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汉代铜樽     
正中国的青铜时代从公元前2000年左右形成,经夏、商、西周和春秋时代,大约经历了15个世纪。在商晚期和西周早期,青铜冶铸业的发展在当时达到先进水平。在当时的亚洲大陆,商周的青铜冶铸技术,是一颗光彩夺目的明珠。春秋晚期是铁器时代的初期,但铁器时代到来并没有立即导致青铜工业的衰退,相反,由于战国时期生产技术的变革,促使青铜器的铸造技术亦出现新的特点。尤  相似文献   

2.
夏商西周文化对冀西北、京津唐地区北方青铜文化格局的变迁具有重要影响.夏文化与这个地区的北方青铜文化存在间接的联系;商文化向北的扩张与收缩极大地冲击了这个地区原有的文化格局;西周文化对这个地区的文化渗透最终使得这个地区纳入了中原青铜文化区.  相似文献   

3.
叶家山晚商青铜器组多数器物上有族氏铭文,对研究商代晚期青铜器流通、商末周初青铜器矿料利用规律和西周早期青铜器“分器”制度具有重要价值。研究结果表明,这批器物有铸造和铸后受热两种组织形态;合金类型以铅锡青铜为主,另有少量锡青铜和铅青铜;这批器物使用的一部分铜料、铅料与曾国铜器和殷墟四期铜器相同,表明商代晚期开发使用的一部分矿料到西周早期还在继续使用中,而商晚期“锡料来源紧缺”,但西周早期曾国铜器锡料供应充足,这些锡料是晚商已开采使用后来被周人掌控,还是周人新开发的,亦需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4.
胡洪琼 《南方文物》2022,(2):220-225
青铜觚、爵是殷墟时期青铜礼器组合的核心,根据觚、爵套数多寡至少可把青铜礼器墓分为五个等级。铜觚、爵配套使用的原因是其在裸礼上两者要相互搭配使用,才能完成祭祀祖先神灵的祭祀活动。晚商时期,青铜觚爵随葬制度对商文化核心区产生影响并被广泛认同,至西周中期,这一制度趋于消亡。  相似文献   

5.
青铜■是西周时期新出现的青铜器类,根据自名器对西周晚期典型青铜■进行形制分析后,认为青铜■是起源于西周早中期的同型陶器,西周中期就已经出现青铜■,西周晚期发展出了周原式和东夷式两类青铜■。春秋时期,青铜■的名称发生了变化,汉淮地区将青铜折肩罍也统称为■。青铜■的起源、发展是相对独立的,应与青铜罍无关。  相似文献   

6.
在日本泉屋博古馆展藏的中国青铜器中,西周青铜私文书的数量和字数超过了商和春秋战国,不仅如此,中国考古出土的青铜铭文器字数和数量,迄今为止,也是以西周居多。西周铸造技术的提高和普及、奴隶制度的高度完善、家庭成员思想观念的转变及留传意识的增强等,是西周青铜私文书的数量、字数以及记事的范围和内容增多的主要原因。西周是青铜私文书发展的鼎盛时期。  相似文献   

7.
洛阳作为西周王朝的东都,出土大量西周青铜器,大口尊数量虽不足20件,但颇具成周特色。本文就洛阳出土的西周青铜大口尊作较系统的梳理,认为该地区青铜大口尊是以商式无肩、无扉棱觚形大口尊为主体的。不仅如此,该地发现多件铅制仿商铜觚形大口尊及仿商青瓷大口尊,反映的是洛阳作为关中地区和中原郑州、安阳地区的连接区域,虽为西周王朝的东都,但文化面貌明显更接近商文化。尤其是武王灭商后迁殷遗民于成周,更进一步形成在周人统治下的殷周文化特色,这是该地区西周时期文化面貌区别于其他地区所独有的文化特质。这些大口尊一些是殷遗民铸造的青铜器,一些可能来自其他方国,一些则是典型的周人青铜器,面貌异常复杂多变。  相似文献   

8.
海岱地区的西周青铜鼎发现较多。本文通过类型学分析,将海岱地区青铜鼎分为商代末期至西周早期偏早阶段、西周早期偏晚阶段至西周中期、西周晚期至春秋初期三个时期,不同时期的青铜鼎又有形制和分布区域的差别。西周时期海岱地区青铜鼎的发展和流变格局,经历了一个从与中原周文化趋同到相异的过程,同时也是殷商文化消退和复归的过程,并可看作是西周时期海岱地区政治文化格局变迁的一个缩影。  相似文献   

9.
秦青铜礼器是秦文明的重要载体之一.作为秦文化的重要物质遗存,它具有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两方面的宝贵价值.秦青铜器铭文作为秦文学之萌芽,其内蕴丰富,文笔凝练,韵语优美,颇具西周青铜礼器铭文的叙事风格与艺术特色,说明它与西周礼乐文化有着密切的渊源关系.  相似文献   

10.
本篇通过比较分析,总结出汉代简牍私文书与商甲骨、西周青铜栽体的私文书相比的两大发展特征。揭示出汉代尤其是西汉的简牍私文书在我国古代私文书史和简牍文书史上的地位,并分析了其社会根源。  相似文献   

11.
傅举有 《收藏家》2009,(4):13-19
五、漆画镜 用毛笔蘸漆液在器物上描绘图画的漆艺装饰手法,叫漆画。“漆画”这个名称,最早见于东汉献帝建安元年(196年)曹操的《上杂物疏》,疏中有“漆画书案一枚”、“漆画韦枕二枚”、“漆画几大小各一枚”。漆画又叫“描漆”。漆艺经典《髹饰录》经常提到它。如《髹饰录》坤集《描饰第六》的“描漆”条说:“描漆,一名描苹,即设色画漆也。”王世襄先生解说:“描漆就是在光素漆地上,用各种色漆画花纹的作法。”  相似文献   

