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李琦 《旅游纵览》2013,(10):195-196
在旅游开发中,注重民族生态文化资源的保护,是提高旅游产业文化含量,实现旅游业以及少数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根本保证,然而在黑龙江的旅游开发中则片面重视景观的开发,而忽视民族文化资源保护性开发。针对这一问题,本文重点阐述了黑龙江少数民族文化资源保护性开发的对策。一、旅游开发对民族文化的双面影响上世纪九十年代以来,随着黑龙江省旅游开发热情的高涨,全省旅游产业迅速发展。尤其是"冰雪大世界","哈尔  相似文献   

2.
吴蕾 《黑龙江史志》2013,(17):196-196
民族文化是民族发展水平的体现,是民族精神的凝结,民族文化保护对我国立于世界民族之林有重要意义。文物馆藏作为文物馆藏机构的社会功能,对我国民族文化有着重要的保障作用。本位介绍了文物馆藏及其职能,并从文物馆藏的职能分析其对我国民族文化的保障作用。  相似文献   

3.
文化作为社会发展进步的一个重要内容和精神动力,在本质上是一定社会先进的经济和观念形态上的反映,又对先进的经济和发展起巨大的促进作用。贵州省民族民间文化资源丰富,尤如一座灿烂的民族文化宝库。传播文化,特别是民族文化,报纸有不可推卸的历史责任和社会责任,关注、扶持本土民族文化对于西部开发中的贵州有着特殊而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4.
地理环境、特定的历史经历和社会发展进程对文化的选择,是民族精神形成的自然因素;杰出人物、宗教和国家的作用是民族精神形成的主要社会因素,其中国家的作用又是主导性因素;民族精神不是一种静态的存在和传统,而是随着社会的发展始终处于一种累加进步的过程之中,它需要不断地更新和提高。  相似文献   

5.
历史文化是人类文明演进中积淀下来的宝贵财富。虽经人们着意或不经意地选择,也经过时间的筛选剪裁,仍能保存至今,并影响着人们的生产、生活,说明了它同时兼具传承力和创新力。历史文化是孕育民族精神的沃土。五千年悠久而灿烂的中华文化,培育了中华民族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民族精神。历史文化是民族之根,民族精神是民族之魂。根深叶茂、有魂有形的历史文化是社会文化生产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历史文化只有经过竞争与挑战才有希望走向未来。文明在发展,历史文化在更新。饱受磨难与摧残而能承续不断,历…  相似文献   

6.
民族文化是本民族文化认同的重要标志性符号。因此,民族文化认同研究,已经成为民族文化的一个焦点问题。本文从新疆的历史民族文化变迁角度出发,分析当今新疆民族文化认同的现状,并提出新疆民族文化认同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7.
"金源文化"概念的提出是金史研究取得成绩和政府行为的结果。金源文化的时间下限应在现在,地域空间范围应是阿什河流域。作为民族文化的金源文化是包括生活在阿什河流域的各民族共同创造的。  相似文献   

8.
李红 《攀登》2008,27(2):102-104
加快民族地区农村文化事业的发展,有利于增强民族地区社会经济的发展,推进农村的城市化进程。青海省是一个多民族、多宗教并存的地区,农村文化建设中也出现许多问题,必须采取一些措施,加强农村和谐文化建设。  相似文献   

9.
试析当代博物馆的文化传播问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郭秀媚 《南方文物》2006,(2):124-126
博物馆的一个重要功能就是向全社会展示和传播传统民族文化的精华,以期在保存历史的同时,进一步提高全民族的文化素质。在现代社会中,文化的传播已经呈现了学校、报纸刊物、电台电视、计算机网络等多方面并举的局面。在这些社会传播媒体中,相对来说,博物馆文化传播的力度要显得弱小许多,但博物馆文化还是有其特定的难以替代的内涵,这主要就是作为保存、延续和弘扬民族精神文化的特殊载体而存在,博物馆文化的传播更能激励民族精神和强化凝聚力。由此,博物馆在它所辐射的区域内强化文化传播是义不容辞的责任,要实现这一责任就更需要进一步加强…  相似文献   

10.
梁福兴 《沧桑》2008,(6):48-49
以壮族为主体核心的榕山大庙,不只是广西东北部大小瑶山之间壮、汉、瑶等多民族社会关系融合发展的历史见证,更是我们重新认识南方少数民族村社传统"庙山经济"与"稻作文化"、"山耕文化"、"移民文化"等多民族经济、社会、文化结构整合的典型案例,是我们探索南方多民族地区现代化过程中和谐村社文化生态建设途径的活体参照,具有重要的学术研究价值和实践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1.
花儿流行于西北五省,它融文学性与音乐形式为一体,是民族文化相互影响、相互融合的产物。本文从花儿的社会整合功能、导向功能、负功能三个方面着手,探讨其文化功能的各种表现,并从中分析此艺术形式在多民族文化中的生存机制。  相似文献   

