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正河北省黄骅市滕庄子乡朱里口村百岁老人宋茂田,曾跟随其舅舅、南京中央国术馆的创办人张之江在国术馆学习。这期间,正是日军占领上海、攻破南京之时。后来,宋茂田又考上黄埔军校六分校,参加了昆仑关战役,经历了抗日烽火的峥嵘岁月。笔者前不久采访了他。报名参军,因个头小未被录用  相似文献   

2.
民国时期的中央国术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上世纪30年代前后,全国武术研究和培训的核心机构——中央国术馆就设在当时的首都南京。风雨沧桑几十年,昔日的中央国术馆遗址,如今已被迅速发展的城市建设改变得荡然无存.而民国时期中央体育场的国术馆至今仍在(今南京体育学院内),默默地向世人诉说一段往事……  相似文献   

3.
摄于1938年在汉口出狱后一我的父亲华岗1903年出生于浙江省龙游县,中学时代就投身于革命,1925年加入中国共产党。解放前,他曾任中共湖北省委宣传部长、中共中央组织局宣传部长、新华日报(中共在国统区的机关报)总编辑、中共南方局宣传部长、国共谈判中共代表团顾问、中共上海工委书记,解放后,任山东大学校长兼党委书记、青岛市委委员。他一生度过了69个春秋,曾两次被捕,有21年是在监狱中度过的,其中5年是在国民党监狱中,还有16年是在共产党的监狱中,直至1972年含冤去世。1949年8月,由中央安排到香港边养病边工作的父亲,接到任命———到中央…  相似文献   

4.
张之江先生,字子姜,河北盐山人。1924年第二次直奉战争时期,张之江在西北军总司令部任总指挥(冯玉祥将军任总司令)。当时,西北军总司令部武术总教官马英图组织了大刀队(亦称“敢死队”),在攻打天津的攻坚战中创奇勋,这给张之江以很大鼓舞,使他对武术的认识有了很大提高。特别是当时外国列强在我国内培植各自势力,对我国进行瓜分;而国内各军阀间又连年混战,人民涂炭,使张之江萌生了依靠武术来“强种救国”的思想。南口战争奉系惨败,更使他认识到以武术壮军壮国的迫切,开始跟其副官李元智、军法处长马凤图(近代著名武术家马英图之兄)习拳练武…  相似文献   

5.
正杨宁史(德国人)是“山西王”阎锡山的好友,天津禅臣洋行总经理。我父亲张德夫1947年在太原同记公司任会计时,该公司经理是杨宁史。父亲张德夫(1910—1975),山西省平定县小峪村人。1947年7月,经我大姑父张稠托同记公司业务主任贾福生介绍到同记公司任会计,待遇较好,全家生活尚可维持。1948年7月间,经理杨宁史及协理贾福生等高级职员7人及其家属因太原战事紧  相似文献   

6.
佚名 《湖南文史》2010,(10):12-12
在孙中山领导的同盟会中,有很多怀抱为国捐躯理想的江湖武林人士。孙中山推崇武术,武术在现代又称为"国术",这一名字的命名者正是孙中山。在孙中山的倡导下,民国武风极盛,"国术馆"林立,定期不定期会有"国术"比赛,公开对擂。  相似文献   

7.
覃英 《文史博览》2007,(6):59-60
父亲有一张保存得很好的中原大学1950年颁发的毕业证书。上面除填写了父亲姓名等资料外,还赫然盖着第一任校长范文澜的手迹印章。  相似文献   

8.
正从很小的时候起就知道,大夏大学校长王伯群先生是父亲的恩师。在我小时候,父亲曾经带我去过王伯群校长贵阳护国路圆顶房的家。见面后叫我给王校长和夫人鞠躬行礼,喊太老师和太师母。他们都很喜欢,叫我常去玩。可惜因为那时年纪太小,加之相隔年  相似文献   

9.
佚名 《文史博览》2010,(10):12-12
<正>在孙中山领导的同盟会中,有很多怀抱为国捐躯理想的江湖武林人士。孙中山推崇武术,武术在现代又称为"国术",这一名字的命名者正是孙中山。在孙中山的倡导下,民国武风极盛,"国术馆"林立,  相似文献   

10.
张宁静 《文史春秋》2004,(10):36-37
“中央成立了禁烟委员会,订有各项条例,然因立法的中枢要人带头坏法,致上行下效,禁烟令主席张之江的无奈感叹,一语道破了国民党禁毒不止的内幕。  相似文献   

11.
金少山的大名,早在20世纪30年代末我还未上小学的时候,就经常听到大人们说起。那时,我父亲在二马路(今九江路)大舞台隔壁的“同和馆”饭店当主管经理,闲暇时常带我到附近几家专演京剧的戏院看戏,如天蟾舞台、皇后大戏院、中国大戏院、共舞台、黄金大戏院、卡尔登剧场。父亲说:“金少山的嗓音刚劲嘹亮,站在戏院门口的马路边就能听到。”有些戏迷没能买到戏票,干脆就站在大舞台对面的“天晓得”糖果店门口,倚墙静听,也能听到从剧场里阵阵传出的黄钟大吕般的皮黄声腔。甚至连过路行人,也驻足侧耳。我收藏着一张父亲留下的京剧老戏单,恰巧是金少…  相似文献   

