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严群星 《福建旅游》2005,(1):F002-F002
元旦前夕,福建土楼文化旅游节在永定土楼民俗文化村的振成楼拉开序幕。本次旅游节由厦门市旅游局、龙岩市旅游产业发展委员会共同主办,永定县人民政府承办。  相似文献   

2.
日本山口大学铃木满男教授发起、建议中日学者合作“越系文化的比较民俗学调查研究”.项目,拟调查福建、长江中下游、台湾和日本、朝鲜的越系文化民俗,进行比较研究.无疑地,这个项目的调查研究将探讨中、日、朝的文化民俗渊源关系、对研究他们的历史与现状,对促进各国人民的友好相处,有着重大的学术和现实意义. 福建地区是这个调查研究项目的第一站,从考古和文献记载,福建从旧石器时代后期以来,已有古人类的踪迹和丰富的新石器时代文化遗物.秦汉以来,福建又是闽越族的活动地区,作为古越族一部分的闽越,正如“百越”包括有众多族团一样。必然也包括有若干族  相似文献   

3.
"以海为田"的福建沿海渔民在长期渔业生产实践中逐渐形成具有一定地域特色的海神信仰体系及与此相关的民俗,其海神信仰与祭祀具有区域性、功利性和诸神合祀等特征。通过参与祭祀海神的民俗活动,渔民们获得某种心理安慰,增强与大海搏斗的信心与勇气,体现了福建渔民与大自然抗争的顽强拼搏精神。闽台两地的海神信仰一脉同根、一本同源,是海峡两岸交流的重要桥梁和精神纽带,从文化认同方面对地区的稳定和祖国的和平统一具有深远意义。  相似文献   

4.
<正>我国将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依其特性划分为10个种类,各种类在福建省均有种类繁多的项目,而传统工艺美术、传统戏剧及民俗在福建资源最为丰富,极具代表性。福建木偶戏表演技法复杂,传授方式主要依靠口传心授和亲身示范,演员需要掌握极高的技巧,但是练习过程却是艰难枯燥,而且演出收入低。冈此,福建木偶戏面临着年轻人不愿  相似文献   

5.
民间民俗是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当前“建设闽南生态文化保护实验区”以及福建省委、省政府关于建设海西“两个先行区”的发展思路,都为闽台民间民俗文化研究提出新任务。  相似文献   

6.
福建邵武市洪墩乡有一座千年历史古村宜坊,山青水秀中纯朴的民俗民风十分独特,尤以传统的“抢酒节”和“过火节”最为神奇,其热闹的程度可超过春节。  相似文献   

7.
更正     
<正>2014年9月17期123页作者刘新慧发表的《论福建沿海渔民的海神信仰》文章,本文为福建省教育厅社会科学资助项目"闽台海洋民俗及其文化特征研究"的研究成果之一,项目编号:JA12225S。  相似文献   

8.
永恒的思念     
位于福建西北部、地处武夷山脉东南面的将乐县,是客家民风民俗保留较完整的县城之一。一尊跑马将军像,成了中原文化南迁的佐证。全省仅有将乐玉华苦竹村还保留着这一古老而又独特的祭祀习俗。  相似文献   

9.
《世界遗产》2013,(1):12-12
每年的正月十四,福建长汀童坊镇举林村都要举行客家特色的民俗活动“闹春田”。据说村里关帝庙里有个泥鳅转世的关公,为祭拜关公,村民们在新春到来之时都将关公像抬到泥田里玩耍。  相似文献   

10.
洪钟贤 《福建史志》2023,(4):30-33+71
历史上,福建是各类自然灾害的高发区,积累了丰富的应对灾害的经验,留下了许多关于防灾抗灾、救灾赈灾的记载。这些经验和记载有助于进一步了解闽台历史民俗的历史渊源,也可为当代防灾减灾工作提供一定借鉴。  相似文献   

11.
陈进国 《民俗研究》2006,(1):263-269
蔡文高,1962年生,福建长汀人,1984年厦门大学中文系毕业。1984年至1990年,北京邮电大学任教职。1990年留学日本。2002年获成城大学文学博士(民俗学)。现任神奈川大学大学院(研究生院)历史民俗资料研究科特任副教授,兼任成  相似文献   

12.
食乐福建     
《旅游》1999,(12)
福建风味小吃福建历史悠久食乐文化源远流长,盛誉中外。历代劳动人民在辛勤劳作之余积极探美食乐趣,采用日常食用最多且产于本地的稻、麦、芋、薯、鱼、虾、贝.藻、禽、兽.蛋虫。菇、笋、莲、栗、葱、菜、花、果等以酱、醋、糖、辣、酒及名贵中药相佐,精心制作加工、反复品尝改进.形成具有浓厚民俗特色、风味新鲜独特的福建地方小吃。中外宾客到福建旅游观光在饱览山水风光之余品尝一番品种多样.琳琅满目的地方小吃实为别有情趣其乐无穷。下面选择介绍福建各地最富代表性的地方风味小吃以飨读者。福州的饮食文化历史悠久,具有浓郁的…  相似文献   

