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对联性质综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历来对对联性质的看法,大致可归纳为学样式说、笔墨游戏说和实用体说等三种观点。这些观点客观上都涉及到了对联的某些特点,但难免“盲人摸大象”的嫌疑。我们认为,对联是一种对称、简短、诗性的话语形式和言语模式,是一种语言化观象,是一种表现为言语模式的语言化。这样认定对联的性质,意义有三:其一,可以避免过去三种观点的无谓争论;其二,可以解决对联起源的时间上限问题;其三,可以帮助我们找到对联研究新的切入点和方法论。  相似文献   

2.
对联是汉语特有的一种雅俗共赏的艺术形式。每逢年节,家家户户贴对联自不必说,就是红白喜事,店铺开张,也要张贴对联以示庆贺。于是,编写和欣赏对联就成为人们有趣的文化活动,编写整副者有之,拟出上联征求下联者亦有之。  相似文献   

3.
封建时代,许多官员往往在各级官署门口贴上自撰的对联。这类对联多有施政纲领的味道。由于撰写者的经历不同,抱负不同,处世态度不同,所撰对联内容也大异其趣:有的提醒自己要廉洁奉公,有的告诫所属要安分守己,有的申明要秉公执法。  相似文献   

4.
我们对对联的基本定义是:对联是华夏民族特有的文化艺术样式。对联起源问题是对联研究中争论最大的问题之一,历来有不同的说法。我们认为,对联的起源有两个源头:一是具有巫术性质的中国古代习俗——桃符、门神风俗;二是汉语言特有的对偶艺术的演变发展。当这两条线索不断向前发展.最后交会融合时,便产生了春联,现代意义上的对联则是由春联演化而来的。所以,对联的产生,经过了一个漫长的过程:文化过程和文学过程。文化方面,它从传说中的神荼、郁垒昆仲兄弟捉鬼的故事演变成桃符作为除夕的一种吉样物,再进一步演变成在桃板上画神…  相似文献   

5.
楹联,俗称对联,是由律诗的对偶句发展而来的,它保留着律诗的某些特点。古人把吟诗作对相提并论,所以有人把对联称为张贴的诗。但对联又不同于诗,它只有上联和下联,较诗更为精炼,句式也较灵活,可长可短,伸缩自如。对联无论是咏物言志,还是写景抒情,  相似文献   

6.
对联,这是中文特有的一种艺术表现形式。在8年抗日战争中,我国军民不仅在战场上英勇作战,为悼念阵亡将士,国共两党领导人还撰写了不少对联。这些血染的对联,既寄托哀思,也鼓舞了全国人民,谨以此文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人民反法西斯战争胜利60周年。  相似文献   

7.
巴山渠水,山灵水秀,是个出名联妙对的地方:自古以来,文人雅士以凝练工稳的文字,灵妙独到的意境,丰富多彩的情思,各具风姿的书法,留下过无数妙趣横生的对联,给人以智的启迪和美的享受。然而,最让巴渠人自豪的还是革命年代那些革命性很强的对联。当年红三十军政治部在梓潼的石刻对联“斧头劈开新世界,镰刀割断旧乾坤”,解放后竟然连石带门框,车拉人载送往北京革命军事博物馆珍藏,为巴渠对联赢得声誉:自此,人们都知道巴渠革命对联联中有铁,大气磅礴,掷地有声。  相似文献   

8.
骈文中的对偶,自刘勰之后,并不被特别关注,而骈文研究的整个历史状况所显示的,大多在骈文的范畴、历史渊源、名家别集、典故考证等方面。骈文中的对偶作为其文体特征,其在文章结构意义上的作用和诗歌以及对联都有着显然的差异。问题还在于,长期以来,从事汉语言文学研究的学人对于律诗中的对仗与对联中的对仗所持的基本观点认为:律诗的基本句型由“对联”构成,分为首联、颔联、颈联和尾联。因此,对联就相当于将律诗中的这种具有“对仗”特点的句型抽取出来的结果。这种观点屡见于各种学术著作的教科书。本文以为,考察骈文、律诗和对联中的对仗结构,将有利于骈文文本和骈议创作心态与契机的研究,有利于律诗与对联写作与鉴赏的深化。  相似文献   

9.
对联,是中国文艺园地中独有的一朵奇葩,俗称对子、帖子,贴于门柱、房柱上的称楹联,后来便泛指对联。新春佳节张贴门庭的通称春联。按用途分,用于婚丧喜庆的对联又称婚联、喜联、贺联、丧联(挽联)。它根据汉字的字形、字意及词性、声韵构成,讲究遣词准确,造句精练,对仗工整,音韵和谐,格律严谨,寓意深刻。对联的发展源流,和南京有着非常密切的关系。  相似文献   

