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68 毫秒
1.
16世纪是德意志历史上的一个重要转型期,见证了德意志法制从中世纪传统向近代模式的转变,也见证了德意志的近代早期国家构建。由于政治上的四分五裂,德意志的法制转型和国家构建无法在帝国统一实现,却在诸侯邦国层面凸显了出来。诸侯在区域化进程中提出了立法权要求,通过政府公权力来制定适用于整个邦国的法令,瓦解地方领主和自治社区的法律传统和司法管辖权,建立新型的政府和臣民的关系。在此过程中,普通人通过递交怨情陈述书将自己的诉求转化为法律,参与了诸侯邦国立法。诸侯邦国立法推动了德意志的邦国构建,也折射出16世纪诸侯邦国的内在复杂性,从法制角度揭示了转型时期诸侯邦国的半封建、半近代性质。  相似文献   

2.
14世纪,英国和法国先后经过司法改革等一系列措施建立了绝对主义王权,都走上了君主议会制的道路,立法制度的确立引导封建王国朝现代国家的方向发展;在德意志,虽然罗马法的研究对帝国的政治产生了重要影响,但多头政治的传统导致政治上的分裂割据愈演愈烈,最终形成了"大空位时期"的无政府状态。在"大空位时期",诸侯逐渐确定了自己领地的边界,俨然成为一个独立的政治实体,形成了封闭且自治的邦国制度,《金玺诏书》最终在法律上确立了邦国制的合法性。邦国制并不是封建领地制的延续,而具有主权、立法以及领地的区域化等早期现代国家的一些要素。邦国制为此后宗教改革时期确立的"教随国定"奠定了政治基础,同时也为今天德国的联邦制政体奠定了政治基础。  相似文献   

3.
<正>学术界一般认为,德意志近代史启于16世纪初的宗教改革运动,止于20世纪初的第一次世界大战,包括神圣罗马帝国后期(16世纪初-1806)、德意志联盟时期(1807-1870)和德意志帝国时期(1871-1918)。中国国家博物馆收藏有与此相关钱币300余枚,自成体系。一方面,涵盖了德意志近代史的三大时期,仿佛时间的经线;另一方面,由各个时期的世俗邦国、教会邦国和城市等数十个政治实体所造,宛若空间的纬线,编织出了一幅跌宕起伏的德意志近代史画卷。笔者试以其中16枚为例,通过释读图案和铭文,归纳与总结其蕴含的丰富信息,讲述德意志近代史的发展轨迹。不当之处,尚祈指正。  相似文献   

4.
德意志长期邦国林立,各自为政,一直阻碍着它的社会的发展。1848年革命试图解决德国统一的问题,但由于资产阶级的叛卖和无产阶级发展的不成熟,自下而上的通过革命统一德国的道路失败了。十九世纪六十年代德意志民族统一运动再次高涨,但无产阶级仍未发展到足以肩负统一德国的领导重担,于是正在兴起的普鲁士夺取了这一运动的领导权。因为当时“除了萨克森,德意志任何一个邦的工业发展程度都没有达到那怕是接近普鲁士的水平。”普鲁士众多的容克地主逐渐走上了资产阶级化的道路,他们  相似文献   

5.
传统的德意志特殊道路理论认为,自19世纪起,德意志便走上了一条"偏离西方但最终回归西方"的特殊道路。然而,把德意志特殊道路起源放在19世纪的说法遭到许多质疑。不少学者认为,以普鲁士为代表的专制主义传统至少可以追溯到16世纪。16—19世纪德意志历史发展所体现出的政治发展的多元性和近代早期议会制的民主性表明:除专制主义传统外,联邦制、民主制、法治也是近代早期德意志的重要传统。这些传统在19世纪之后的第二帝国、魏玛共和国和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的联邦德国中并没有被放弃,而是不断地得到补充和完善。议会民主制并非"西方"国家所独有,专制主义也只是德意志的传统之一。与其说19世纪以来德意志走过一条"偏离西方最终又回归西方的历史道路",不如说其走过了一条"偏离传统最终又回归和扬弃传统"的历史发展道路。  相似文献   

6.
王亚平 《历史研究》2015,(2):101-112,191
15世纪以后的西欧、英国和法国相继实现了议会君主制,为民族国家的最终建立提供了必要的政治条件。但在德意志帝国,自14世纪以来逐渐确立的邦国制度以及帝国区域性的经济中心,削弱了王(皇)权的集权,形成了多头政治的局面,致使英、法以及罗马教会等外部势力乘机染指德意志事务。这些都极大地阻碍了德意志迈向民族国家的进程。15世纪末期,德意志皇帝力图通过征收统一赋税、设立帝国法庭等帝国改革措施强化帝国的最高权力。帝国改革虽然没有达到预期的政治目的,但却是德意志向近代民族国家迈进的重要一步。  相似文献   

