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在当今世界,多学科集成的载人航天工程是衡量一个国家综合国力的重要标志。开展载人航天工程,对于一个国家政治、经济、科技和人才培养、社会发展等诸多方面,有着重大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影响。1992年9月21日,中央正式决策实施代号为“921”的载人航天工程。从选择技术路径、设计技术方案、组织工程论证,到国家领导人最终拍板,载人航天工程形成决策到底经历了哪些鲜为人知的过程?  相似文献   

2.
章易 《文史博览》2005,(10):29-32
2004年2月20日,我国载人航天工程的开创者之一和学术技术带头人王永志,从国家主席胡锦涛手中接过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证书和奖金。这是500万科技大奖设立以来,首次授予航天界。今年72岁的王永志院士40多年来在我国战略火箭、地地战术火箭以及运载火箭的研制工作中作出了突出贡献,特别是在载人航天工程中的重大贡献,被誉为“中国实现千年飞天梦想第一人”。  相似文献   

3.
2004年2月20日,我国载人航天工程的开创者之一和学术技术带头人王永志,从国家主席胡锦涛手中接过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证书和奖金。这是500万科技大奖设立以来,首次授予航天界。今年72岁的王永志院士40多年来在我国战略火箭、地地战术火箭以及运载火箭的研制工作中作出了突出贡献,特别是在载人航天工程中的重大贡献,被誉为“中国实现千年飞天梦想第一人”。  相似文献   

4.
《攀登》2015,(6)
推进国家治理的现代化,必须首先弄清楚国家治理现代化的科学内涵。做为一个时态和阶段性概念,国家治理的现代化是工业文明和信息文明的产物,是现代科学技术革命和全球化激烈竞争的必然结果,其核心价值是科学、人本、法治、公正。推进治理现代化的基本形式和路径选择是党领导下的民主化、法治化。  相似文献   

5.
徐闫萌 《神州》2013,(9):250-250
科技馆作为一个重要标志,充分体现了一个国家经济文化发展和科学技术水平,现代科技馆与科学家故居博物馆和静止的传统意义上科技遗存有很大不同,其功能就是广泛传播科学知识,积极弘扬科学精神,充分展示科研成果,努力促进合作交流、大力造就培养创新人才。  相似文献   

6.
新中国成立后,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对我国实现现代化的问题进行了长期探索。一届全国人大提出建设现代化的工业、现代化的农业、现代化的交通运输业和现代化的国防,同时强调了科学技术的关键作用;二届全国人大宣布要建设现代农业、现代工业、现代国防和现代科学技术;三届全国人大再次宣布建设现代农业、现代工业、现代国防和现代科学技术,并为此提出两步设想;四届全国人大重申分两步建设现代农业、现代工业、现代国防和现代科学技术,且明确和集中地指明了两步设想的时间要求。  相似文献   

7.
《百年潮》2017,(12)
<正>刘纪原同志领导、组织制定了航天科技工业"七五""八五""九五"三个五年计划,中国航天举世瞩目的一系列成就——新一代武器装备、对外发射服务、载人航天、各种新型卫星等,都是在这些五年计划中孕育诞生的。通过三个五年计划的实施,中国航天科技工业走出一条自主创新的发展道路,成功实现多种型号并举,军民品协调发  相似文献   

8.
刘洁婷 《丝绸之路》2012,(2):124-125
本文将科学技术作为一个整体,从其发展的历程——古代、近代和现代出发,研究科学技术对社会变迁的影响,尤其突出了三次科技革命对社会的影响。  相似文献   

9.
作为政治运动和思想运动的戊戌维新,一直受到学术界的重视,然而有关戊戌维新为中国近代科技发展所做的贡献及维新志土所提倡的科技观念和科学方法论的讨论,却远远不够。事实上,戊戌维新把科技进步看成是国家强盛最有力的杠杆,正是对科技的重视构成当时变法主张的内在动因。戊戌维新时期在诸多方面对科学技术的认识至今还具有学术价值,而且维新志士的变法主张及其对科学的宣传,大大促进了科学技术在中国的社会化进程。同时,历史的发展又注定,科技之花要在中国盛开,还须经历一个曲折、痛苦的过程。因此,要更加深刻地理解戊戌维新,…  相似文献   

10.
在科技日趋发达的现代社会,人类利用科技对自然界的改造日渐完善,科学技术俨然成为一把双刃剑,在对待科学技术与生态环境的关系时,应该坚持马克思主义对科技持辩证的态度,反对盲目追求科技进步,从生态环境方面探求,使科技更加有效服务人类生存发展的举措,促进人与自然的协调发展。文章第一部分阐述科学技术与生态环境关系,并分别解释了科学技术、生态环境、鄱阳湖三个概念以及科技是把双刃剑之科技的利弊分析;第二部分主要分析鄱阳湖环境问题现状;第三部分说明了人类利用科技改造自然改造鄱阳湖现状,即实施鄱阳湖水利枢纽工程项目,对鄱阳湖的生态既有利也有弊。因此我们应该积极思考,如何发挥科技的最大价值,即充分开发其资源,又最大限度的减少科技带来负面效应,保护鄱阳湖生态环境。  相似文献   

11.
2004年2月20日。北京人民大会堂。2003年度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在这里隆重举行。当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胡锦涛亲自把“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颁发给中国工程院院士、载人航天工程总设计师王永志时,全场掌声雷动。这一殊荣,王永志当之无愧。  相似文献   

