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抗战初期,《申报》积极发动民众捐款捐物支援抗战,《申报》的募捐活动彰显了《申报》高度的爱国心,唤醒了民众的国家和民族意识,推动和巩固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增强了抗战的力量,成为了日军侵华的历史见证。  相似文献   

2.
正抗战时期,徐悲鸿、张善孖、刘海粟等艺术大师率先垂范,在国内外举行一系列的筹赈募捐画展活动。募捐画展主要是通过美术作品义卖的方式,或门票的收入,募集资金,支援抗战事业。募捐画展不仅募集了大量款项,从物质上支援了祖国的抗战事业,同时也宣传了抗战,展现了中国人民的抗战精神。徐悲鸿:赴海外募捐的路费由自己负担日本侵略者侵占我们的国土,人民流离失所,苦不堪言,造成了大量难民。徐悲鸿对此愁  相似文献   

3.
章易 《文史月刊》2005,(9):17-18
滇缅公路东起云南昆明,西出云南边境畹町与仰光公路相接,全长963公里。可以说,没有滇缅公路,就没有抗战的物资保障。中国百姓、中国远征军、南洋华侨及美国飞虎队等为保卫这条抗战大动脉做出了巨大的牺牲。日军根本不相信中国的抗战能坚持到滇缅公路修通的那一天,更不会相信严重缺乏施工机械的20万中国劳工——绝大部分是老人、  相似文献   

4.
5.
1937年,中华民族开始了全面抗战。在前方,将士们浴血奋战,保家卫国;在后方,不同地区的民众以各种方式支援抗战。但连年战争使国家人力、物力和财力消耗巨大,加之国民政府财政赤字,资金匮乏,国家财政出现问题。抗战大后方的民众为支援抗战,不论贫富,不分阶层,无论日常生活多么艰难困苦,都积极地节约献金,抗日救国。大后方民众的献金运动,在物质上贡献了大量的财力物力,在精神上鼓舞了前方士气,是中华民族全民抗战的重要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6.
冀南军区参谋处长王蕴瑞写的《“四·二九”的前前后后》一文,开头一句话是:“在冀南平原抗日的两千多个日日夜夜,一九四二年四月廿九日是我终生难忘的一天”。作者的感受,我想是说出了所有在冀南平原经历了“四·二九”日军“铁壁合围”的人们的共同感受。与“四·二九”紧相连接的是日军对太行根据地5月大“扫荡”,八路军副总参谋长左权在指挥战斗中牺牲。环境一天天困难,冀南领导机关人员再次紧缩。任仲夷担任政治学校校长,他要我去任专职教员,时间大概在4月初。不足200人的政治学校,行军宿营不再与行署在一起,改为我们并不熟悉的新七旅…  相似文献   

7.
8.
正1937年12月13日南京沦陷,之后侵华日军在长达6周时间内屠杀了30万中国同胞,日军的屠城暴行震惊世界。令其意想不到的是,在当年日伪统治中心南京,六合地区活跃着一支抗日救国的新四军队伍和一支由回族阿訇李叔度领导的200多人的回民抗日游击队。他们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发动群众,开辟抗日根据地,成立竹镇市抗日民主政府,成为南京地区的革命老区。在八年全面抗战和三年解放战争中,一个小小的竹镇就有132名优秀儿女为革命事业献出宝贵生命,  相似文献   

9.
抗战爆发后,国民政府为了增强抗战力量、强化社会控制,赋予民众教育馆"训练民众、动员民众之重大使命"。抗战大后方四川省和重庆市的民众教育馆,在蒋介石推动国民精神总动员及新生活运动的背景下,致力于民族精神、传统道德的教育;协助政府检查民众读物、剧本、宣讲资料;利用集会仪式等渠道对民众实施国民精神动员及日常生活改造,为战时民众动员与训练做出了一定的贡献。但是由于工作范围过于宽泛,人员缺乏专业训练,经费不足,以及部分职员工作敷衍懈怠,尤其还须面对国家权力与地方社会之间的复杂关系,而使民众教育馆工作力不从心。不过它毕竟是政府体制内的社会教育中心机构,较之体制外的民众教育力量,具有被政府强力推广的优势,因此在社会精英和政府官员心目中依然"比较卓异"。  相似文献   

