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近日,《肩水金关汉简(伍)》由上海中西书局出版发行,标志着《肩水金关汉简》5卷本15分册、11000多枚汉简的整理出版工作全部完成。肩水金关汉简出土于1973年,内容涉及汉代政治军事、经济文化、边塞管理等多个方面,是西北汉简的重要组成部分。43年来,国家文物局以及甘肃省文博部门的相关专家先后进行了多次整理工作,为该书出版奠定了基础。2010年以来,在甘肃省文物局的推动支持下,甘肃简牍博物馆、甘肃省文物考古研究  相似文献   

2.
《居延汉简甲乙编》和《疏勒河流域出土汉简》的整理出版,为汉史研究提供了极大的方便。但我们在使用中发现,这两本被整理释定的汉简文字中,甲子纪日有不少错乱,所以必须对其进行考证、校订。笔者依汉代典籍中的纪、志和陈垣先生的《二十史朔闰表》为根据,对所有简文逐一考校,辑得错乱者四十余简,现书于后,望有识者指正。  相似文献   

3.
一最近接到的《西北师院学报》一九八三年第四期,载有一篇甘肃省博物馆汉简整理组编著《<永始三年诏书>简册》和一篇伍德煦著《新发现的一份西汉诏书——<永始三年诏书简册>考释和有关问题》。诏书的照片尚未发表,因此简的状态和文字的模样都不得其详。但因伍德煦先生的解释有些问题,因此我想在介绍该诏书册的同时,顺便谈一谈我个人的看法。  相似文献   

4.
周峰 《丝绸之路》2012,(16):39-40
甘肃不仅是近几年来最早发现汉简的地方,而且也是出土汉简最多的地方。甘肃出土的汉简有着极高的学术价值,是研究两汉时期政治、法律、经济、文化、军事、外交、民族、民俗、邮驿交通、西北史地、丝路贸易、文化书法、科学技术以及生态环境等诸多领域的第一手资料。甘肃汉简涉及学科门类众多,其学术价值也是多方面的。  相似文献   

5.
正尊敬的各位专家、学者:早上好!今天由西北师范大学简牍研究院、金塔县委县政府主办,甘肃长城长征国家文化公园建设发展研究中心、金塔县博物馆承办的"2021金塔汉简暨长城文化学术研讨会"在金塔县隆重举行。在此,我谨代表西北师范大学党政和全体师生,向参加此次研讨会的各位来宾、专家、学者表示热烈的欢迎,向"2021金塔汉简暨长城文化学术研讨会"的隆重召开表示热烈的祝贺!  相似文献   

6.
《竹木春秋———甘肃秦汉简牍》作为《陇文化丛书》的分册之一 ,由西北师范大学王震亚先生著 ,甘肃教育出版社 1999年 7月出版 ,全书十八万字。是书重在系统介绍和总结甘肃简牍 ,其功和过自会有人评说。因为其中有一部分属于“敦煌汉简” ,当然也会有人将之列入广义的“敦煌学”。只是由于书中对一些“敦煌汉简”作了不太适当的介绍 ,怕会引起不少人的误会。在此希用贵刊宝地 ,借对有关内容正名之机 ,向王先生求教。一、“敦煌汉简”简介既是谈有关“敦煌汉简”的问题 ,当然就有必要就“敦煌汉简”的发见史作一简单介绍。在此基础之上 ,再…  相似文献   

7.
50年代末至60年代初,在甘肃河西地区和陇东及甘谷等地发现了大批汉简和其他文物,由甘肃博物馆负责整理考证,当时由于人力有限和资料不足,馆中同志想请教陈直  相似文献   

8.
甘肃不仅最早发现汉简,而且出土汉简数量最多。近年来,学术界对甘肃汉简的研究取得了重大成果,研究范围十分广泛,内容涉及政治、经济、文化、生活等方面,其研究深度和广度不断拓展。甘肃汉简具有很高的学术价值,尽管其研究已取得丰硕成果,但也存在着一些问题和不足。  相似文献   

9.
赵正先生是甘肃画院第二任院长、甘肃省书协第一任主席、著名的书法家和书法理论家。赵正先生人格高尚,为人正派,真诚待人,将其毕生精力完全倾注于学术研究、临摹创作和对职业、事业的投入与奉献中。  相似文献   

