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本溪满族民间故事本溪县是满族聚居地,这里的人都愿意在茶余饭后,在炕头屋角聚在一起讲述祖辈流传下来的传说故事,该地区的满族民间故事种类繁多、内容丰富。本溪满族民间故事可分为幻想故事、生活故事、民间寓言、民  相似文献   

2.
一、短故事《三女找太阳》(彝·者厚培搜集者厚培、刘纯龙、唐楚臣整理)、《阿扎》(哈尼·李荣光搜集整理)、《金果》(彝·石钟山搜集整理)、《金雀》(回。杨树芳讲述王东搜集整理)、《朝石砒山的由来》 (白·章正举口述章虹宇记录整理)、《公鸡唤太阳》(苗·峻峰、傅琪整理)、《格波的故事》(哈尼·李灿伟搜集整理)、《娴诺与阿朗》(彝·昭乌初扎搜集罗希吾戈整理)、《十只金鸡的故事》(彝·胡俊讲述罗金宝、夏扬整理)、《“拉木经”和“压木经”》(白·陆家瑞搜集整理)、《提台、剃头匠和油匠》(白·杨兴廷整理)、《六八的故事》(白·陈七…  相似文献   

3.
富育光同志搜集整理的《七彩神火》,是一本兼备科学性,民族性、文学性的满族民间传说故事集。——科学性《七彩神火》不只是一本“故事集”,而是整个的满族民间口碑历史、宗教、文化、民俗的广泛知识。《勇敢的阿浑德》以摇篮曲的形式开始,叙述了女真人的摇篮时期,给我们铺展了满族古朴雄阔的原始社会生活画面。它是文学的,更是历史的。故事说,女真人在原  相似文献   

4.
满族是个能歌善舞的民族。满族的歌舞不仅有自己的特色,而且有广泛的群众性。过去,每逢年节和喜庆的日子,都要举行歌舞活动。 满族称舞蹈为“玛克西木”,形式丰富多彩。本期封三的一组照片,是本刊特约记者任力同志在—九八五年五月辽宁省新宾、岫岩、凤城三个满族自治县成立庆祝大会上拍摄的。这组照片摄下了满族三个传统民间舞蹈的精彩镜头,反映了满族人民欢庆自治县成立的喜悦心情。 “笊篱姑姑舞”是独具特色的满族传统民间舞蹈。它是根据满族民间故事《笊篱姑姑》改编的,表演者多为儿童,手持笊篱,通过舞蹈动作表达故事内容,有的伴有歌曲,歌词有  相似文献   

5.
刘守华 《民俗研究》2013,(5):156-157
近日喜得顾希佳先生惠赠之《中国古代民间故事长篇》(浙江大学出版社2012年版,以下简称《长编》),笔者作为一个民间故事爱好者和故事学园地的不倦耕耘者,以无限喜悦之情连日捧读,深受吸引。现简述其特色与价值如后。关于民间故事的重要价值,曾获诺贝尔文学奖的意大利著名作家伊·卡尔维诺在给《意大利童话》中文版的题词中说得好:"民间故事是最通俗的艺术形式,同时它也是一个国家或民族的灵  相似文献   

6.
满族诗人毓俊和宗韶,都生活在清代末年。他们以自己的丰富创作表明,是当之无愧的诗歌大家。物换星移,逝者如斯。近百年来,他们的诗集却尘封已久;他们的名字更是鲜为人知。笔者曾先后写过三篇文章对这两位诗人及其诗歌作过介绍。即:《宗韶诗歌思想性初论》(载《社会科学辑刊》1986年第1期)、《宗韶诗歌思想性再论》(载《满族论丛》第一集,辽宁大学出版社1986年出版)和《毓俊诗歌思想性初论》(载于《辽宁大学学报》1986年第5期)。关于诗人颜扎氏毓俊,因受篇幅限制,只在上一篇文章中谈了他的生平和其诗歌思想性的三个方面的内容:一、哀叹天时不正,关心人民疲苦;二、反对帝国主义入侵,痛斥妥协投降;三、不满时政,抒发感  相似文献   

