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文以中国文化为大背景,以今日江苏为区域范围,纵横比较,分古今江苏文化为六个发展时期。其中第二期“青、徐、扬文化”与第四期“六朝文化”分别为发生期和成熟期,是江苏文化史上两大高峰;第六期“现代文化”为一大转折。良渚文化、文人文化、企业文化分别为这三期的典型形态。其余三期分别为孕育、生长、巩固期。从而揭示了江苏文化之内涵的人文性及其美学风格的阴柔性、优美性,并以此确立江苏文化在中国和世界文化史上的地位。  相似文献   

2.
以周易文化为源头的中华传统文化,走向世界是历史的必然。周易文化产生于中国,但它早已属于世界。其发展是“中国之易学”、“亚洲之易学”和“世界之易学”。在秦汉时期《周易》随着儒学的外传而开始走出中国,自唐代以来则成为亚洲邻国知识分子研习的经典,到明清之际又从欧亚大陆的东端走向它的西端。在这一漫长的历史过程中,易学通过文化融合而奉献给世界。  相似文献   

3.
兰溪地处“三江之汇”、“六水之腰”,为全国诸葛亮后裔最大聚居地,素有“兰溪药乡”、“诸葛药帮”之美誉,而诸葛中医药文化的源头,也往往只追溯到“不为良相,便为良医”的诸葛亮为止。本文通过对散落在钱塘江上游的葛洪文化遗存的考察,及对中国道教文化名山——金华山与黄帝文化渊源关系的研究,将兰溪医药文化的源头追溯到黄帝时期。  相似文献   

4.
对于日本文化的特点,可谓众说纷纭。仅对日本文化类型而言,至少有欧美学者的“耻感文化”、日本学者的“杂种文化”或中国学者的“多元文化”等不同表述。作为世界文化之林中一枝独秀的奇葩,  相似文献   

5.
云南双柏县因民族众多和民族文化资源丰富著称全省,素有“绿色明珠,水能之乡,畜牧王国,虎笙乐园,滇中秘境”之美誉,彝族始祖爨蛮在此繁衍生息,民族文化异彩纷呈,是民族文化荟萃之地,被称为“民族文化宝库”,“中国彝族虎文化的故地”。祭祀虎图腾时所跳的“老虎笙”,被专家学者称为彝族文化的“活化石”。在双柏,几乎全县上下乡乡有“笙”,村村有“笙”。  相似文献   

6.
在人类文明史上,中国古代社会创造出灿烂辉煌的建筑文化,是值得炎黄子孙引以自豪的。中国传统建筑,在结构与构造、功能与审美上的完美结合,以其物质技术与思想艺术的高度统一,鲜明的民族特点与风格,在世界建筑史上独树一帜。中国建筑在历史发展过程中,确有其特殊的为其它建筑体系所没有的现象,如梁思成先生在20世纪30年代就曾指出的,中国文化“数千年来,虽有二十余朝帝王的更替;虽然在政治上有匈奴、五胡的威胁,辽金元清的统治;在文化上,先有佛教的输入,后有耶教之东来,中国文化却是从来是赓续的。[1]”中国的建筑文化也同样,虽然“在军事,政治及思想方面,中国常与他族接触,但建筑之基本结构及部署之原则,仅有和缓之变迁,顺序之进展,直之最近半世纪,未受其它建筑之影响。数千年来无遽变之迹,渗杂之象,一贯以其独特纯粹之木构系统,随我民族足迹所至,树立文化标志。[2]”这就是说,数千年来,中国建筑在发展过程中,从未有过“质”的变化,当然也就不存在有过“质”的飞跃,始终是持续不断的“和缓”而按“顺序”地进展着。中国建筑这种历史发展的特殊性,显然与一贯采用木造结构有直接的关系,如梁思成先生在其《中国建筑史》中,讲中国建筑的主要特征首先就是以木...  相似文献   

7.
梁方健 《民俗研究》2004,(2):182-184
古代中国素以“礼仪之邦”著称于世。“礼”是我国古代社会最重要、最基本的特征。从一定意义上可以说中国传统文化就是“礼”的文化,中国政治就是“礼”的政治,中国历史就是“礼”的历史。传统礼学是我国传统文化的重要内容,而以现代学术视角对传统礼学进行探讨研究则是清理文化遗产、弘扬传统文化的题中应有之义。丁鼎博士的新著《〈仪礼·丧服〉考论》(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3年7月)就是一部对传统礼学进行现代阐释的成功之作。  相似文献   

8.
郑华宁 《东方收藏》2022,(10):75-77
龟兹地区的“龙马文化”不仅体现在出土文物上,还展现在龟兹石窟壁画艺术当中。本文通过对龟兹地区“龙马文化”的演变探索,结合石窟壁画和陶器当中的“龙马”形象,浅析龟兹“龙马文化”的概念及其所呈现出的中华文化多元一体之深厚内涵。  相似文献   

9.
先秦时期的历政文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中国古代自尧制新历起形成了实质上与巫史文化对立的历政文化,这标志着中国古人对最基本的自然规律开始有了比较明确的认识,从而对以农业为主的社会生产发生了重大的积极作用,并孕育了中国古代的唯物主义天人哲学,故历政文化是中国古代最重要的优良传统文化之一。在先秦学术中,真正继承历政文化精髓并使之升华的是儒家之学,渊源于历政文化的阴阳五行之学则最终沦为一种“舍人事而任鬼神”的“小数”。  相似文献   

