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明朝灭亡后,一些明朝遗臣由于自身军事实力不足曾向邻国借兵,以图恢复,即所谓的乞师。南明隆武二年(1646年),平虏侯郑芝龙曾两次向邻国日本乞师,但均未成功。第一次因大风,使者未能到达;第二次则是由于德川幕府出于日本地位的提高、战略上的考虑以及自身的锁国政策而予以拒绝。虽然郑芝龙的乞师并未成功,但这次乞师表明了明朝政府自万历之后对日本态度的转变,也影响了其他南明遗臣对于日本的看法。通过分析德川幕府拒绝乞师的原因,则能了解当时的日本对待中国的态度。同时,有助于我们以一个更复杂、更具联系性的眼光,去看待这一时期的中外关系。  相似文献   

2.
浅论郑芝龙的海上商业活动郑以灵自明中叶始,我国东南海上相继出没着一系列被旧史称为"海寇"的海上武装集团。至明后期,"海寇"活动尤为频繁,其著名的有杨禄、杨策、颜思齐、郑芝龙、李魁奇、钟斌、刘香等集团。这些海上武装集团在对抗官军的同时,又相互吞并,终为...  相似文献   

3.
周运中 《南方文物》2015,(2):107-112
<正>英国牛津大学包德林图书馆的一幅明末汉文闽商航海图,近年引起学术界广泛关注(关于此图的内容,可以参见此图专门网站:http://seldenmap.bodleian.ox.ac.uk/map。另外中国海外交通史研究会、泉州海外交通史博物馆曾经印制此图)。此图是英国律师约翰·谢尔登(John Selden,1584~1654年)生前收藏,18世纪以来为人遗忘。1935年,向达在此图书馆抄回著名航海指南《顺风相送》《指南正  相似文献   

4.
江户日本的国境形态,清晰地呈现在江户时代的日本地图中。通过对该时代日本地图的梳理和分析,可以清楚了解江户日本国家的主体范围,以及与当代日本国境争端相关的国境问题在江户时代的起源和发展。同时,通过对江户日本地图所呈现的变化中的日本国境的观察,也可以窥知日本社会在18世纪中期以后面临俄国和西洋势力强力冲击情况下所展现出来的区域认识和世界观变化。  相似文献   

5.
6.
中国画把题款、印章作为画面布局中不可分割的一部分。清代书画的题款、形式比前代更趋丰富,也更讲究艺术性。  相似文献   

7.
近几年来,日本的民族主义和右翼团体势力气焰不断膨胀,为历史翻案活动甚嚣尘上,并有愈演愈烈之势。事实胜于雄辩,让我们从一张日军军事地图背后,重见当年日军侵略的罪恶历史。  相似文献   

8.
吕成林 《文博》2009,(5):85-88
写在书籍、字面、碑帖等前面的文字叫题,后面的叫跋。对于中国画来说,凡是画上的题字钤印均属题款。绘画在汉时却是一直无作者名款的,有的仅是榜题、画题和画赞,故仅能成为雏形,而不能称题款。中国画题款自宋元以后已逐步成为中国画章法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形成诗书画印四位一体的独特艺术形式。题款到了元风气为之一变,强调诗书画三者结合,此风气自此大盛,一直延续至近现代。书画作品题款中历朝历代均存在避讳,根据不同历史时期所避讳的字,亦可以判定书画作品的时代。  相似文献   

9.
《永乐大典》卷一·一九○五中的《广州府境之图》、《广州府番禺县之图》、《广州府南海县之图》是目前能查看到的、最早反映广州城市布局的地图,图中不但绘制出城濠形制,而且标注有重要衙署、标志性建筑物、古西湖的位置以及道路网络,为研究宋元至明初广州城的变迁提供了珍贵的图形资料。一、三幅地图成图年代考订《永乐大典》卷一·一九○五中收录的三幅地图当出自明代永乐朝以前的古代文献中,虽然地图绘制的准确年代无法确定,然从图中广州城的之城廓形制及地理标注考证,此图当绘成于明朝初年。依据如下:(一)此三幅地图中绘成于元代以后…  相似文献   

10.
邢窑为唐代著名的白瓷窑场。本文依据文献记载及相关考古资料,探讨分析了邢窑的刻铭和题款,并对邢窑"翰林"、"盈"及"官"字款与临城祁村窑姓氏刻铭的不同进行了阐述,认为祁村窑刻铭、题款的含义或为单做共烧以避免产品混杂,或为商品竞争而刻划的窑主姓氏;邢窑"翰林"、"盈"字款是宫廷的定烧器,因而为皇室所垄断;"官"字款则是地方官府所烧之物,并作为贡品供奉于宫廷,除官府使用外,尚可作为高档商品参与社会流通。  相似文献   

11.
罗川赵氏石坊由清官坊、天官坊、恩宠坊三座石坊构成,依次建于罗川社区街道,表现出高超的建筑艺术,是中国古代建筑造型艺术和雕刻艺术的完美结合。它蕴含着丰富的历史文化信息,是我国古代民风民俗的重要载体,也是廉政教育的重要基地。  相似文献   

