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论社会思潮的民众评价机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陈新汉 《攀登》2003,22(3):32-37
梁启超和我国当代学对社会思潮的规定实际上指出了其民众评价论的本质。社会思潮的内容和主体及其组织状态体现了民众评价活动的本质特征。社会思潮在思想理论体系和社会心理的互动中形成,并在多种社会思潮的互相冲击、碰撞、交汇、融合中展开。社会思潮与社会舆论都是民众评价活动的形式,但二不同;社会思潮与社会意识形态之阎也是既有相同点又有不同点:社会思潮以特殊的形式体现民众评价活动的作用。要重视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对社会思潮的引导。  相似文献   

2.
何越 《史学月刊》2005,(9):123-126
一西方政治理念的进步是政治明建设的思想基础 政治明反映的是人类政治生活的进步状态,明的政治理念是政治明的思想基础。它集中表现为明的政治心理、明的政治道德、明的政治思想和明的意识形态,作为社会主体——人的政治心理、政治情感和价值取向直接影响着社会的政治发展,政治明由低级形态向高级形态进步总是由政治理念的进步开始的。  相似文献   

3.
“和平长入社会主义”是布哈林提出的一个重要理论问题。随着人们对布哈林问题的再评价,这个问题也引起了学术界的关注。下面我想就这个问题谈谈自己的浅见,以与学术界同志商榷。 在讨论这个问题时,如何理解布哈林的“和平长入”论,是一个首要问题。人们都知道,第二国际的修正主义头目伯恩施坦最先提出了“和平长入社会主义”的理论。他断言,在资本主义社会内部,不需  相似文献   

4.
粟霞 《攀登》2020,39(3)
马克思主义对于"意识形态"的使用与建构,不仅揭示了既往哲学认识论中存在的"颠倒"现象,也超越了一般政治实践中的"理性"目标。马克思和阿尔都塞的观照维度不同,前者侧重于揭示私有制社会中意识形态的非独立性及特定的利益指向;后者倾向于展现意识形态的内部结构与运作机制,描述它对社会整合的价值。当代中国的意识形态建设,不仅要借鉴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理论体系,强化物质基础、警惕外来不良思想的蚕食,也需要凸显中国的历史和民族特色,借助科技创新的成果来加以传播。  相似文献   

5.
松动的纽扣     
1920年的一天,苏维埃人民委员会主席列宁在路口遇见了工作人员布哈林。布哈林走得很匆忙,列宁无意间瞥见他上衣口袋的纽扣快掉了,打算告知,转身却发现他不见了。第二天,列宁又碰到布哈林,看见那纽扣仍在袋口摇摇欲坠,便好奇地想知道他何时才能发现,于是故意没吭声。到了第三天,那颗纽扣已经掉了,可布哈林仍没察觉。又过  相似文献   

6.
近年来国内外对布哈林的研究十分活跃,提出了各种观点。本刊现发表《有关布哈林的若干问题》一文,以期推动这一研究的进一步开展。  相似文献   

7.
近几年来关于布哈林的问题,国内外提出了许多问题,摆出了各种观点,很值得研究。本文仅就《世界历史》1981年第一期《有关布哈林的若干问题》一文中所及列宁和布哈林在国家问题上的争论,谈一点粗浅的见解。  相似文献   

8.
敖带芽 《攀登》2010,29(1):14-19
本文对我国意识形态建设创新的突破口、意识形态的研究方法、意识形态领域的斗争、社会思想的多样性与意识形态的包容性、核心价值体系的大众化以及凝聚改革发展共识等问题进行了分析,并对社会主义意识形态领域发生的新变化和新情况进行了探索研究。  相似文献   

9.
巫术思想及信仰在汉代具有深厚的思想基础和社会基础。是汉代思想文化的重要组成。巫术与汉代知识和思想发展水平相适应。巫术思想和巫术活动具有广泛性特征。巫术在汉代思想文化中的功能主要表现在文化知识的积累与思想信仰两个方面。是文化知识积累的重要途径,是文化“小传统”的主要发展形式。民间巫术信仰与主流意识形态之间存在共同的知识基础和思维模式.汉代官方意识形态及精英知识阶层中杂糅了大量巫术因素。民间巫术具有社会凝聚作用,对官方意识形态和文化也有一定拒斥功能。  相似文献   

10.
日本利用宗教侵华之剖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宗教是群众性、民族性和国际性的现象。它作为一种社会意识形态,是人类在一定历史时期产生的,对支配自己命运的客观世界的一种虚幻观点,但却发挥着深远的影响。作为和某些特定民族的历史文化、思想情感密切相关的宗教,它不仅涉及到其民族的社会生活、风俗习惯和心理状态,而且与社会的政治、经济、军事等方面有着密切的联系,成为一种不可忽  相似文献   

11.
本文在反思意识形态史学的基础上,把中国近代史用五次战争、三场改革、一次革命串连起来。用解释学的方法,从人类文化学、心理文化变迁、思想文化层面、政治制度层面等视角重新审视、解读中国近代史。提出一个民族要不失时机地进行制度创新,要避免政治参与所引发的井喷效应。  相似文献   

