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牛莹 《神州》2014,(3):26-26
蒙古族是能歌善舞的民族,以蒙古长调为代表的蒙古族民间艺术更可以称谓整个中华民族的艺术明珠,新时期蒙古长调民歌被广泛应用于艺术演唱和音乐教育,如何进一步开发蒙古长调民歌的资源成为一个紧要的课题。本研究从历史形成、阶段发展与艺术特点三个方面进行了蒙古长调民歌的研讨,从艺术、历史和教育的角度对蒙古长调民歌展开了深入地分析,希望对于蒙古长调民歌的教学和艺术研究有所启迪。  相似文献   

2.
《文史月刊》2011,(11):5
马头琴是蒙古族音乐文化的典型代表,无论是它的造型、制作材料,还是它的音质音色、音乐表现风格和演奏方法,均体现着蒙古族的性格内涵,充分反映了蒙古族游牧生活的历史形态,表达着蒙古族对自然宇宙哲学性的思考和体悟。  相似文献   

3.
舒泥  时潇 《世界遗产》2013,(3):100-103
蒙古族的优秀文化遗产,几乎都刻有蒙古自然、经济和社会的深深烙印。如果这些因素悄然消亡,那么,游牧文化会失去浓厚的民族气息,日渐暗淡无光,甚至退出历史舞台。  相似文献   

4.
王莹 《世界》2007,(1):58-63
2005年11月28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总干事松浦晃一郎在北京向中国文化部长孙家正颁发中国入选第三批“人类口头和非物质遗产代表作”项目的证书。两个项目分别是“中国新疆维吾尔木卡姆艺术”和“蒙古族长调民歌”。“蒙古族长调民歌”是中国第一次与外国联合.就同一非物质文化遗产向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申报的项目。——题记  相似文献   

5.
《山茶》2010,(6):34-35
提起蒙古族,很多人会立即想到那句流传已久的“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事实上.蒙古族人的生活环境绝非民歌中表达的这么简单与平静。蒙古高原四季温差大.终年干旱少雨.加之土质疏松、含沙量大,只适合多年生草本植物的生长.而蒙古族先民就是在这样恶劣的环境下.逐水游牧,  相似文献   

6.
黑龙江地区长期生活着大批蒙古族人民,他们在独特的生活方式和生产环境中创作了无数优秀的蒙古民歌,本文就这些民歌的形成和分布以及价值进行分析讨论。  相似文献   

7.
邱新宇 《神州》2013,(17):241-241
黑龙江地区长期生活着大批蒙古族人民,他们在独特的生活方式和生产环境中创作了无数优秀的蒙古民歌,本文就这些民歌的形成和分布以及价值进行分析讨论。  相似文献   

8.
满族与蒙古族在语言文化上的相互影响源远流长,在不同的历史发展阶段,满族蒙古族的语言文化地位是不同的,其语言文化接触与互动主要分为三个阶段:女真人借用蒙古文字阶段;满族、蒙古族语言文化互相影响阶段;满族、蒙古族语言文化接触弱化——满语受到汉语影响迅速汉化的阶段,反映了不同民族历史环境的积淀,折射出民族交往、发展的轨迹和社会文化的影响.  相似文献   

9.
蒙古族是一个勤劳勇敢、聪颖智慧、吃苦耐劳、不畏艰险的伟大民族,蒙古族又是一个历史悠久而又富于传奇色彩的英雄民族。千百年来,蒙古族伴着“逐水草而迁徙”的游牧生活,经历了漫长而艰辛的岁月,创造出厚重而深邃的历史,书写着灿烂而辉煌的文明。1300年前南北朝时期的民歌“敕勒川,阴山下,天似穹庐,笼盖四野。  相似文献   

10.
牛莹 《神州》2014,(5):38-38
本研究在分析蒙古长调产生历史的基础上,对于内蒙古东部地区长调民歌进行了研讨,对于内蒙古东部地区长调民歌的起源进行了描述,分析了内蒙古东部地区长调民歌的艺术特色,并且提供了内蒙古东部地区长调民歌的演唱技巧,希望能够从多重角度来展示内蒙古东部地区长调民歌的魅力。  相似文献   

11.
《文史月刊》2011,(11):F0002-F0002
马头琴是蒙古族音乐文化的典型代表,无论是它的造型、制作材料,还是它的音质音色、音乐表现风格和演奏方法,  相似文献   

12.
新疆博湖县是一个多民族聚居的县,保留了一大批年代久远、具有历史文化研究价值的民族民间艺术。托布秀尔乐器、蒙古族民间长调、古典蒙古族服饰、江格尔说唱、沙吾尔登舞蹈等都有着深厚的民族民间艺术气息。  相似文献   

