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曾伯■簠是晚清出土的一件重要青铜器,因器铭记载有"克狄淮夷"、"金道锡行"等内容而广受学界重视,但对于该器的出土及流传经过学术界大多语焉不详,从而影响了对相关问题的研究。本文根据王献唐先生旧藏"曾伯■簠"拓本题记文字,对上述问题做了梳理,并联系近年考古新出"曾伯■"青铜器群,对簠铭有关问题提出了自己的看法。  相似文献   

2.
读者来信     
编辑同志:读了《文物》一九六四年第四期中陈育丞先生《簠斋软事》一文,得到很多益处。文中所引簠斋自记一则列举"南中金石交"诸人,有沈西雍(□□)。陈先生注云:"沈西雍的名字,原稿缺。当是秉成二字"。这条注文我看恐有错误。沈秉成是南方的  相似文献   

3.
《文物》1964,(4)
最近,陈育丞和陈继揆将家藏其先人清代著名金石学家、收藏家陈簠斋(介祺)先生的手稿捐献国家,为金石学研究提供了重要资料。中华人民共和国文化部已发奖状予以表扬。捐献手稿计有:《簠斋尺牍》、《簠斋金文考》、《区(钅吴)考记》、《毛公(厂音)鼎释文》(1871)、《南宫盂鼎释文》、《虢季子白盘跋》、《器矦驭方鼎释文》、《邰钟释文》、《簠斋藏秦权量铜诏  相似文献   

4.
苏辉 《文博》2013,(1):36-41
本文通过对海外回流的一件新莽地皇二年铜量进行分析,从拓片、铭文、器物特征等方面论证本器就是著录在《簠斋吉金录》等书的陈介祺旧藏。铭文中的"上次士"为常乐卫士属下的轮值宿守士兵,"饭帻"为"饭渍"之借,指的是铜量的用途为分配佐餐的酱羹。由器的容量"八升少"可以推算当时一升的数值约相当于今200ml,与以前其他新莽量器的推算数值一致,进而暗示每晚宿卫士兵人数可能是25的倍数。本器的重新出现,弥补了前人只见拓片却无缘目睹原器的遗憾,为进一步研究新莽时期的度量衡制度和宫廷宿值提供了难得的材料。  相似文献   

5.
马贤亭 《东方收藏》2024,(2):135-137
从目前著录、网络资料披露的情况来看,已知陈介祺(以下简称簠斋)自用印约225方,包括姓名字号印、斋馆印、收藏印、闲章印、纪年印五类。这些印大多出自王石经、陈佩纲、翁大年、杨澥等人之手,形制兼有长方形、圆形、瓶形等,涵盖象牙、青田石、寿山石、芙蓉石等多种材质。文章通过簠斋自用印分类及印文信息的具体分析,与其书信互相补充论证,以期对簠斋印学思想获得更多的认识。  相似文献   

6.
周铮 《文物》1984,(12)
中国历史博物馆在整理馆藏碑刻拓片时,发现一件唐代造像拓片(原造像石已佚失)。拓片左下角钤"簠斋藏石"白文篆书印一方,可知原石曾为清代潍县陈介祺家藏,但未见著录(见图)。它从一个细小的  相似文献   

7.
陈介祺(1813年~1884年)是清代著名的金石学家。字寿卿,又字酉生,号伯潜。因平生所藏有“曾伯(雨采)簠”一器,故更名其室为“宝簠斋”,后即以簠斋为号。晚年则别署海滨病史。山东潍县(今山东省潍坊市)人。道光二十五年(1845年)乙巳科进士,授翰林院编修。四年后因父丧而弃官还乡,终其生未再出仕。毕生富于收藏。  相似文献   

8.
文物1960年八、九两期合刊,发表了流火同志"铜龙节"一文,读后对释文和考证,感到尚有值得商榷的必要,现将个人的一些不成熟的意见提出,仅供参考和研究。 "龙节"在很多有关古器物的书籍中,如阮元积古斋钟鼎彝器款識,冯云鹏金石索,方濬(?)缀遗斋彝器考释,刘体智小校经阁金文,罗振玉三代吉金文存,刘心源奇觚室吉金文述,端方陶斋吉金续录,鄒安周金文存,黄濬衡斋金石识小录,尊古斋所见吉金图等均有记载。其形制略有大小,字体亦微有不同,可知出土龙节非止一器。它的铭文虽仅有九字,但诸家对其考证,却有种种不同的看法。阮元释为"王命命传賃,一(?)飤之"。刘心源释为"王命疐赁,一棓飤之"。冯云鹏则竟释为"王命道宝,一棓载之"。李学勤同志在文物1959年9期"战国题铭概述"一文中释为"王命,命传,赁一棓,飤之"。唐兰先生在北京大学国学季刊第六卷第四号上曾著"王命传"一文专门来考证  相似文献   

