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鄂豫皖时期,“一把辛酸泪” 1913年2月.韩先楚出生在湖北省黄安(今红安)县一个贫苦农民家庭.当过放牛娃,学过篾匠.在武汉做过短工。少年时代的艰辛经历。使他很快接受了“官逼民反”的革命思想。1927年11月.黄麻起义爆发时,他加入了家乡的农民协会,参加过反帝大同盟,还当过乡苏维埃土地委员。  相似文献   

2.
正要到过年啦,俗话说,每逢佳节胖三斤。在这个节日气氛愈来愈浓的时候,有没有分外想念盘子里那些个鸡、鸭、鱼、肉……呢,本期栏目就围绕着"吃"展开,提前祝大家新年快乐,吃得开心,吃得健康哦。多吃猪蹄真的对皮肤有好处吗?常听老辈说要多吃猪蹄,因为猪皮里含有大量的胶原蛋白,对皮肤有好处。甚至于一些保健食品也纷纷打出了胶原蛋白的旗号,仿佛只要吃了该产品,今年二十,明年十八,延年益寿妥妥的。事实上,胶原蛋白实际上是一种蛋白质,其  相似文献   

3.
吃鱼吃鱼在宝应是寻常事。城里人下班回家,路过菜场,弯进去转转,提上几条鱼出来,下酒菜就有了。乡下人罱河泥可以罱到鱼;给田里灌水放水,在决口处放一张小网,鱼喜逆水而上,刚好自投罗网;即使米已经下锅而鱼鳞还没有半片也不要紧,提一竿鱼叉在河边随意走走,发现目标奋力一掷拉回来,叉上的鱼还活蹦乱跳呢。宝应人吃鱼,烹调方法是应有尽有,热炒、红烧、白煮、清蒸、油炸、熬汤等一应俱全。菜名也颇具艺术性,芙  相似文献   

4.
张国华 《文史月刊》2008,(12):69-70
古语云“民以食为天”,所谓“人是铁舨是钢,一顿不吃饿,导慌”是也。我今年62岁,从我记事起,至今已有50余年,50多年来,我亲历、亲睹、亲闻了“吃”的变化。一、从吃饭数量上看饥饱新中国成立后,国家进入国民经济恢复时期。由于之前连年的战争,粮食消耗过大,往往寅吃卯粮。  相似文献   

5.
吃“妖肉”     
从前,东山脚下有一个猎人。这猎人力气很大,射得一手好箭,还很有智谋。一天,猎人上山打猎。他追赶一只麂子,进了深山。那山生的险峻峥狞,阴森恐怖;山中多洞,洞中多妖。  相似文献   

6.
酥油茶是藏族日常生活中不可缺少的最有特色的饮食之一。酥油是藏族食品的重要组成部分,茶在藏族饮食中与盐一样重要。由于云南和西藏毗邻,两地交往频繁,藏族的这一生活习惯也传到了云南。但云南人不言“喝”而称之为“吃”酥油茶。云南人“吃”的酥油茶,打法与用具基本与藏族相同。最初,酥油,打茶筒、煮茶的黑陶罐、木碗,装酥油的木食盒、装配料的木罐,长柄深肚的铜茶勺等等都是从藏区来的正宗货,打茶方式和“吃”茶方式都十分正宗,但天长日久便融入了云南人的新特色。云南盛产的麻子、核桃仁、花生、芝麻等食品,经过精心焙烤,捣碎碾细以后都可以加在酥油茶中。酥油茶的香味便出现多样的变化,带上了云南味。藏族用饼茶打酥油茶是为了解决蔬菜不足产生的营养成分欠缺问题。饼茶主要由茶树的脚叶制成,所含成分很能满足这种需要。云南人“吃”茶主要在品尝清香的茶味,云南又是产茶之地,藏族打酥油茶用的饼茶便弃之不用,认为茶味太涩。云南人常以上好的普洱茶、苍山茶、玉露茶、十里香茶等等入料,茶味就与藏族的酥油茶大不相同。云南人在酥油茶打好放入碗中后,有时还爱加上点平时喜吃的油酥椒或辣椒油。这么一来,酥油茶就更具有其云南“吃”法了。藏族就酥油茶而食的糌粑是用青稞炒面和...  相似文献   

7.
2021年2月26日,位于美国纽约的彼得·卢格尔牛排屋为了招揽顾客,从杜莎夫人蜡像馆借来5尊名人蜡像。前来用餐的顾客可能在吧台“邂逅”电视剧《广告狂人》主人公唐,德雷珀,也会看见奥黛丽·赫本穿着《蒂凡尼的早餐》中的服饰坐在餐桌旁等你就餐……餐厅副总裁丹尼尔·图尔泰表示,希望在疫情尚未消除时,以这种“有趣、安全”的方式,用名人蜡像填补餐厅部分空座。既是推动纽约市放宽新冠肺炎疫情对室内用餐的限制,同时也缓解了顾客用餐时的孤独感。  相似文献   

8.
码头工作既是工人们的衣食之源.也成为工头们聚敛财物的目标之地。码头工作权的封建垄断让贪得无厌的封建把头横行于码头.不仅欺压工人,而且勒索客商,导致武汉码头纠纷频繁发生,成为寄生在码头之上的吸血虫。  相似文献   

