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987年和1988年对河南(氵菐)阳西水坡遗址两次发掘所发现的三组蚌壳摆塑的动物图案,引起了学术界的浓厚兴趣,尤其是 M45所出龙虎摆塑图案更引人注目,学者们从考古学、美术史、天文学、神话学及史学等多角度对它进行了阐释,或认为 M45墓主是仰韶文化社会中原始道士或巫师,而蚌壳摆塑的龙、虎、鹿是助他上天入地的三蹻形象,或认为墓主人是颛顼,而第二、三组蚌壳摆塑图案可能是埋葬 M45主人时搞大型祭祀活动而遗留下来的遗存,或认为龙虎图案是我国关于“左青龙而右白虎”  相似文献   

2.
朱磊 《中原文物》2013,(1):46-51
河南濮阳西水坡45号墓,出土仰韶文化时期以蚌壳堆塑的龙、虎及北斗图案。其所表现当为星象,但是在墓中布置出星象的意义值得反思。由于墓葬的宗教功能在于实现对死者的"终极关怀",墓中的蚌塑星图之意义既是用来标明墓主死后的归宿,同时又希望得到龙神、虎神和北斗神的帮助,接引墓主之亡魂升天。墓中另外三具"人殉",实为祭祀龙神、虎神和北斗神的供品。  相似文献   

3.
濮阳三蹻与中国古代美术上的人兽母题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1987年5月,豫北濮阳市文物管理部门在县城西南隅的西水坡一带,发现了一批仰韶时期的房基、窖穴、墓葬和器物。遗物中特别引人注意的是三组用蚌壳铺成的动物纹样。第一组出现于第45号大墓,墓中埋葬四人,其中主要的是一"壮年男性",身长1.84米,头南脚北,仰身直肢。其左(西)  相似文献   

4.
河南濮阳西水坡45号墓的天文学研究   总被引:29,自引:0,他引:29  
在20世纪的最后一个龙年,河南濮阳西水坡遗址一座仰韶文化墓葬(45号墓)中,在墓主人骨架的左右两侧发现用蚌壳摆塑的龙虎图案,吸引了学术界的注意。毋庸怀疑,这是一个重要的考古发现。在我们对这些生动的遗迹作天文学的分析之后,发现几乎墓中的所有迹象都可以运用天文学观点来加以解释。这对探索中国天文学的起源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5.
江苏连云港海州西汉墓发掘简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武可荣  惠强  马振林  张璞  程志娟  项剑云 《文物》2012,(3):4-17,2,3,97
2002年,连云港市博物馆对海州区双龙村的西汉墓(M1)进行了发掘。M1墓室东西长4.2、南北宽3.6米,内有两个椁室,共放置4具漆木棺。随葬器物有铜器、铁器、玉器、漆木器、角器、木牍等,其中木牍包括名谒和衣物疏。墓主人可能是西汉中后期的地方官员。在M1的三号棺内发现了一具保存完好的女尸,从出土的龟纽铜印看,墓主叫凌惠平,死亡年龄大约55岁,可能是男性墓主人的妻子。  相似文献   

6.
对濮阳蚌塑龙虎墓的几点看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笔者认为濮阳蚌塑龙虎墓即 45号墓的平面关系是混乱的 ,简报发表的平、剖面图不是发掘出土时现场绘制的 ,而是后来补绘的 ,是错误的。 45号墓真正的范围应是龙虎蚌塑和夹在中间的人。笔者赞同 45号墓主人是巫师的观点 ,但认为墓主人不是显贵 ,并否定简报所说的贫富分化已经出现、阶级已经产生的提法  相似文献   

