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 毫秒
1.
李倩  刘逸舲 《神州》2014,(14):120-120
从认知语言学角度出发,以概念隐喻的分类(结构隐喻、方位隐喻、实体隐喻)来分析唐诗中的隐喻,得出概念隐喻的灵活使用为唐诗在中国文学的崇高地位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2.
小议唐诗     
谢丽萍 《神州》2012,(16):230-230
“读史使人明智,读诗使人聪慧。”这是大哲学家培根的话;“腹有诗书气自华,读书万卷始通神”这是苏轼的诗。生在一个诗的国度,我们没有理由不爱唐诗。  相似文献   

3.
《唐诗概论》是民国间学术文化由传统向现代转型后出现的一部唐诗研究力作。较之前此问世的几部类同著作,该书首次勾勒了唐诗发展的历史进程,对某些诗歌或诗歌流派的思想研究时有新见,对唐诗艺术的分析、风格的探讨颇能让人会心解颐。  相似文献   

4.
雷源轼 《文史天地》2007,(12):47-48
诗人写诗除了自我欣赏外,都想让自己的诗作传世。唐时没有报纸杂志等媒体供发表,只能靠一些原始简单的方式传播。方法虽拙朴,但却很有趣。  相似文献   

5.
唐诗中存在着大量取材于古代神话的诗作,这反映了神话对唐诗的显著影响,但这一文学现象很少为学界所关注。本文侧重于从美学角度探析唐诗对七类古代神话的运用。唐诗人不是歌咏原生态的古代神话,而是运用它们的象征意义抒情言志。唐诗大量取材古代神话的现象主要与唐代崇尚道教的社会环境及诗人的不幸的人生遭遇等有关。  相似文献   

6.
刘俊涛 《沧桑》2009,(6):218-218,222
越南的历史遗迹汉代马援铜柱成为许多诗人反复咏叹的素材之一。唐诗的史料价值非常有限,但是在史料有限的情况下它能为历吏研究提供某些线索,还是具有很高的研究价值的。  相似文献   

7.
中国的先秦两汉、古印度、古希腊罗马是世界语言学的发祥地,而作为语言学研究重头戏的语法研究在三个各自封闭的地方迅猛发展起来。但是语法研究的发展体现三个地方共性的同时,其个性也不得不引起我们的重视。  相似文献   

8.
本对《唐诗鼓吹》这一七律选集历元、明、清三代的版本状况作了一番梳理。介绍了元代郝天挺《注唐诗鼓吹》及明代廖炳《唐诗鼓吹注解大全》的版本情况,着重分析了清代陆贻典等人《唐诗鼓吹笺注》的版本源流及清代禁对该版本的流传所产生的影响,也指出了《唐诗鼓吹评注》的版本渊源。  相似文献   

9.
祖远 《文史天地》2008,(7):56-56
古时诗人的作品,不能直接拿去换钱,但有时可作“代金券”。“代金券”的效力,不但要看作品的好坏,也要看诗人的名气大小。运气好时价值连城,人们争着“兑换”;交了恶运时,一文不值,扔到马路边也没人捡。  相似文献   

10.
出新昌县城旧东门至天台县界,至今还保留着一条较为完整的古驿道。道经桃源穿越天姥,到达关岭头,全长35公里。这条路,早先为南朝诗人谢灵运开拓,故又称谢公道。在唐代,这里可是一条风靡一时的游览之路。  相似文献   

11.
唐朝(公元618—907年)是中国社会发展的黄金时期,思想开放,政治统一,经济繁荣,国威远播。唐代的国都长安(今西安市)是中国历史上12个朝代的国都,是陆地“丝绸之路”的起点,人口多达百万之众。这个带有异域情调的国际都市不仅是唐朝的经济、政治、文化中心,而且也是当时世界上的  相似文献   