9.
北京四九城里有很多秘史,大多流传在最有北京味道的地方——四合院。在充满清朝秘史的四合院中品尝御膳私家菜,那感觉定是不一般吧?  相似文献   

10.
刘继平 《文史月刊》2009,(10):70-70
每个时代有每个时代的主题。小时候家里穷,经常饿肚子,“吃”就是那个时代的主题。  相似文献   

11.
《旅游》1994,(10)
改革开放,使我国的旅游业日益繁荣发展。中外宾客纷至沓来,涌入北京城。于是,首都的各大豪华宾馆、饭店如雨后春笋般拔地而起。随之而来的是,“吃”饭店的人也多了起来。尤其是一些道貌岸然的谦谦君子,以高雅为幌子,“吃”的却不是正道儿。  相似文献   

12.
近代中目是一个吃人的社会,“自己想吃人,又怕被别人吃了”,人人“都是吃人的人”。“所谓中国者,其实不过是安排这人肉的筵宴的厨房。”贵吃贱,大吃小一仁吃下,强吃弱,就是中日“吃人和被吃”历史的全部,也是中国文明之进化的劣根性。中国社会的不平等及其“吃人”的本质,中国社会政治和伦理的惨无人道,由此可见一斑。  相似文献   

13.
苏轼的《惠崇春江晚景》“蒌蒿满地芦芽短 ,正是河豚欲上时” ,说的“蒌蒿” ,有人考证就是柳蒿。柳蒿为菊科植物 ,属蒿中的白蒿 ,略苦 ,味似柳 ,故名柳蒿。柳蒿有解毒作用 ,与河豚同煮 ,可消解河豚之毒。从苏轼的诗看 ,我国食用柳蒿的历史十分悠久 ,而且范围很广。可要说最会吃柳蒿的 ,当属嫩江流域的达斡尔人了。柳蒿芽达斡尔语“昆米勒”。清人西清在《黑龙江外记》中写齐齐哈尔一带特产时 ,说“野菜有柳蒿者 ,春日家家采食”。齐齐哈尔本是达斡尔族聚居的地方 ,其食俗受到达族人的影响极深 ,春天吃柳蒿芽 ,早已成为风气。我小的时候 ,经…  相似文献   

14.
王希季是著名的“两弹一星”功勋科学家,1921年出生于云南昆明,白族。1938年,高中一年级考上中国战时最高学府西南联大,曾轰动一时。谁也想不到,这位天才少年在联大学习时曾吃过“零蛋”。据王希季回忆:当年在联大机械系任教的是我国唯一的机械大师刘仙洲教授,他对学生的学业特  相似文献   

15.
《百年潮》2017,(4)
正赴苏联莫斯科的专列驶过第一站奥特堡尔后,已到了吃饭的时间。"好啊,我们要吃洋饭了。"毛泽东风趣地问李家骥:"家骥,你喜欢吃西餐吗?"李家骥说:"喜欢,不过西餐不如中国菜好吃。主席如果不习惯西餐,我们可以让我们自己的厨师搞一点。""不,不能吃我们的,还是吃他们的饭,这也是个礼节嘛!刚坐上人家的车,就用我们的大师傅自己做,不大好。"一会儿,苏联厨师就  相似文献   

16.
朱冬生 《纵横》2020,(2):43-47
近期,在湖北出现的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席卷全国,牵动着亿万人民的心,而这次病毒的来源,跟野生动物有关。2003年的“非典”是由于餐桌上出现了果子狸,这次的新冠肺炎是由于餐桌上出现了蝙蝠,这不能不引起人们对“吃”的重视和关注。  相似文献   

17.
"吃鼓藏"叫吃鼓,祭鼓。苗话叫"诺纽"努牛"等,"诺"是吃,"纽"是鼓,汉译为"吃鼓"。贵州从江苗族吃鼓藏是一项重大的祭祀活动,仪式过程复杂烦琐,神秘肃穆,娱人娱神(鬼),而且延续时间长、规模大,其文化内涵包括了苗族的哲学、历史、宗教、传统文化等。  相似文献   

18.
人在旅途,吃是旅游六要素之一。旅游饭店业,"吃"的是文化,说的是吃文化。旅游餐饮,餐饮文化了世界旅游日;天下一关,一观了天下百锅宴。  相似文献   

19.
谢建平 《文史天地》2012,(11):95-95
闭门羹是指拒绝客人进门。拒绝客人进门还有一杯羹招待,这就有点匪夷所思了。羹,读作gēng,是一个会意字,从羔,从美。在古代,羊肉是古人的主要食物,因此用羔和美会意,表示羊肉的味道鲜美。用羊肉调和五味做成的带汁的羊肉叫作羹,后来煮熟带汁的蔬菜也叫羹。  相似文献   

20.
正旧时,苗族民间严禁本民族民众染有偷、扒、抢、嫖、赌等违纪违规行为,若有人偷窃别人的钱财,对初犯者实行劝告,再犯者批评教育与警告,屡教不改者则根据"苗族法规"的规定,由寨主出面召集当地民众到偷盗者家中集体开餐,白吃白喝一餐,俗称执行"苗法"吃"贼饭",让犯规者既受到经济制裁、长记性、失其脸面,又使全寨民众受到教育。20世纪80年代,笔者在湖南城步苗族自治县汀坪乡人民政府工作时,曾赴冲头村目睹并参加过一次执行"苗法"吃"贼饭"的活动,至今想起来仍然心有余悸。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