7.
春秋战国时期是我国历史上特有的邦国林立、各自为政的时期,而邦国间灾害救助的思想源流可以追溯到夏商时期,《周礼》的"凶礼"和"荒礼"中明确记载了周朝宗主国与"封建"邦国及邦国之间灾害救助的礼仪。儒家、墨家等诸子的思想体系中包含有诸侯邦国之间灾害救助的内容。春秋战国时期邦国之间订立的盟约多把灾害救助列入其中,更出现过像"泛舟之役"那样的灾害救助实例。不容否认,天下大乱、争霸不息的春秋战国,邦国间的灾害救助也难免带有功利色彩,有的甚至把灾害救助作为战争手段的补充。但救灾恤邻、扶危济困的事实表明,即使在"礼崩乐坏"的混战年代,维系人类生存及发展的基本道德观念也未曾泯灭,而对受害国家的灾难救助,总会或多或少地减轻灾民们的苦难,有利于缓解纷乱不息的社会矛盾,也为我们提供了值得汲取的历史经验。  相似文献   

8.
“德意志独特道路”问题是德国与西方史学界围绕19与20世纪德国的发展道路是否与为什么偏离西方道路展开的讨论。本认为,不能忽视另一条道路,即共产主义道路对德国近现代历史发展的影响。19世纪的德意志独特道路偏离了西方议会民主制道路,而20世纪纳粹德国的独特道路则既背离了西方道路又背离了苏联式的东方道路。德国走上独特道路的主要原因,在于其半先进与半落后的中欧国家性质以及德意志民族强烈的民族意识。  相似文献   

9.
王丽华 《神州》2013,(1):30-30
十八大报告明确提出要坚持城镇化发展的道路,在城镇化的建设及发展中,相应文化的建设成为不可缺少的关键环节,本文从目前城镇及农村中面临的问题进行解析,提出切实可行的发展建议,对完善城镇化建设具有一定的指导与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10.
王丽华 《神州》2013,(2):14-15
十八大报告明确提出要坚持城镇化发展的道路,在城镇化的建设及发展中,相应文化的建设成为不可缺少的关键环节,本文从目前城镇及农村中面临的问题进行解析,提出切实可行的发展建议,对完善城镇化建设具有一定的指导与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11.
新型城镇化是当前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战略。为了正确理解和运用"城镇化"及其相关概念,有必要结合中国和西方城市化历史进程,对"城市""城镇""都市""城市化""城镇化""农村城镇化"和"逆城市化"等概念,进行词源和语义演变上的辨析,以推进研究之深入,其中,"就地城镇化"概念是重点。  相似文献   

12.
袁建平 《历史研究》2013,(1):37-53,190,191
中国早期国家时期相当于新石器时代晚期后段,距今约5500—4000年间。中国古代国家经历 "邦国—方国—王国—帝国"四阶段,而不是 "古国—方国—帝国"或 "邦国—王国—帝国"三个阶段。邦国是以古城为中心的小国寡民式的地方性国家,是中国早期国家第一阶段——初始的早期国家阶段,大体相当于前3500年至前2500年间;地处长江中游的澧阳平原经历约2000多年的社会复杂化历程,距今约5500年步入邦国阶段。方国是邦国的联盟体,即由一个较大的核心邦国联合周边的邦国或武力征服使一些邦国处于从属或半从属地位的地区性国家,是早期国家的进一步发展,时间大致为前2500—前2000年;长江中游地区屈家岭文化晚期已开始向方国迈进,到石家河文化早期,孕育了三苗方国。"多元一体"的 "多元"应为邦国文明的多元, "一体"则为王国文明的一体。  相似文献   

13.
苏联远东地区与中国黑龙江省的城镇化比较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运用对比方法系统地论述了苏联远东地区和中国黑龙江省的城镇化过程。分析了自然条件和自然资源、经济地理位置和交通条件、人口和劳动力条件、社会经济条件等因素对两个地区城镇化过程的影响和制约;阐述了两个地区城镇化过程中在城镇化水平、城镇规模等级结构关系、城镇职能结构关系、城镇地域空间关系等方面的特点与问题,并探讨了其未来发展趋势;归纳了两个地区城镇化过程不仅具有惊人的相似性和明显的差异性,而且还具有强烈的互补性和双向吸引性,并据此建议两个地区的城镇化发展,应该互利互惠加强合作。  相似文献   

14.
韩毓华 《神州》2014,(9):18-18
对一个城镇来讲,如果没有自己的文化,就不能形成自身的特色,就不能发挥其优势,造成的结果必然是“千城一面”、“千镇一面”。新型城镇化与传统城镇化的一个重要区别,就是新型城镇化更加重视文化传承和城镇文化建设。而城镇都是由乡村发展起来的,乡土文化是城镇文化的根基。所以在新型城镇化过程中,一定要重视乡土文化的传承和保护,不能因为城镇的崛起而失去了发展的根脉.  相似文献   

