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看到《好家长的理想标准》,我首先想到的是自己的父亲。父亲不是一个喜欢说话的人。现在想想,给我印象深刻的,常常不是他说的什么什么豪言壮语,而是他那种带着由衷的谦和的沉默。父亲16岁参加新四军,虽然后来成长为一名出色的军医,转业到地方后工作也很优秀,得到许多奖状以及脸盆、热水瓶之类的奖品,但从不声张。我初中毕业,并且是班里唯一考入高中的应届生,我跑到父亲工作的医院,把消息告  相似文献   

2.
从小就爱问父亲,为什么我叫雅丹呢?父亲总是忙着自己的事,笑而不答。于是,只好去问妈妈,妈妈轻声说:"那是一些丘陵,是父亲工作过的地方。"长大了去翻父亲的书才知道:雅丹,位于罗布泊地区。1929年,我的父亲——年仅31岁的陈宗器,被派到中国西北科学考察团,作为瑞典科学家霍涅尔的助手,从事经纬度测量与地形测定等工作,父亲正是从这里起步,后来成为中国地磁界的重要开拓者和奠基人。  相似文献   

3.
1978年10月,我父亲段君毅奉中共中央调令,任中共河南省委第一书记、省革委会主任、省军区第一政委。 上任伊始,父亲坚持拨乱反正,将肃清林彪、“四人帮”反革命集团的流毒、平反冤假错案作为工作的重点来抓,从而解决了河南省一大批历史遗留问题,解放了大批领导干部,使河南的工作重心迅速转移到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轨道上来。  相似文献   

4.
我最早知道陈叔通先生, 是在我父亲学鉴赏时 的老师张效彬老先生的寓所。张老是有名的古文物鉴赏家和收藏家,郭沫若等知名人士是他那里的常客。 少年时代,父亲常携我去张老寓所。张老的故宅在今北京什刹海畔的鸦儿胡同(当年恰和张中行先生之寓一墙之隔)。寓所院门上高悬的“固始张”(张老为河南固始人,清末有功名)匾额,即为陈叔通先生所题。  相似文献   

5.
云丹 《中国土族》2008,(4):69-70
骑白马的父亲从我的视线中消失了,走向了他想去的地方。雪花飘落,使我内心掩埋依旧的痛苦在落雪的日子,与悄然而落的泪滴相融,随风飘向了父亲远去的地方。在他的身后那一行行的足迹中,我看见了父亲蹒跚的身影在走过时,留下的艰辛与坎坷……  相似文献   

6.
我的老家是河南南阳,我的父亲尹心田,生于1903年,1922年投军冯玉祥部,在河南开封加入冯玉祥的"陆军十一师"学兵团。从1923年起,即被冯玉祥将军调到身边工作。1926年随冯玉祥将军赴苏联访问,并遵照冯的指示留苏学习军事,主修炮兵。1928年底奉命回国,历任冯的机要参谋、传令队长、钢甲列车大队长、交际课长、"国民革命军第二十九军  相似文献   

7.
编辑手记     
在南部非洲的一座小机场,我和父亲依依惜别。这次父亲和他的几位挚友是来和我一道访问博茨瓦纳的奥卡万戈三角洲,那是我最钟爱的地方之一。我们父子素来贴心,但我送父亲登机时他却不知为何显得特别动感情。父亲告诉我他多么爱我,多么希望我们能多见面,说着  相似文献   

8.
编辑手记     
《华夏地理》2007,(11):35-35
在南部非洲的一座小机场,我和父亲依依惜别。这次父亲和他的几位挚友是来和我一道访问博茨瓦纳的奥卡万戈三角洲,那是我最钟爱的地方之一。我们父子素来贴心.但我送父亲登机时他却不知为何显得特别动感情。父亲告诉我他多么爱我.多么希望我们能多见面.说着便泪如泉涌。我向父亲保证说,我很快就会回家。他微笑着登上了飞机。[第一段]  相似文献   

9.
我的父亲出生于上个世纪初,在当时的河南省会开封度过了青少年时代,并从那里大学毕业走向社会。父亲的命运和近现代的河南紧密相连。在父亲的自传中,在他建国后20多年每次“运动”写的检查里,在他学习毛著改造思想的材料和他的影集里  相似文献   

10.
<正>20世纪70年代,我的父母投奔亲友来到新疆伊宁,他们在这里相识相恋,组建家庭,我家所在的伊宁县东一区居委会辖区,居住着11个民族、1 000多户各族群众,以维吾尔族居多。我的父亲是一名医生,我出生的地方就是父亲工作的医院,母亲原是一名工人,由于我的出生,母亲辞去工作,父母经营了一家小商店,这样既能照顾家又能补贴家用。那时的商店就是在临街的墙  相似文献   

11.
不当大少爷走自己的路白涛,本姓袁,名怀义,字炯涛。1915年出生在河南伏牛山区袁沟村(今属西峡县)一个地主家庭,父亲曾任西北军冯玉祥部营长,是地方有名绅士。白涛自幼好学,在家乡读了十年私塾,是当地小有名气的少年才子,深得父亲喜爱。父亲本想他是袁家长子...  相似文献   