10.
封建时代,许多官员往往在各级官署门口贴上自撰的对联。这类对联多有施政纲领的味道。由于撰写者的经历不同,抱负不同,处世态度不同,所撰对联内容也大异其趣:有的提醒自己要廉洁奉公,有的告诫所属要安分守己,有的申明要秉公执法,也有的纯粹是挂羊  相似文献   

11.
影子 《文史月刊》2012,(3):71-71
对联作为中华民族的特殊文化形式,有着非常悠久的历史,婚丧嫁娶、乔迁开业,都要贴对联,特别是过春节,家家门上都少不了大红的对联。  相似文献   

12.
日前从旧书摊上得一册民国年间对联手抄本,纸张泛黄,切边发黑,虫蛀水渍,给人以岁月沧桑之感。一页一页翻去,都是笔录旧时实用对联,粗略统计,约有500余副。出乎意料的是,其中一页抄录着一副“孝义县各界抗日运动会化装讲演”的佚名对联,联文为:  相似文献   

13.
民国时期,贵州兴义县有一位文人名叫李方芝,爱写愤世嫉俗的讽刺对联,虽触怒权贵,屡受折磨,都执着不挠,人称怪才。所写对联通俗易懂,幽默风趣。  相似文献   

14.
凌大 《钟山风雨》2012,(5):60-60
我国丰富多彩的对联,都是由多字组成的。可也有对联“无一字”或“仅一字”,实为稀有罕见,现各举一例,可谓“绝无仅有”。  相似文献   

15.
成都地区明墓中的对联文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通过收集几十项过去没有发表过的,20世纪5、60年代以来成都地区发掘的多处明代墓葬中,各个墓室两旁门枋石上的对联材料加以整理公布,并对联作校录、考说,从明代成都地区墓葬中风水堪舆盛行、道教兴盛、对联化发达以及生墓情况等方面进行初步的分析考察。  相似文献   

16.
提文凤 《中原文物》2012,(4):110-112
康有为是近代中国"戊戌变法"的领袖,是近代中国向西方寻找真理的代表人物。也是20世纪中国有名的书法艺术家,他的书法自成一体,史称"康体"。《康有为子久款纸本对联》是康有为晚年所做的一幅五言对联。这幅对联蕴含着康有为精湛的书法艺术,深刻的人生哲理及其海外流亡十六年的人生印迹。  相似文献   

17.
妙联一束     
牧惠 《文史天地》2002,(8):21-21
记不得在哪一本书见过一种说法,对联起于明朝,而且由朱元璋开的头。据说,他到了一家阉猪店,帮他写了副对联:双手劈开生死路一刀割断是非根纪晓岚则考证出,对联最早出现于唐末,并有后蜀大臣辛寅逊为蜀主孟昶写的对联为证。他是言之成理的。在这则笔记中,纪晓岚谈到某某爱开玩笑的人,写出的对联引起被认为嘲讽了自己的朋友生气的故事。使我不禁连想起讽刺挖苦权贵的一些对联。明臣黄道周被清军俘虏后,投降了清皇朝并当了大官的洪承畴去牢里看他。他闭目不见。洪出,黄举笔疾书一联:史笔流芳,虽未成名终可法洪恩浩荡,不能报国反成…  相似文献   

18.
直隶总督署联匾赏析苏禄煊对联,俗称“对子”,雅称“楹联”。本来,楹联是指悬挂或张贴在楹柱上的对联,后来人们渐渐用它来泛指所有的对联。匾,即匾额,也叫“匾式”,上面题着简练的文字,用作标记,如府第、祠堂、庙宇的门匾,或者表示赞扬,如祝寿、庆功、表彰、致...  相似文献   

19.
李调元的匡山楹联赏析李戎李调元撰书的匡山书院一副对联,其文曰:豪气压群凶,能使力士脱靴贵妃捧砚。仙才包众美,不让参军俊逸开府清新。对联作者李调元,字羹堂,号雨村,绵州罗江县人(今属绵阳市安县人),清乾隆二十八年进士,文学家、戏曲评论家.善长对联,以奇...  相似文献   

20.
龚瑛 《文物》1982,(11)
1981年5月,湖南省桃江县伍家洲公社严桂松老人,将他珍藏的郑板桥墨迹对联一副捐献给国家。文化部门发给了奖状和奖金。严桂松老人捐送的这副对联,上联为"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