12.
一苇 《炎黄春秋》2023,(1):62-66
中国载人航天工程的核心之一是培养“航天员”,而选拔和训练航天员,被看作一个国家可以独立自主实施载人航天的重要标志。2023年1月5日,是中国人民解放军航天员大队成立25周年的日子;这一年,中国第一位飞向太空的航天员杨利伟也将迎来他的首飞20周年。25年来,航天员大队已培养出三批航天员充实到航天强国事业中,中国航天员们一次次向太空进军,他们成为我国载人航天飞行的中坚力量。  相似文献   

13.
《纵横》2013,(11):4-10
大型飞机(简称“大飞机”),被誉为“世界工业之花”,是一个国家科技工业总体水平与综合国力的重要标志。新中国成立伊始,中国人就开始了让自己的大飞机翱翔于蓝天之梦。此后历经数十载,在党和国家的英明决策下,在祖国几代航空人历尽艰辛、百折不挠的不懈努力和心血汇聚之中,  相似文献   

14.
周恩来与四个现代化目标的提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20世纪40年代末到70年代中期,周恩来对四个现代化目标进行了长期的探索, 这是贯穿他生命最后27年的一条红线。1949-1954年是四个现代化目标的初步提出阶段,周恩来在一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上强调要建设起现代化的工业、现代化的农业、现代化的交通运输业和现代化的国防;1955-1965年是四个现代化目标的正式提出阶段,周恩来在三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上强调要把我国建设成为一个具有现代农业、现代工业、现代国防和现代科学技术的社会主义强国;“文化大革命”时期是四个现代化目标的重新提出阶段,周恩来在四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上重申要实现农业、工业、国防和科学技术的现代化。  相似文献   

15.
正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是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战略支撑。要瞄准世界科技前沿,强化基础研究,实现前瞻性基础研究、引领性原创成果重大突破。加强应用基础研究,拓展实施国家重大科技项目,突出关键共性技术、前沿引领技术、现代工程技术、颠覆性技术创新,为建设科技强国、质量强国、航天强国、网络强国、交通强国、数字中国、智慧社会提供有力支撑。——党的十九大报告  相似文献   

16.
《科学家》2015,(9)
科学技术是一个民族文明程度的重要标志之一,是民族生命力、创造力的生动体现。大力发展科学技术不仅能够推动生产力的发展,而且还能够促进文化的传播、发展与创新。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也是我们国家永葆生机的源泉。创新推动社会生产力的发展;能够推动生产关系和社会制度的变革,能够推动人类思维和文化的发展。笔者作为青年一代,勇担重任,结合自身的在校经历,提出了培养科技创新人才的建议。  相似文献   

17.
走优先发展出口加工业的道路蒙古人民共和国是一个工业化起步较晚的社会主义国家。1960年,人民革命党第十四次代表大会决定实现社会主义工业化,并确定了把蒙古变成“工业——农牧业国”的目标。在一个具有悠久游牧历史、没有任何工业传统、科学技术十分落后的游牧国家里,如何实现工业化,这是一个新课题。对此,人民革命党在60—70年代进行了探索,  相似文献   

18.
《神州》2006,(2)
被科技工作人员亲切地称为黄总的黄春平, 个子不很高,但身体壮实,走路虎虎生风,讲话爽朗大气,用“脸色红润、精力充沛、目光如炬”的词语来形容最贴切不过了。他混杂在年轻的科技工作人员中忘我地投入工作时,丝毫看不出他已有65多岁的年纪。黄春平曾担任国家高技术“863-4”计划首席科学家,是全国“五一”劳动奖章, 载人航天贡献奖、载人航天功臣奖、二次航天奖、航天长征特等奖获得者,在心爱的火箭面前,  相似文献   

19.
根据中共中央决定,全国科学大会即将在北京召开。全党全军全国各族人民和全体科学技术工作者正在广泛动员起来,向科学技术现代化进军。 "中国是世界文明发达最早的国家之一。"伟大的中华民族诞生过许多杰出的科学家和能工巧匠,创造过灿烂的古代科学文化,谱写过人类文明的光辉篇章。只是在近代,由于外国的侵略和本国的腐朽统治,科学技术发展停滞了,落后了。解放以来,毛主席、党中央领导我国各族人民创造了奇迹,把一穷二白的旧中国改造成为初步繁荣昌盛的社会主义新中国。今天,粉碎了"四人帮",第一次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宣告胜利结束,在英明领袖华主席为首的党中央领导下,我国人民团结奋斗,我国悠久的文化传统必将发扬光大,科学事业必将出现兴旺发达、捷报频传、人才辈出的崭新局面。把握住科学技术现代化这个关键,我们必将实现伟大领袖毛主席和敬爱的周总理的遗愿,在本世纪内建成一个具有现代农业、现代工业、现代国防和现代科学技术的强大的社会主义国家。中国必将对人类作出更大的贡献。览古可以励今。在迎接全国科学大会的日子里,本刊除陆续刊载一些关于我国古代科学技术的考古发现和研究文章外,特组织这次笔谈,请科学家和科学史工作者介绍我国古代科学成就的若干方面。谨以此作为向大会的献礼。  相似文献   

20.
科学技术,是一种知识,也是一种力量,以现代言更是社会生产力中最活跃和决定性的因素。所以有人说一个地方其科学技术是弱是强、科学技术运用是多是少、科学技术人才队伍是大是小、科学技术成果是丰是歉、科学技术市场是旺是冷,是这一地方文化昌盛与否、经济发达与否和未来综合发展实力是强是弱的一个表证。作为记述一个地方自然、社会的历史与现状的综合性县级志书,对当地的科学技术予以记述乃人之所望、史之所需。故尔,际今第二届修志工作走到现在,对县志记载科学技术,从整志安排、专篇(章)立目、具体载述与如何反映时代特征、表现地方特色予以议论探讨仍有其必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