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由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金融危机,正在影响全球大多数国家的不同产业和经济领域,在全球金融危机的背景下,日本传媒业虽然遇到了发行量和广告量双双下滑的困境,但也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促成了日本传统报业和网络等新兴媒体的资源整合和技术更新,给报业的发展带了崭新的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2.
日本金融市场上历次出现的金融危机,暴露了日本金融规制体系存在的问题,也影响了金融业规制政策的重点和发展方向。1927年昭和银行危机后实施的对策为“护送舰队”式规制提供了前提。日本的泡沫经济、1997年的亚洲金融危机对规制产生了影响,2007年由美国爆发的金融危机及其引发的全球金融海啸,影响了日本金融业规制的发展。日本金融业规制在金融危机的影响下,从限制竞争的“事前规制”演进到注重健全经营的“事后规制”,目前正向“事前规制”与“事后规制”相结合的以防范系统性风险为目的的保护性规制体系演进。  相似文献   

3.
日本“原子弹文学”述略刘光宇日本军国主义发动的侵华战争和太平洋战争,使亚洲乃至世界人民蒙受了一场浩劫,同时也使日本人民深受其害。1945年8月,第二次世界大战临近结束时,美国先后向广岛和长崎投下了两颗原子弹。这固然加速了战争的结束,但也给广大无辜的日...  相似文献   

4.
由日本法律界进步团体主办,世界抗日战争史维护联合会协办的“日本战争犯罪与战后赔偿国际公民研讨会”于1999年12月10日至12日在日本东京召开,中国、美国、日本等14个国家和地区的代表参加了会议。  相似文献   

5.
战前,日本把“强兵”作为最高国策,依靠军事力量张扬国威,利用军事手段向外扩张。战后,日本奉行“经济第一主义”路线,从战败国到“亚洲一员”、“西方一员”、再到日美欧构造“世界新秩序”?体现了日本经济力量不断膨胀的过程。商品、资本、援助是日本经济力量向外扩展的三种重型武器,日本在很大程度上是把对外援助作  相似文献   

6.
一次大战后,日美矛盾成为远东太平洋地区国际关系的焦点,与美国争夺中国市场成为日本对外政策的核心和出发点。由于美国经济对全球的影响力和日本资本主义本身对国际市场的严重依赖,日美两国经济关系的消长成为影响日本对外政策制定的重要因素。20年代日本外交标榜“与欧美列强协调一致”、“不干涉中国内政”和“经济往来”,即所谓“协调外交”。30年代初起,以“九一八”事变为转折点,这一国际协调外交迅速向武力外交转化。经“一·二八”事变、“七·七事变、”“八·一三”事变,直至挑起珍珠港事变,导致太平洋战争全面爆发。引起日本外交剧烈变化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本文试图从一战后日美矛盾这一基本要素出发,探讨这一时期日美两国经济关系对日本外交政策的影响。  相似文献   

7.
曹晋芳 《神州》2012,(9):122
二战后,美国单独占领日本,在占领初期,美国为打击日本法西斯势力,对其实行了"打击,限制"政策。但随着形势的变化,美国改变了其战略方针,对其进行"扶植",这在客观上对日本经济的恢复和发展起到了一定的作用,但从本质上讲,美国对日政策的改变是以其自身利益为前提的,他不可能也决不允许日本强大成为自己的对手。本文试图从美国这一政策出台的背景,起实施过程中的作用来具体分析一下这一政策对日本的作用。  相似文献   

8.
中东地区处于欧、亚、非三大洲结合部,拥有丰富的石油等战略资源,在世界政治、经济中具有极其重要的地位,“关系着未来世界的发展前途”。90年代以来,在世界格局向多极化方向发展的形势下,它成为世界大国争夺的焦点。日本和美国作为世界上经济最发达的两个国家,它们的中东外交政策存在着既相同又相异的地方。一、冷战后美国的中东政策1.海湾战争前后的美国中东政策冷战结束后,美国成为世界上唯一的超级大国。在海湾战争前后,美国政要多次阐述了中东在美国全球战略中的地位和冷战后的美国中东政策。其核心是:以海湾危机为契机,…  相似文献   

