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姚胜祥 《文史天地》2012,(12):90-93
童子军是一个国际范围的青少年组织,在民国元年时开始进入中国。1915年,在上海举行第四届远东运动会,童子军进行了会操表演,并参与维持会场秩序等服务工作,引起当时参加运动会的各省教育界人士的注意,童子军的影响逐渐扩大,开始向全国发展。  相似文献   

2.
童子军是英国人贝登堡创办的一种教育组织,它通过野外活动方式训练儿童,使其成为健康、快乐、有用的社会公民。因此种教育方式适应时代发展的要求,在全世界得到广泛传播。中国童子军的诞生也与中国自强御辱的时代背景有关,自民国元年至大陆解放,历经三十余年的演变过程。本文尝试对中国童子军创办及其在中国的初步发展做简单的介绍。  相似文献   

3.
胡相 《江淮文史》2010,(3):120-124
<正>1927年我出生在宣城,6岁就读于宣城师范附属小学,读到三年级时开始接受学校施行的童子军教育,直至1937年11月26日日军轰炸宣城而逃难离开。几十年来,我对儿时的童子军生活一  相似文献   

4.
中国最早的童子军--文华童子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907年贝登堡召集20个男孩在英国南部白浪岛实验露营,这算是世界上第一支童子军团了。后来,贝登堡又将童子军训练的意义和方法写成《童子警探》一书出版。自此,童子军由英国开始远播世界各地,成为全世界青年儿童的一个伟大的活动。  相似文献   

5.
许惠敏 《福建史志》2005,(6):59-59,30
童子军(Scout)是源于欧美的一种学生组织。它主要是通过开展各种集体活动,以培养青少年的纪律观念,公民意识和吃苦耐劳的精神,并使之掌握一定的军事知识,基本属于准军事教育的性质 。童子军教育虽然在清末民初就已传入中国,但由于只是一种自发的民间组织,  相似文献   

6.
提起“童子军”,今天的青年读者比较陌生,因早年我曾担任河南省立开封中学的童子军团长,故在此对其做个简介。 童子军,简称童军,为1907年英人贝登堡(Robert Baden,1857—1941)将军所创,旨在使少年透过野外生活,手脑并用,锻炼体魄,养成好的智德体群美素  相似文献   

7.
抗日战争时期,全国童子军一致奋起,或奔赴前线,或服务后方,以各种方式支援祖国的抗战事业。其勇敢任事的精神与卓越的服务劳绩不应被后人遗忘。童子军服务抗战的辉煌历史亦充分证明,以往我们对国民党政府抗战路线的认识是非常片面的。作为执政党,它对民众的力量也是非常倚重的,它做过很多民众动员工作,并在某些方面颇有成效。  相似文献   

8.
1936年10月,国民党政界要人陈果夫曾向当时的军政部长何应钦建议,发动各界捐款购买飞机,以此来庆祝即将来临的蒋介石的50岁生日。据说当年搞的“购机祝寿”活动敛聚钱财以千万计,各地捐献飞机数量不等,“‘童子军’也捐献了一架飞机”。而事实上,“童子军”献机与蒋介石50岁大寿根本无关。 事情还要追溯到1932年“一·二八”淞沪抗战刚刚结束不久,那时我是浙江湖州绉业小学四年级的学生。当年,全国的小学生掀起了一场“儿童储金造舰”(后改为造机)的爱国运动,我们学校  相似文献   

9.
张磊 《文史博览》2008,(2):31-33
1937年中日淞沪大战中,上海女童子军杨惠敏冒死向坚守四行仓库的中国守军献旗,这种惊人之举和死守仓库的八百勇士的英勇事迹一起,震惊中外,美国新闻媒体称誉她为"中国圣女贞德"。但她此后的人生路充满了坎坷。  相似文献   

10.
张磊 《炎黄春秋》2008,(2):49-52
1937年中日淞沪大战中,上海女童子军杨惠敏冒死向坚守四行仓库的中国守军献旗,这种惊人之举和死守仓库的八百勇士的英勇事迹一起,震惊中外,美国新闻媒体称誉她为“中国圣女贞德”。但她此后的人生路充满了坎坷。  相似文献   

11.
1950年5月,逃到台湾的何应钦收到了一封信函,上面写道:"中国童子军训练15年来,似具备军事预备训练之浓厚特质,已有一年余与本会失去联络,现在因不敢断定其训练之宗旨、原则、制度及方法,是否继续维持,故决定暂行停止承认其会员之资  相似文献   

12.
二十世纪已过去,我年欣逢满八十; 五分之四年月里,国事家事不胜记。 人生岁月终苦短,历史长河只瞬息; 择其要者作纪要,于公于私皆裨益。 我幼读私塾四年,而后入新学,初小二年级,学唱音乐: 二十世纪新中国,皇皇童子军, 喇叭铜鼓声,谁云孺子不知兵。  相似文献   

13.
1950年5月,逃到台湾的何应钦收到了一封信函,里面写道:"中国童子军训练15年来,似具备军事预备训练之浓厚特质,已有一年余与本会失去联络,现在因不敢断定其训练之宗旨、原则、制度及方法,是否继续维持,故决定暂行停止承认其会员之资格,以至情况明了后,  相似文献   

