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苏门六君子”,指的是北宋苏轼的六位高弟:黄庭坚、秦观、陈师道、晁辅之、张耒、李麃。他们作为北宋中后期文坛的中坚力量,在文学创作上各辟蹊径,体现出与苏轼大不相同的风格特色;在学术思想和政治倾向上,  相似文献   

2.
正"万里归来颜愈少,微笑,笑时犹带岭梅香。试问岭南应不好,却道:此心安处是吾乡。"这是宋代诗人王巩谪居宾州多年后北归宴请苏轼时,歌女柔奴献歌后,苏轼当即填词的《定风波·南海归赠王定国侍人寓娘》一阙,系脍炙人口的千古名句。相传,王巩谪居宾州期间,坚持不断创作,与苏门文人互赠唱和,与柔美聪慧的佳人相伴,为宾州(今广西宾阳)的历史文化增添了色彩绚丽的一笔。  相似文献   

3.
朝堂之外:北宋东京士人走访与雅集——以苏轼为中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交游为士人在朝堂之外的重要活动。东京在北宋士人的交游中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以住宅与庭园为载体,士人之间多有走访与雅集。苏轼、范镇、王巩、王诜、王棫以及苏门六君子等人的住所,分布于东京城的不同方位。经由日常的走访与雅集,这些同在东京而籍贯、家世、世宦背景各异的士人,实现着身份的相互认同,彼此的关系得以维系和巩固,生成结构松散而相对稳定的交游圈,共同营造出富有时代和地域特色的社会文化氛围。  相似文献   

4.
南宋高宗、孝宗朝,由于政治风向、社会思潮等多方面的因素影响,"苏门六君子"逐渐定型并成为士人典范,其诗文备受关注.在此时代语境下,坊间出现了苏门六君子文章选集--<苏门六君子文粹>.该书重点选入论体文,这些论体文多是相应作家的力作、代表作;同时该书又选入书、记、序、赋、铭、赞、传、杂著、题跋等多种文体,这些选文也大都是...  相似文献   

5.
正苏辙(1039—1112年),字子由,四川眉山人,北宋著名政治家、文学家。历仕仁宗、英宗、神宗、哲宗四朝,元佑年间历任要职,官至门下侍郎(副相),为人持重,谋事精确,正直敢言,爱民务实,颇有建树。苏辙在文学上以散文成就最高,与其父苏洵、哥哥苏轼并称"三苏"。因为苏轼文名太大,又是以文名享誉千古,所以苏辙的为人和为文,遂渐被苏轼遮掩,以至不少人唯知苏辙是苏轼的弟弟,和苏轼一样,会写文章,是唐宋八大家之一,此外几乎  相似文献   

6.
好官苏轼     
正说到苏轼,人们大都会不假思索地称其为大诗人、大词人。其实,在我国古代,自孔子之后,知识精英们,大都集官员、学者、文士三者于一身,而且把为政济世看得最高,把诗文看得最低,视为"余事"。面对百姓疾苦,苏轼就曾感叹:"平生五千卷,一字不救饥!"自少年时代起,苏轼就"奋厉有当世志",观其终生,苏轼首先是杰出的政治家,其次才是伟大的诗人,而且正是其政治上的杰出,成就了其诗文的高格。  相似文献   

7.
陈钧 《神州》2011,(3):54-57
百年富贵今谁见,一代功名托至公。这是北宋诗人,世称"苏门六君子"的江西诗派代表作家之一的陈师道所写的诗句。陈氏博学多才,少为"唐宋八大家"的江西籍文学家曾巩赏识,被苏东坡荐为  相似文献   

8.
“苏门蜀学”通过“文与道俱”以塑其本;“尊经重史”以正其心;“兼收各家”以成其融。本研究通过对“苏门蜀学”的“文道观”、“经史观”、“禅道”、“杂学”的综述,从多个侧面呈现“苏门蜀学”的学术面貌。  相似文献   

9.
<正>苏轼(1037-1101年),字子瞻,号东坡居士,四川眉山人。宋代文学家、书画家,以诗、词、文、书、画兼绝而垂范青史。其书法历来备受书家喜爱。苏轼小楷的研究现状苏轼小楷是其书法艺术的一个重要组成方面,但对苏轼小楷的研究却非常少,这是苏轼书法艺术研究的一个重大遗憾。其原因主要有二:其一,由于政治原因,苏轼去世后,其书法曾遭禁毁,导致其存世作品大量减少。周辉《清波杂志》:"欲乞  相似文献   

10.
《前赤壁赋》写于"乌台诗案"后苏轼被贬黄州的第三年,文中的主客对话,实际上是苏轼内心的独白与对话,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它代表着苏轼对生命的反省与超越。  相似文献   

