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983年1月底,《湖南日报》编辑部收到一封寄自美国的信。拆开一看,原来是现侨居美国、早年因《女兵日记》而蜚声文坛的我国著名女作家谢冰莹寄来打听她早年的挚友严怪愚下落的。 《湖南日报》编辑部同仁是知道并比较熟悉严怪愚的。他们立即派一位过去是严怪愚的同事的老编辑,去  相似文献   

2.
3.
《沧桑》1996,(6)
王师、王亶望父子,山西临汾县河西人,均在乾隆朝做过巡抚,但父廉子贪,迥然不同。 王师(1690一1751),其父曾任苏州城守营守备,诰受明威将军。王师“少而倜傥,志不凡,自为诸生即讲究经济之学,凡方舆之夷险,风土之浇淳,民生之利病,虽数百千里外,口讲指画,如在目前”。康熙五十二年中举,雍正八年中进士。中进士后,出任直隶元城知县,一任就是7年。在任期间“决断平允,发奸摘伏如神”,使一些心存不轨的胥吏不敢胡作非为。该县土地多为沙田,农民弃而不耕,王师鼓励人民开垦耕种,几年后使沙田土壤得  相似文献   

4.
刘月娟,字瑶仙,清咸同问番禺刘啸园之第五女。啸园设馆授徒于寓所,出其门下者多腾达,课余亦课女。月娟灵慧勤学,承循乃父雅训,嗜作诗,深得温柔敦厚意旨。且观察入微,笔花新丽,集句也不落俗套,情景浑融,晓畅自然,给读者月白风清感,长辈也为之赞许,闺阁名媛,有1912年刻版的《倚云楼诗钞》问世。兹撷其若干诗作如下:  相似文献   

5.
深受人们尊敬的爱国民主人士、山西平陆县教育界老一辈进步知识分子关绳武先生,走过85个春秋之后,于1987年12月26日与世长辞。他在中国革命最艰苦的年月里,因宣传共产主义、保护共产党人而身陷牢狱;在社会主义建设时期,他兢兢业业,一身正气,曾被中共中央某领导誉为“不是共产党员的共产主义战士”。在先生百年华诞之时,仅以此文表达对先生的怀念之情。  相似文献   

6.
绡红 《纵横》2009,(8):54-56
解放后第一个春节前,我们一家刚从上海搬到这个古老的北京城。什么都新鲜,舅舅带我们去前门,爸爸不去,因为“小丁要来——”这小丁,说的就是漫画家丁聪。那时我刚18岁,对爸爸邵洵美大半生孜孜不倦的文学出版事业可以说了解甚微;不过,他在文化艺术界的朋友众多,他们时常来家欢聚畅谈,是我们从小就看惯的,所以一到北京,叶浅予来旅社,丁聪到我们新家拜访,是自然不过的事。……那次丁聪为什么事来访,半个多世纪后我才明白。  相似文献   

7.
许彩莲 《收藏家》2020,(10):61-70
南北朝胡人牵驼模印砖(图15)宽约17、厚约5厘米。湟中徐家寨出土,青海省湟中县博物馆藏。模印砖是汉晋时期砖室墓中一种带有浮雕图像的墓壁砖,由雕好的印模压铸面而成。该砖青灰质地,以浮雕形式表现出胡人在起伏的山峦间牵骆驼的画面。  相似文献   

8.
《收藏家》2020,(9)
正唐蕃古道是公元7世纪初随着唐蕃关系的日益密切而开通的,它是中原王朝与西藏高原吐蕃王朝之间政治、经济、文化交流的交通要道,其形成经历了一个漫长的历史发展过程。在先秦至魏晋南北朝这一时期所开辟的"陇道""高平道""河西道""羌中道"以及"吐谷浑道"联通了中原地区与西部地区以及青藏高原,为唐蕃古道的开通打下了坚实的基础。贞观八年,松赞干布遣使长安,拉开了唐蕃关系的序幕。  相似文献   

9.
不同质的文化交流是一个渐进过程。先是文化在事象器物层面(如宗教仪轨制度、经济产品及其制作技艺)的接触与传播,然后是文化在思想内涵层面(如神学、哲学、自然科学原理)的碰撞与沟通,最后才是外来文化本土化新成果的诞生。利玛窦是中西文化在思想内涵层面化解碰撞,实现沟通的开创者,故称为沟通中西文化第一人。一、利玛窦以前,中国与南亚及中东文化的交流,以及中西文化各自的发展与传播,为利玛窦沟通中西文化准备了历史条件。《山海经·海内经》云:“天毒,其人水居,偎人爱之。”可见先秦时南亚的天毒(天竺,今印度)与中土已有了事象器物层…  相似文献   

10.
乐拓 《岭南文史》2005,(3):39-43
今年,欣逢盛世,广东要建设文化大省。历史文化部门经过层层遴选、比较、研究,最后终于在长达2300多年的历史长河中,选出109位先贤名士作为岭南历史文化名人,其中一位便是梁发。他被称为“中西文化交流第一人”。  相似文献   

