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明代因行钞法,故本朝铸钱不多。明孝宗朱祐樘在位十八年,国号弘治,但从弘治十六年后才铸“弘治通宝”钱,因此,弘治钱存世本来就少,而其中之珍品更寥寥可数。四十年代,曾发现一枚弘治通宝光背折十型大钱,郑家相先生誉此钱为弘治钱之冠。数年前,高邮发现一枚弘治通宝小平(见图),因其精美可  相似文献   

2.
明代是贵州历史上人口发展的一个重要时期。明代中央政府加强了对贵州的管理。弘治十一年,建贵州承宣布政使司,贵州成为一省。弘治四年,贵州有了自己的上报户口数。明代中后期贵州布政司管理人口数受政治、经济、自然等诸因素的影响有了一定的发展。  相似文献   

3.
《八闽通志》是现存福建的第一部省志,由明代福建镇守太监陈道主修,黄仲昭主纂。全书87卷,分为18个大类,分统42目。该志整瞻详明,保留了大量珍贵史料,具有很高的文献价值。《八闽通志》成书于弘治三年(1490年),刊刻于弘治四年,是为弘治刊本。万历三十九年(1611年),福建巡按御史陆梦祖对《八闽通志》重加修锓,是为万历修锓本,这是其主要的两个版本,后又有一些丛刊本和点校本。目前对《八闽通志》版本问题研究的还较少,本文试着对《八闽通志》的各种版本进行探究。  相似文献   

4.
《渭南文集》最早的刊本为宋嘉定十三年(1220)陆子通溧阳学宫刊本。明代流传的弘治本、正德本、万历本和汲古阁本的源头,均出於嘉定本。弘治本用活字版重新排印,对文本有所校改,也造成舛误,但对文集的传承贡献至伟。正德本则做了不适当的增删,且脱误严重,但对文集的传承仍不可或缺。万历本沿袭舛误,乏善可陈。汲古阁本用弘治、正德二本互校,取长补短,基本还原了嘉定本原貌,并使之更臻完善,成为《渭南文集》传承的最大功臣。  相似文献   

5.
明代弘治、正德时期是中国陶瓷发展史上的重要时期之一。弘治朝御窑瓷器虽然在产量和品种方面均比前朝成化有所减少,大约只有16个品种,但仍保持着成化朝御窑瓷器造型俊秀、胎釉精细、纹饰纤柔、色彩淡雅等特点,其中尤以浇黄地青花、白地绿彩、浇黄釉瓷等最受人称道。正德朝是明代御窑瓷器烧造的一个转折点,逐渐改变了成化、弘治朝御窑瓷器胎体轻薄、造型较少、装饰疏朗的风格,变得胎体趋于厚重、造型逐渐增多、装饰偏向繁缛。正德朝御窑瓷器品种多达20几个,其中以孔雀绿釉青花、素三彩、孔雀绿釉瓷等最受人注目。明代晚期以来,随着文人品评和收藏古玩之风的盛行,明代永乐、宣德、成化、弘治、正德各朝御窑瓷器均成为收藏者竞相猎取的目标。  相似文献   

6.
明代弘治、正德时期是中国陶瓷发展史上的重要时期之一。弘治朝御窑瓷器虽然在产量和品种方面均比前朝成化有所减少,大约只有16个品种,但仍保持着成化朝御窑瓷器造型俊秀、胎釉精细、纹饰纤柔、色彩淡雅等特点,其中尤以浇黄地青花、白地绿彩、浇黄釉瓷等最受人称道。正德朝是明代御窑瓷器烧造的一个转折点,逐渐改变了成化、弘治朝御窑瓷器胎体轻薄、造型较少、装饰疏朗的风格,变得胎体趋于厚重、造型逐渐增多、装饰偏向繁缛。正德朝御窑瓷器品种多达20几个,其中以孔雀绿釉青花、素三彩、孔雀绿釉瓷等最受人注目。明代晚期以来,随着文人品评和收藏古玩之风的盛行,明代永乐、宣德、成化、弘治、正德各朝御窑瓷器均成为收藏者竞相猎取的目标。  相似文献   

7.
《渭南文集》最早的刊本爲宋嘉定十三年(1220)陸子遹溧陽學宮刊本。明代流傳的弘治本、正德本、萬曆本和汲古閣本的源頭,均出於嘉定本。弘治本用活字版重新排印,對文本有所校改,也造成舛誤,但對文集的傳承貢獻至偉。正德本則做了不適當的增删,且脱誤嚴重,但對文集的傳承仍不可或缺。萬曆本沿襲舛誤,乏善可陳。汲古閣本用弘治、正德二本互校,取長補短,基本還原了嘉定本原貌,並使之更臻完善,成爲《渭南文集》傳承的最大功臣。  相似文献   

8.
孙慎《军政条例续集》是明代嘉靖时期刊行的军政文献,收录于《天一阁藏明代政书珍本丛刊》。孙慎《军政条例续集》、霍冀《军政条例类考》同纂修于嘉靖三十一年,二书相同的题本有21件,孙慎、霍冀当对二书的内容、体例、进度等进行过交流,并达成了默契。《军政条例续集》收录的题本引用了大量军政条例,其中有天顺八年至弘治十三年的4条军政条例,似可证明弘治十三年至正德八年之间官方纂修有《军政条例》。霍冀《军政条例类考》、万历《军政条例》分别有31条、63条条例源于《军政条例续集》收录的题本,《军政条例续集》收录的题本为霍冀《军政条例类考》、万历《军政条例》部分条例的法条渊源。  相似文献   