11.
一位平常民家女子,毫不张扬地就达到了古人"贫贱不能移,富贵不能淫,威武不能屈"的理想境界,非奇杰为何!这本家印图册有一个副标题:"韩母叶太夫人逝世周年纪念"。标题四字是台湾马英九先生的亲书挽幛。韩府与舍下是"通家之好"。先父与韩公云波,先母与叶文夫人交情至笃,我称呼他们  相似文献   

12.
吴政  ;蓝振榕 《沧桑》2014,(6):44-45
文章对黄庭坚被"除名羁管宜州"的主要原因,到达宜州接受羁管的时间,前后居住六个地点,黄庭坚初至宜州靠卖字画为生实为传讹,宜州山谷祠介绍黄庭坚的简历弄乱了,山谷祠碑刻"苏门四学士"中是张耒而不是张來等六个问题进行考证。  相似文献   

13.
苏轼"辞达"说是在宋初关于"言"与"文"之关系大讨论背景下提出来的。当时围绕对扬雄的评价,形成了两个对比鲜明的文学阵营。苏轼与司马光、王安石甚至乃父苏洵推崇扬雄的观点不同,他继承王禹偁、欧阳修的观点,批判了扬雄式的艰涩险怪文风,弘扬了平易质朴的文风。苏轼的"辞达"说的政治背景是策论考试,文化背景是蜀学,其美学指归是质朴。  相似文献   

14.
黄晶晶 《沧桑》2008,(5):215-216
在苏门诸人中,黄庭坚的成就最高、影响最大,是北宋诗坛上一位开宗立派、影响深远的诗人。黄庭坚宣扬"温柔敦厚"的诗学观念,总结的一套"诗法"赢得了许多追随者,给宋诗带来了一种新的变化。黄庭坚的诗论与诗歌创作,无疑与其理学家的身份密切相关,并同时受到其时代特征的影响。  相似文献   

15.
<正>黄庭坚(公元一○四五~一一○五年),洪州分宁(今江西修水)人,字鲁直,自号山谷道人,晚号涪翁,又称豫章黄先生,世称"黄山谷",北宋诗人、词人、书法家,"江西诗派"开山之祖,"苏门四学士"之一,又有"一祖三宗""苏黄""宋代四大家"之誉。他为宋英宗治平四年(公元一○六七年)进士,历任叶县尉、北京国子监教授、著作佐郎等职。绍圣元年  相似文献   

16.
正他是个诗人,为盛极一时的江西诗派开山之祖,在"苏门四学士"中位列首席;他是个书法家,行、草、楷十分精妙,在"宋四家"中占有一席之地。他是我国文化史上少有的"全能型"人才,虽然是苏东坡的门下弟子,却被后人以"苏黄"并称,是个足以与苏东坡比肩的文化大家。他,就是黄庭坚。  相似文献   

17.
苏轼和章惇     
苏轼和章停是好友,早年章悖对苏轼极为推重,曾致书苏轼劝诫他慎言。有一次,两人一起出游,走到一根独木桥前.木桥下面是万丈深渊。章悖提议一起走过去,在壁上题字。苏轼感到恐惧,不敢过去。章停笑着陕步走过,在石壁上写下“苏轼、章悖来”的字样,然后从容走回来。苏轼说,老兄以后可以杀人。章悼问何出此言。苏轼笑说,你连自己的命都不顾,更何况是别人的。  相似文献   

18.
万波 《收藏家》2022,(10):69-74
四川眉山三苏祠是北宋著名文学家苏洵、苏轼、苏辙的故居,收藏有丰富的文物,其中有一件极为珍贵的北宋苏轼楷书《丰乐亭记》拓本。此拓本为浓墨精拓、册页装。封皮有近代名人周庆云题签;正文为苏轼楷书《丰乐亭记》。正文之后,有周庆云题跋三则。此件北宋拓本是后世鉴赏、研究欧阳修散文名篇和苏轼书法精品的珍贵文物,具有极高的历史价值、艺术价值和研究价值,弥足珍贵。  相似文献   

19.
得益于全面的文艺创作成就带来的影响力,苏轼书法很早就传入北方的辽,并影响到稍后的金。尽管目前尚未发现苏轼书法在西夏传播的直接证据,但据目前所见西夏中期的考古资料,特别是碑刻、文书,确实不乏苏风浓郁者。这在证明苏轼书法传入西夏的同时,也足以证明书法史上的"唐宋之变"并不局限于中原地区。  相似文献   

20.
本文从金代"赤壁"主题题画文学为切入点,着重探讨苏轼文风、人格及《赤壁赋》中蕴含的人文思想对金代文学产生的影响。据此可知,苏轼文学对于民族文化的融合与文化认同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