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民国档案》2021,(3):55-65
乡村基层政权作为国家治理的基石,在1942年后受到了华中抗日根据地县区以上行政公署的重视,根据地发动了旨在改造和健全基层政权的乡选活动。在乡选过程中,华中抗日根据地党政组织大力动员乡村民众积极参加,各阶层参与程度不一,表现出不同的政治取向。华中抗日根据地的乡选最大化地展示了乡村民主,并建立了以广大民众为中心的新型基层政权,增强了乡村各阶层对抗日根据地政府的信任感及政治参与。  相似文献   

2.
常松 《安徽史学》2011,(2):123-128
新四军及华中抗日根据地报刊,在中国共产党的正确领导下,为新四军及华中抗日根据地的创建和发展,为抗战全面胜利作出了历史性贡献。新四军及华中抗日根据地的报刊精神主要体现在政治坚定、导向鲜明的党性原则;艰苦创业、乐于奉献的革命传统;贴近生活、通俗生动的求实风格三个方面。  相似文献   

3.
新四军及华中抗日根据地报刊述论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许厚今 《安徽史学》2006,2(6):91-95
新四军及华中抗日根据地报刊,是抗日烽火的产物,是党的领导的结晶、革命传统的继承,是中国人民抗日宣传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们创造性地宣传中国共产党的抗日正确主张,讴歌新四军及华中抗日根据地人民的丰功伟绩,揭露国民党顽固派的反共阴谋,为争取民族解放和人民民主革命的胜利作出了重大贡献.它们坚持"全党办报、群众办报"的方针,坚持党性原则,坚持艰苦创业和贴近生活的鲜明特色和经验,为我党马克思主义新闻理论的形成提供了坚实的实践基础,这是一份宝贵的精神财富.  相似文献   

4.
华中抗日根据地,是国共第二次合作抗战时期的产物,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敌后战场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位于长江中下游的江苏、安徽、湖北三省的大部,浙江、江西、湖南、河南四省的各一部,北枕横穿中国大陆的陇海铁路,南迄浙赣铁路,东濒黄海、东海,西达汉水流域及武当山脉。按战略形势,分为相互联系又相互独立的苏中、淮南、苏北、淮北、鄂豫边、苏南、皖江、浙东8块抗日根据地。到抗日战争胜利时,华中抗日根据地的面积达3万平方公里,人口约3420万。  相似文献   

5.
正抗日战争时期(1937年7月-1945年8月)是人民货币由奠定基础到发展壮大的时期,华北、西北、华中、华南等抗日根据地都建立了金融机构,发行货币。其中,华中地区各银行发行的货币,简称抗币。本文主要研究了华中各抗日根据地人民货币的发展情况及货币斗争的多种形式,并总结了人民货币斗争取得胜利的历史经验。一、华中各抗日根据地的货币发行情况华中抗日根据地位于江淮河汉之间,包括了江苏省的绝大部分,安徽、湖北的大部分,以及  相似文献   

6.
华中抗日根据地十分注重对退伍、伤残军人和抗属的优抚工作:制定优抚法律、政策,设立社会保障机构,开展优抚政策的宣传教育,组织拜年和节日慰问活动,帮助抗属解决生产生活问题,减轻各种税费,抚恤烈士,安置伤残、退伍军人。优抚经费既包括政府拨款,也包括民间筹集。华中抗日根据地优抚工作的特点是:物质与精神保障相结合;适度保障,维持基本生活;对国民党军队一视同仁;把保障与鼓励自力更生相结合。优抚工作对于动员民众参军参战,密切党政军民关系,配合统一战线的开展等方面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7.
谢忠厚、肖银成主编的《晋察冀抗日根据地史》(以下简称《根据地史》),1992年由改革出版社出版,50多万字,是敌后抗日根据地史研究的一部新作。在晋察冀抗日根据地战斗过的老同志对该  相似文献   

8.
山东抗日根据地是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经过山东军民的浴血奋战,创建和发展起来的敌后抗日根据地之一。它位于华北敌后战场的东南端,并与晋冀鲁豫、华中抗日根据地相邻,构成战略上的重要支点,成为战胜日本帝国主义的坚强阵地。山东敌  相似文献   

9.
新四军与文化人──华中抗日根据地文化工作轶闻拾零曹晋杰“新四军里文化人多,华中的抗日文化宣传活跃”,人们至今谈起此话还感到自豪。要问为什么会这样,大家会不犹豫地回答:因为新四军叶挺、项英、陈毅、刘少奇等领导人,尊重文化人,政治上关怀,工作上支持,生活...  相似文献   

10.
抗日根据地史研究述评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一、近年来,抗日根据地史的研究已获得它应有的地位抗日根据地史的研究近年来已引起研究者极大的兴趣,呈现出前所未有的蓬勃局面。对抗日根据地的研究从抗日根据地存在的时候就开始了。当时一些学者、新闻记者发表的报导性作品,如立波《晋察冀边区印象记》(读书生活出版社1939年版)、陈克寒《抗日根据地晋察冀边区视察记》(新华日报馆1939年版)、李公朴《华北敌  相似文献   

11.
抗日根据地社会史研究的构想李金铮抗日战争爆发后,中国共产党先后在华北、华中及华南等19个省的广大地区,建立了19块大小不等的敌后抗日根据地,面积达95万平方公里,人口近1亿。抗日根据地犹如插在敌寇后方的一把尖刀,有力地配合了国民党正面战场,并逐渐显示...  相似文献   