15.
正中国城镇化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也是过去36年来中国经济高速增长的重要推动力。但是,传统城镇化的理念和路径导致城镇化过程中城乡关系严重失衡,出现了六大困境:一是"三农问题"和农村贫困化有固化趋势;二是城乡二元结构与发展差距持续扩大;三是社会排斥导致流动人口难以融入城市社会,造成城镇内部新二元结构;四是城乡资本和土地要素配置不合理,城市反哺农村的体制机制不健全;五是城镇空间分布  相似文献   

16.
我国的东周包含春秋和战国两个时期,这一时期在我国历史是邦国林立的特殊时期,各个诸侯国家各自为政,在《周礼》中记载的"凶礼"以及"荒礼"都明确地记载了周朝各个宗主国以及诸侯邦国之间相互救助的礼仪,儒家以及墨家等各个诸子学者思想包含了诸侯邦国之间救助的内容。在春秋的记载中,也表明,不仅仅邦国之间进行过各种盟会救助以及签订盟约救助,同时也出现了许多救助实例,比如泛舟之役。即使在天下大乱的春秋时代,邦国之间灾害的救助也往往难免带有强烈的功利主义,可是救灾扶困的事实也表明了即便礼崩乐坏,维系华夏民族生存发展的道德也依旧存在,国家之间的救助多少都减轻了受灾民众的苦难,这为现今我们缓解纷繁复杂的国际关系提供一定的借鉴意义,也为我们提供了极为有利的历史经验。  相似文献   

17.
江苏省城镇化发展协调度评价与地区差异分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将城镇化分解成人口城镇化、经济城镇化、土地城镇化和社会城镇化4部分,且认为这4部分应处在协调耦合状态,用TOPSIS法对江苏省城镇化发展协调度进行评价,之后对评价结果的地区差异进行分析,以对城镇发展政策制定提供依据。研究表明:常州和扬州在优质协调区;南京、镇江、苏州和无锡在良好协调区,且土地城镇化相对滞后,说明城镇土地高效集约利用;徐州、淮安和南通在基本协调区,徐州与淮安土地城镇化过快,社会城镇化滞后,表明城镇土地粗放低效利用,同时忽视公共服务产品供给,南通土地城镇化滞后,表明城镇扩张缓慢,城镇化的土地代价水平较低;泰州和盐城在轻度失调区,盐城经济城镇化滞后,泰州土地城镇化滞后,土地集约利用强度大,城镇发展选择的是一种精明增长路径;连云港和宿迁在中度失调区,土地城镇化明显快于其它城镇化,城镇发展土地代价水平高,具有相当过渡性损失。  相似文献   

18.
习近平新时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城镇化思想,是习近平总书记从当今中国城镇化的实际出发,在高度重视民生的基础上形成的对中国新型城镇化的指导思想,体现了习近平总书记科学的城镇观。其以人为本的城镇化建设思想、以民生为本的城镇化发展目标和可持续发展的城镇化发展道路体现了理论与实践的统一、经济与政治的统一、人与自然的统一的基本特征,为推进我国新型城镇化进程提供了正确的理论指导。在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中,我们应正确运用习近平城镇化思想,树立以人为本的意识,尊重人的选择,有序推进农村转移人口市民化;树立以民生为本的意识,破除制度障碍,同城同权,保障农村转移人口的权利;树立全面发展的意识,以城带乡,为乡村振兴创造条件,快速推进中国新型城镇化的进程,带动中国社会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19.
中国传统社会民间信仰常常被称为"农民的信仰",沿袭着中国农耕文明的轨迹而在广大乡村生生不息。观照当下,农村城镇化和农民市民化已成中国社会转型的重要特征,由于城市的扩张或国家建设的需要,一大批村落被"征用"而消逝,一大批世代附着于土地、靠天吃饭的农民也迅即结束了农耕生活转而成为城镇居民。在此过程中,"新城镇居民"内卷化所致重建传统信仰的行动与城镇化生活中国家的强势在场产生了巨大的张力,村落传统信仰的社会迁移往往陷于"水土不服"、进退维谷的尴尬处境。一个异地城镇化村落的传统信仰重建实践表明,信仰的迁移之于农民的迁移及其城镇化融入有着特殊的意义,对传统信仰的恰当"征用",或可成为有序城镇化的一种有效"策略"。城镇化不应成为传统村落信仰的终结者,应当成为中国当代社会民间信仰调适转型的催化剂,要以文化之理性和政治之理性的结合,建构有利于更好聚合传统村落文化要素价值集成的制度空间,重建民间信仰的当代意义,从而创造出新型城镇文化力提高与释放的过程,彰显新型城镇的地域特质和"文化担当"。  相似文献   

20.
正王震中:《清华简厚父篇"咎繇"与虞夏两代国家形态结构》本文将《厚父》与《尚书》等文献做了对比研究,认为皋陶是部族及其首领名号,具有世代传承性,所以可以跨越从尧舜到启的时代。自唐尧时代起,皋陶等其他部族的首领即在部落联盟中担任职务。自唐尧至禹时代,中国处于"万邦"时代,在政治结构上存在邦国联盟和林立邦国两层面,当时的著名人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