9.
《收藏家》2017,(11)
正陈介祺(1813~1884年),字寿卿,号簠斋,山东潍县(今潍坊)人,清代杰出的收藏家和金石学家。簠斋生于潍县望族、科举世家。其父陈官俊是清代嘉道间名臣,曾任工部尚书、礼部尚书、吏部尚书、协办大学士、上书房总师傅。他自幼禀承父教,聪慧好学,少年时代即负诗文盛名于京师。道光二十五年以殿试二甲第三名成进士,曾任翰林院编修、国史馆协修、方略馆分校。咸丰四年,历经父丧逼捐、厌倦官场争  相似文献   

10.
<正>晚清著名金石学家、收藏家陈介祺(1813—1884),字寿卿,号簠斋,晚号齐东甸父,山东潍县人,清道光吏部尚书陈官俊之子。介祺少年时天资聪慧,勤奋好学,十九岁即"以诗文名都下"。道光廿五年(1845)成进士,官至翰林院编修。介祺嗜好金石,善考据,精鉴别,曾不惜重金购藏珍贵文物。高焕文曾说:"寿卿大力搜括,殆遍天下。曾于各省大都会分设铜铺,雇人至乡村收购旧铜,穷街僻巷,搜索无遗,所获各种奇异古铜器累千盈  相似文献   

11.
京山苏家垄M85年代在春秋中期的早晚段之际或略晚,绝对年代约在公元前620年左右或偏后。从墓内未见兵器的情况推测,墓主人可能是位女性,再结合簠内壁"宋子"铸器的铭文分析,或是由宋适曾的一位低等贵族夫人。墓中除了纹饰精致且较特别的铜簠之外,还应包含其他来自宋国和中原地区的文化因素。  相似文献   

12.
虁纹簠     
按照青铜器的一般分类法,在古代食器类里主要器种有鼎、鬲,甗、(?)、豆、簠、盨、敦等,其中簠与盨、敦等器形一样,均晚出。关于青铜簠的最早出现时间,由于学者们对西周铜器分期的方法不同,有分早、中、晚三期的,有分前后两期的,但无论怎样分期,传统看法是铜簠的最早出现时间不  相似文献   

13.
山东省潍坊市治所旧称潍县,是清代著名金石学家陈介祺先生的故里。潍坊市创建博物馆时,陈氏后裔将陈介祺先生生前珍藏的金、石、玺印等欣然捐赠,车大夫长画戈是其中之一。与此戈同时归滩坊市博物馆收藏的有其正反两面拓本一幅,长33.9、宽33.5厘米,右下部钤阳文大篆朱印一方,曰"簠斋古  相似文献   

14.
(三)选纸与用纸传拓铜器、王器、甲、骨等物,以前用六吉棉连纸或扇料纸。现在这种纸很少。有的号称六吉棉连纸,实际是净皮纸,较厚而粗,又有灰性。如用以拓碑帖、刻石,尚可;如拓细浅的铭文与花纹,就不清晰。过去陈簠斋所用的纸最佳,闻系吴(?)斋在南方代为定制,质细而薄。拓铜器、玉器、甲、骨等,宜尽量设法选用旧纸。如购新纸,须选薄而  相似文献   

15.
潍县(今潍坊市)陈介祺(1813—1884年)字寿卿,号簠斋,晚号海滨病史。自清代以来,金石学大兴于天下,此势直至清末仍未衰竭。相反,在此时却出现了许多著名的金石收藏家如阮元、吴大澂、翁同和、端方、王懿荣等等。这其中,名潍县陈介祺无疑是佼佼者,他与曾获有大盂鼎的江苏学者潘祖荫被誉为“南潘北陈”。谈到他的收藏,大体可分二个阶段。一是在京为翰林的十年。这十年是学习、探求、打基础的阶段;二是辞官回乡一直到去世的三十年,这是研究、著书立说的三十年。陈介祺于道光二十五年(1845年)考  相似文献   