9.
摩崖就是在天然崖壁上镌刻的文字或图形。从贵阳城南行约35公里到高坡苗族乡石门寨的公路边高山上,有一陡峭石壁,人不能上,叫二顿崖。崖顶刻有横书“永镇边夷”四个大字。上款刻“弘治庚申”,下款刻“洪边兵临”两行直书小字。弘治庚申即明代弘治十三年(公元1500年),距今整整五百年了。为贵阳现存最早的一幅摩崖。此摩崖为何人所刻,几百年来经过若干专家学者的探索,均未得出正确答案,至今仍是个谜。“永镇边夷”一看即知其意,不用解释。但题字人不署姓名,只刻“洪达兵临”,令人难解。洪边指明代贵州立司宋氏管辖的地方,元代称…  相似文献   

10.
文章认为,明代云南书院建设应始于明代弘治年间,最早应兴起于以大理为中心的滇西一带;就其所建书院数量而言,整个明代云南各地所建书院大致可确定为78所。明代云南书院建设与当时全国各地书院建设大致同步,书院建设地域集中,书院一般由各地方官员动议而建,明代云南书院建设与王学入滇也有一定关系。  相似文献   

11.
肖雄 《中国边疆史地研究》2015,25(2):168-179,183
文章认为,明代云南书院建设应始于明代弘治年间,最早应兴起于以大理为中心的滇西一带;就其所建书院数量而言,整个明代云南各地所建书院大致可确定为78所。明代云南书院建设与当时全国各地书院建设大致同步,书院建设地域集中,书院一般由各地方官员动议而建,明代云南书院建设与王学入滇也有一定关系。  相似文献   

12.
威县发现明代弘治年间圣谕1992年在威县程志庄乡王目村董氏家中发现明弘治年间的圣旨。这是明孝宗皇帝(朱樘)于弘治五年(公元1493年)诰封南京户部员外郎董威父母的圣谕。这件文物传世五百年,完好无损,弥足珍贵。董威,字德隅,直隶威县人,明成化二十二年...  相似文献   

13.
弘治《兴化府志》是今莆田地区现存的最早一部志书,成书于弘治十六年(1503年),由周瑛和黄仲昭修撰,共五十四卷。该志史料价值十分丰富,是研究明代兴化地区科举文化、人口赋税以及农田水利重要的地方文献。  相似文献   

14.
青神馆藏的这组明代青铜器,制作工艺较高,形态生动,保存完好。经鉴定为明弘治年间墓葬陪葬仪仗青铜器。  相似文献   

15.
学术界有关宜兴紫砂的创烧时间一直有北宋说和明代中期说两种观点。近年宜兴蜀山窑址的发掘成果、北宋和明清时代相关的文献记载表明,北宋说难以得到认同,明代中期说也有待深入研究。紫砂壶可能创烧于明代中期,但紫砂器的创烧则可能更早一些。关于明代名家茗壶的研究,重新爬梳、分析历史文献记载和海内外实物资料,并借助科学测定手段,对研究时大彬、陈用卿、惠孟臣等明代名家的生平及其作品均有重要的帮助。  相似文献   

16.
酒泉西峰寺因刘萨诃和尚而建,至迟在7世纪上半叶就已存在,并立有碑碣.现存西峰宝刹碑立于明弘治十五年(1502),碑文撰写者为弘治元年(1488)大整肃中被谪戍边卫的方士赵玉芝.本文对<西峰宝刹碑记>进行了校录考释,从碑记及其他资料中探讨了撰碑者赵玉芝、碑文所述刘萨诃和尚,以及西峰寺在明代的几次大规模的修葺或重建情况.  相似文献   

17.
明代官式彩画在中国彩画发展史上取得了突出的艺术成就,惜遗存数量稀少,幸北京紫禁城内集中保留有一批重要的明代彩画,主要分布在二十余处不同类型的官式建筑中。这部分彩画形制规范,制作精良,是明代官式彩画非常重要的实物例证,也是唯一能较全面体现明代官式彩画历史演变轨迹的珍贵遗产。以大木构件梁檩枋彩画为例,其大线轮廓造型、找头的花瓣与花心纹饰、盒子纹饰于明代不同时期表现出不同的特征,将这些彩画的构图与纹饰的形制特征进行年代排列后,可推测彩画的演变规律,并据此粗略将紫禁城明代大木构梁檩枋彩画分为早﹝永乐-弘治﹞、晚﹝正德-崇祯﹞两个时期。该课题完善了明代官式彩画的整体性研究。  相似文献   

18.
自北魏以降,山西地区佛教蓬勃发展,开窟造像之举层出不穷,窟卡遍布全省各地,晋北地区是仃窟寺分布较为集中的区域之一。有学者曾对晋北地区吴官屯、焦山寺、鲁班窑、鹿野苑等小型石窟群进行过现场勘察和研究。盘山石窟坐落在天镇县玉泉镇滹沱店村东偏南,开凿于明代弘治年间(1488-1505),为明代石窟造像中的佳作。  相似文献   

19.
1966年4月,在上海宝山县顾村镇的一座明代墓葬中,出土了"刘阮入天台"竹刻香熏一件(图一、二)。香熏上有明代嘉定竹刻名家朱缨(小松)的款。这是迄今为止,上海地区由墓葬出土的唯一的一件明代嘉定  相似文献   

20.
1966年4月,在上海宝山县顾村镇的一座明代墓葬中,出土了“刘阮入天台”竹刻香熏一件(见图).香熏上有明代嘉定竹刻名家朱缨(小松)的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