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22 毫秒
1.
刘咸炘乃近代四川国学大师,对蜀地之历史满怀深情。刘氏治史强调"察势观风",对方志尤为关注。刘氏虽未实际参与相关方志之撰修,但撰有《双流足征录》《蜀诵》《通志私议》以阐述其主张。前两者为刘氏撰修方志的具体尝试,后者则更为其撰修方志的总体设想。刘氏为家乡史地之学术努力有着空间上由近及远,主题上由小及大的特点。刘氏上述3部著述及其所展现的学术思想,在其史学批评中占有重要地位,对进一步探究方志的编纂颇有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2.
明清时期是山东私修方志发展的鼎盛时期,在种类、数量、体例和内容上都达到了历史的顶峰,具有很高的价值。私修方志保存了大量的地方文献,是官修方志重要的参考资料,补充了官修方志之不足,并且纠正官修方志中的错误,它还提供了大量的其他史书所未载的地方史料。但私修方志也存在着明显的缺点,如时空分布不平衡;体例混乱,内容繁简不一;考证不够精详,多有溢美之词等。  相似文献   

3.
明代方信撰修的《新安志补》,是一部特殊形态的方志,在方志史上有一定的地位。它收集保存了大量有用资料,并在资料剪裁、体例安排、建构类目等方面比较严谨,还有史料史实的钩沉考辨以及浓厚鲜明的修志观念,都决定了这部志补具有较高的学术和实用价值,反映出明代方志观念和体例上的新变化。  相似文献   

4.
序跋是地方志书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中有不少关于方志定义、性质、渊源、特点、功能、体例、内容、资料来源、编纂方法、志书评述等方志理论问题的探讨,凝结修志实践经验,是研究方志发展史和方志理论的重要载体,具有十分重要的学术研究价值。以清代通志序跋为例,着重考察其中反映的方志是什么、为什么修、修什么、怎么修等方志理论问题,并从序言篇数、主要内容、行文记述等方面,对新方志序言撰写提出若干建议,希望对方志理论研究和修志实践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5.
《攀登》2017,(4)
清末民初川西地区撰修的9部屯志是目前全国范围内所见为数不多的屯志。作为基层地方志的一种形式,这一类志书的编纂具有一定的时代背景和地域特征,并且也具有区别于其他方志的特点。笔者拟从屯志纂修背景、纂修人员、体例、资料来源和史料价值等方面对川西地区的屯志作一简要评述。  相似文献   

6.
清末民初川西地区撰修的9部屯志是目前全国范围内所见为数不多的屯志。作为基层地方志的一种形式,这一类志书的编纂具有一定的时代背景和地域特征,并且也具有区别于其他方志的特点。笔者拟从屯志纂修背景、纂修人员、体例、资料来源和史料价值等方面对川西地区的屯志作一简要评述。  相似文献   

7.
鲁讯 《民俗研究》2000,(2):207-207
我国自古就有撰修地方史志的优良传统,但在过去的方志编纂中,作为中华民族基础文化的民俗文化没有受到应有的重视。最近,由山东教育出版社组织编纂、国内数十名专家学者参加的大型民俗文化丛书——《中  相似文献   

8.
张维是民国时期有影响的方志学家,他曾经总纂民国《甘肃通志稿》,独立编著《甘肃人物志》《陇右方志录》,还在陇右旧志的校补勘定方面做了很多工作。张维曾撰有《方志衡义》一书,以表达他研治方志数十年的心得体会,可惜此书已散佚。在《陇右方志录》自序及其对所著录方志的评价中,可以略见张维方志学术思想之梗概,张维认为:方志起源多源说更合乎方志发展实际,方志雏形在西晋形成,图经是方志发展史上的重要阶段;方志所存之史事关下层社会民生,并强调方志对历史规律的认知价值;方志编修要因应时代、与时俱进,应重视资料和听取学界的意见;旧志具有四个弊端六个陋习等。  相似文献   

9.
正当新方志续修拦开序幕的时候,一部在新方志工作理论上承前启后,实用性很强的工具书《新编地方志续修手册》问世了。该书由江苏省地方志办公室编写,方志出版社出版,全书共23万余字。 《手册》由四个部分组成:第一部分是中央领导同志关于地方志工作的题词、批示及讲话;第二部分是新编地方志工作(含续修)的基本知识;第三部分是地方志编修的历史与现状的回顾,有老一辈革命家利用方志、倡导新修方志的事迹,有我国方志史简介和历代方志学家论方志,有江苏当代方志事业发展的概述;第四部分分为有关文件、法规、包括国务院办公厅、…  相似文献   

10.
著名方志学家、浙江大学历史系教授仓修良先生经过十余年的潜心研究 ,结合最新的科研成果 ,撰写出《方志学通论》修订本 ,近期将由方志出版社出版。《方志学通论》从方志的起源谈到当前新一轮志书的修纂 ,再次廓清了我国方志发展的历史及规律 ,论证了我国方志发展经过汉魏六朝地记、隋唐五代图经和宋以后成型方志三个阶段。作者除修正了老版本的不足和谬误之处外 ,尚有两项最新的研究成果问世。其一是通过对敦煌图经残卷的研究 ,穷其本源。指出图经是我国隋唐五代时期一种特殊的地方志 ,是方志发展史上一个重要阶段 ,道人所未言 ,实为方志理…  相似文献   

