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旅途开心果     
小哈 《旅游纵览》2008,(8):73-73
<正>风景最美某人非常喜欢爬山。一次,他去瑞士度假,请了一个当地人作向导一起去爬一座高山。在他们通过一处险要的地方时,向导对他说:"小心点,先生,这里挺危险的,很容易掉下去。不过,如果你掉下去时,别忘了向右看,那儿的风景最美。"  相似文献   

2.
徐珣 《文史天地》2004,(6):22-24
十多年前,我每次去烟台探望老叔公徐六谷(由于他过继外祖母家,当地人义称毕六谷,俗名毕谷子),总少不了为他代笔给冰心老人写信。称呼不是“婉莹”,便是“庚子妹”。他俩一位是蜚声中外的文坛女泰斗,一位却是目不识丁的庄稼汉,又非亲非故,无根可攀,为何如此亲切?  相似文献   

3.
在蒙古、俄罗斯、吉尔吉斯斯坦等地,萨满文化的发展是迂回曲折的,既经历了繁盛.又遭受过沉重打压,但时至今日,这种古老的信仰依旧存在,牧民在生病时不去就医而指望萨满能为他消除孽障,脱离游牧生活的城市人也不时向萨满寻求心灵的指导。无神论者认为萨满教荒谬,当地人则认为,它能带给信众的更多是精神上的慰藉.以及一种敬畏自然的谦卑。  相似文献   

4.
香玉 《神州》2014,(7):106-109
<正>对于以西藏人物为题材的画家,能把握好造型、线条和笔墨韵味的,王英华算是其中一位。王英华是一位年轻有为、极赋予创作理想的青年艺术家。那年,在清华美院进修时,他和来自全国各地的15位画家去藏区写生。说起去藏区写生的经历,王英华异常兴奋。他说,那是开拓眼界最直接的办法,尤其和当地人接触,当他看到那些藏民的质朴和虔诚以及他们那种真实的生活状态和精神面貌时,藏民的眼神  相似文献   

5.
在吉尔吉斯斯坦首都比什凯克的农业部,我们竟见到一位操着一口地道陕西腔的当地人。我好奇地问他在哪里学的汉语,他兴奋地告诉我,他是“老陕”,住在“老陕村”——“坎不陇”,从小就会说中国话。  相似文献   

6.
初来马来西亚,我的朋友汉斯医生说要请我吃地道的中国菜。我被他的豪爽与热情所感染,欣然接受了他的邀请。途中,他说我们要去的这家餐馆是一位中国人开的,叫“陈记面食馆”,很受当地人的欢迎。我问汉斯,难道马来人、印度人也爱吃中餐?他哈哈一笑说,美味佳肴无国界,凡好吃的东西大家都喜欢。他还告诉我说,这位中国  相似文献   

7.
常鸣 《中国国家旅游》2012,(12):106-109
来机场接我的当地导游阿卜杜勒是个帅气的小伙子,操着一口带有浓郁伊斯兰风味的中国话。他手里拿着一张漂亮的明信片,极力推荐我第一站先去新皇宫——多尔玛巴赫切宫。我很能理解当地人对新皇宫的推崇,因为它曾是备受尊敬的土耳其国父凯末尔的官邸,而且似乎更加现代和华丽。但我还是决定直接奔赴托普卡帕皇宫,去探寻它所代表的奥斯曼帝国昔日...  相似文献   

8.
一到太原,我就问当地人:山西 有什么好玩的?他们自豪地跟 我说:山西地上的文物要占全国的百分之七十。随口他反问道:去过壶口和平遥吗?我说:没有。但是早就听说过。太原人像老师似的向我介绍道:壶口是动的,平遥是静的,一动一静值得一看。于是,我开始坐不住了.一天当中,总是好几次游说同伴想办法去壶口和平遥看看。因为壶口在陕西与山西交界处,实在太远,路又不好走,我们只好在太原市郊讨价还价地包了一辆面的,直奔平遥。 去的那天,天高云淡,路铺在黄土高原很平坦。这也是我第一次在黄土高原上享受着这段静美的时光。车子…  相似文献   

9.
周昂 《旅游纵览》2013,(7):24-27
<正>海洋公园(Sea World)毫无争议是圣地亚哥的第一张名片。这座全球最大的海洋主题公园中,有着最著名的杀人鲸表演和最众多的海洋动物。当地人甚至认为来圣地亚哥不看杀人鲸表演就等同于去西班牙而没有见过斗牛一样。  相似文献   

10.
缘于一个工作上的机会,我在悉尼待了两周,爸爸也跟我前往,第一次出国的他对悉尼充满了好奇,他说他要仔细地看一看这个城市,那些世界知名的景点,比如悉尼歌剧院、达令港、蓝山等等是非去不可的.可是除了这些竖立着指示牌的一成不变的风光,深入当地人的生活,了解风土人情,也在爸爸的计划之列.  相似文献   

