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31 毫秒
1.
姚玉华 《神州》2011,(6S):96-97
随着经济的发展,科技的进步,信息技术正迅猛发展。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如何将现代信息技术有效地应用于音乐教学之中,使信息技术在音乐教学中发挥它应有的价值等问题,已成为我们每个音乐教师必须要不断深入研究与探索的课题。我在音乐教学中,利用现代信息技术使教学中集图文声像多形态信息为一体,突破传统教学在时间、空间上的限制,加强了教学的情景性、直观性,将音乐形象化,开阔了学生的音乐视野,使学生感受音乐的内涵,有效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了学生学习感受美、欣赏美、创造美的能力。  相似文献   

2.
彭辉 《神州》2011,(12):91-91
审美教育,是培养学生具有正确的审美观点和鉴赏美、创造美的能力的教育,是全面发展教育的必要组成部分。语文教材中有无尽的“美”的宝藏。在语文教学中,教师要把教材中的“美”展示在学生面前,启发他们去领略、去追求。感知关,激发审美情趣;理解美,接受美的陶冶;鉴赏美,品味美的形象。  相似文献   

3.
宋春虹 《丝绸之路》2009,(16):119-120
艺术体操是一项审美特征很强的体育项目,是实施美育的重要媒介,有着与众不同的美育功能。通过艺术体操教学.可以让学生在练习中感受美、鉴赏美,树立正确的审美意识,培养学生审美的能力、表现美的能力、创造美的能力,并能陶冶学生的情操。  相似文献   

4.
王波 《神州》2012,(22):198-198
作为基础教育小学阶段的美术教学,担负着陶冶学生情操、提高素养、增强学生美感体验,培养学生欣赏美和创造美的能力,开启儿童创造思维的重任。  相似文献   

5.
美无处不在     
美术课是为了让学生能学会感觉美、欣赏美、创造美,如何给学生实施美的教育,其实美就在孩子身边,作为一个有心的老师可以通过日常的教学与生活把美植入孩子心中。  相似文献   

6.
孙玉茁 《神州》2012,(25):88-88
德国诗人、美学家席勒在其《美学书简》中提到美育指"艺术教育",是培养学生认识美、热爱美和创造美的能力的教育。美育不可缺少,没有美育,就不可能有学生个性充分全面的发展;没有美的教育是不完整的教育。所以在初中化学教学过程中,应结合本学科的特点,充分挖掘美育因素,  相似文献   

7.
严权 《神州》2011,(2):65-66,68
历史课堂教学的语言美,其表现形式和方式是多样化的,而且具有发展性,囿于篇幅,只选取语音关阐述。语音美本身又包括了凝重美、深沉美、铿锵美、高亢美、抑扬顿挫美、普通话准读美读美、多媒体情境下语音织体美(多媒体审关场)等二级表现形态,笔者选取抑扬顿挫美、普通话准读美读美、多媒体情境下语音织体关等项进行探讨。我们历史老师,应该用自己美的语言、语音粘住全部的学生,谋求教学质量的提高,是中学历史教学素质教育的永恒主题。  相似文献   

8.
吕洁 《神州》2011,(5S):10-10
美育是体育教学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形体美、运动美、体育美等美育要件应更好地实施于体育教学之中,并通过体育教学这块育人之美的阵地,教育与培养人的形体美、心灵美和艺术美,从而增强学生表达美、观赏美、创造美的能力。  相似文献   

9.
刘永波 《神州》2013,(34):132-132
教学语言的风格美,就是不同个性的教师在教学的具体情境中,为了达到预定的教学目标,对教学内容的语言要素进行别具一格的创新运用所表现出来的具有极强的审美价值的语言格调。它既是教师艺术性、创造性劳动的表现,又是教师艺术性、创造性劳动的结晶。教师的勃勃生气所营造的引人入胜的课常教学气氛,诱发着学生的美感共鸣。因此,要使教学具有美的魅力,形成生机勃勃、洋溢着美的气息的过程,就必须精心追求教学语言的风格美。  相似文献   

10.
王冰 《神州》2011,(8S):95-95
美的艺术造就美的民族。杨德如《语文美育学导论》中谈到:所谓语文审美教育,就是“以马克思主义的审美观为指导,以语文教育中的美的因素去教育学生,培养学生健康高尚的审美观念与审美理想,陶冶学生的道德情操,提高学生感受美、鉴赏美以及创造美的能力的教育”。语文是~门充满美的学科,语文教材里蕴含着丰富的审美内容。  相似文献   

