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论朱升的从政和退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元末群雄纷争中,朱元璋最后能打败陈友谅、张士诚、方围珍,推翻元朝,创建大明帝国,这不仅得力驰骋沙场的武将,而且也得助于运筹帷幄之中的谋臣。事实上决胜于千里之外,首先还在于运筹帷幄之中,从这个意义上说,谋臣的作用,是至为重要的。朱升便是朱元璋集团中的“启运之臣”,或称之“翼运之臣”。至正十七年(1357),朱元璋大兵打下徽州,他所献呈的“高筑墙、广积粮、缓称王”三策,成为朱元璋削平群雄,创业建国的战略方针,由此得到朱元璋的礼遇。他参预军政要务十余年,功绩卓著。然而,朱元璋建国不久,朱升便一再提  相似文献   

2.
论朱元璋与淮人官僚集团之矛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明太祖朱元璋以淮右布衣崛起于元末群雄之中,依靠淮人文武将领,群策群力而廓清天下。朱元璋登基伊始即大封功臣,满朝公侯、盈廷权贵亦多是淮人,故淮人威势在明初显赫一时,正如贝琼诗曰“马上短衣多楚客,城中高髻半淮人”(淮水流域为春秋时楚地)。然“明祖籍诸功臣以取天下,及天下既定,即尽举取天下之人而尽杀之  相似文献   

3.
从牧童到皇帝──朱元璋成功原因初探方昌林14世纪中叶,元纲紊乱,遂失其鹿,群雄纷起,龙蛇争斗。“以游丐起事,目不知书”、崛起于红巾军中的朱元璋,何以能在十几年戎马之中扫平群雄,推翻元朝,登上皇帝宝座?何以能从一个贫苦农民子弟转变成为地主阶级的总代表?...  相似文献   

4.
<正>方孝孺死难迄今已经620年了,我们为何还要缅怀他,纪念他?难道仅仅是因为他的惨烈而死、被诛灭十族?朱元璋出生于1328年的元末,他在群雄并起中脱颖而出,以南京为根据地,与陈友谅、张士诚等殊死较量,与蒙元激烈拼杀,最终建立了大一统的朱明王朝。朱元璋建立政权之后,如何治理天下?如何处理对待一些功勋大臣?如何看待、使用诸多知识分子?  相似文献   

5.
采石之战大体可分为两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采石渡江战斗。至正十五年六月初一(1355年7月10日),朱元璋率万余兵将,自和州东渡大江,夺得采石镇。第二阶段是以采石镇作为立足江南的桥头堡,迅速挥师南下,夺取和保卫太平府治姑孰城,直到至正十六年二月,朱元璋与元军经过反复的拉锯战,俘元降卒近万人,元将蛮子海牙、康茂才败走集庆(今南京)。从此,姑孰城成了朱元璋开拓江南、北定中原,争霸全国的根据地,采石之战是朱元璋开国称帝迈出的重要一步。如果没有成功的采石渡江之战,如果没有富饶的太时府作为可靠的后方,朱元璋就不能“杀尽江南百万兵”,更不能“要与西风战一场”。为了详细论述采石战役在建立明王朝中所起的历史作用,试从下述四个方面进行分析探讨。  相似文献   

6.
朱元璋对诸子的教育和培养范沛潍朱元璋出身贫苦、作战勇猛、眼光远大,因而能在元末与群雄的逐鹿中最后获得胜利,登上皇帝的宝座。多妻是封建统治阶级的特权之一。作为全国封建地主阶级的总头目,朱明王朝的一世皇帝朱元湾当然也不例外,他的妃嫔很多,有汉人,也有蒙古...  相似文献   

7.
论朱元璋对传统文化的认识与理解张德信朱元璋由贫穷的牧童到皇帝,尤其是他在与元朝和群雄的拼杀中,往往能出奇制胜,逢凶化吉;他那运筹帷幄决胜千里之外的军事才能,常常令人叹为观止;他振兴破败的雄心,反腐倡廉的执着,治世理乱的雄心,以及开规模、立条章、审形势...  相似文献   

8.
试析朱元璋法律实践的矛盾性徐晓庄公元1368年,以"淮右布衣"自称的朱元璋经过十多年的沙场争战,挫败群雄,逐出元廷,复中原,克大都,终于登上天子宝座,建立了大明王朝。但是明作乍兴,天下甫定,朱元璋面临的是经过元末战乱造成的社会大倒退、经济大破坏的局面...  相似文献   

9.
《神州》2007,(7)
"江南第一家",地处浙江省浦江县郑宅镇,又称"郑氏义门",系郑氏家族,明洪武十八年(公元1383年)年间,太祖朱元璋赐封。  相似文献   

10.
<正>南京雨花台烈士陵园内,竖有一方明代石碑,碑额题为《佥都督李公神道碑》,碑主明代开国功臣李杰,凤阳府寿州霍丘县(今安徽省六安市霍邱县)人,元末跟随群雄起义,后归附朱元璋,洪武元年(1368)十二月战殁,洪武二年(1369)八月归葬南京聚宝山。其墓前所立之碑,即为此《佥都督李公神道碑》。此碑原在南京中华门外雨花乡,1995年迁至雨花台烈士陵园内。  相似文献   

11.
朱元璋帝业成功因素再探张宁元政权瓦解至“大明”建立前的18年间,群雄角逐,“人人莫不欲帝”,先后出现或并行过天完、龙凤、大周、大汉、夏、吴诸政权,然而,最后只有后起的朱元璋完成了一统帝业,对这一历史原由的探讨,史学界已进行了多年,并成为研究朱元璋问题...  相似文献   