12.
杨勇  白云翔 《中原文物》2020,(1):102-115
在古代铜镜铸造中,镜范的制作和使用是最为关键的环节,也是铸镜技术的核心所在。山东临淄齐故城出土的汉代陶质镜范在材质、结构和制作工艺等方面,都较先秦陶范有了很大的改进,反映了汉代铸镜技术的进步。这些镜范在制作时于泥料中羼入了大量稻壳灰,焙烧火候也高,因此范体密度低、重量轻,内含大量孔隙,适合铸造,同时又结实耐用且不失柔韧性,从而便于工匠对其进行塑形、雕刻乃至修补和改制。镜范结构设计亦较科学、合理,不仅可铸造出好的产品,而且有利于保护镜范,以达到多次反复使用的目的。另外,镜范成形工艺的改进,特别是刻纹技术的普遍采用,既保证了镜范的质量,也使工匠的艺术创造力得以充分发挥。技术上的进步,造就了汉代临淄镜范优异的铸造性能,同时还使其可以多次反复使用,从而大幅度提高了当时的铜镜生产效率。  相似文献   

13.
王纲怀 《收藏家》2008,(7):53-60
四、新兴铭莽式镜莽式镜铭文内容丰富,且深具历史价值、多有文化内涵。以阜阳市博物馆所藏“刘氏去”镜为例,铭文:“刘氏去,王氏持,天下安宁乐可喜,井田平贫广其志”。内容通俗易懂,无需多言。证实了王莽掌握政权后推行“井田”制的一段真实历史,然此镜不带国号。既带国号又具历史价值的是一批“新兴辟雍建明堂”镜,  相似文献   

14.
王纲怀 《收藏家》2008,(6):33-37
二.尚方铭莽式镜 尚方铭莽式镜作为一种标准体系,在前文“总述”部分已有较多的讨论。表一两类尚方镜铭文格式虽有不同,但铭文内容的主题思想基本一致,先是定位铜镜由来和夸奖铜镜质量,而后主要是祈福求祥,其顺序通常是先子孙、后父母、再自己。全部铭文内容比较简单,容易释读。下文着重对其铭文内容的释读与区别作些适当补充。  相似文献   

15.
范淑英 《故宫博物院院刊》2021,(3):30-44,108,109
自1945年梅原末治《唐镜大观》著录两面"永徽元年"铜镜以来,考古出土和文物征集发现多件带有"贞观元年""贞观十六年""永徽元年""上元二年""大和元年"等唐代年号的铜镜。这些铜镜因有明确的纪年,在唐代铜镜艺术研究中曾被作为标准器对待。但这些铜镜在造型、铭文书体、纹饰等方面,皆与唐代铜镜有异,而与宋代铜镜相合。本文对5种8件带有唐代年号的铜镜予以重新考察,认为它们与一般宋代的仿唐镜不同,一是没有铸镜作坊铭或是姓氏铭;二是铜质精良;三是花纹清晰。因此,这8件器物应为宋代铸造的仿唐镜。  相似文献   

16.
黄成木 《江汉考古》2003,(2):82-84,F003
武汉市文物商店集藏着大量的古代青铜镜,其中有日本铜镜十数枚,形制有圆形和圆形带柄,也有异形镜。装饰题材以松、鹤、竹、梅吉祥纹为主体。均有铭文。日本铜镜带有我国宋代铜镜遗风,其铸镜艺术起步较晚,我国铜镜艺术开始衰落时,日本铜镜艺术则渐趋成熟与发展。但昙花一现,很快衰落。通过文中介绍的铜镜,本文初步勾勒了日本铸镜概貌及日本铜镜传入中国的基本情况。  相似文献   

17.
为了对出土于敦煌佛爷庙湾的一件魏晋时期的铜镜进行保护研究,对其病害特征进行了描述,并对其锈蚀产物进行了检测分析.首先绘制了这件铜镜的病害图;采用湿法化学分析、便携式X荧光光谱仪(XRF)、X射线探伤仪、激光共焦显微拉曼光谱仪(RAMAN)、多晶X射线衍射仪(XRD)和同步热分析仪(TG-DSC)等方法,对铜镜的材质、纹饰及主要锈蚀产物进行了定性分析检测.检测结果表明,该铜镜的材质为铜锡铅三元合金;镜背覆盖着精美的龙纹;铜镜的锈蚀产物中都含有碱式氯化铜,并将这些分析结果用于制定铜镜的保护方案.  相似文献   

18.
本文试从艺术的角度,对会稽画像镜的艺术风格及其对早期越窑堆塑瓷装饰所产生的影响作了探索。  相似文献   

19.
明清铜镜在继承宋金民间铸镜传统的同时,其纹饰及铭文更多地反映了当时普通人士的心态,融入了市井文化内容,形成独特的时代风格。乾隆时期,清宫内府铸制了一批独具特色的宫廷用铜镜,其工艺精湛,纹饰别具一格,是铜镜艺术的一枝奇葩。本文通过对明清铜镜造型、纹饰、款识与铭文、特殊工艺镜、仿古镜以及清宫内府造镜等几个方面进行分析比较,勾划出其时代特征,并对形成这一特征的社会根源作进一步的探讨。  相似文献   

20.
周丽娟 《东南文化》2005,(6):i0001-i0002
上海地区汉至清代的墓葬内普遍都有铜镜出土,是一种常见的随葬品,经过整理、排比后发现,其形制、纹饰的变化有着一定的规律性,这种发展演变规律符合整个中国铜镜发展史的轨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