12.
1980年10月,新郑县文物保管所从流散文物中拣选到一批古代铜镜,其中有11件宋代题款铜镜,颇有研究价值,现报导如下: 湖州石家造镜4面。一为葵花式素面镜,径11.4、厚0.4厘米,小桥形钮,长1.3,宽0.7,高0.5米,背面左部铸有楷书题款两行14字:“湖州仪风桥石家真正一色青铜镜”(图一)。一为菱花式素面镜,径12.5、厚0.2厘米,小圆形钮,背面右部铸有楷书题款两行14字:“湖州仪凤桥真正  相似文献   

13.
河南省博物馆现存一幅名人题款画像,纸地,画心纵81厘米,横50厘米。中部为原河南省博物馆馆长、考古学家关百益的画像,四周有蔡元培、刘海粟等八人的题诗、题词,右边是关百益自题诗一首(见图)。此画像是画家王济远先生用毛笔与水墨所绘的“人体速写”,它的线条流畅,笔墨精细,人物神态自如,正如蒋恢吾在此画像上所题  相似文献   

14.
几年前,结识了一位研究古地图的朋友,她但凡给我介绍古地图时,先要强调一句:“古地图很美观,但不精确。”言下之意大概是:你就把它们当画来看,不要太当真。  相似文献   

15.
在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60周年之际,宋恩荣、余子侠主编的<日本侵华教育全史>由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了,向这一伟大胜利献上了一份厚礼,为日本侵华期间实施的反人类的奴化教育提供了一面镜子.  相似文献   

16.
回忆的地图     
我以前养过一只蚂蚁。的确,是一只蚂蚁,它很小,只有用放大镜才能观察到它的全身。它还有一段不平凡的来历。那时我对地图颇有兴趣。有时我会拿着地图册,一页一页地翻,幻想自己在周游世界。一次,这只小蚂蚁爬上了地图。它从印度爬过大洋来到菲律宾,又漂洋过海来到美国,而后又兴致勃勃地来到非洲。我不禁喜欢上了它,有了养它的念头。我用火柴盒给它做了窝,里面撤了些细沙,在细沙上面又铺了一层薄薄的泥土。小蚂蚁似乎对这很满意,一天到晚在窝里爬来爬去。但我却不知道蚂蚁该吃些什么。没办法,我便找了些果仁打碎,取了一些放在窝里。第二天去看时,  相似文献   

17.
孙邦华 《民国档案》2005,(4):138-139
今年是抗日战争胜利60周年。日本军国主义当年对中国的全面侵略、掠夺至少包括两个方面的含义,一是指地域上的,日本的侵略包括台湾、东北、华北、华中、华东、华南,并试图征服整个中国;二是日本对中国的侵略包括政治统治、军事征服、性侵略、经济掠夺、化渗透、奴化教育等各个方面。但是,国内学术界过去对日本侵华史的研究存在着严重的不平衡性。  相似文献   

18.
在《地图学史》第1卷《史前、古代、中世纪欧洲和地中海的地图学史》中,丛书主编J. B.哈利和戴维·伍德沃德对地图提出了新的定义,不仅拓宽了“地图”的范围,而且拓展了“地图学史”研究的领域,从而为这套丛书的撰写奠定了基础,进而影响了世界地图学史的研究趋势。如果将这一定义以及定义背后的认知应用于中国古代地图研究的话,那么同样将会拓展这一领域的研究内容,并最终从根本上改变研究的面貌。不仅如此,本卷结合人类学、考古学和认知论的理论与方法,对地图的起源提出了新的认知,且确定了一定数量的史前地图;而对于古代和中世纪欧洲和地中海地区的地图,则基于对存世地图的全面搜集,以及与文本材料和历史背景的结合,尽可能复原了这一时期不同区域地图的种类和绘制特点,破除了一些长期存在的常识性错误。上述这些具体的研究方法、学术视角与相关结论,同样非常值得中国学者借鉴,这样,不仅会对一些老问题得出新的认知,而且将会真正使得古地图成为一种“新史料”,最终古地图和地图学史的研究对象将不再仅仅是古地图本身。  相似文献   

19.
方志地图是一种特有的专门地图,它不同于普通地图和其它专门地图。我们认为方志地图是具有方志功能、起方志作用、用于方志、表示方志内容的特种地图,所以方志地图有它专门的研究范畴、对象、内容和方法,有其特殊的属性,有很强的综合性。  相似文献   

20.
《华夏人文地理》2013,(1):163-163
为什么相信地图?也许不少人和我一样从来就没想过这个问题.不仅没想这个问题,如我者往往到一个陌生地方,基本是迷信地图的正确。就因为地图是某个权威部门出版,却忘了制作地图的也是一个个具体的人,是人总会犯错误,作地图者当然不例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