12.
陈明胜 《安徽史学》2022,(5):143-152
华中抗日根据地是抗战期间中共开辟的重要战略基地之一。在根据地创建的过程中,通过改造乡保政权巩固根据地是中共采取的重要举措。中共对乡保政权的改造具有明显的阶段性:在华中抗日根据地开创初期,为了站稳脚跟、打开局面,中共在沿用旧有乡保制度的同时,主要改造乡保长群体;随着根据地的日益巩固,中共推出新乡制,试图通过乡选完成对抗日根据地乡保政权的彻底改造。在全民抗战的大背景下,实现抗战与民主的共赢是中共制订乡保政权改造政策的出发点;策略性与战略性相结合、灵活性与原则性相统一是中共成功改造乡保政权的主要经验。  相似文献   

13.
安徽抗日根据地货币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安徽抗日根据地货币研究马文和抗日战争时期,中共华中局根据中共中央指示精神,积极筹建根据地银行。安徽的淮南根据地建立淮南银行,淮北根据地建立淮北地方银号,皖江根据地建立大江银行,分别发行了根据地货币。这些抗币有力地支持了华中抗日战争,为中国抗日战争的胜...  相似文献   

14.
《中国钱币》2006,(2):74-74
《中国革命根据地货币史》丛书:《华中革命根据地货币史(第一分册)》江苏省钱币学会编著。已于2005年12月由中国金融出版社出版发行。全书分为概述、江淮银行及其货币、淮海地方银行及其货币、盐阜与盐阜抗币、苏南抗日根据地货币,华中银行与华中币及附录大事记,重要文献史料辑存图片等部分。该书对江淮革命根据地货币流通情况作了深入研究,是一本革命爱国主义教育好教材。全书240页,图30幅。每册定价18元,寄邮费2元,需购者请与江苏省钱币学会秘书处联系。联系地址:江苏省南京市建邺路88号210004联系人:杨丽萍电话:025—84790153《华中革命…  相似文献   

15.
2005年是中国抗日战争和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60周年。为了纪念全世界人民的伟大胜利,谨将我珍藏的全国19个敌后抗日根据地原始形势图[1]奉献出来,以飨读者。一1937年“七七”事变,日本军国主义开始了全面侵华战争。国民党军队和政府节节败退,华北、华中、华南大块国土沦丧。中国共产党和其所领导的八路军、新四军挺进敌后,英勇作战,创建了敌后抗日根据地。在共产党领导下,敌后抗日根据地在战斗中生存,在战斗中成长,缩小敌占区,扩大解放区。先后建立起19个敌后根据地,地跨华北、华中、华南广大国土,面积达100余万平方公里,人口1.2亿多;八路…  相似文献   

16.
刘少奇创建皖东抗日根据地的卓越贡献王传厚中共六届六中全会后,中共中央代表、中原局书记刘少奇肩负着发展华中根据地的使命,抵达淮南地区。在近一年的时间里,领导皖东军民粉碎了日用军的“扫荡”,取得了反击国民党顽固派武装摩擦的重大胜利,创建了皖东抗日根据地,...  相似文献   

17.
2021年4月10-11日,由中国社会科学院中日历史研究中心、南京理工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抗日战争史研究室、《抗日战争研究》编辑部主办,南京理工大学中国工业文化研究中心承办,茅山新四军纪念馆协办的"华中抗日根据地与新四军研究"学术研讨会在南京理工大学举行.来自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南京理工大学、清华大学、北京大学、南京大学、南开大学、四川大学、《中共党史研究》编辑部、《暨南学报》编辑部等大学、学术机构的学者,以及部分纪念馆、传媒界人士等40余人与会,其中22位学者发表了研究成果.  相似文献   

18.
论华北抗日根据地对传统婚姻制度的改造   总被引:7,自引:2,他引:5  
论华北抗日根据地对传统婚姻制度的改造傅建成对旧的不合理的婚姻制度与恶习进行根本性的改造,重新建立一种新的健康合理的婚姻制度,是抗战时期中共在敌后抗日根据地进行社会改革的重要内容之一。但在以往抗日根据地史的研究中,这一问题尚未引起注视。本文仅就华北抗日...  相似文献   

19.
正引言华北抗日根据地是中国共产党在抗战时期于敌后较早开辟的抗日根据地,在中国人民抗日战争史上具有重要意义。抗日根据地的货币金融在抗日根据地经济中占有重要的地位,由于华北抗日根据地在中共创建的各个抗日根据地中最具有代表性,因此通过对华北抗日根据地货币政策进行研究,可以了解根据地的货币在打击日伪经济侵略中所起的作用。本文主要从华北抗日根据地的背景  相似文献   

20.
一九四一年皖南事变后,新四军第七师在皖中地区以无为县为中心,创立了皖中抗日根据地。这是我党领导下的十九块敌后抗日根据地之一。皖中抗日根据地建立起来以后,曾经改称为皖江抗日根据地。“皖中”是何时改称为“皖江”的,长期以来,在省内外编印的党史资料及有关书刊中,几乎一致认为是一九四三年春实行党政军一元化领导后,皖中根据地、区党委、行政公署、参议会等组织才统一由“皖中”改署为“皖江”的。对此,笔者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