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人们评价《马氏文通》,往往只注意它模仿拉丁语法而忽略它对前人语法研究成果的继承。本文就《文通》直接摘引前人语法论述的情况作初步考察,为《文通》的研究者们提供一个参考。 《文通》摘引前人有关语法方面的论述近70处,出自30余部古代经典著作、韵书,字书等。象:《文心雕龙》、《说文解字》、《颜氏家训》、《助字辨略》、《经传释词》、《日知绿》、《广韵》、《左传》、《尔雅》、《玉篇》、《六书》、《博雅》、  相似文献   

2.
在几种版本的《马氏文通》里,质量最高,读起来最方便的要数吕叔湘、王海棻二位先生编的《马氏文通读本》(以下简称《读本》).《读本》是以章锡琛先生的《马氏文通校注》本(以下简称《校注》本)作底本,校以商务印书馆光绪甲辰(1904)本.《校注》本的校勘、标点错误较多,《读本》对此大多已作了校改.虽然如此,还有几处校点遗漏、失误.今不揣冒昧,提出几点补正,供编者修订时参考.不当之处,请编者和读者指教.  相似文献   

3.
《马氏文通》一书在尝试建立汉语语法体系的创作中,充分照顾了汉语的实际特点,揭示了古汉语的内在规律。本文从该书的"静字"一章入手分析,证明马氏的成果没有脱离汉语的语言法特点。  相似文献   

4.
山东巡抚周馥在清朝末年组织学者编纂的《教务纪略》一书,今多以为系当时学者李刚己所编,其实李刚己只是为《教务纪略》起草初稿,原稿保存在李氏文集《李刚己遗集》当中,所拟书名为《西教纪略》。对比两书,可以看出,李刚己撰述《西教纪略》的主旨,与周馥编定的《教务纪略》存在重大差别,即《西教纪略》是要给民众讲解什么是西洋宗教,《教务纪略》则是用于指点官吏怎样处理民教关系;前者主张平等尊重中国固有的儒家思想和外来西洋文化,并从中汲取有益成分,使之相辅相成,以此作为中国士民认识西洋基督教及其衍生文化的根本出发点;后者则是主张“中学为体,西学为用”,将李刚己所要切入的中西文化关系问题,转换成为新来西洋宗教与中国旧有之佛教、道教的关系。  相似文献   

5.
黎夏 《神州》2020,(5):71-71
古典名著《山海经》自问世便以“奇”著称,其中古汉语语法现象更是值得深究。本文将以全书的“是”字为研究中心,归纳分析其词性与语法作用,体会古著中的语法特色。  相似文献   

6.
正在19与20世纪之交,中国学术界发生了几件大事:1898年,马建忠根据西洋语法理论,完成了《马氏文通》,中国有了第一部语法书;1899年,在河南安阳发现了殷商甲骨文;1900年,在甘肃敦煌发现了大量六朝至唐代的写本。其后,随着北京大学国学门、清华大学国学研究院和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的成立,中国学问的研究取得很大的进步,终于完成了传统学术向现代学术的转型,形成了一时的新风气。用周法高先生的概括:"二十世纪以来对中国学问的研究,和清代的学术研究有  相似文献   

7.
《马氏通》的序中有一段话,说:三之学(按指“训诂、音韵、字书三之学”——引注),至我朝始称大备,凡诂释之难,点画之细,音韵之微,靡不详稽旁证,求其至当。然其得失异同,匿庸与嗜奇,又往往互相主奴,聚讼纷纭,莫衷一是。则以字形字声,阅世而不能不变,今欲于屡变之后以返求夫未变之先,  相似文献   

8.
昔古圣开物成务,废结绳而造书契,于是文字兴焉.夫依类象形之谓文,形声相益之谓字;阅世递变而相沿,讹谬至不可殚极.上古渺矣;汉承秦火,郑许辈起,务究元本,而小学迺权舆焉.自汉而降,小学旁分,各有专门.欧阳永叔曰:“《尔雅》出于汉世,正名物讲说资之,于是有训诂之学;许慎作《说文》,于是有偏旁之学,篆隶古文,为体各异,于是有字书之学;五声异律,清浊相生,而孙炎始作字音,于是有音韵之学”.吴敬甫分三家,一曰体制,二曰训诂,三曰音韵.胡元瑞则谓小学一端、门径十数,有博于文者、义者、音者、蹟者、考者、评者.统类而要删之,不外训诂、音韵、字书三者之学而已.  相似文献   

9.
有关郑和下西洋的史料,我看过最主要的有马欢《瀛涯胜览》、巩珍《西洋番国志》(不全)、费信《星槎胜览》、黄衷《海语》、张燮《东西洋考》以及《明史》等约十余种。但其中除《明史》之外,严格说来,都不算“正史”,只能称为游记、笔记、或小说演义之类。  相似文献   