11.
中西文化论争终结的内涵和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如果从明末算起,中西文化的论争已经断断续续进行了四百多年。这是关乎国运民生的大争论。  相似文献   

12.
正张国刚教授新作《中西文化关系通史》(北京大学出版社,2019年。以下简称张著)出版了。通读一遍,感觉到卷帙厚重,读起来却又很觉轻松;史料丰富,读起来又颇为有趣;议论精到,读起来又耐人寻味。该书称得上是一部见功力、可读性强的史学专著。以下谈三点心得。一、从地理关注到文化关注。中西文化关系史研究,其学科的起源,是中西交通史研究。就中国学术传统而言,古代的学者很早就注意到中土以外的西方,例如《史记》的《大宛传》《匈奴列传》,《  相似文献   

13.
不同质的文化交流是一个渐进过程。先是文化在事象器物层面(如宗教仪轨制度、经济产品及其制作技艺)的接触与传播,然后是文化在思想内涵层面(如神学、哲学、自然科学原理)的碰撞与沟通,最后才是外来文化本土化新成果的诞生。利玛窦是中西文化在思想内涵层面化解碰撞,实现沟通的开创者,故称为沟通中西文化第一人。  相似文献   

14.
正《思想品德课程标准》(2011修订稿)要求教师了解和研究教材的整体布局,把握具体教材内容在单元和整个教材中的地位、任务,根据课程标准,设定鲜明而集中的教学目标,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和手段,精心设计和优化教学过程,提高教学质量。一、教材呈现苏人版九年级《思想品德》教材《广泛的民主权利》中,对选举权和被选举权的解释比较简洁。认为选举权和被选举权是公民行使国家权力、参与国家管理的一项最基本的政治权利。选举权是指公  相似文献   

15.
严子陵"不事王侯,高尚其事"的高洁人格,以及他不含任何功利目的只求真正获得心灵自由的隐逸风范,使其垂钓之地成为中国历史上十几处钓台中最著名的一个,千百年来赢得众多文人墨客的吟咏和凭吊。而且到了宋代,在宋人"静弱"、"内敛"、"深微"的文化心理影响下,其隐逸心态都是以唯美、自由倾向为旨归,这正与严子陵的隐逸精神相契合,因而宋代有关严子陵钓台的近二十首词作,基本都是借凭吊高士严子陵来表达词人"披蓑垂钓"的隐逸情怀,从而丰富了宋词的隐逸主题。  相似文献   

16.
在中国的明末清初,当西方社会已走上近代化的征程之际,中国缘何未能跟上近代化的潮流,此后的中国在从传统社会向近代社会的转型过程中又为何步履维艰,这是近年来引起诸多史学家颇为关注的研究课题。何兆武先生的《中西化交流史论》(中国青年出版社2001年版)紧紧扣住中国的近代化这一历史主题,从中西化交流比较研究的视角,对此进行了深入的探讨。  相似文献   

17.
戊戌时期谭嗣同和严复的理想社会模式之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谭嗣同和严复都是近代中国为了实现自己的理想目标而英勇斗争的卓越代表,他们在追求理想的过程中形成了自己的理想社会模式。文章从中西思想文化结合的视角,阐明了甲午战后谭严二人理想社会模式的形成过程和具体表现;并从出发点、指导思想、理论基础、思想资源、理想社会层次诸方面分析了二人理想社会模式的相同之处;还从思想渊源、具体内容、实现途径等方面指明了二人理想社会模式的不同特点。文章还从谭严二人理想社会模式及其比较中得出一些有益的认识,强调指出:谭严二人无论是参加政治斗争还是进行思想启蒙,为实现近期和高级目标而艰苦奋斗,都为社会进步做出了有益的贡献,功不可殁;但是,他们的理想社会模式还是肤浅的,他们自觉不自觉地宣传了传统的平均主义思想,产生了一定的消极影响,这也是不可忽视的。  相似文献   

18.
近代澳门在中西文化交流中的地位和作用黄鸿钊近代中国同西方的经济与文化交流,在某种意义上说,是从葡人东来,居留澳门开始的。澳门弹丸之地,本是荒辟渔岛,葡人到来后,"日与华人相接济,岁规厚利,所获不赀,故举国而来,负老携幼,更相接踵。"西洋货物源源输入,...  相似文献   

19.
秦建明 《文博》2008,(6):83-88
金秋时节,天朗气清,陕西省文物局学术代表团一行四人,赴北美西海岸,参加中美学术交流.  相似文献   

20.
《巴蜀史志》2013,(3):9-11
编者按:芦山地震发生后,芦山县地方志办公室以方志为媒,主动作为,科学安排,配合党委、政府开展了一系列活动,体现了方志人在大灾面前的情怀.以及伟大的抗震救灾精神。而这种情怀与精神,是实现中国梦的宝贵财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