10.
周渝 《贵阳文史》2012,(6):26-27
从2007年起,在贵阳财经学院任教的曾达敏老师就开始致力于“关爱抗战老兵”活动。曾达敏利用双休日,或独自寻访,或与其他志愿者同行,5年来他们几乎走遍贵州各地,看望和帮助了上百位黔籍抗战老兵。是什么样的原因让他多年来从不间断地坚持着这样一份公益事业?曾达敏先生告诉记者,最初的原因是为了寻找父亲。  相似文献   

11.
12.
1938年10月26日武汉沦陷后,日寇开始筹划建立以武汉为中心的统一性质的伪政权,到1945年8月日本投降时止,湖北伪政权经历了三个阶段:以商人计国桢为首的伪武汉治安维持会;  相似文献   

13.
众所周知,在20世纪30年代复杂的国际形势下,苏联不可能公开支援遭受侵略的国家。一般认为是一些志愿者在国外参加作战。实际上也是这样。自愿原则是派遣我国专家去作战地区必须具备的条件。为了遵守保密制度,苏联对国外的援助都用代号。例如,苏联对西班牙的援助在文件中被称为“‘X’战役”,对中国的援助被称为“‘Z’战役”或“‘Y’战役”。  相似文献   

14.
石八民 《文博》2005,(3):94-96
1937年7月7日,“芦沟桥事变”爆发,日本帝国主义发动的侵华战争全面展开。中华民族处于危难之际,全国军民同仇敌忾,全面抗战爆发。由杨虎城将军创建的、参加过“西安事变”的17路军,经过  相似文献   

15.
“抗战戏剧”,顾名思义,就是以抗日战争的题材用戏剧的形式去演出、去表演。那么,“戏剧抗战”又是什么呢?有人说“戏剧抗战”是“抗战戏剧”的变种,也有人说“抗战戏剧”和“戏剧抗战”是同胞孪生姊妹。其实无论“戏剧抗战”还是“抗战戏剧”,都是名词的展现。但它们却有着相互依赖又相互拆斥的关系。笔者试就这一问题进行研究,供广大同仁探讨。  相似文献   

16.
1964年秋冬之交,武汉市召开了文艺界的“百日整风”会议.这次会议在以阶级斗争扩大化为核心的“左”的错误思想指导下,根据毛泽东对文艺界的“两个批示” 的精神,对武汉文艺界的成绩作了错误估计,并对市文化局、市文联主要负责同志开展了错误的批判,使党的文艺工作受到一定影响,这是值得吸取的历史经验教训.  相似文献   

17.
徐珣 《文史天地》2007,(10):13-17
"人家都以为我这个梅太太,亨尽了人间荣华富贵,殊不知抗战八年期间,一直处在水深火热中……"梅兰芳听了夫人的这席话,百感交集地说:"名人总有本难念的经。没有福芝芳,哪有梅兰芳?"周恩来接见福芝芳时,也称赞道:"芳心总是伴忠魂。你是上海滩名符其实的‘抗战夫人'。"  相似文献   

18.
201位。这是过去3年,我在湖南寻访到的抗战老兵的数量。面对图片库里这些即将或已经逝去的老人,我首先想到的,不是他们在对日战场上的英勇与果决,不是他们长时间不被认知、苦闷压抑的生活,而是在家国破碎、无处偏安的情境中,他们曾有过的激愤、纠结,抑或胆怯……还有至今尚存的感念。 我相信这是老人们生命里的柔软处。  相似文献   

19.
“抗战的中流砥柱”冯玉祥李晓红冯玉祥是我国近现代史上一位杰出的人物,是著名的爱国抗日将军。他勇于追求真理,献身于国家和民族事业,为抗击日寇侵略和维护民族独立奋斗不息,被周恩来誉为"屹然成为抗战的中流砥柱"①。一志在疆场冯玉祥坚决抗日的思想基础是他有强...  相似文献   

20.
露菲 《炎黄春秋》2000,(8):45-47
一大早接友人电话,告知陆石同志去世了,惊得我半天回不过神儿来。真是太突然了。前些日子去看他,还好好儿的,那天他谈兴很浓,谈到胡乔木、田家英、何其芳、周扬等很多老领导、老朋友。他慢条斯理,话语中充满了深情。我离开时,他还送了我一册《陆石诗书集》。现在怎么一下子就去世了呢!当我赶到陆石同志家时,他的夫人赵中同志,一位自控力极强的资深编辑,已悲痛地说不出话来;女儿雪梅也泣不成声,陆石同志平日坐的沙发也空荡荡的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