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话碗     
丁山 《收藏家》2007,(3):31-36
碗,通常是吃饭用的,还是民间通行的计量单位,不论碗大碗小,反正两碗米饭、一碗面条,谁听了都不会误会。辞书上的书面语言大体会如下描述:一种敞口的日用器皿。  相似文献   

2.
在中国陶瓷史和工艺美术史上,耀瓷以造型丰富、装饰题材广泛、装饰手法巧妙多变、纹样构图和谐且富于变化,器皿造型与装饰纹样完美结合而享誉中外.耀瓷的装饰纹样包括植物类、动物类、人物类、山石流云水波类、几何纹类和用文字作装饰等,其中人物纹样中又以婴戏纹样最多.  相似文献   

3.
半坡文化先民之饮食考古杨亚长饮食是人类的最基本的生理要求。如果离开饮食,人就无法生存,因此常言道,"民以食为天"。由饮食而产生的饮食文化是人类物质文化的一项重要内容.而开展我国古代饮食文化的研究,则是我国古代物质文化史研究的重要课题之一。本文拟以考古...  相似文献   

4.
金芷君 《文博》2008,(4):81-87
香熏在我国具有悠久的历史,伴随着香熏活动的源远流长,其所使用器皿的材质和造型也变得日益丰富、琳琅满目起来.本文通过对自西汉至明清多种香熏器皿的介绍.揭示其历史沿革及各个朝代的风格特点,从一个侧面了解和展示当时的社会生活和风俗形态,从而更深入地认识我国优秀而深厚的传统文化及古代高超的工艺技术.同时配有相关的实物图片以资参照.  相似文献   

5.
几乎没有人怀疑,饮食器皿中最早出现的是陶器。中国古代的文献以及大量的民间传说中,有很多与陶器的发明有关的材料,如“神农耕而做陶”、“燧人氏制陶”、“虞舜制陶”、“昆吾作陶”等等。但实际上,中国发明陶器的时间要比这些文献和传说所描绘的还要早很多。  相似文献   

6.
一碗类瓷器碗是常见日用品,“南海I号”出土瓷器中,也以碗最多。目前发现,以江西景德镇窑青白瓷碗、浙江龙泉窑系青瓷碗、福建闽清义窑青瓷青白瓷碗和磁灶窑酱釉绿釉碗为主。1.景德镇窑青白瓷碗南宋时期,景德镇窑业吸收了定窑特色,又被称为“南定”,最为明显的就是覆烧芒口器物和薄胎印花的特点。  相似文献   

7.
在织物保护研究领域中,古代织物清洗一直是讨论得最多的重要主题之一。在拙作《与古代织物清洗有关的洗涤剂成分研究》中(详见‘StucliesinConservation“13(968),P122—1411),已对部分清洗理论进行了详细讨论。自1968年以来,洗涤剂工业取得了长足进展,洗涤剂在古代织  相似文献   

8.
通常所说的越窑泛指东汉至宋一脉相承的青瓷体系,窑址主要分布在今浙江上虞、余姚、绍兴、宁波等地,这里原系古越族人居住地,东周时为越国政治中心,唐时称越州,越窑因此得名。唐代中期,余姚县上林湖窑产品因质地超众被朝廷录为贡瓷,并置官监烧。此后,品质愈发晶莹的越窑备受文人雅士推崇,有“类玉”,“类冰”及“千峰翠色”的赞誉。晚唐起,越瓷中的贡品又得了一个千古绝唱的“秘色瓷”称谓。越窑品种十分丰富,有碗、壶、瓶、罐、盒、罂和雕塑等。同类器皿又有多种制式。以碗为倒,分圆口、花口。圆口碗以斜壁  相似文献   

9.
青铜器     
缶(fǒ u音否) 古代盛水或酒的器皿。圆腹,有盖,肩上有环耳,也有方形的。盛行于春秋战国。器身铭文称为缶的,有春秋中期的栾书缶和安徽寿县,湖北宜城出土的春秋晚期蔡侯缶。 (?)(líng灵) 古代盛酒或水的器皿,(?)的名称见于器身铭文。口微侈,束  相似文献   

10.
青丝 《文史博览》2013,(4):55-55
特供是专为特殊人群提供的高质量生活用品。诸如饮食、服饰、器皿、日用品。是腐败弊政的产物。如果追溯其历史,可以上溯至上古时代。民间传说,夏朝的时候,有一贫苦樵夫伐树时发现了一大块白脂,不敢私用,遂敬献给大禹制成蜡烛。此说如果可信的话,也就是特供的发轫之始一古代社会,不同品秩之人的饮食用度,都有着严格的区分和等级规定。  相似文献   

11.
从汉墓明器看汉代农业经济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明器是我国古代专为殉葬而仿照实物制成的殉葬品和各种器物,如灶、盆、壶、案、杯、化妆盒、饮食用具、家具、农具、手工用具、钱币、珍宝、水田池塘、车、船、各种人与动物俑、建筑模型等。汉代“罢黜百家,独尊儒木”,深受儒家厚葬思想的影响,故成为出土明器数量最多种类最全的时期。明器是死者生前生活的真实写照,  相似文献   