16.
吴大澂(1835-1902年)初名大淳,因避同治帝载淳讳改名,字止敬,又字清卿,号恒轩,晚号愙斋、别号白云山樵、白云病叟?瘴庀厝?同治七年(1868年)戊辰科进士,历任编修、陕甘学政,累官广东、湖南巡抚。光绪二十年(1894年)中日甲午战役,毅然请缨,统领湘军出关,以督师无功,获遣回籍。从此主讲上海龙门书院。工书善画,兼长篆刻。吴氏为官二十余年,虽巡学帐荒,治河巡边,筹屯戌马,未尝稍闲,却编撰了大量著作,如《恒轩所见所藏吉金录》、《说文古籀补》、《古玉图考》、《愙斋集古录》、《愙斋诗文集》、《权衡度量实验考》、《十六金符斋印存》  相似文献   

17.
正陈介祺(1813~1884年),字寿卿,号簠斋等,清代金石学领军人物之一。一生收藏宏富,铜器、玺印封泥、石刻、陶器砖瓦、造像等无不囊括,所藏钟鼎彝器金石为近代之冠。其更突出的是卓越鉴赏力,每得一器,必辨其真伪,察其渊源,考其价值,后世有"所藏无赝品"之说。与同时代绝大多数收藏家极不同的一点是,他极度重视传拓,甚至  相似文献   

18.
一般认为,《唐律疏议》是唐代的律典,也是我国古代流传下来的第一部完整的法典。这种说法虽然不无道理,但是并不准确。严格说来,唐代的律典不是《唐律疏议》而是《唐律》,我国现存第一部完整的古代法典自然亦非《唐律疏议》,而应是《唐律》,《唐律疏议》不过是《唐律》的官方解释书。日本学者仁井田陞、牧野巽曾有现存《唐律疏议》系演变自《宋刑统》的假说,虽然这一说法迄今仍然无法完全证成,但它对《唐律疏议》中的某些问题确实具有一定的解释力,值得重视。元代以来,《唐律疏议》的版本众多,这些版本大体肇自滂喜斋本而续有繁衍。在流传的过程中,《唐律疏议》曾产生若干错误,这些错误可以分为六种,即衍、脱、误、倒、乱、添。  相似文献   

19.
我国秦汉以前玺印,黄宾虹曾盛赞有加,称其“丰神流动,端重渊雅,位置合宜,不失笔法”,其“用刀之法后人难到”,“分朱布白,未可端倪,是称绝技”。古人制印,何以至此?清代印学大家、收藏家陈簠斋(介祺)先生曾说:古人文字,其浑厚者杵书,其清刚者刀书。“杵书”、“刀书”具体是指什么?窃以为,这是理解古玺印艺术魅力之所以经久弥珍的关键。本文由此设问,追想古人制印规模,缘其情由,试作探究,并提出个人拙见,供艺界同好议论。与此同时,也由此可见国人文字及书写工具之变迁:从最原始的硬笔(杵笔、刀笔),至软笔(毛笔),又至硬笔(铅笔、钢笔)这一发展过程。毛笔的使用如今虽已式微,但由它催生出的中国书法(包括绘画),却成为一门殊绝有伦、可与世推移的独立艺术,这是我们中华民族对人类艺术的一大贡献,毛笔功莫大焉。  相似文献   

20.
近年来,我从日本京都大学编的《中国文学报》第32期饶宗颐先生一篇文章中见到湖北省随县涢阳出土了一件屈氏铜簠.旋致函湖北省博物馆询问其详,并购到载有屈子簠铭文照片及介绍文章的《江汉考古》总第一、二期.始知该簠铭文的全文应是:"佳正月初吉丁亥楚屈子赤角朕中妳璜食簠其?寿无疆子子孙孙永保用之."下面对墓主人及屈子赤角其人作一探讨.关于此器的制作时间,程欣人同志以为春秋时器,饶宗颐氏同.曾昭岷、李瑾二同志以为春秋战国间器.按春秋时代屈氏人物见于记载的有十九人,大多袭任莫敖之职,有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