11.
我来到塔拉瓦,一个宪兵把他的马借给了我,我骑马沿着东海岸行走,这里没有几个欧洲人。在珐诺,突然听见有一个当地人友善地叫我:“嗨!给人画像的人(他知道我是个画家),来和我们一起吃些东西吧。”我跳下马,他将马拴在一棵树上,我跟着他走进一间屋子,好几个男人、女人和孩子围坐在地上抽烟聊天。“你要去哪里?”一个40岁光景的毛利女人问道。  相似文献   

12.
在奥地利首都维也纳,有一句人们耳熟能详的名言:“我不在家,就在咖啡馆;不在咖啡馆,就在去咖啡馆的路上.”这形象地反映出,喝咖啡已成为当地人须臾不可割舍的生活方式.  相似文献   

13.
张贵芬     
大姿 《南方人物周刊》2014,(18):111-111
张贵芬今年42岁,经历了两次婚姻。她18岁就认识了一个公安,小伙子非常英俊,是当地人,但他父母很不赞同两人交往。尽管身为知青子女的她从小在农村长人、什么家务都会干、漂亮贤惠,准公婆还是给她投了反对票。  相似文献   

14.
《风景名胜》2012,(3):158-159
行程亮点 老挝这样的东南亚小国是国内穷游爱好者的天堂,几千块就能度个10天以上的悠闲似期。在琅勃拉邦清晨早起去看僧人接受当地人虔诚布施,  相似文献   

15.
小开  范永恒 《世界》2008,(7):30-32
采访的前天夜里,左小青刚从台湾回到北京,身上的阳光及海水的气息似乎还未散去。“兰屿是全台湾最美的地方。我回来后一直告诉身边的朋友一定要去兰屿看看。兰屿是一个让人无所事事的地方,观光客很少,能完全让我放轻松.什么也不做才是真正的度假。旅行的时候,我喜欢过过当地人的生活,比如穿着背心、拖鞋和短裤到兰屿的小村庄最市井的小店喝咖啡吃早餐。”  相似文献   

16.
艾绍强 《华夏地理》2007,(2):166-169
刘正初说,历史上到底有没有李畋这个人还不能够确定,现在各地人们大多是根据民间传说来说事.浏阳作家喻咏槐最近刚出版了长篇小说<花炮祖师>,小说描述的就是李畋的故事,喻咏槐也承认历史上没有关于李畋的记载.他说现在关于李畋的籍贯还有争议,江西萍乡的上栗、湖南醴陵的麻石、浏阳的大瑶都说李畋是当地人,他自己其实也不能够确定李畋到底是哪里人,但是因为"我是浏阳人,所以必须把他写到浏阳."喻咏槐笑着说.  相似文献   

17.
聂崇正先生访美归来,告诉我们说,他在美国许多收藏家的案头都见到过《收藏家》,这使他非常惊异;赵珩先生访美归来说,在纽约大都会博物馆、普林斯顿大学看到《收藏家》杂志被整齐地排列在书架上,心里着实激动了好一阵子;金申先生说,在日本东京大学《东洋学文献目录》上看到《收藏家》的文章著录,很涌动出自豪感;画家李春海先生去中国内地一个边远的山乡写生时,居然在一位当地人简陋的小屋中发现了一整套《收藏家》杂志,正要翻看,却遭禁止。主人说,这是他的珍藏,不敢弄脏了……  相似文献   

18.
屠生楷 《铁军》2022,(7):25-26
<正>20世纪40年代,滁河湾一带有一支新四军的抗日武工队,队长是一位垂钓高手,叫严亮,当地人,人称“神钓手”。严亮自幼生活在水乡,父母早亡。生活的艰辛让他早早练就了一身水上功夫,周围百里无人能及。滁河边上的人多以打鱼为生,严亮也不例外,但他打鱼与旁人不同,他从不用渔网,只靠一只木船,一根鱼竿,从早到晚,端坐在木船上,不急不躁,等鱼上钩。他的独门绝技“钓乌龟”更是令人称奇:乌龟何时钓,  相似文献   

19.
即便是在西藏,除了当地人我相信很多人也都不知道瓦乡这个地方,至少我所在的单位里之前没有一个人知道,甚至没有人听说过瓦乡这个地名。我也是因为后来的定点扶贫工作才知道了瓦乡,知道了瓦乡与我们单位和单位里每个职工的关系。作为第一批赴瓦乡开展扶贫工作的我率先踏上了去往瓦乡的路途。  相似文献   

20.
张雨 《文史月刊》2014,(7):25-25
楚汉相争时,范增为了找借口杀掉刘邦,设下圈套,他让项羽问刘邦:"寡人封你到南郑去,你去不去?"刘邦若说"愿去",项羽就可凭"有野心背叛"的理由杀掉他;若回答"不愿去",项羽又可以用"不服从命令"的罪名杀掉他。总之,无论回答"去"与"不去"都难逃一死。可刘邦毕竟是刘邦,他偏偏不钻这个圈套,回答说:"臣食君禄,命悬于君手,臣如陛下坐骑,鞭之则行,收之则止,臣唯命是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