11.
大学美术教育不断提升学生的审美观念,引导学生更好地在知识的同时,学会认识美、感受美、创造美,不断提升学生的人文素养,用美的眼睛去认识社会,用美的双手去创造生活,培养他们的感知美和创造美的能力。  相似文献   

12.
包立波 《神州》2012,(8):46-46
审美情趣在语文课堂教学中有重要的地位和作用。创设美的情境,给学生美的享受,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提高鉴赏和创造关的能力。  相似文献   

13.
周荣伟 《神州》2013,(9):88-88
美术鉴赏是提高学生艺术修养和内涵的重要课程,高中美术鉴赏课是中学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教学过程要体现出人文学科的特色,凸显现代艺术的新理念,探求美的真谛,让学生领略艺术的内涵,使学生健康成长。美术教学工作者要在教学工程中探索有效的教学方法,培养学生使其具有发现美和创造美的能力,激励学生去追求高品位,高境界的生活,促进学生树立正确健康的人生观、世界观。  相似文献   

14.
李鹏鹏 《神州》2011,(8X):239-239
美术课对学生的美育作用是其它学科所无法替代的。如何在有限的课时内通过一系列的美术教学活动来培养他们感受美、认识美、创造美的能力。这正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项任务。我根据自己多年的教学实践体会,准备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完成这项任务。  相似文献   

15.
郭春梅 《神州》2013,(1):70-70
音乐欣赏是用音乐本身的力量,使倾听者置身于音乐天地。职高音乐教育教学中,欣赏课教学通过欣赏教学能够有效培养职高学生感受美、欣赏美、创造美的能力,欣赏课越来越受到的重视。欣赏课作为一种职高音乐教育教学的重要手段,它在整个音乐教学中占据着不可替代的地位。通过职高音乐教师的引导,学生的投入,在日常学习中积累专业知识,让职高学生成为真正能听得懂音乐的知音,做音乐的“主人”。  相似文献   

16.
正"爱美之心人皆有之"。学生是爱美的,并且他们对美的事物各有感受,随着年龄的增长,他们渴望美的心情日益加强,对美的事物的追求更加强烈。美术课教学是传达美、塑造美的过程,是让学生感受美、体验美的过程,美术教师要力求让自己的美术教学更美。一、教学内容的设计对学生要有培养性我们所教的学生在年龄、性格、修养、阅历、生活环境、作画能力等方面都有着不同的特点,这就造成了学生思维方式和作业面貌的复杂性和丰富性,学习过程中难免流露  相似文献   

17.
康晓光 《神州》2012,(18):98-98
审美教育,在育人成长的过程中有其独特的作用,教师要充分利用教材中的语言美,多方法地实际操作,寓教于陶冶情操,让学生人情人境,运用联想、想象等产生体验、感受美,获得美的升华。审美教育源于文章的语言,要通过对文章语言的剖析,让学生感知语言的形象美、内涵美和思想美。选编的课文是“为情而造文”,“大家之作,其言情也必沁人心脾,其写景也必豁人耳目,其辞脱口而出……”反映不同作者对自然、人生、社会的领略和感悟。教师应寻找教学与审美的最佳切入点,缘文释道,因道解文。  相似文献   

18.
中学历史教学中的形象化教学李胜江中学历史知识内容繁多,很难教学;学生记忆效率不高,这是众所周知的。在多年的历史教学实践中,为化难为易,激发学生学好历史的兴趣,我逐渐摸索出了一条新的教学方法─—形象化教学,即把许多教师难教,学生难学的历史知识分别按某种...  相似文献   

19.
杨晓敏 《黑龙江史志》2013,(17):285-286
语言不仅仅是用来表达我们的思想的,除了交际工具这个最主要的功能,语言本身还具有绚丽的美,还能赋予我们美的享受。本文主要是探讨怎样发现和体悟语言所蕴藉的美,怎样创造语言的美,从而提高我们的语言素养,培养高尚的审美情趣。  相似文献   

20.
陈芳 《神州》2014,(5):173-173
针对数学抽象性特点,给学生学习带来了较大的困难,为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充分挖掘数学美育因素。数学教材中蕴含着丰富的和谐美、对称美,统一美,相似美,简捷美,而统一美的特征最为突出。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运用统一美的激励功能对数学教育有不可忽视的功效,使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转化为学生学习的意志,展示数学体系中的统一美,数学公式中的统一美,数学图形表示数学各要素的统一美,数学教材中各个分支的统一美,激发学生的求知欲。从而增强数学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