10.
陈侃理 《文物》2011,(6):86-87,83
近一年多来,笔者有幸在李零先生指导下,参与整理北大汉简中的数术类文献。目前,整理还在进行中。下面简单介绍其中的《六博》、《荆决  相似文献   

11.
“范兴儒临摹敦煌壁画展”于8月25日在甘肃美术馆隆重开幕。此次展出敦煌壁画飞天、菩萨临品共计一百二十余件 ,规模之大 ,数量之多 ,均属国内少见。范兴儒先生 ,1941年8月出生于丝绸之路重镇张掖 ,自幼受佛教绘画艺术的熏陶而走上学习中国传统绘画艺术的道路。1958年9月 ,他考入常书鸿先生任院长的兰州艺术学院美术系(后并入西北师范大学)。在校学习期间 ,先后受业于常书鸿、韩天春、汪岳云诸先生 ,学习中国传统绘画技法———工笔重彩 ,传统绘画功力深厚。二十多年来 ,他专心研究、整理、临摹敦煌飞天、菩萨 ,形成了自己独…  相似文献   

12.
何鄂 《丝绸之路》2013,(20):24-24
我是1962年正式来到敦煌文物研究所工作的,这之前在20世纪50年代末,我两次应研究所邀请借调到莫高窟工作:一次是临摹159窟的龛南侧菩萨,一次是与孙纪元先生合作创作了《唐代^民贫困生活》。这两次工作都是由孙纪元同志给我安排的。我那时对美术组的老同志最好奇的是:崖壁上密密麻麻这么多的洞窟,他们怎么能记住号码,能直接找到要去的洞窟呢?  相似文献   

13.
董彦堂先生,世称甲骨文泰斗,是一位研究甲骨文很有成就的专家。 1936年,我到南京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任技术员。当时,该所下设三个组,即:一组(历史组),主任是陈寅恪;二组(语言组),主任是赵元任;三组(考古组),主任是李济。我和董先生都在三组。我主要是协助梁思永先生对一些出土文物及陶器、陶片做整理、绘制工作。我的工作虽和董先生没有直接联系,但他见我工作之余无所事事,就约我每天晚饭后到他家去,为他搜集的汉砖图片上的几何形花纹做描绘、复制工作,以便整理、研究。可惜由于日军飞机对南京市区的轰炸,中央研究院迁往长沙,以致这项业余研究工作未能完成。  相似文献   

14.
我与西樵先生相识,始于1997年,其时我研究生毕业到中国地方志指导小组办公室工作不久,即应邀参加山西省《左云县志》评稿会。会议结束后又顺道到太原调研,在与山西省地方志办公室诸同志座谈时结识了西樵先生,知他办报纸、杂志,搞资料汇辑,编纂地情丛书,整理旧志、评点新志,是方志界一位难得的多面手。此后十余年问,彼此音讯不断,  相似文献   

15.
何立民 《南方文物》2010,(3):29-39,43
上世纪初,西方探险家在甘肃、新疆等西北地区发现大量简牍文书之后,中国本土的简牍帛书的出土,此起彼伏,蔚为大观;70年代以后,随着全国基础设施建设的广泛开展,简帛实物出土规模之大、数量之多、内容之贵、形制之丰,更是震惊世界。简帛研究也经历了从无到有、从分散到综合、从草创到成熟的过程。纵观一百多年的简帛研究史,不仅涌现王国维、劳干、陈直、陈梦家、裘锡圭、森鹿三、大庭修、池田知久、何四维等多位影响深远的学者,产生出像《流沙坠简》、《汉简缀述》、《居延汉简研究》、《汉简研究》、《马王堆汉墓帛书五行篇研究》等大批经典著作,并在此基础上形成了与甲骨学、敦煌学等显学比肩的重要学科——简帛学。同时,显学的魅力吸引了成千上万的年轻学人投入其中,逐渐成为简帛研究的中坚力量。随着文字考释、简帛整理等工作的坚实展开、各学科参与研究的深入进行,全面认真梳理近百年来简帛整理与研究的得失,从方法论角度予以概括总结,为未来简帛学研究指明方向,是当下非常重要的任务。而从新的视角重读经典名著,从前辈研究中汲取营养、借鉴思路、提炼方法,是拓展未来研究的重要工作之一。有鉴于此,本刊关注这一重要课题,拟连续刊载"经典重读——简帛部分"的文章,为初学者提供学术回顾,指点治学门径;为学术界简帛研究,提炼方法,增砖添瓦。  相似文献   