12.
林爽爽  刘畅 《环球人物》2013,(18):48-51
父亲1991年离开我们,转眼20多年过去了。6月20日是父亲的诞辰,在这一天缅怀父亲,心中更加崇敬。我退休前曾任昆明市的副市长,和平年代单纯做行政工作,与父亲在战争年代、经济建设年代所面对的艰辛和挑战简直没法比,因此,更加感到父亲那一代人精神的可贵。从爱国主义到信仰共产主义我的父亲程子华,1905年出生在山西运城解州县,这里是"武圣人"关羽的故乡。父亲本姓苏,由于他的姨妈没  相似文献   

13.
正书山有路勤为径,求知向学我出生在二里头文化的发源地、中国第一个王朝——夏朝都城的河南偃师,古老的中原文化基因使我在后来的教学科研生涯中与考古和文化遗产保护结缘。虽然不是地道的武汉人,但是由于父亲在武汉大学读书和留校工作的缘故,我从1972年随父迁至武汉大学襄阳分校,随着襄阳分校的撤  相似文献   

14.
安妮  刘畅 《环球人物》2012,(34):58-60
大卫没有想到,2012年的这个冬季,他的父亲在中美两国之间,同时被很多人所缅怀。12月8日,大卫带着他的妻子、姐姐和姐夫,一起观看了在纽约上映的中国电影《一九四二》,影片正是以大卫的父亲白修德深入河南灾区进行报道为主线展开的。白修德躲过新闻审查,对河南大饥荒的报道引发了蒋介石的震怒,最终导致  相似文献   

15.
父亲     
久违了,故乡!父亲去世后,我就再未回过魂牵梦萦的故乡。六年后,我终于踏上了那片生我养我的红土地,回到了父亲长眼的地方。 抚摸着父亲简朴的墓碑,老人临终前的情形历历在目。当时,父亲因肾衰竭、脑血栓并发,生命垂危,母亲强忍着悲痛通知千里之遥的我。当我匆匆赶到父亲床前的时候,他神志尚清楚,但说不出话来。望着父亲黯淡的目光和惨白的面孔,我心如刀绞。我意识到父亲即将永远地离开我们,非常渴望和他作最后的交流。看得出,他也很想跟我说话。可是,曾经是那样生龙活虎的父亲已经奄奄一息,只能哀伤、无助地看着我。我忍不住泪流满面,拉着父亲那双  相似文献   

16.
楚泽涵 《炎黄春秋》2000,(10):79-80
父亲楚图南“文化大革命”中被下放到河南明港“五七”干校。1969年接受“审查批斗”时,由父亲口述,母亲彭淑端记录,写下了父亲的早年经历。这篇最后经父亲修改过的短文,对于人们了解作为一位老共产党人的楚图南无疑是有帮助的。特别是此文写于那种特殊的情况下,其中有许多“话外音”,通过父亲事后的回忆和我的理解,介绍出来,一定是有意思的。  相似文献   

17.
<正>非常高兴来到上海参加第九届陈云与当代中国学术研讨会。今年是我的父亲陈云诞辰110周年。父亲出生在上海青浦,从上海商务印书馆的小学徒一步步成长为中国革命、建设、改革的卓越领导人。今天,又回到父亲出生、成长、战斗过的地方,我的心情十分激动。借此机会,我首先代表陈云的家人,对第九届陈云与当代中国学术研讨会的召开表示热烈祝贺!对中国社会科学院当代中国研究所、陈云纪念馆、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史学会的精心组织,以及各位专家学者多年来为研究、宣传陈云思想所付出的辛勤努力表示衷心  相似文献   

18.
华景杭 《百年潮》2010,(8):21-26
我的父亲华岗是中国共产党历史上的资深革命家、著名学者和教育家。他的一生充满风险、历尽艰辛,为了革命事业,先后从事过不同的工作,难能可贵的是,他在这些不同的岗位上都建树卓著。现在,我仅撷取父亲华岗革命生涯中的一些片断,希望能为读者勾勒出他所走过的历程……  相似文献   

19.
我上高中时,有一个星期天,回家本想补充一下“油水,”可父亲放在抽屉里的100元钱不见了,父亲怀疑是我偷拿了,他见我不承认,就对我吼道:“滚出去,你这个逆子。”我委屈极了,一气之下,饭也没吃,就去了学校。后来事实是父亲把钱放错了地方,但他却不向我解释一下。我觉得很冤,从此不再理会父亲了。父亲见我不理他,也以同样的法子反击我。但我的经济没有独立,还得依赖父亲,母亲在家时,事情要好办一些,但母亲偶尔不在家时,我的事虽还要办,但程序相对要复杂多了。父亲和我也不知什么时候达成了默契,竟创造了一套独特的办法予以解决。那次,我要交学…  相似文献   

20.
抗日战争后期,父亲李家钰任第三十六集团军总司令,担任河南省孟津、妯娌、新安、渑池一线河防的守备任务。1944年春,侵华日军在河南发动“中原会战”。面对日寇的疯狂进犯,父亲不顾个人安危,主动承担掩护友军撤退的任务,5月21日,在陕县秦家坡遭到日军伏击,以身殉国。6月11日,中共南方局机关报《新华日报》发表评论,对父亲在河南战役中“杀敌殉国”表示“尊敬”和“哀悼”。去年,四川省人民政府追认父亲为革命烈士,转发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政部颁发的革命烈士证明书,表彰他抗击日军,为国捐躯的爱国行为。每当我看到这烈士证,心情总不平静,常常会想起父亲的两件遗物:一件是他的遗笺“男儿欲报国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