7.
满族文学     
进入满族文学的殿堂,我们会惊奇地发现这是一座瑰丽多姿、琳琅满目的文化宝库,那丰富多彩、卷帙浩繁的文学作品,向我们显示着满族悠久的历史与文化,体现出中华民族巨大的创造力和想象力,令人赞叹不已。 满族文学同其他民族文学一样,大致可分为口头和书写两种形式,简单地说就是民间文学和作家文学。 满族的口头文学可追溯到其先人女真甚至更早的时期。在同自然与邪恶的斗争中,在争取生存与发展的过程中,产生了大量民间故事和神话传说。人们采用这种形式进行文学创作,其发展过程几乎伴随了满族发展的始终。随着民族工作的深入发展,民间故事和传说的搜集整理工作受到了广泛地重视。近年来,搜集整理的民间故事达到数百篇,这是一项极有意义的工作,但在保持原貌、爬梳整理上尚待下些功夫。  相似文献   

8.
(一) 1月15日,由辽宁省满族文学学会、丹东满族联谊会主办的《满族报》在丹东创刊。 (二) 1月21日,爱新觉罗氏家族春节联欢会在恭王府召开,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彭冲、国务委员谷牧同近300名爱新觉罗家族成员联欢。 (三) 1月,承德满族老人布尼阿林先生撰写的春联,在近24万幅作品中获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举办的春联竞赛一等奖。 (四) 2月13日,辽宁省委领导及文艺界知名人士等60余人欢聚省文联,祝贺著名满族作家马加先生笔耕60周年。  相似文献   

9.
年初,我们读了长江三峡民间故事家刘德方传讲的故事选集《野山笑林》后,深深为那些三峡区域特色鲜明、山野风味浓郁的民间故事所吸引,以至爱不释手。最近,我们获悉湖北民间文化部门已正式授予刘德方“民间故事讲述家”称号,作为民间文化的研究者,心情十分激动,为我国又添一位“民间故事讲述家”而高兴。近日,我们怀着对这位民间故事讲述家的钦佩之情,专程赶往宜昌采访了这位农民故事家。  相似文献   

10.
董均伦是我国著名的民间文艺学家。他与妻子江源合作,采取"安营扎寨"的方法,以文学工作者的身份,长时间深入群众之中,搜集整理了大量流传在民众中的民间故事并结集出版,对我国的民间文学事业做出了有益贡献。他们的搜集与整理办法,可以用"改写"一词来加以概括;他们所搜集整理的民间故事集,可与《格林童话》相媲美。董均伦,是一个与中国民间故事相映生辉的名字。  相似文献   

11.
刘宗迪 《民俗研究》2010,95(3):F0002-F0002
<正>在西方.民间故事作为一种文类,最初是以儿童文学(童话、精怪故事)的形式进入学术视野的。格林童话是西方第一本民间故事集,它本来的书名就叫《儿童和家庭故事》(Kinderund Haus Maerchen)。在中国,"五·四"前后提倡民间文学的那些开风气之先的学者们,如周作人、孙毓修.赵景深等人,也主要是从儿童文学和儿童教育的角度提倡民间文学的。  相似文献   

12.
《耿村民间故事集》中有大量与清代文言短篇小说相似的文本,其中的一组异类婚恋故事更与《聊斋》渊源深厚。运用类型学和叙事学的研究方法对之进行比较研究,可考察文人叙事与民间口头叙事的共性与差异,将揭示出耿村故事在叙事上的文人化倾向:一是很少出现民间幻想故事的重复律特征;二是情节和母题具有文人化特征;三是故事人物的身份呈现出文人化倾向。这些都表明耿村异类婚恋故事很可能是文言小说向民间回流过程的产物。  相似文献   

13.
我们知道,满族在清代中期以前没有在文人笔下产出小说作品,在这个阶段出现的多是一些民间故事和民间传说,满族文人创作小说是清代中期的事情。其中最著名的是乾隆朝成书的《红楼梦》,还有聊斋体文言短篇小说集《夜谭随录》以及道、咸年间成书的《儿女英雄传》。  相似文献   

14.
在祖国多民族的大家庭中,每一个民族都有自己传统悠久、璀灿夺目的民间文学宝藏。新中国成立以后,在党的关怀下,大力开展挖掘、整理少数民族历史文化的研究工作,使愈来愈多的少数民族民间文学作品逐一展现出原有的光彩,在中华民族文学史上获得了应有的地位。 满族具有丰富的民间文学遗产,由于历史的原因,绝大部分的口头文学都用汉语传承下来,迄今为止经整理出版的也都是用汉文记录的各种故事集,如近年来辽宁人民出版社出版的《满族民间故事选》、《满族三老人故事集》等。但是,满族本身并非已经没有以本民族语言传承的民间文学作品,其数量虽少却具有极其浓郁的民族性,集中体现了满族民间文学的固有特色。只是由于现阶段能应用语言科学知识去搜集、整理、翻译、注释的人还很  相似文献   