12.
明代皇陵共有六处,即:祖陵、皇陵、孝陵、十三陵、显陵、景帝陵。其所葬者包括生前未称帝死后追认的。 祖陵,在江苏泗洪县。朱元璋于1368年建立明朝后,立即追尊高祖、曾祖、祖父为皇帝。并于洪武十八年(1385年)命皇太子朱标率大臣赴祖籍泗州(今江苏省泗洪)城北杨家墩建造陵墓,将三代帝、后的衣冠葬于此,即明祖陵。 皇陵,在安徽凤阳。是朱元璋父母的陵园,在神道口之南有一高大的石碑,碑额篆刻“大明皇陵之碑”,其碑文是朱元璋亲自撰写的。 孝陵,位于南京钟山之阳,是朱元璋与马皇后的陵墓,规模宏大。 十三陵,位于北京西北郊昌平县。是自明代第三帝  相似文献   

13.
元未农民大起义的风暴,彻底摧毁了元朝蒙古贵族统治的基础.1368年正月,朱元璋在平定南方群雄之后,于应天府(今南京)称帝,建立明朝,年号洪武.当年八月,徐达统帅北伐明军攻占大都(今北京),元顺帝北逃.洪武二年(1369年)二月,徐达派常遇春等渡河人陕.三月,徐达亲率明军进占奉元城,遂改奉元路为西安府.四月,置陕西行省,以西安为其治所.自此,西安碑林在经历了金、元两代240余年少数民族统治之后,又迎来一个新的历史时期.在此之前,碑林一直作为文庙、府学的组成部分而存在.元人骆天骧《类编长安志·石刻》在著录碑林藏石时,均云“在文庙”.直到  相似文献   

14.
朱元璋“纳谏”周黎明1.朱元璋定天下,都南京,即下诏:“江南久经战乱,当年赋税全免。”于是万民称颂:新天子爱民如子,至圣至明。2.夏收已过,快到秋收时,朱无璋变了主意,准备收回成命。谏官周衡谏道:“陛下既已下诏全年免税,今又征税,岂不失信于天下?”朱...  相似文献   

15.
林健 《陇右文博》2002,(1):35-39
元末农民战争结束了元朝的统治。朱元璋所部作为起义军的一支,削平群雄,于1368年建立了大明帝国。明王朝一建立,在大兴党狱,翦除功臣势力的同时,还推行了分封诸王的宗藩制度。洪武三年(1370年)首封秦、晋、燕、吴、楚等十王,并定王府官制,设置大宗正院(二十二年改为宗人院),掌管藩王事务。洪武五年(1372年),设王府护卫都指挥使司。将中国家天下的封建制度推到了极点。  相似文献   

16.
一朱元璋集历代帝王之大成,几乎无所不能,为巩固朱家皇朝也几乎无所不用。音乐,也是他手中的一个统治工具。《明史》上说:“太祖克金陵即立典乐官,明年置雅乐,以供郊社之祭”。朱元璋克金陵在元至正十六年,其时距明朝建立还有十余年时间。《续文献通考》的作者认为,初克金陵一两年内即忙于设礼官是不可能的,《明书》上说立典乐官在“乙巳九月”(至正二十五年,1365),其时大业已定,制礼作乐,便在情理之中了。朱元璋多少懂得一点音乐,这大约与他做过和尚有关。他曾下令从道童中选拔俊秀  相似文献   

17.
在历代帝王中,明太祖朱元璋存世画像较多,且一人拥有一正一异两种面孔,十分奇特。就朱元璋相貌变迁之政治文化动因而言,信奉相术的明成祖朱棣是其相貌的第一个"整容师",这是他试图用相学理论重新阐释开国历史的一部分,从而启动了朱元璋容貌变异的进程。其后,朱元璋的脸上被逐渐添加了黑子、奇骨、异形等一系列的神秘符号,他的形象与故事在传播中愈传愈奇。在明代中前期,朱元璋相貌已由"奇貌"发展为"奇骨",却还未化作一副"猪龙"之形;但到了嘉、万年间,已完成"龙形虬髯"的转化。在朱元璋新形象的构建过程中,官方与民间各自追求自己的"真实",并积极互动,从而在特定的叙事框架中形成一个奇异多变的朱元璋形象。  相似文献   

18.
樊斌 《文史月刊》2010,(10):56-56
<正>朱元璋在南京称帝后,即册立朱标为太子,是年,朱标13岁。朱元璋选定人品正直、儒学功底深厚的宋濂作太子的老师。太子朱标生性仁厚,又受到严格系统的儒家教育,长大后俨然是个儒者,这使朱元璋非常担  相似文献   

19.
据不完全统计,建国以来先后出版(或再版)有关朱元璋的传记,系年要录、故事、专题论著计十余种,公开发表的文章计120余篇。研究主要集中在以下10个问题。(一)关于朱元璋的道路问题:明史专家吴晗对于朱元璋的道路问题深有研究,作过精辟的分析。《朱元璋传》是吴晗的代表作。吴晗写朱元璋传,从1932年起,前后经过20年,写了4次。他在1954年到1955年,写了《朱元璋传》第三稿。为慎重起见,这  相似文献   

20.
元至正十六年(1356年)七月,朱元璋据应天(今南京),称吴国公。“置江南行中书省。自总省事,置僚佐。”同时,“初置宝源局于应天,铸‘大中通宝’钱,与历代钱兼行”。至正二十四年正月,朱元璋在平定陈友谅后,即吴王位。“命江西行省置货泉局。颁大中通宝钱,大小五等钱式。”洪武元年(1368年)正月,朱元璋即皇帝位.国号明,建元洪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