12.
倪丽 《黑龙江史志》2008,(14):59-60
文化人类学是通过研究人类的文化来理解"人"的综合性学科。民族影像是当代民族艺术表达和日常生活中应用广泛的传播符号,它的特殊性和传达不同意义的无限可能性在文化人类学中创造出一个又一个的视觉神奇,显示出越来越明显的独立性。二者存在密切的关系,但又有差异性,会朝着互补互融的美妙合作前景继续探索,营构出既综合又互动、又迥异于这两门艺术独特个性的文化景观。  相似文献   

13.
正为保护民族传统文化,记录珍贵的民族记忆,唤起公众对文化遗产保护的关注和自觉意识,BMW秉承"保护文化遗产,守护精神家园"的理念,于2007年正式发起"BMW中国文化之旅"系列活动。在中国,BMW始终将保护中国传统文化、促进跨文化理解与社会包容作为对中国社会的长期承诺之一,并致力于将中国的本土文化推向世界,促进其传承和发展。"BMW中国文化之旅"启动七年来,先后以"溯源丝绸之路""品鉴京杭  相似文献   

14.
新疆多元民族文化特征论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作为多元民族文化汇聚的地区,新疆民族文化具有变迁模式的突变性、文化内涵的变异性、结构体系的兼容性和文化表象的宗教性特征。本文认为,认识这些特征,有益于深入理解新疆民族文化的发展,有益于促进民族发展与各民族共同繁荣。  相似文献   

15.
陈旭光 《丝绸之路》2012,(10):42-44
文化是一个民族的灵魂、血脉和根系,是一个国家、地方的形象和窗口,是社会进步的重要标志。本文就当前形势下如何繁荣、发展甘南地区民族文化,提高对文物保护的重视提出了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16.
建设“民族文化大省”和“民族文化大州”,是当前边疆民族地区的流行话语之一,这种现象的出现一方面体出了大家对以往曾被视为“鸡肋”的民族文化价值的重估和肯定,体现出了某种认识程度的深化和思路了某种认识程度的深化和思路的开拓,另一方面也表现出了各地想借此推动边疆地区社会事业发展的热切愿望。  相似文献   

17.
<正>在今年的全国两会上,"国家文化安全"成为一个热门话题,并进入高层视野和民众关注的"热点"。这是社会文明进步和民族复兴进程的必然。这个话题并非哗众取宠、危言耸听,而是一  相似文献   

18.
桂榕  吕宛青 《人文地理》2013,28(3):154-160
本文从空间生产视角研究民族文化旅游开发,提出"民族文化旅游空间生产"学术概念。此概念借鉴融汇了空间生产、文化空间与文化再生产等核心理念,凸显旅游空间的文化建构本质。民族文化旅游空间是民族文化旅游地地理空间、文化空间、社会空间的叠合概念,是具有明确地理空间的旅游主客体互动的场域,具有物理性、社会性、符号性、可生产和可消费性四大属性。民族文化旅游空间的生产原则,以旅游环境承载力、游客体验满意度和旅游系统利益相关者的和谐度为前提。生产内容包括旅游物理空间、旅游景观符号空间、旅游参与体验空间三层面的生产。主要生产方式有原态保护式、历史复原式、模拟示范式、创新复合式、虚拟流动式。  相似文献   

19.
张银花 《满族研究》2007,1(4):21-27
民族和谐作为民族存在和发展的最佳状态,既需要有发展的物质基础支撑,也需要有文化的精神支撑,还需要有可靠的制度保障。作者在文中指出:促进民族和谐发展,应重视和加强民族自身和谐共存、全面发展;民族与民族和衷共济、共同发展;民族与社会和谐共进、协调发展;民族与自然和睦共处、持续发展。建设民族和谐文化,要树立民族和谐价值观,要推进民族传统文化的现代整合,要挖掘和激活宗教和谐因素,发挥宗教积极作用。强化制度保障,既需要完善民族法律制度,健全民族和谐制度体系,还应注重推进制度创新。  相似文献   

20.
自古以来,居住在北方疆土上的匈奴、鲜卑、契丹、党项、女真、蒙古等几个民族,生活和繁衍在各自的本土上,发展民族经济,繁荣社会文化,尤其是辽、西夏、金、元四朝,各自创建了丰富的多种形式的货币文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