7.
楚国金币出自墓葬,并经过科学发掘的在湖北省有二例,它们是:湖北云梦战国、秦汉墓群M。。秦墓和宜昌前坪战国秦汉墓群M,西汉墓。现介绍如下:1978年湖北省博物馆对湖北云梦县睡虎地战国秦汉墓进行了发掘,在M。。墓主头部发现了一块楚国金币,面文“鄂”字,重7.698克(图1)。M。。为单棺单掉墓,墓向90o,墓口长4.2,宽2.95,地面到墓口深20米。墓底长3.85、宽2.9,墓深4.9米。棺、停保存较好,出土器物71件。根据墓内出土的器物,该墓被定为秦墓。云梦睡虎地位于古云梦楚王城的西季堵坡,地势形如卧虎,故名睡虎地。这里是战…  相似文献   

8.
濮阳仰韶文化蚌图小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濮阳仰韶文化蚌图小议郝本性濮阳西水坡仰韶文化后岗类型遗址发现有房子、窖穴和墓葬,其中45号墓两侧的蚌砌艺术形式较新颖。蚌壳形状大小不同,正面与背面又凹凸各异,可是较卵石等其他东西更容易表现所创作形象的细部特征。龙、虎图象造形不同,虎较写实,只需稍加变...  相似文献   

9.
山东嘉祥宋山1980年出土的汉画像石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1979年冬,嘉祥县满硐公社宋山大队社员在村北山坡取土时,发现两座古代石室墓。1980年春进行了清理。这两座墓距离前年发现的一号墓约20—25米之间,乃编为二号墓和三号墓(M2、M3)。清理时,墓顶均已揭开,墓壁石块亦已部分移动,室内积满淤土。  相似文献   

10.
2015年8月至2016年2月,河南省文物考古工作者在信阳市城阳城址的西南岗墓葬区清理了编号为M8的大型土坑木椁墓。该墓平面呈"甲"字形,坐西向东,墓道位于墓室以东。随葬品有仿铜陶礼器、车马器、兵器、起居器及饮食器等,分别置于不同的椁室内。墓主人全身被衣衾敷裹,为45岁左右的男性。该墓应是战国中期信阳一带的楚系高等级贵族墓,对研究楚国贵族墓葬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11.
北赵晋侯墓地以类于古代宗庙合祭时神主排位的方式布列诸墓组穴位:太祖墓M114、M113墓组置于墓地中间东端,可能殉于国人之难的晋靖侯宜臼夫妇墓组M91与M92墓组置于墓地中间西端,英年早逝的一代太子墓M112置于墓地中心位置。如果以观察者的角度,在M114、M113墓组处,面向西站立,则M9、M13及其以下诸墓组呈两排布列于太祖墓前,只不过没有左右交替而已。北赵晋侯墓地内埋葬的正常死亡者只有七代。  相似文献   

12.
北赵晋侯墓地以类于古代宗庙合祭时神主排位的方式布列诸墓组穴位:太祖墓M114、M113墓组置于墓地中间东端,可能殉于国人之难的晋靖侯宜臼夫妇墓组M91与M92墓组置于墓地中间西端,英年早逝的一代太子墓M112置于墓地中心位置。如果以观察者的角度,在M114、M113墓组处,面向西站立,则M9、M13及其以下诸墓组呈两排布列于太祖墓前,只不过没有左右交替而已。北赵晋侯墓地内埋葬的正常死亡者只有七代。  相似文献   

13.
四川省水利设计院位于成都市西郊,东距一环路约230米,北距清江路约110米,属我市战国墓葬分布区。1994年12月10日,该院在修建12号住宅时发现一批砖室墓,并在施工中挖出12件铜器,我队闻讯后即前往调查,确认上述铜器均出土于一座土坑墓中,随即进行r清理。该墓编号94CSM5(简作M5)。在清理M5的同时,又在该墓西北约25米处发现一座残土坑墓,编号94CSM9(简作M9)。清理工作于12月17日结束。现将这两座土坑墓的情况简报如下:  相似文献   

