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状元是中国科举时代进士科廷试第一名,是当时读书人梦寐以求的最高理想、最高荣誉。考中状元即称“独占鳌头”、“大魁天下”,天子赐诗,礼部赴宴、身着锦袍,打马游街,故里建坊,最为风光。从隋炀帝大业三年(622)开科取士到清德宗光绪三十年(1904)废除科举的1300多年间,全国历代参加各级科举考试的举子多达几百万人,而荣登金字塔尖顶的科状元不过601人。其中四川只有15人,他们是:唐代的范崇凯、尹枢、尹极、李余、五代时后唐的王归朴、后蜀的费黄裳、宋代的苏易简、陈尧叟、陈尧咨、马涓、何桌、赵逵、元代虚中、明代杨慎、清代骆成骧,而阆中就出了尹枢、尹极、陈尧叟、陈尧咨4个状元,占了全川状元1/4以上,可以说阆中是四川的状元之乡了。[第一段]  相似文献   

2.
南晨 《湖南文史》2012,(3):29-29
自科举实行以来,考取状元是大多数读书人的梦想。清朝咸丰六年(1856)的状元是翁同酥,榜眼是孙毓汶。日后两人都成为清廷的重臣。然而,当年翁、孙为争状元,曾有一段鲜为人知的内幕。  相似文献   

3.
萧源锦 《文史春秋》2009,(11):44-48
状元是中国科举时代进士科考第一名,是当时读书人梦寐以求的最高理想、最高荣誉。考中状元即称“大魁天下”,光耀无比。那么,状元是怎样录取的呢?是不是文才第一就能当状元呢?  相似文献   

4.
状元与泉州     
  相似文献   

5.
状元街遐想     
欲晓 《福建旅游》2005,(6):44-45
  相似文献   

6.
登状元岩     
在泰宁漂流完上清溪,到了下码头小憩,千万别忘了游览状元岩,否则与美人失之交臂,岂不憾哉。此景区坐落在长兴村北,离城区11公里,与上清溪唇齿相依。据县志记载,南宋庆元二年(1196)状元邹应龙(1173——1245)少年时读书于此,后人誉其读书处为状元岩。距状元岩一华里又有个琵琶岩,人说是明代道仙邢德兴修真之处。  相似文献   

7.
这是一篇既有知识性又有趣味性的文章。名字的的好坏竟如此关系着人的前程,难怪如今世面上有专门的“起名公司”了。  相似文献   

8.
《福建旅游》2005,(6):12-13
900多年前,南宋状元邹应龙在此隐居读书,这里峰架文笔、崖晒经文、山盘龙虎,浸润了浓浓的书卷之气,吸引着一代又一代的莘莘学子前来凭吊瞻仰,求取聪慧灵气,了却金榜题名梦想。  相似文献   

9.
状元百态     
新科进士们殿试过后,要在皇帝面前听候宣布名次,这一仪式叫“传胪”或“胪传”。  相似文献   

10.
在本文里,我们只是向尊敬的读者们陈述了历史上有的状元曾经发生过这些事。  相似文献   

11.
《湖南文史》2010,(3):36-36
古稀状元:唐德宗贞元七年(791年)辛未科状元尹枢中状元时年已71岁,9年后病逝,享年80岁。尹枢是全国年龄最大的“古稀状元”,又是四川寿命最高的“长寿状元”。  相似文献   

12.
我国自隋、唐开科取士至清近1300年间,共出状元596名;自宋至清近800年间,共出武状元115名。其中,昆山共出状元7名,武状元1名,分别占总数的1.17%和0.87%。在全国2500多个县级行政单位中不能不说是奇迹了。而这8名武状元也是昆山历代473名进士中的拔尖,其进士的“产出”量也是真够让人钦佩。  相似文献   

13.
清朝先后出过141个状元。其中常州一地即有状元4人。吕宫是顺治四年(1647)清朝科举开考“招贤纳才”的第一个状元。  相似文献   

14.
在中国封建社会推行的科举制度寿终正寝的终点站里,刘春霖成了中国历史上的最后一个状元。  相似文献   

15.
我国封建社会科举考试制度自隋朝大业二年(606年)创始,至清朝光绪三十一年(1905年)结束,历时一千三百多年。这期间共产生状元504人,其中唐代139人,五代十国时期11人,宋代118人,元代32人,明朝90人,清朝114人。  相似文献   

16.
李蟠是清代徐州唯一的状元,也是清代结局最惨的状元。清代一些野史、笔记,现代《民间文学集成》记载了李蟠的一些奇谈故事.笔者整理如下.以飨读者。  相似文献   

17.
《中华遗产》2009,(6):20-23
科举是中国古代选拔官员的一种考试制度。它与今天的高考一样都是以分数取人。科举有积极意义吗?古代的科举给今天的我们留下了什么?让我们来听听专家的意见。  相似文献   

18.
19.
卢郢 卢郢,南京人,早年系国子监太学生,好学有才艺,平时喜欢吹铁笛,且有一身好武艺,臂力过人,称得上武全才。  相似文献   

20.
以前读袁枚《随园诗话》卷二第一二则云:“惟南汉状元不可作。《十国春秋》载:‘刘龑定例,作状元必先受宫刑。’罗履先《南汉宫词》云:‘莫怪宫人夸对食,尚衣多半状元郎。‘”多所不解:一、刘龑何故必令状元受宫刑?二、何谓宫人对食?三、宫人对食与状元郎有何相干?此外,尚有史料的正误问题。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