨并给予实事求是的评价,有助于加深对梁启超及其所处时代一些问题的认识。1898年9月,慈薄太后发动宫廷政变,幽禁光绪皇帝于浙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