14.
1979年6月,在高唐寒寨公社谷官屯大队发掘的金代虞寅墓,内有较完整的壁画十二幅。壁画高1.27、长16.25米,总面积为21平方米。壁画随墓环绕成圆形,以甬道至门为中线,分成左右各三组壁画,每组壁画间以外凸的立柱相隔。立柱上绘云朵图案。砖砌彩绘假门(图版肆:4),墓室左右两壁上分别绘有古钱纹图案花窗各一(图版肆:5—6)。十二幅较完整的壁画中,有八幅画面描绘的是墓主人生前的日常生活内容,其余四幅是出行活动。通过概括提炼而又衔接  相似文献   

15.
江苏省文物管理委员会于1955年10、11月间,先后在南京中央门外梅家山清理了古墓葬三座。梅家山为一土丘,离中央门外三里,北与红山毗连,南边近玄武湖公园。其中除1号墓已在翻土时破坏一部分,2、3号墓均完整,相距50厘米,离1号墓东北60米,这三座墓葬都离现在地面1.5  相似文献   

16.
《文物》1965,(6)
1964年9月中旬,我会在中华门外戚家山清理了古残墓五座,其中三号墓出有东晋谢(角昆)墓志一块和碎瓷碗一件,现先行发表。戚家山位于今雨花台东北0.5公里左右,古属石子岗。山为东西向。墓在该山北麓的半山坡上,距现今山面深约5—6米左右,方向为北偏西42度。  相似文献   

17.
福建政和松源、新口南朝墓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983年夏,福建省政和县石屯公社松源村和东平公社新口村发现一批古墓葬(图一)。7、8月间,文物考古部门对其中亟待抢救的七座进行了清理发掘。这里报道六座,编号为政和M831—M835、M837(M836残甚,在此不作报道)。其中松源四座:M831—M833位于村东庐塘山南坡上,西距大队部300米;M834位于村北虎咬垅山西坡上,南距大队部400米。四墓之前10—50米有政和至建瓯公路通过,前250米是七星溪。M835和M837位于新口村牛头山东南坡上,墓前30米是西津至东平公路,前250米是松溪。这些墓葬都构筑在开阔的缓坡上。 M831和M832保存尚好,另外四座不甚完整,顶部多已坍塌。六墓人骨已朽,葬具  相似文献   

18.
2002年3月,长沙市文物考古研究所在长沙市开福区营盘西路进行考古调查时,于三公里路段发现一座木椁墓。该墓西距湘江约3公里,北与1996年发现的茅亭子楚墓相距约60米(图一)。发现时,该墓的上部及墓室西北部填土已遭施工破坏。2002年4~5月,我们对该墓进行了抢救性考古发掘,编号为2002长·展·三M1,简称M1。该墓虽遭两次盗掘和近现  相似文献   

19.
<正>2013年3月,江西星子庐山秀峰旅游度假有限公司在庐山秀峰景区大门东南约200米名叫"塔园"的地方修建停车场时发现明代壁画墓三座(编号M1—3)。2013年7~12月,江西省文物考古研究所会同星子县文物管理所对其进行抢救性考古发掘,发掘结果证实,这三座墓葬为明代成化至弘治时期的高僧墓,根据墓葬形制、葬式及随葬品分析,其中又以M2墓主人身份最高,由于未出土能证实墓主人身份的实物证据,故对墓主人的推测只停留在高僧这一身份  相似文献   

20.
1977年,保定地区进行文物普查时,于徐水县大因公社发现五座汉墓(编号为M1—M5),其中二号墓位于防陵村北20米处(图一)。1981年7月,此墓被当地社员取土时掘开,有关文物部门及时进行了清理。墓室结构此墓早年被盗,墓顶塌陷,墓内烧毁,上部结构不清,下部为砖砌单室。南北向,平面呈长方形,墓道南向。墓室南北长10.3、东西宽7.3米。墓道残长4米余,封门砖砌作人字形。四周墓壁残高1.4米,错缝平砌,黄泥勾缝。北壁下部砌四个方形排水孔,各高20、宽20、进深21厘米(图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