9.
1.日本“脱亚”意识的形成日本近代“脱亚”意识,发端于封建时代末期。1853年,美国用炮舰轰开日本封建锁国大门以后,欧美殖民列强先后迫使日本签订许多不平等条约,使日本面临沦为殖民地的危机。因而,曾经接受过西方近代文明的知识分子,开始探寻摆脱殖民危机的对策,于是,近代脱亚意识随之萌生。  相似文献   

10.
日本大正年代出现了“成金”风潮,导致经济无秩序与社会分配不公,带来更加严重的社会贫富分化。经济上,大众消费能力低下,市场狭小;政治上,金钱与权力日益密切结合。这对日本历史的进程产生了重大的影响,不仅是1927年后日本金融危机发生的重要原因,更是政党政治走向失败、军部法西斯势力上台的重要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11.
自石油危机爆发以来,以欧美诸国为中心的资本主义世界进入了世界性经济萧条时期,陷入失业、物价上涨、国际收支恶化三重困境之中。日本虽然由于实行了新的省能型技术革新和产业结构、雇佣结构改革等适应危机的措施,使日本经济没有遭受到欧美资本主义国家那种严重打击,但是,随着世界资本主义经济进入萧条之际,日本经济也由此从高速增长转向减速经济时期。国内通货膨胀、需求不振,经济增长率明显下降。  相似文献   

12.
八十年代后期,日本的亚太经济合作战略发生了重大变化,这一变化的背景,是八十年代中期以来的世界和亚太格局的变化。简单归纳起来主要是:美国经济实力的衰落导致了国内贸易保护主义的高涨,日本作为世界新的力量中心之一成长为世界性经济超级大国;西方世界三极体制的固定化、美欧都致力于本身经济集团化,并要求日本承担“国际义务”;社会主义各国纷纷开始经济改革、新的长期共存、和平竞争的国际政治  相似文献   

13.
在赴日进行“日本经济现代化与教育”问题的考察中,我们作为日本国立冈山大学客座研究员,访问了国立津山工业高等专门学校。那是一九八一年十一月二十五日。校长角南正志先生、教务主事小桥义郎先生、事务部长立花卓先生和曾在东北师大留日学生预备学校任教的杉山巍教授热情亲切地接待了我们,向我们详细介绍了日本教育体制中的高等专门学校(简称“高专”)这一类型的高等教育体制,使我们感到,在日本,高等专门学校在高等教育体制中,确有其特点和优点,它在战后日本经济高速增长和培养专门技术人材方面,起了不容忽视的作用,很有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4.
1929—1933年的世界性经济大危机,使整个资本主义世界陷入危机和恐慌之中,其中美国受害最深。罗斯福总统就职后,实行“新政”,不但使美国摆脱了这次严重的经济、社会危机,而且对资本主义乃至整个世界经济的发展产生了巨大而深远的影响。一、“新政”的历史背景1933年3月罗斯福总统就职前,美工业生产比1929年几乎下降了一半,出口贸易下降到三十年来最低点。1932年已有八万六千家工商业停止生产和营业。1933年3月,全国完全失业工人达一千七百万,在业工人工资削减了35%至40%。农业在一战后不久就陷入了危机,到1933年初,农业总收入…  相似文献   