12.
<正>在8.19重要讲话中,习近平指出,"意识形态工作极端重要,宣传思想工作就是要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巩固全党全国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那么,作为传播宣讲意识形态的主阵地之一就是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课堂,如何提高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实效性成为能否做好意识形态宣传工作的关键环节。对此从教学主体和客观环境两个方面来分析。一提高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实效性的主体因素  相似文献   

13.
郑异凡同志在《有关布哈林的若干问题》(下简称《若干问题》,见《世界历史》杂志1981年第1期)一文中,对布哈林的理论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对布哈林原来长期受批判的理论问题提出了一系列新见解,尤其是对布哈林的经济理论,例如农业发展和工业发展相互促进,在向社会主义过渡时期中,市场关系、货币、交易、银行等仍起着非常巨大的作用,作了相当精练的概括和独到的论述,读后深受启发。但是,文中基本否认布哈林在马克思主义国家学说问  相似文献   

14.
本文以霍布斯鲍姆史学思想与社会价值基础为视角 ,从其史学思想的现实关怀问题切入 ,透过历史认识主体之意识形态立场与史学之社会政治功能关系问题的思考 ,揭示出霍布斯鲍姆是一位具有强烈责任感和凝重使命感的人文科学家。  相似文献   

15.
敬海波 《沧桑》2009,(6):184-185
随着高校的扩招,社会需求的紧缩,大学生的就业形势日益严峻。思想政治教育是大学生就业指导的灵魂,并贯穿其全过程。因此,在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中,要发挥思想政治教育的文化扬弃功能,以转变大学生的就业文化;要发挥思想政治教育的思想预警功能,以作好就业准备与提高就业能力;要发挥思想政治教育的心理和谐功能,以构建大学生的和谐就业心理。  相似文献   

16.
网络社会是现实社会的延伸和发展,社会心理是意识形态的直接来源,顺应网络社会的发展呈现出新的特点。网络中"二元互动式"人际交往、人们对事物的"分裂式"认知表达以及网络社会与现实社会的交融整合使社会心理的传播、发展和内容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相似文献   

17.
本刊1981年第1期发表的郑异凡同志的文章《有关布哈林的若干问题》对布哈林的是非功过提出了新的看法,引起了学术界的注意。本刊同年第6期发表了三篇争鸣文章,周耀明同志的《布哈林的“和平长入社会主义”决不是马克思主义理论》、张镇强的《布哈林的“和平长入社会主义”符合马克思主义理论》、王炳煜和陈凤荣的《关于列宁和布哈林在国家问题上的争论》。 关于布哈林问题的讨论反映了党的三中全会以来我国学术界解放思想、探求真理的理论勇气和百家争鸣的学术气氛。 为了深入讨论布哈林的问题,促进对社会主义理论问题的研究,本期发表了李振海对郑异凡关于列宁同布吟林在国家问題上的分歧的评价的批评文章和郑异凡进一步论述这个问题的文章。  相似文献   

18.
20世纪50—60年代,为争夺意识形态和思想文化阵地,美国对新中国实施了以冷战宣传为主要形式的心理战。美国对华冷战宣传计划的主要内容包括:广播渗透、播撒传单、涉藏反华宣传、针对中国研制和试爆第一颗原子弹开展心理"反宣传"计划。50年代的心理宣传计划,带有明显的战时色彩,特别是朝鲜战争期间,其心理宣传攻势直接服务于战争需要。60年代,美国对华冷战宣传呈现出新的特点,主要表现为冷战宣传手段的多样性和受众的广泛性。美国对华开展的大量负面冷战宣传势必对中国国家形象产生一定的消极影响,塑造了西方民众对中国的刻板印象。这种冷战宣传触及了东西方对抗的本质——意识形态和思想观念的冲突。通过对华心理宣传,美国试图借助文化产品的输出公开或隐蔽地推销其社会意识形态,旨在达到促使中国国家体制发生变更的基本目标。  相似文献   

19.
随着改革的深入开展,我国社会意识形态与价值观的冲突明显加剧,这使得我国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遇到一系列教育生态问题,学生的思想教育出现了生态危机。鉴于此,需要从生态学马克思主义的角度审视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分析大学生思想道德及主流意识形态的状况,探究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生态危机的具体表现,从而寻找优化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生态价值的方法和途径。  相似文献   

20.
何颖  马晓红 《攀登》2014,33(4):13-18
邓小平一生致力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制度和理论的探索与实践,特别是将很大的精力集中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上。他从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观出发,科学阐明了新时期意识形态建设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的指导地位,形成了意识形态与党的中心工作的关系及党如何坚守核心价值观等一系列重要思想、观点和论断,形成了独具特色的邓小平意识形态理论。邓小平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做出了杰出的理论贡献,不仅成为引领社会、凝聚人心、推动发展的强大支撑,而且对新形势下进一步加强党对意识形态引领作用,为全面深化改革开放提供了强大的精神动力和坚强的思想保证,对党、对国家、对民族具有根本性、战略性、全局性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