13.
杨榕 《福建史志》2012,(4):15-16
福建戏曲历史悠久.民间演剧繁盛。早在宋代,地方文献就有记载福州、莆田、泉州、漳州等地演优戏、傀儡戏的信息,明清至民国时期.随着地方新剧种的陆续形成,各地民间演剧更加兴盛.一些方志编纂者也关注到这种特殊的民俗现象.并将之载人方志中,其中包括与官方禁戏有关的史料。本文从福建浩瀚的方志中辑录出一些禁戏史料.并略加分析。  相似文献   

14.
漫话永安     
永安古名浮流.因明中叶福建中北部邓茂七农民起义而置县。分属沙县、尤溪县境.明景泰三年(1452年1设县治.民国27年(1938年)6月至34年11月.永安为福建省临时省会所在地.现隶属三明市。永安位于福建中部偏西,地处沙溪上游.居于武夷山脉和戴云山脉的过渡地带.“九山半水半分田”的地理环境.营造了这里丰富的旅游资源和独特的民风民俗。  相似文献   

15.
杨榕 《文献》2006,(3):113-126
明清时期,福建各地民俗活动频繁,城乡演剧之兴盛,已成为民众文化生活之大事.故福建地方文献中就有了戏曲活动的记载,戏曲碑刻即其重要组成部分,内容涉及戏班、戏神、演剧、罚戏、习俗等,折射出民间演剧之缩影.碑刻是我国古代的重要记事方式,福建各地宫庙林立,庙多立碑石记述其历史、祀神或重建修缮事宜,随着戏曲的形成与发展,碑刻与戏曲结下了不解之缘.戏曲碑刻是记录戏曲信息的载体,属于戏曲文物型文献,其碑文少则十几字,多则数百字,甚至达千余言.福建传世的戏曲碑刻多见于明清,包括庙碑、护林碑、墓碑等,其中尤以庙碑为主,反映出戏曲碑刻与宫庙的密切关系.它们出自历史上地方戏盛行的福、莆、泉、漳等地,是研究福建戏曲的珍贵史料,具有重要的文化价值.  相似文献   

16.
16、17世纪,中国社会进入朝代更替之际。其间,福建闽南社会经济和文化艺术等领域出现多重矛盾和冲突,成为高甲戏出现的社会根源。高甲戏以泉腔闽南话为基础,充分吸收了南音、梨园戏、木偶戏等民间曲艺的音乐声腔和表演艺术,是民俗节庆、游艺活动和艺术表演的高度结合的一种地方戏剧。  相似文献   

17.
牵情闽东南     
赵燕平 《旅游》2000,(2):28-30
习惯了四季交替的北方人,冬天从不提起海因为冷。可到了夏季又特伯南方的海,因为受不了那酷热。我建议有假期就到福建去。那里一年四季都不冷不热,气候温和。特别是在冬天,那边到处依旧是郁郁葱葱的,再卸去厚重的冬装.保准把冬天忘到脑后去了。位干我国东南沿海的福建省。有蜿蜒曲折长达3000多公里的海岸线。历史形成的两岸关系的原因,前些年福建沿海一带发展特慢。你别说.发展得慢,破坏得也就少使这里完整地保存了不少的历史古迹,当然也包括现在眼看着一天天被开放、被同化的这一带地道的民风民俗。游福建的沿海地区、大至可…  相似文献   

18.
张世民 《中国地方志》2022,(4):14-24+124
通过对《浙江通志·民俗志》与《陕西省志·民俗志》的比较分析,探讨广域会通型志书社会部类/民俗版块的编纂问题,并对《浙江通志·民俗志》作出学术评估和书写判断;指出民俗记述以普通民众为对象,有民俗事像和民俗事物的不同内涵,而对社会习俗的著录,关键在于对民俗事像的系统反映;强调民俗区域划分的重要性,主张省级广域民俗志书应擘画设置民俗区划图。作者对于历史民俗和现实民俗、文化视角和社会视角做了明晰的畛域划分,认为民俗志的编写,最关键的是记录经验世界的鲜活民俗。文章还探讨了民俗书写的话语方式和概念内涵,提出了钩沉民俗话语中私密话语的命题。  相似文献   

19.
彭栓红 《沧桑》2010,(1):245-246
民歌与民俗关系紧密,民歌事象本身就是当地民俗的有机组成部分,同时当地丰富多彩的民俗又不断丰富着民歌的内涵和外延。民俗介入民歌是无意识的、零散的,但一经整合就会复原活态的民俗生活。本文试图透过山西民歌这一个活动的窗口,来管窥山西丰富的物质民俗、精神民俗、社会民俗和语言民俗等。  相似文献   

20.
民俗文物逐渐得到学界与社会的重视,但目前还存在着重视物质类民俗文物,轻视非物质类民俗文物的倾向,而民俗文献尤不得重视。民俗文献类文物文化含量高,但容易流失,亟需保护。民俗文献类文物分为两个大类,一是记载民俗活动的文献,二是承担民俗功能的文献。本文以承担民俗功能的民俗文献之帖式为例,以见出这些文献所富含的文化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