16.
一九七七年,在安徽省阜阳县双古堆一号汉墓中发掘出一批汉代简牍,阜阳汉简整理组从中整理出一百七十余条《诗经》残简,其中有今本《诗经》《国风》中的六十五首,《小雅》中《鹿鸣》、《伐木》等四首。由于简片破碎严重,所见各诗仅存残句,有的则仅存篇名。尽管如此,它也使我们窥到了迄今为止,《诗经》最古的本子的一些原貌。 阜阳汉简整理组的胡平生、韩自强两位同志将阜阳汉简《诗经》与今本《诗经》及今已亡佚的鲁、齐、韩三象《诗》做了比勘,认为它不属于鲁、齐、韩、毛中任何一家《诗》的传本,“是否与《元王诗》有关也无从考证”,因此“只好推想它可能是未被《汉志》著录而流传于民间的另外一家”。李学勤先生在《马王堆帛书与楚文化的流传》一文中曾推测阜阳汉简《诗经》也许是“楚国流传下来的另一种本子”。 古代文献最初成书或抄写的年代虽然距今已很久远,但是由于不同时代使用的文字形体有所不同,即使同一时代而不同地域的人在用字习惯上也有所不同,再加上我国古代又存在着避讳这一独有的历史现象,这就不可避免地留下了其最初成书或抄写的时代印迹。根据这些印迹,我们就有可能判定一部古代文献成书或抄写的时代。阜阳汉简《诗经》当然也不例外。  相似文献   

17.
关友惠 《丝绸之路》2013,(20):20-20
段院长的一生应该可以分成三个阶段来讲。第一个阶段是他1946年从国立艺专毕业后千里迢迢来到敦煌莫高窟参加工作,一直到1957年反右派斗争开始。在这十一二年间,段先生的成就主要在临摹敦煌壁画方面,当时他是美术组的负责人,凡是常所长不在敦煌的时候,所里的事情都委托段先生负责,实际上那时候所里除了常先生以外,段先生就是第二把手。这个阶段是敦煌研究所壁画临摹的高峰期、黄金时期,也是段院长壁画临摹的黄金时期。  相似文献   

18.
《中国地方志》2007,(1):44-44
为了进一步做好全省旧志整理工作,交流旧志整理经验,展示旧志整理成果,提高旧志整理的质量,进一步做好全省旧志整理工作,甘肃省地方史志学会于2006年10月11~14日在陇南市成县召开甘肃省第二次旧志整理研讨会。各市(州)地方史志学会(会员小组)负责旧志整理的同志、在旧志整理工作中有突出成绩和正在进行旧志整理的县(市、区)地方史志办及有关单位负责同志共61人参加会议,会议还特邀甘肃人民出版社、甘肃化出版社的同志参加。甘肃省地方史志办公室党组书记、主任金庆礼,甘肃省地方史志学会会长张克复,甘肃省地方史志学会副会长、甘肃画院能委书记安邕江、陇南市人民政府副市长何兴林等出席会议。[第一段]  相似文献   

19.
在以往研究中被归类为贳卖名籍的几枚居延汉简,实际上是不同于名籍的贳卖文书程式。这几枚汉简的文字都与魏郡有关,反映了当时魏郡地位的重要和魏郡与西北边塞经济交流的繁盛。  相似文献   

20.
正李学勤先生在文史哲领域的成就已广为人知,但先生对简牍保护工作的重视及情怀鲜有人涉及,今将我们所见所闻,略述一二。20世纪70年代中期,随着银雀山汉墓竹简及马王堆汉墓帛书竹简的大量出土,国家文物局从北京及外地各单位调集了许多著名专家,组成整理小组,对这两批出土文献进行整理,商承祚、唐兰、张政烺、顾铁符、朱德熙、马继兴、李学勤、裘锡圭、马雍、曾宪通、于豪亮、周世荣等先生皆在其中。1976年后,湖北云梦睡虎地秦墓竹简、河北定县汉简等也陆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