14.
林正煊,字温伯,广东茂名县(今吴川市梅荨镇)人。父朴山先生,为一代经师,所述弘富,所著《四库全书表文笺释》一书,风行国内。现在广东中山图书馆还存有该书版本。温伯年少时曾应科举试,冠童子军,受业于朱祖谋学使。清末罢科举为学校,遂转入两广高等学堂(中山大学前身)毕业。民国元年,被选为临时省议会议员,二年被推为第一届正式议会  相似文献   

15.
王静 《安徽史学》2023,(2):62-70
童子军在清代多指童生群体,意涵中性。童子军应试时规模庞大,从县试数百数千人,到府试、院试可达成千上万人。难青一衿的童生已具备士之属性,凭借其掌握的知识或技勇,在当地社会事实性享受一些优待和尊重。童天王多以形容考试期间滋闹之大胆童生,如闹考、哄闹衙署、滋闹街市、聚赌造乱、冲击教堂等。该称号多出现于晚清文献中,说明晚清童生气焰嚣张,既令人恐惧,又受人鄙夷。原因在于官方监管和约束童生艰难,咸同兵燹后宽额滥送和待士宽纵更加剧了士习嚣陵,且童生治生多重于应试,科举、功名的吸引力不断下降。童生为利而试,亦由利之纷争而滋闹。兼具士、民双重特征的童生成为似士非士的游民,反映出科举制在基层社会从“读书种子”内部瓦解,以及官方养士储才理想期愿的落空。  相似文献   

16.
张宁 《北京文史》2000,(2):10-12
倪家玺1908年出生在浙江镇海县庄市镇后倪村的一个古老的宅院里。他的祖父以航运起家,置办了一些家业。曾经是读书人的父亲,教育他要恪守“信义处世,勤奋立身”的祖训,好好读书。先给他请了两个古董似的家庭教师,后来又聘了一位女老师教他英文。1918年,倪家玺去了宁波青年会夜校读书。白天尽心尽力参加青年会的社会服务活动,如旅行团、拳术班、话剧团、童子军等,晚上学习文化课。1924年初中毕业后,他们全家搬到了上海,倪家玺随即进了沪江大学附中,并于1927年顺利考入了沪江大学。  相似文献   

17.
贵州地处边鄙,且多民族杂居,经济贫困,教育事业一直十分落后。高师教育更是起步晚,它始于1941年,至今不过50余年的历史。贵州高师教育,解放前饱经沧桑,解放后虽也走过弯路,但它沐浴着党的阳光雨露茁壮成长,取得了可喜的成绩。草创时期饱经沧桑1941年10月2日,贵州创建了历史上最早的高等师范学校——贵阳师范学院,从而揭开了贵州高师教育的历史。贵阳师院创建初期,是借贵阳市文化路贵阳师范学校的房舍,全院设4年制教育、国文、英语、数学4个系和3年制史地、理化两个专修科,当时仅有教师24人,学生182人。1943年增设体育童子军…  相似文献   

18.
2012年8月25日凌晨00:26,央视纪录频道首播纪录片《中国蓝盔在行动之五——拯救童子军》播出了对赴刚果(金)维和工兵分队的专访节目。消息是次日由同事告知的,说有几段采访我的镜头。细细想来维和已是六七年前的事了,这段经历随着我转业到地方工作已多年未被提起过,我怀着百感交集的复杂心情在网上点播观看了这期节目,顷刻间的思绪又被扯回了战火纷飞、疾病肆虐、气候炎热、环境恶劣、条件艰苦的刚果(金)维和任务区,在那里所经历的一切像放电影一样开始在脑海里浮现。每一段经历都是一个感人的故事,每一个故事里都蕴涵着中国维和军人的爱国情怀。  相似文献   

19.
在抗日战争中,中国人民涌现了许多可歌可泣的爱国将士与英雄事迹,还出现了许多爱国团体。人们较熟悉的有:青壮年组织的“武救会”,妇女组织的“妇救会”,少年儿童组织的“儿童团”与“童子军”。然而,很少有人知道:在抗战初期,还曾酝酿成立一个老年人的抗日爱国组织──“老子军”。那是1937年7、8月间,日本帝国主义相继制造了“七·七”卢沟桥事变与“八·一三”上海事变,对我国发动了全面侵略战争。日寇的侵略野心与野蛮行径激起了中国人民的极大义愤。全中国人民不分男女老幼,都以不同方式投入抗日救国斗争。其中,以苏州爱国…  相似文献   

20.
八十年前的汉口是什么模样,汉口人是怎么生活的?阅读父亲田镇瀛八十年前的日记,仿佛穿越到那个年代的汉口:曾经的五国租界,尚有法、日租界留存,街头可见外国巡捕,中国人可以自由地出入租界吗?有声电影登陆汉口影院,中途进场看电影,下一场还是那张票可接着看,追星的是何阶层,票价几何?油腻的饮食,让北方人颇不受用;商店的营业员强行向顾客推售商品,让人反感;街头行走的小学生、童子军,构成城市一道靓丽的风景线;还有傍晚街头的“游妓”等等.汉口,国际化的都市,展现在我的眼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