12.
1992年长安县南里王村唐墓出土一件高15厘米的三彩双鱼形壶壶作双鱼并连状,平面呈束腰椭圆形.双鱼口吐浪花,捧起壶口,上唇外翻形成双系,鱼尾下垂作成壶底.双鱼目圆睁,腮相连,鱼脊外突,鱼鳞闪闪.底部以下以黄、绿、蓝三色相间浸润,呈现出非常淡雅的彩色釉,构思奇巧,造型独特,反映出唐代贵族兼实用与美观为一体的高雅审美情趣.鱼在古代是一种吉祥的象征,但更多的反映出南方人们生活的习俗,因此在南方地区新石器时代遗址内,就有以水生动物(豚类)为造型的陶壶,自后经常在古代文化遗址内出现各种以水生动物为装饰和造型的器皿.而北方发现此类造型的器皿较少.南里王村唐墓同时出土三彩双鱼壶两件,弥足珍贵.  相似文献   

13.
稻子 《风景名胜》2009,(3):27-27
豫晋交界群众争夺“碗子城” 山西、河南两省交界的村民为了争夺古代关隘“碗子城”而引发纷争,双方都称“碗子城”归属自己。知情人士透露.双方看重的,是其背后诱人的旅游开发价值。相关人士建议,双方搁置争议,共同开发。  相似文献   

14.
“西安碑林”是收藏我国古代碑石最多和最早之处。碑林中保存了不少各代尤其是唐代书法名家的原作刻石,成为我国古代书法艺术的宝库,这久已闻名于中外。同时,西安碑林中的碑石、墓志,除在书法和艺术、史料文献方面具有价值外,在碑的两侧、座下两边,墓志的周边,又多刻有绚丽多彩的装饰图案,这些图案大多是北魏、隋、唐的作品,它们保存了我国六——十世纪间图案艺术的结构和风貌,是研究我国古  相似文献   

15.
“簋”(粤语读guei^2鬼),原指古代放置食物之器皿。其形状或方或圆,有木制的、竹制的、陶制的和铜制的几种。原是古代贵族用做食器或祭器.后来流传到民间,故粤语中便有“九大簋”之说。  相似文献   

16.
唐代陆羽以嗜茶著名,所著《茶经》一书阐述了茶的起源、品种和产地、焙制工艺、煮茶方法、生产工具和饮茶器皿等,在论述饮茶器皿时,对当时主要瓷窑所烧制的碗有如下评论:“盌,越州上,鼎州次,婺州次,岳州次,寿州、洪州次。……越州瓷、岳州瓷皆青,青则宜茶,茶作白红之色。邢州瓷白,茶色红;寿州瓷黄,茶色紫;洪州瓷褐,茶色黑,悉不宜茶。”这段记载对洪州窑瓷器的评论主要有两点:一是在述及的唐代6座青瓷名窑中,洪州窑的碗  相似文献   

17.
陈松长 《收藏家》2002,(10):6-10
湖南历年出土金银器数以百计,从时代来说,最早的是西汉,最多的是元代。从出土地区来说,则以常德地区为大宗,次则株州地区和沅陵县。从器物品种来说,金器有冠、帽花、钗、笄、插、括、梳子、手镯、手钏、耳环、耳勺、带扣、珠、杯、印、钱等,其中以金饰为主。银器有壶、、碗、杯、盘、碟、爵、鼎、盒、罐、发簪、手镯、发钗、花髻等,其中以生活器皿为  相似文献   

18.
朱莲花 《丝绸之路》2011,(10):94-96
日本收藏着古代不同时代、不同国家的各种琉璃器皿。本文介绍了日本出土并收藏的琉璃制品,并分析了日本琉璃艺术与古代东西文化交流以及中国琉璃艺术的关系。  相似文献   

19.
<正>柳孜运河遗址经过1999年与2012年两次考古发掘,出土了大量遗物,包括瓷、陶、石、铜、骨、木、铁器等。其中瓷器数量最多,种类最丰富。在北宋地层出土的耀州窑系青瓷较多,器形种类主要为碗、盏,根据器物特征可判断这些耀州窑系青瓷应为河南省临汝窑所产。为方便研究,盏可以并入碗类中进行研究。本文将就该遗址出土的这批耀州窑系青瓷碗进行鉴赏与讨论。  相似文献   

20.
熊梅 《巴蜀史志》2008,(3):61-63
阆中“三绝”——白糖蒸馍、张飞牛肉与保宁醋是古城饮食文化中的三大奇葩,考其与我国饮食发展历史的渊源,白糖蒸馍、张飞牛肉系回民入川后回汉文化融合的结晶.而保宁醋则是晋蜀饮食交流的重要成果。阆中“三绝”作为古城发展不可或缺的旅游资源。既是中华民族大团结的体现.更是我国古代饮食习俗流传与发展的凭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