13.
为了弘扬蒙古族优秀的传统文化,交流近年来蒙古史研究的最新成果,探讨在新时期蒙古族社会的可持续发展问题,2 0 0 3年1 0月3日至5日,国家民委民族问题研究中心、内蒙古大学蒙古学研究中心及蒙古学研究院、云南大学西南边疆少数民族研究中心、中国蒙古史学会、云南省通海县政府等单位,在云南昆明联合举办了中国蒙古族历史与文化学术研讨会。本次研讨会引起了蒙古族研究界的极大兴趣。我国内蒙古、云南、新疆、青海、北京、香港和台湾等省区以及美国、日本、韩国等国家的1 2 0余位代表参加了会议。会议进行了广泛的学术交流,代表们各抒己见,讨…  相似文献   

14.
文华 《满族研究》2007,(3):104-107
黑龙江省以其独特的地域环境,悠久的历史文化,亦农亦牧的生产方式,特有的语言、语调及宗教、祭祀等诸多音乐的传承,造就了其风格独特的黑龙江省蒙古族民歌。  相似文献   

15.
鄂尔多斯羊绒衫无疑是我国家喻户晓的驰名品牌,给140多万人口的鄂尔多斯市带来了巨大的经济效益。在较长的时间里,鄂尔多斯是以蒙古族歌舞闻名于世,鄂尔多斯祝酒歌传唱一时,在青海的酒席上也时常可以听得到那首《金杯银杯》。著名的蒙古族歌唱家腾格尔就出生在这片富饶美丽的草原上,我们有多少次在酒酣之际为他深沉悠扬的歌声所陶醉啊!到鄂尔多斯的第一天,在下榻的鄂尔多斯饭店,亲耳聆听了蒙古族姑娘和小伙子美妙的歌声,蒙古长调似长空掠过的雁阵、似马头琴深情的吟咏,听得人心儿似在颤动呢!蒙古民族人人会唱歌跳舞,辽阔的蒙古草原上还不知…  相似文献   

16.
蒙古民族被誉为“马背上的民族”。马,对该民族而言,具有无法替代的作用,它既是生活资料,也是生产资料。长期的生产和生活经验及实践造就了蒙古人尊马、崇马的思想观念。这一思想观念必然要反映到社会意识范畴,深嵌在社会文化领域,从而形成了丰富的马文化。马崇拜是蒙古族马文化的重要特征与体现。在祭祀、通过礼仪和文学艺术等诸多方面,蒙古人都展示了他们对马的崇拜。  相似文献   

17.
龚强 《黑龙江史志》2009,(7):17-17,20
(二)黑龙江蒙古部落简史 黑龙江流域的额尔古涅昆是蒙古族的发祥地,蒙古人从这里走向了辽阔的大草原。经过几个世纪的游牧生活,有的蒙古部落又回流到黑龙江的土地上来。第一次迁徙,大约在12世纪初叶。古杜尔伯特部从贝尔湖东迁徙到嫩江左畔,这是蒙古人进入黑龙江内地之始;第二次迁徙在元初。成吉思汗将黑龙江地区分封给他的季弟帖木哥斡赤斤后,斡赤斤家族以及乞里克讷惕等部,随同斡赤斤陆续东迁到黑龙江各地驻牧;第三次迁徙,是明代嘉靖年间。科尔沁部酋奎蒙克塔斯哈喇为了辅佐蒙古正统大汗——达赉孙库登汗,几千帐人马进入松嫩平原。从此,他们成为黑龙江地区世居的蒙古族。  相似文献   

18.
涵泳音乐欣赏是沉潜音乐之中,通过对音乐的反复玩味和推敲,以获其中个味,再循序升华为潜移音乐文化是实现音乐欣赏的最高诉求。以古代歌曲的音乐与诗词契合表现形式,梳理历史文化与音乐文化的结合;以民歌,去引导民俗文化与音乐文化的撞击,以时代之音的变奏,去实现创新与开拓的塑造,以阳春白雪让学生在典雅音乐中熏陶;以大合唱和组歌使学生感受黄钟大吕的洗礼。从而实现音乐文化传承。  相似文献   

19.
以裕固族民歌(以下简称裕固民歌)为代表的裕固族民间音乐是该民族文化宝库中的一支奇葩。裕固民歌有其民族多元文化及多元民族文化的生成背景,并有其特殊的文化和教益功能。裕固民歌曲调及特色可从歌词来源、区域分布、内容题材、曲调歌种方面加以区分和概括。  相似文献   

20.
阜新东蒙短调民歌阜新原本是蒙古勒津部驻地,以游牧为生。17世纪中叶,河套地区的土默特右旗迁到阜新地区,这里的游牧蒙古人逐渐改变了生产方式,变游牧为农耕。几乎是在同时,喇嘛教传入阜新地区,与蒙古萨满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