15.
伪“满洲国”建国大学是日本帝国主义侵略中国的产物。1932年,关东军在中国东北炮制建立伪满傀儡政权后,狂热的陆军军人如石原莞尔、辻政信之流,便与右翼学者相结合,为培养其“满洲建国”和“道义世界”建设的“人才”,而筹划在伪满“首都新京”(长春)建立该校。1937年8月,颁布所谓“建国大学令”,并由“国务总理”张景惠任校长,实际管理权力则操于担任副校长的日本人手中。1938年5月正式开学时,傀儡皇帝溥仪亲临发表“诏书”。该校学制6年,在前期3年中,有所谓“精神训练”、“军事训练”、“武道训练”和“作业训练”,日语教学亦占极大比重。在后期3年中,分为政治、经济、文教三学科,但“神道及皇道”、“武道及武术论”、“民族协和论”、“东亚联合及国际团体论”等课程则均在必修之列,都是为推行“日满一体”乃至“大东亚共荣圈”而服务的。本文是日本东洋文库研究员山根幸夫教授1991年7月13日在天津社会科学院日本研究所的讲演,揭露和批判了日本帝国主义对华文化侵略的这一侧面,并对中国人民表达了友好的感情。  相似文献   

16.
重新认识“锁国”政策对日本吸收西方科学文化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我国史学界,迄今为止,对日本17世纪中叶至19世纪中叶的所谓“锁国”时代,仍存在一种望文生义的因袭的理解和解释。如近年出版的,解放后由我国大陆学者撰写的第一本《日本通史》就作了如此论述:“从1639年颁布最后一次锁国令到1853年美国叩开锁国大门的200多年时间里,日本在国际环境中完全处于孤立状态。”“锁国政策的实施,堵塞了日本人了解世界,学习世界先进科学技术的途径。”  相似文献   

17.
刘荣 《日本学论坛》1991,(2):1-5,10
日本在二战中失败以后,由于受国际环境和本国内部条件的制约,在日美安保体制下,依靠美国的核保护伞,卧薪藏胆,两耳鲜闻世间事,苦心经营内部事务。经过艰苦拼搏,终于成了世界第二经济大国。日本的崛起,是亚太地区,也是整个世界发展中的一件大事。它不仅改变了世界的日本观,同时也改变了日本人的世界观。随着日本经济实力增强,在相当一部分日本人中间,变得财大气粗,一改过去的小国意识,大国意识和民族主义倾向明显膨胀。在这种思想支配下,自70年代起,日本的  相似文献   

18.
20 0 3年 9月 18日至 9月 2 0日 ,由上海师范大学主办 ,《抗日战争研究》编辑部、上海史学会、世界抗日战争史实维护会协办的“日本侵略亚洲战争责任问题国际学术讨论会”在上海举行。参加会议的有政府部门人员、史学研究者、日本侵略亚洲战争受害者、律师等 12 0余人 ,分别来自中国大陆、台湾、香港 ,韩国、美国、日本、菲律宾、朝鲜民主主义共和国等国家和地区 ,另外海内外 3 0多家媒体参加了会议。会议主要讨论了“慰安妇”、强制劳工、细菌战、毒气战及遗留毒气弹处理、战争赔偿等问题。现将会议主要内容综述如下。一 关于“慰安妇”问…  相似文献   

19.
八十年代开始,日本经济的发展采取“技术立国”的新战略。这是由当前日本政治经济发展的实际情况和所处的国际地位决定的。日本战后几十年来,大量引进了世界各国的先进技术,加以改良和提高,并应用于发展新产品,使许多部门的出口产品在数量上居世界第一位,质量上也居世界第一流,促进了工业和整个国民经济的高速度发展,并在国际上成为“经济大国”。但从1973年石油冲击以后,能源成本不断提高,使过去支持日本经济迅速增长的化学、纤维、钢铁、造船、炼铝等工业走下坡路,其产品逐渐失去了竞争能力,占世界市场50%的汽车工业前景也并不乐观。只有电子、电脑、咨询、机器人等工业继续增长。近年  相似文献   

20.
在日本,战后经济高速增长时期,曾盛行所谓“教育投资论”。这一理论思想不仅对日本经济,而且对日本教育,都产生重大影响。探讨一下这一理论思想在日本经济与教育中的作用,是有意义的。一“教育投资论”一词,大体上是在一九六○年前后在日本开始被比较广泛使用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