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正>中国第一枚导弹总体、第一颗人造卫星、第一颗遥感探测卫星、第一颗返回式遥感卫星,他是技术负责人或总设计师;中国第一颗通信卫星、静止轨道气象卫星、  相似文献   

2.
郭永怀,著名空气动力学家和应用数学家,中国"两弹一星"功勋科学家.1909年出生.1933年进入北京大学物理系.1938年在西南联大改学航空工程.1939年考取中英庚款留学生.1940年进入加拿大多伦多大学.半年后和钱伟长、林家翘以优异成绩和出色的论文获得应用数学硕士学位.1941年5月到加州理工大学师从航空大师冯·卡门,研究当时空气动力学的难题"跨声速流动的不连续性".1945年以这项重大研究成果获得博士学位.  相似文献   

3.
顾迈男 《百年潮》2011,(10):28-33
20世纪60年代,我开始在新华社担任负责报道科技方面新闻的记者,在采访一些著名科学家的时候,时常听他们讲述在聂荣臻元帅的领导下,如何取得“两弹一星”(导弹、原子弹和卫星)的重大成就。1984年国庆节前夕,我突然接到通知,要我陪同著名数学家华罗庚去登门看望聂帅。那天同去的还有当时的国家科委负责人宋健等。  相似文献   

4.
"两弹一星"精神是热爱祖国、大公无私,不畏艰险、顽强拼搏的社会主义精神,是团结协作,锐意探索、勇于创新的科学精神,是社会主义精神和科学精神的集中体现。本文就"两弹一星"精神的内涵及其对我国科技事业发展的启示做一简略探析。  相似文献   

5.
邵一江 《百年潮》2008,(4):39-42
上个世纪八十年代初,我刚刚进入合肥联合大学读书,就听说了时任校长的杨承宗教授,是世界上大名鼎鼎的女科学家、诺贝尔奖得主——伊莱娜·居里夫人的高足,由钱三强先生专门从法国请回来,为原子弹研制作出了重要贡献。单凭这一点,我就对杨校长仰慕至极。后来,我留校工作,对他有了较为全面的了解。他是一位不畏艰苦、不计个人名利的创业者,从无到有创建了一桩又一桩事业,  相似文献   

6.
张开善 《百年潮》2006,(7):18-24
20世纪60年代初期,中共中央为强有力地领导中国第一颗原子弹的研制,组建了一个部门——中央专委。中央专委的全称,开始是中央15人专门委员会,后来随着工作的发展改叫中央专门委员会。  相似文献   

7.
张清 《百年潮》2006,(5):4-12
任新民,导弹总体和液体发动机技术专家,中国导弹与航天技术的重要开拓者之一.20世纪50年代起从事导弹与航天型号研制工作,在液体发动机和型号总体技术上贡献卓著.作为运载火箭的技术负责人,领导中国第一颗人造卫星的发射;担任试验通信卫星、实用通信卫星、风云一号气象卫星、发射外国卫星等六项大型航天工程的总设计师,主持研制和发射工作.  相似文献   

8.
汝城,一个美丽多姿的山城。离县城约20华里有个石泉村,距村左旁300米左右有座石山叫上古寨,山上奇峰突兀,山下怪石嵯峨,地形非常险恶。从山脚到寨顶有青石板阶梯400余级,环绕寨子四周的围墙,高12公尺,宽4公尺,长达380公尺。沿上山石阶和寨顶四周筑有9座炮楼,最高的炮楼有5层,寨上有大小炮眼400多个,房屋100多问。最高处有座八角楼,高达4层,全部用石头和三合土筑成。上古寨东面两座山头部筑有碉堡,大有“一夫当关,万夫莫开”之势。  相似文献   

9.
桃青 《文史博览》2006,(10):22-23
1934年,为策应中央红军转移,红二、六军团在木黄会师后,迅速进军湘西,同“湘西王”陈渠珍展开了决定意义的一战。[编者按]  相似文献   

10.
赛赛 《湖南文史》2002,(2):35-37
二十世纪三十年代初,南京车民政府军事当局关押、审判了一对外籍夫妇牛兰。一时世界舆论为之大哗,有的报纸甚至把这事作为头版头条加以报道。那么,这究竟是怎么一回事呢?  相似文献   

11.
刘少奇说:“中央调我回延安.我走了没有问题.在饶漱石同志、陈毅军长领导下.许多同志一定能团结一致,努力工作。“  相似文献   

12.
廖联原同志离开我们1年多了!但他的音容笑貌永远留在我的记忆里,他对我的教诲令我终生难忘!  相似文献   

13.
提起中国的原子弹,大家都能想到钱学森、彭桓武、王淦昌、邓稼先、钱三强等“两弹一星”的功勋科学家。其实,在那个特殊的年代,还有许许多多默默奉献,与原子弹有过亲密接触的热血青年。杭州老人吴银强就是其中的一位,  相似文献   

14.
广西东部,古城梧州,山连五岭,水汇三江,乃八桂门户,五凤朝阳的钟灵毓秀之地。千百年来,多少风流人物在这座二千多年的历史古城上演一个个缠绵、凄美而又惊心动魄的故事。二十世纪之初,中国上空战云密布,外患不绝,内战仍频。甲午战争后,八国联军涂炭中华山河,清皇朝封建统治四面楚歌,辛亥革命轰轰烈烈,军阀混战此起彼伏,至二、  相似文献   

15.
高尧 《文史春秋》2005,(10):23-29
他毕业于中央军校,在蒋介石眼里,自然是自己的嫡系;他是处理“彝务”的高手,在刘辉眼里,视为自己的心腹;他是进步人士,在贺龙眼里,视为解放彝区“急先锋”的最佳人选——[编按]  相似文献   

16.
1999年9月18日,中共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发布决定,对23位“两弹一星功勋”予以表彰。在追授“两弹一星功勋奖章”的7名功臣中,有一个为许多人感到陌生的名字,那就是郭永怀。  相似文献   

17.
王春华 《文史天地》2005,(12):48-51
章士钊虽然没有谏停“文革”,然其上书的拳拳之心,展示了一个正直知识份子的高尚人格。[编者按]  相似文献   

18.
张楚 《文史春秋》2005,(4):54-58
"有的人活着,他已经死了;有的人死了,他还活着"--凡是读过中学的中国人,都对著名诗人臧克家的这首《有的人》记忆深刻。这位诗坛元老曾以活到120岁自励,不料却在2004年元宵节驾鹤西征,享年99岁。臧克家,山东诸城人。生于1905年10月,他从小生活在一个诗的王国,父亲和祖父都好诗,家庭的文化空气很浓。他的父亲喜爱诗,这个身体纤弱人的感情、气质、天赋都和诗  相似文献   

19.
汪烈九 《文史春秋》2005,(10):64-64
陈诚,浙江青田人,毕业于保定军校炮科,任教黄埔军校,后任军、政高职。抗战时为第六战区司令长官,屡败屡战:先失武昌,再丢南昌,后弃宜昌,人称“三昌”将军。陈诚连失三“昌”后,重庆高层军政界人士一致呼吁:“杀陈诚以谢天下!”但陈诚是代蒋受过,蒋自会保陈过关。于是高层人士对  相似文献   

20.
李克农1889年9月15日出生在安徽巢县。自幼受进步思想影响,后参加学生运动,被誉为“学运先锋”。1926年冬加入中国共产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