12.
我的父亲杨虎城将军1931年任西安绥靖公署主任、中国国民党中央监察委员。1936年12月12日.他同张学良将军联合发动了震惊世界的西安事变,迫使蒋介石放弃其“攘外必先安内”的误国政策,促成了国内和平与团结抗日局面的实现。我父亲能够跟随时代潮流不断前进.从旧民主主义者转变为新民主主义者.成为伟大的爱国主义者,  相似文献   

13.
张学良拒谈杨虎城 我是替我父亲去看张学良的,也算是完成父亲的遗愿.我的父亲杨拯民是祖父的长子,曾任全国政协副秘书长. 张学良的侄女张闾蘅1982年来到北京的引路人就是我父亲.张闾蘅曾告诉记者:“我到大陆的时候,找到了杨拯民,他让我转达对大伯的问候.后来大伯说想见吕正操、万毅.杨拯民就把我引荐给他们.” 张闾蘅和我的父亲,张、杨二人的第二代就这样联系上了.  相似文献   

14.
我没有走过父亲走过的长路他的脸上是几番沧桑几番血泪我没有看过父亲看过的国土他的乡愁是浩荡之江滚滚之水我只能偷偷瞄着父亲的眼眸感觉他眼光最深沉处的浮云苍狗我没有留下父亲留下的疮疤他的伤痕是不敢思忆不堪回首我没有经历父亲经历的挣扎他的割舍是午夜梦回茫然失落我只有悄悄等着父亲的动容感觉他神色最恍惚间的爱恨交错什么叫中国我曾经没有把握如今我才知道她在我胸口跳动什么叫中国我现在真有把握是父亲毕生的守候我与生俱来的光荣——张雨生《心底的中国》叶,纷飞1949年,国民政府撤退来台,号称带了60万大军的国民党,我想,或许,也带来了60万个生离死别的故事。在那个饥荒内战的年代,一个懵懂的14岁少年,告别父母,离开河北家乡,随着军队,一步一步地从芜湖走路到厦门,再从马祖辗转到了台湾。他的每个步伐都很艰辛,他不知道自己是怎么活下来的,看着他的战友一个个倒下,想着家乡的父母兄长和姐妹,天涯漂泊……他的心是凄苦的。14岁,该是怎样懵懂的少年?每次凝视爸爸,我总会在心里这么想着。  相似文献   

15.
潘颖 《铁军》2020,(2):19-20
失去父亲张一阳1923年出生时,父亲张太雷正在广州参加中国共产党第三次全国代表大会,并被选为中央候补委员。父亲在外革命,他与母亲及两个姐姐生活在老家常州。张一阳4岁时,父亲组织领导了广州起义,起义的第二天,张太雷遭敌人伏击不幸牺牲。这一年,张太雷也就29岁。张太雷牺牲的消息,家里人并不知道。直到第二年初,张一阳的母亲陆静华接到从上海寄来的一封信,说张太雷病重,让她赶紧去上海。  相似文献   

16.
校长是我的老同学,他所任教的学校在3年之内,不仅从中文中学变成英文中学,更由三级(Band3)变成一级(Band1)。由于毕业生的入学率高,很多别区的学生都跨区报读。校长不单是位成功的教育者,更是一位被视为榜样的父亲。  相似文献   

17.
我的父亲张煊,字培风,号鸢如。从1919年到1927年这段时间,任张学良将军的机要秘书长,为他出谋划策,撰文拟稿。这里就回忆所及,略谈数事。我父亲就读于北京大学新闻系,深受校长蔡元培的赏识,蔡氏曾赠予刻有自己名字的铜墨盒、铜尺等文具。毕业后父亲只身来到东北。火车在山海关附近一个小站加水加煤,旅客们都下车买食物、  相似文献   

18.
《百年潮》1999,(3)
1998年元月6日,我应美国斯坦福大学欧森伯(又译奥克森伯格)教授邀请赴美访问,以“张学良与西安事变”为题进行学术交流。我的主要目的,是到夏威夷和旧金山访问张学良将军及其亲友,转达大陆同胞思念张将军,期盼他回家乡——辽宁海城看一看的信息。元月8日,我在旧金山会见了张学良的女儿闾瑛及丈夫陶鹏飞教授、张的挚友宁恩承先生(曾任东北大学秘书长、代校长),分赠《张学良年谱》(张友坤、  相似文献   

19.
奉系将领郭松龄于1925年11月在河北省滦县通电反张,并率部一路无阻地向沈阳进攻。此时,张作霖的主力已全部进关,沈阳城内皆为老弱病残之兵,于是张向日本顾问本庄繁求援,日军答应保护张离沈去旅顺。一日晚约8点,张电告我父亲王永江速到帅府。父亲到后张说,我现在要走,省城的事情交给你办。我已准备好了汽油,我走后,你就把房子烧掉。父亲听后,笑着说,现在还不到走的时候,就是走,也不能你一个人走,咱们一块儿走。你在东北多年,应该给东北人留个好念想,不能烧房子。我从《易经》上推算,郭松龄到这场大雪过后就完蛋了。我已和吴兴权谈过,黑龙江省…  相似文献   

20.
正江津邓氏我是四川江津人,江津邓氏是当地的名门望族。我父亲邓燮康早年由在复旦大学读书的邵志刚(邵力子次子)介绍加入共青团,1930年担任私立奎聚中学第一任校长。奎聚书院门楣上有一幅对联:“知国家大事尚可为也;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是我祖父题写的。我记得幼年时父亲曾经为我讲解过。他做过四川商业银行的总经理。解放初期,国家要振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