15.
《满族古神活》是内蒙古人民出版社出版的优秀图书,也是我国首次出版的满语神话汇集。书中收录的大部分神话故事,都采自黑龙江三家子屯,发表时,用满文与国际音标作记录,用罗马文字转写,并用汉语作了译注,是一部用四种文字写成的书。这部书稿,是继辽宁省民族研究所乌拉熙春《满语语法》、《满语读本》之后的第三本著作。正象孙英年老人所说,“它的问世,对于满族文学、满族语言、满族习俗及宗教诸方面,无疑都具有很高的研究价值。”(见《满族古神活·序》)本文仅就《满族古神话》在民俗学方面的价值谈谈自己的看法。  相似文献   

16.
祝秀丽 《民俗研究》2003,(1):140-147
中国学者对民间故事讲述活动的关注,可以追溯到“五四运动”后故事文本搜集活动。早在二、三十年代,刘大白、钟敬文等前辈就在自己的家乡采录故事文本,开启了中国民间故事搜集记录的先河。那时的调查者关心的主要是故事文本本身的记录和整理,捎带说明讲述人以及讲述情景的简略情况;研究者的学术兴趣则在于挖掘本民族民间故事的历史、社会、文化的意义和价值。一直到当代,这种把民间故事  相似文献   

17.
《尼山萨满传》是在满族、赫哲族、鄂伦春族、鄂温克族、达斡尔族、蒙古族等民族中广为流传的民间故事。尽管流传民族、地区及时代不同,并在人物、语言、情节等方面存在着一定的差异,但基本情节是一致的。尼山萨满的故事究竟源于哪个民族已无从考究,它得以流传的思想基础是这些民族共同的萨满信仰。我们可以通过尼山萨满的故事了解这些各民族的信仰和民俗。本文仅就满族的《尼山萨满传》中所及的有关满族人的信仰民俗做一分析。尼山萨满的故事是满族人喜闻乐见的口碑传承。本世纪60年代初期,金启淙先生在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市的富裕县三家…  相似文献   

18.
王丹 《民俗研究》2023,(3):104-113+159
中国拥有系统的诗学理论和诗学实践。民间故事饱含诗性语言、诗性思维和诗性精神。在民间故事讲述中,诗学内容、形式及手法提升了民间故事的文学性和审美性,也是民间故事传承人反映生活、表达观点、建构社会关系的途径。刘德方故事诗学是自然生态、社会历史与地域传统交互作用的文化认同和文化自觉,也是基于地方知识、社会系统和民众生活的文化实践。故事诗学作为民间故事研究的重要方向,既要重视故事的生活意涵,也要强调诗学的文学审美,不仅从故事文本分析入手,而且从故事讲述调查着眼,整体地、动态地理解民间故事的创作、传承和发展,进而发现人民的生活、人民的情感和人民的智慧。  相似文献   

19.
1982年至今,辽宁满族研究走过三十年历程,诞生了《满族研究》、《满族文学》杂志,还有《满族文化史》、《满族文学史》、《中国满族通论》等一大批研究专著,以及《满族社会历史调查报告》、《满族生态与民俗文化》、《清代内阁大库散轶档案选编》、《汉满大词典》、《满汉大词典》和《辽东满族民间故事》等一大批涉及研究报告、民俗学、档案整理、语言学类的优秀成果;专门的满族文化研究机构日渐增多,科研人才成长,使满族研究成为一门重要的专门学科。在辽宁满族研究三十周年之际,本文为之纪念。  相似文献   

20.
近来出版的满族著名的东海萨满史诗<乌布西奔妈妈>由鲁连坤老人讲述,富育光先生搜集整理,是古代东北亚海洋文明的生动反映.史诗中有关满族先民古代航海的精确记录,为我们提供了中古时期北太平洋地区史所不载的自然、人文、地理概况,以及先民们不畏艰难开发东海的鲜为人知而又惊心动魄的卓绝历程.本文试图谈一谈史诗中一些细节描写的真实性及其科学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