11.
<正>在马来西亚沙巴州西南海岸的红树林保护区,居住着一种珍贵的灵长类野生动物——长鼻猴(proboscis monkey)。长鼻猴有着大得出奇的长鼻子,目前只有在马来西亚婆罗洲的沙巴、沙劳越等地的红树林中才能看到,属于世界濒危动物,也是马来西亚的国宝。  相似文献   

12.
The Times was a mid-nineteenth-century newspaper phenomenon, defeating rival London newspapers through its skilful management, advanced technology, greater editorial resources and access to powerful politicians. Its authority enabled it to make and break governments. However, the uniqueness of The Times limits its usefulness as a historical source. This article begins with a brief history of The Times, before analysing how the newspaper remains centre stage in the historiography of journalism and of nineteenth-century culture more broadly, despite the digitization of provincial and other London papers. Over-dependence on The Times, it argues, has exaggerated the significance of London daily newspapers and underplayed the importance of weekly papers, particularly those published outside London. The Times was unusual because it was a metropolitan rather than provincial paper, with a focus on political news and a dearth of lighter, broader content, or news of events around the UK. Using quantitative analysis of recent scholarship, the article demonstrates that unwarranted conclusions are still drawn from over-use of this source and from a wider view that it was representative of nineteenth-century newspapers in general. The conclusion urges a more geographically and culturally nuanced approach to Victorian newspapers, beyond a metropolitan-focused political and cultural history.  相似文献   

13.
伴随《论语》在儒家经典的地位的上升,以目录学为观察视角探析《论语》在众多的目录著作中由最初的"经之附庸",逐步发展为一个固定类目,梳理《论语》类目在目录著作中的分合衍化,在经过了先秦两汉、魏晋至隋、唐宋、明清四个阶段后,由《论语》类目发展为"四书"类目的脉络。  相似文献   

14.
明清时期,韩城、郃阳、朝邑和潼关四县虽同处于黄河小北干流西岸区域范围之内,但是其区域内部地理环境具有明显的差异性。四县面对不同的地域环境,其村民营生方式的选择也就具有明显的多样性。这充分体现了地域环境对村民营生方式选择的影响,同时,多样性的营生方式又是村民对地域环境差异性的能动适应。地域环境的差异性与村民营生方式的选择,正是人地关系的集中体现,对此的研究可以使我们更好的理解人、地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15.
龟兹地区流行的佛教,与说一切有部经律有密切关系。中心柱主室正壁壁画内容主要是根据小乘经典《长阿含经·帝释桓因问经》绘制,后室佛涅榘壁画出自《根本说一切有部毗奈耶杂事》。说一切有部经律在克孜尔石窟壁画内容中被具体地表现出来,说明说一切有部在古代龟兹佛教中占居主流地位。  相似文献   

16.
《阅微草堂笔记》中有十余则笔记和杀生有关,从这些笔记中可看出纪昀对屠宰耕牛持坚决反对态度。对其他动物,则既不反对杀生,又反对过度杀生。纪昀形成这种观点既是受到佛教思想的影响,更是受到儒家思想的影响。他创作这些笔记的目的是用因果报应的方式劝戒人心,以弥补法律实施上所存在的不足,维护封建伦理道德,但其中也包含着劝善惩恶的朴素思想。  相似文献   

17.
史金波 《文献》2003,(1):244-256
1917年宁夏灵武县修城时出土两大箱西夏文文献,后辗转传藏,于1929年大部分入藏于北京图书馆(今中国国家图书馆),计百余册,蔚然成为大观,少部分藏于甘肃、宁夏,一部分流失于日本.  相似文献   

18.
《阅微草堂笔记》中记载了众多的轮回故事.死亡意味着遗忘前生,但《阅微草堂笔记》中的轮回者往往能清晰地记得前生.纪昀如此刻画轮回故事,和他坚持有限视角的叙述方式有关,也和他坚持“寓劝戒”的创作宗旨有关.既要用现实生活中并不存在的轮回故事导人向善,又坚持不能虚构,纪昀只能记载另类的轮回故事.  相似文献   

19.
<正> 战国中山王(?)兆域图铜版(以下简称“铜版”),1977年于中山王(?)墓中出土。铜版平面呈横长方形,无铸接及铆、焊的痕迹,为一次模铸而成。原来的铜版表面平光,后因于墓中经过火烧和压砸而凸凹变形,所以各部分的尺寸需仔细测量,才能得到准确的数据。铜版长一侧为95.6厘米,一侧为96.6厘米,中间平整处为96厘米,应以96厘米为准;宽度于平展处量得为48厘米;厚度不匀,为0.7至1.2厘米,大部分为0.8厘米。按长96厘米,宽48厘米,其长宽之比正好为2:1。现器重32.1公斤。这样大的铜版在当时条件下,一次铸造成功,并达到表面平整的效果,在技术上也并非易事。  相似文献   

20.
Complementary techniques of midden analysis have been applied to large oyster mounds on the Richmond River, New South Wales, in order to quantify the dietary contribution of the molluscs. The results are compared with modern data on oyster yields and ethnohistorical data on diet and population size and suggest that, if oysters were the primary food supply while the shell mounds were in use, the sites would have been occupied, on the average, for as little as one week/year. The implications of this for the interpretation of molluscs as a food resource and for the use of shell middens as sources of information about economy, settlement pattern and material culture are discussed.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