12.
唐代道教在思想意趣层面上以六朝时期南方地区发展起来的上清神仙道教为主。上清系的主要典籍《真诰》以其独特的(?)性,为唐代士子普遍喜爱,并且成为其文学创作中接受神仙道教意趣的重要来源。《真诰》的故事、诗歌、象征、意象及所蕴含的各种母题,特别是其美学内涵,对唐代诗歌发生了显著的影响。《真诰》与唐诗的关系,是文学创作主体如何通过接受某一具体文献,从而受到某种思想与审美意趣影响的一个例证。  相似文献   

13.
岑参西域诗建构了一条唐诗西域之路。诗中大量西域地理语汇是现存唐诗中仅见的。岑参诗歌详尽记述从长安到安西乃至中亚诸地的行程,完成了唐诗西域之路的地理学建构,客观上成为以诗证史和补史的典范。这些西域诗又充满了真淳深婉的性情和昂扬壮烈的猛志,岑参赋予了遣条道路浓厚的人文色彩,完成了唐诗西域之路的文学建构。  相似文献   

14.
祁仲惠 《神州》2013,(3):5-5
以李白为代表的唐代诗人对侠士精神的赞颂,达到了封建社会可能有的极致。探讨这种文学现象,对于了解唐诗的特色和魅力,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5.
浙东唐诗之路可与河西丝绸之路并列,同为有唐一代极具人文景观特色、深含历史开创意义的区域文化。浙东文化,源远流长。今嵊州小黄山遗址、余姚河姆渡文化遗址说明,早在公元前七千年到一万年,浙东的先人们已能建造土木结构的房屋,  相似文献   

16.
王时磊  李寒梅 《收藏家》2009,(12):55-57
在瓷器上书写诗词始于唐代长沙的铜官窑,宋代磁州窑继承了这一表现手法,并逐渐形成自己的装饰特色,创造出比长沙窑更为丰富灵活、形式多样的诗文表现风格。尤其是在宋金元时期,磁州窑瓷器上的诗文数量和规模都达到了前所未有的水平。  相似文献   

17.
明人黄凤池汇集唐人绝句,请人书写,绘画,编成(唐诗五言画谱)、(唐诗七言画谱)、(唐诗六言画谱),总称(唐诗画谱)。这部画谱自明代天启年间集雅斋刊本印出以後,受到历代诗人、书画家和各界人士的普遍喜爱,长期以来,传布极广,甚至流传到日本。一九八三年,上海古籍出版社据明集雅斋本影印出版。  相似文献   

18.
张佳 《文史月刊》2011,(9):65-65
在唐代,对士子们来说,诗最重要的作用,恐怕不是用来发牢骚什么的,而是用作考“公务员”的敲门砖。 唐代以诗赋取士,诗作得好,就有可能考中进士做官,改变身份地位,光宗耀祖,封妻荫子。  相似文献   

19.
《唐诗绝句》是南宋诗人赵蕃与韩淲编选的一部唐绝句选本,现存的常见版本如民国胡光国重刊本与清代《宛委别藏》本、奉天学务公所铅印本流传较广,通过这些版本的综合考察,可以明确其选源为洪迈的《万首唐人绝句》。《万首唐人绝句》在流传过程中很少有善本存世,而《唐诗绝句》作为《万首唐人绝句》的一个再选本,不仅对于《万首唐人绝句》和《全唐诗》的校勘具有重要的价值,也反映了南宋唐诗学发展的面貌。  相似文献   

20.
唐诗咏青海     
唐代是我国诗歌史上的黄金时代,唐代的咏青诗,在青海诗歌史上也是浓墨重彩的一页。这些诗篇以多彩的诗笔,描写了高原雄浑壮阔的自然风光、由大好河山激发出的爱国热忱,当然也有将士们久戍不归而思乡怀亲的情怀。从这些诗篇中还可以看到各民族群众的相互关系,以及群众中多姿多彩的生活情趣等。唐代的咏青诗是唐边塞诗的重要内容。著名诗人王之涣是盛唐时代的边塞诗人,他的"黄河远上白云间"一诗被传诵千古。据唐人薛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