10.
语法学是研究造句和用词规律的学科。训诂和校勘是解释和校正古书的学问。古书主要是古语言的记录。古语言不可能离开古语法。因此解释或校正古书时常会遇到语法上的问题。如果运用古语法知识来解释和校正古书,就会把问题看得更全面、更正确,更便于说明自己的观点,使自己的观点有说服力。不过语法学在我国发展较晚,《马氏文通》以前,我国只有些研究虚词的书,如《助字辨略》、《经传释词》等,而没有系统的语法学。近代和现代虽然有些人研究古语法,但也很少有人应用古语法知识来解决训诂、校勘中的语法问题。因此不但前代人不会运用古语法知识,乃至在训诂、校勘上发生语法上的错误,就连现代人也常常犯同样的毛病。  相似文献   

11.
《崇祯历书》,明文渊阁大学士礼部尚书徐光启、太仆寺少卿李之藻、光禄寺卿李天经及西洋人龙华民、邓玉函、罗雅谷、汤若望等撰。初,明钦天监本郭守  相似文献   

12.
《八桂山水旅游诗话》(选载)梁超然五、奇委更万端异彩尽群变(一)清秀奇古惬人心从来只合数桂林我国著名老画家刘海粟,足迹遍天下,正如他在《水调歌头》一词中所说:“老海生平汗漫,虎步西洋东海。”可是当他八十三岁来游桂林的时候,仍然是那么兴致勃勃,“畅游漓...  相似文献   

13.
《“买东西”考》献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买东西”考》献疑徐时仪陈江先生《“买东西”考》①(下简称“陈文”)一文认为“‘买东西’一词究竟起于北宋还是明季,成为该词语源学、语义学、社会学考察的前提”;指出“东西”一词“本为明嘉、万年间地区(东南沿海)性、行业(海外贸易)性方言,随着东、西洋...  相似文献   

14.
韩美林 《神州》2020,(4):81-82
《史记》中“所”字的研究已经成为当前汉语研究中的重要组成元素,在古代中的语法现象应用范围较广,本文将围绕《史记》中“所”字的研究进行阐述,分别从指示代词、助词、其它词性以及结构的语法功能进行分析,旨在为日后研究“所”字的工作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5.
曾抗 《古籍研究》2000,(1):69-70
在《诗经》中,一首诗各章之间语句叠复,或一句、或数句的句式相同,字不变,或句式相同而字略异,但各章内容却大致相同,这就是诗歌理论所称的“套语”,或称为复叠。《诗经》特别是《国风》中的许多篇章经常出现这一语法修辞情形,可看作是《诗经》艺术创作上的一个显特点。荷马  相似文献   

16.
本从词汇、语法、语境三个方面考虑,对《论语》中的两个常用词“保”、“信”的释义提出并论证了自己的看法:认为《述而》“不保其往”之“保”不应训为“保守”,而应训为“凭恃”或“依据”;《公冶长》“吾斯之未能信”之“信”不是“信任”之义,而是“明”即“知道得很详尽、很透彻”的意思。  相似文献   

17.
林海英 《神州》2013,(21):155-155
连谓结构是汉语的特殊结构类型之一,其在汉语语法学界的重要地位引起了众多学者的关注。从《马氏文通》开始,吕叔湘、杨树达、王力,赵元任、宋玉柱、朱德熙等人都对这一问题进行了分析和研究。  相似文献   

18.
《李太白全集》之《独涟篇》诗题颇为费解,若仅就字面,殊难理解。王琦注本在该篇篇首有大段题解:萧士斌日:《独漉篇》即《拂舞歌》五曲中之《独禄篇》也,特《太白集》中“禄’’作“漉”字,其间命意造辞亦模仿规拟,但古词为父报仇,太自言为国雪耻耳。古词日:“独禄独禄,水深泥浊;泥浊尚可,水  相似文献   

19.
对扬雄《方言》一书,向有宗从《尔雅》、拟则《尔雅》等说法,按照这种看法,《方言》在体例上是模仿《尔雅》,对词义的诠释,也是照搬《尔雅》释义.《方言》只是在《尔雅》释义的基础上做了一些补充,或为《尔雅》的训解作释.我们认为,如果从《尔雅》一书在语言学史上所占重要地位角度,说《尔雅》对《方言》编写有一定影响,是可以的,如果说《方言》从体例到内容都宗从《尔雅》、拟则《尔雅》,却是值得研究的.  相似文献   

20.
一观察经济学在日本的发展,应该怎样划分历史时期,目前还没有定论。福田德三在一九一五年写的文章里指出:“从西洋经济学输入日本之后,我认为在日本大致可以划分为四个时期。”他把从幕府末年至当时,大约五十年间,划分为如下四个时期。等一期是原封不动地输入西洋经济学的“输入时代”。是以神田孝平的《西洋经济小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