10.
土地革命战争时期,是广东思想文化持续发展的时期。在这一时期,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广东各左翼文化团体——“中国左翼文化总同盟广州分盟”及其所属“中国社会科学家联盟广州分盟”、“中国左翼作家联盟广州分盟”、“中国戏剧家联盟广州分盟”等,在上海“左联”理论与行动纲领的指导下,组成了一支集结各方面进步力量的生气勃勃的文化新军,以其鲜明的革命  相似文献   

11.
陈寅恪“种族与文化”观辨微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关于“种族与文化”,陈寅恪发凡创见,论之颇多;而这也是陈寅恪学术观点中为研究者们所援引最多者之一。约略而言,陈寅恪“种族与文化”观的要义在于,“种族与文化”是研究中国历史(中古史)与文化的最要关键,而判别“种族”的标准是“文化”不是“血统”。在作于1939年冬至1940年①的《隋唐制度渊源略论稿》中,陈寅恪说,“全部北朝史中凡关于胡汉之问题,实一胡化汉化之问题,而非胡种汉种之问题。当时之所谓胡人汉人,大抵以胡化汉化而不以胡种汉种为分别,即文化之关系较重,种族之关系较轻,所谓有教无类者也”②。1941年,在《唐代政治史述论稿…  相似文献   

12.
舒宁 《中华遗产》2008,(7):24-43
相比于中国武术,“中国功夫”的称法更具有国际性,它甚至使英语世界为之创造了一个新词汇“Kongfu”。但是,中国功夫只是一种搏击术,而武术不是。武术蕴含着世界上独一无二的“武文化”,它是在中国历史和文化土壤中培育出来的中华之花。  相似文献   

13.
卫永红 《沧桑》2013,(5):89-91
伏羲,中国文化的第一始祖,距今7000余年,被尊为“三皇之首”和“百王之先”。伏羲氏族所处的原始时代文化的主要内容有教民渔猎、发明网罟、通过仰观俯察而始画八卦、立官设部、制琴作乐,对于开创中华文明做出了巨大贡献。伏羲神话传说在中华传统文化中的价值体现:龙图腾——中华民族的象征;八卦——中华传统文化之核;开中国神秘文化之先河;伏羲神话——民间民俗文化的宝库。  相似文献   

14.
“孝”是中华民族文化的重要内容和特征之一,也是儒家伦理思想中基本的行为规范和重要的道德范畴。在中国传统社会中,孝德一直居于社会价值体系的中心,并由此形成了具有原发性、综合性的儒家文化。孝德,概产生于原始社会末期,它是一种基于血缘关系的朴素的自然情感。后来,孔子及其所创立的儒家学派对“孝“的思想观念加以发挥,“孝”成为古代中国人的立身之根本。  相似文献   

15.
崧泽文化“葫芦形神人”探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崧泽文化的“葫芦形神人”陶器蕴寓着多重神格意义,参照民俗学资料并结合中国古代神话传说,我们可视其为“生育女神”、“光明之神”、“夏神”和“丰收之神”等诸神形象,它反映了中国早期农业社会对祖先的崇拜、风调雨顺的祈求以及对丰收的强烈向往,虽文化内涵丰繁,但皆契合并统一于农业定居生活所产生的观念形态。  相似文献   

16.
恽珠充分发挥自己“名父之女”、“满贵之妻”和“令子之母”的特殊社会文化身份,编选出版《国朝闺秀正始集》及其续集,并辑录《兰闺宝录》,成为得统治者认同的正统闺秀文化典范,对满汉文化的融合与闺秀文化的发展作出了杰出贡献。  相似文献   

17.
许承宁 《神州》2010,(5):12-14
“五四”运动中所倡导的新文化精神,成为了中国历史上文化的转折点,开启了中国历史上文化的新纪元,为中国几千年来的封建文化带来了一股清新之风。  相似文献   

18.
在近几年来的思想文化“研究热中”,当代新儒家的“儒学人文主义”说正在引起国内学术界的关注和讨论。新儒家认为,传统儒学的“人文主义”精神,既是熔铸中国历史文化的生命大流,又是酝酿中国现代民主科学的源头活水;中国现代化必须走“返本开新”的演进路径,通过弘扬这种精神来挺立人的道德主体意志,以“内圣”之力来开拓出现代民主科学的新“外王”。本文试对此说及其所反映的文化——政治理想作一质疑和剖析,以就教于学术界前辈和同行。一在传统儒学中,是否象新儒家所说的那样,包蕴着一种自主意识、尊严理性、人格平等、天下为公的“人文主义”精神呢?所谓“儒学人文主义”是否象新儒家断定的那样,是对“人性、人伦、人道、人格”的大力扬播和“全幅肯定尊重”呢?回答是否定的!  相似文献   

19.
日本侵华战争对中国图书馆事业的破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日本侵华战争对中国图书馆事业的破坏农伟雄,关健文从“九一八”至“八一五”长达14年的侵华战争中,日本帝国主义给中国人民带来了巨大的灾难。中国战时人员伤亡2100多万,财产损失难以数计。而中国之损失易被忽略“而又不易计算者,厥唯文化典籍之损失也”。①文...  相似文献   

20.
浙江乃“文物之邦,人文荟萃之地”,这是清代初叶,人们对浙江的赞誉.文物之邦也就是文化之邦,文化发达的地方,实际也是对浙江历史发展的总概括,对浙江经济文化发展的一个总评价.因为当时的浙江,确是中国古代社会文化发展到顶峰的一种典型地区.当时的浙江是现代浙江的昨天.弄清“文物之邦”因何而云然,对研究中国的昨天与关注浙江明天的人,都是一个有趣的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