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首先要向杨建华教授告罪的是,当我接到她寄来的这本厚厚大书时,我首先想到的是林沄先生。二十多年前,我在跟随李伯谦先生念研究生时,李老师就叮嘱我,学习商周考古,一定要好好读他老同学林沄先生的文章。1998年,《林沄学术文集》出版后,我在第一时间买来细读,但印象最深刻的是文集的代序"我的学术道路",读后感触颇多,而最令我惊讶的是林先生说他在大学三年级时就"已经立志要从事东北地区的考古"。但说实在的,我当时一方面  相似文献   

2.
我的家庭中国有句老话:“不幸有三,无后为大”。我不知识另两个的什么,但是这句话对中国人的生活确是影响深远。我的姑母和姨母也受这思想的影响。我二十几岁时,她们常劝我快结婚,说我父亲已年老,一定盼望包孙子。但是我当时没有结婚,不是我不愿满足父亲的愿望,而是首先由于我很想继续学习,其次是我没有钱结婚。我在尖美士小学和打横中华学校教书吋,一直在为升学作准备,就是坚持自学。当我的一个老同学在亲戚资助下于1914年去英国学习吋,我曾请他打听在英国半工半读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3.
不久前我去一位老同学家做客。二十年前我们曾是一对摸爬滚打的伙伴,如今都已两鬓染霜。“现在孩子们都已远走高飞,难得有这么好的休闲时光,真是人生的幸事啊!”我感慨地说。老同学叹了口气:“还是早点要孩子好啊!哪像我,如今还是操不完的心啊!”正说话间,旁边的一间房门打开,走出一位亭亭玉立的年轻姑娘。老同学正欲说话,那姑娘先开了腔:“哎,老张,给我买瓶红牛去!”我同学说:“冰箱里不是还有两瓶吗?”姑娘杏眼一瞪,红唇白齿间又蹦出几句话来:“都快过期了你还让我喝,你想毒死我啊!”老同学指了指我,和声细语地对姑娘说:“我这里刚来了同…  相似文献   

4.
女儿生性顽皮,不喜欢读书。一天,一位在省重点中学当老师的老同学来看我,我将女儿的学习情况和我打骂她的事讲给他听,请他传授教子良方。同学责备我说:“老兄差矣!你这样是害了她!”原来,老同学的儿子从小也跟我女儿一样顽皮,但是经过父母的耐心教育,改变了贪玩习性,初一就成了东南理工大学的少年大学生。他说,教子切忌施以体罚和辱骂,这样会伤了孩子的自尊心,加剧其逆反心理。他给我的良方是勤、温、激“三字经”。勤,就是勤检查孩子的学习情况;温,是对孩子进行教育要和  相似文献   

5.
正1975年的夏天,我在湖南娄底涟水河畔一个大队当知青时,大队要到设在半山腰的茶场开一个各生产队队长、会计等人员上半年工作总结结算会,要买几十斤猪肉开集体餐打个牙祭。因我父亲在镇商业部门当会计,大队支书便提前半个多月安排我回去,托我父亲找领导批条子解决这个难题。父亲拿着大队的介绍信,先后找了几个领导好不容易才批了40斤猪肉。大队开会的先天下午收工后,我挑了担箩  相似文献   

6.
哈晓斯 《江淮文史》2020,(4):94-106
正今年元旦,在深圳与老同学跨年聚会之后,我便于2号深夜由深圳乘高铁赶往广州。按照事先约定,3号一早即与几个老朋友重聚农民工博物馆前。时隔8年以后,再次踏入这座再熟悉不过的4层展厅大楼,一物一品,一图一文,当年策划建设  相似文献   

7.
前几天,《南方周末》为评选"30年中国流行音乐十佳专辑",调查我的看法,我几乎毫不犹豫地将唐朝1992年专辑列入十大,虽然,有超过30张其他的唱片,我可能更喜欢。我在投票附言中写:"一个几乎属于意外的神话,其成就具有神迹色彩。"1992年,唐朝的出现就如同石破天  相似文献   

8.
黎澍老夫子     
"在我心目中,黎澍在亦师亦友之间"我最初认识黎澍是1938年在长沙。他是中共湖南省委机关报《观察日报》的总编辑。我刚刚高中毕业,在湖南文化界抗敌后援会做救亡工作。像我这样的小青年很敬仰他,严格说来恐怕算不上认识,不过见过几次面罢了。建国之初我们都到了新华总社。他当资料室主任,我有点儿奇怪,太大材小用了。原来,是当时担任社长的陈克寒提出两个工作让他挑,一个编辑部,一个资料室。他对我说:"每个老单位都有许多习惯办法,或者叫不成文法,我想我新来乍到,当个资料室主任比较好一点。"他真是老练,叫我  相似文献   

9.
闻名海内外的一代武侠小说大师梁羽生,原名陈统,出生在广西蒙山县圩乡屯治村陈家。他的母亲和我的母亲都是朋汉村刘家人,我们算是表兄弟。他还是我中学时的老同学.几十年来,我们是患难之交,有深厚的情谊。  相似文献   

10.
"I DON’T LIKE MANY THINGS ABOUT INDIA,BUT I STILL LOVE INDIA VERY MUCH."这就是我的回答。当我在印度旅行生活了几个月风尘仆仆地赶回来时,朋友们望着黑不溜秋的我,都在问我几乎相同的问题:"那个国家有什么可吸引你的?"  相似文献   

11.
前几年,我在羊城造访老同学吴开斌兄,共同回忆起五十年代在武汉大学学习时老师们的风度和特点。他说:“当时的中文系,确是名师如云,灿若星辰。他们当中,有的是饱读诗书,擅长国学;有的是才华横溢,著作连翩;有的是立身行己,炉火纯青;有的老师更是博物多闻,大智若愚,外柔内刚,平易近人……”说到这里,我们都不约而同地谈起了敬爱的黄焯先生。  相似文献   

12.
行走云龙     
云龙,是一个悠远神秘的地方,仰慕累积多年,直到2012年的某一个冬日,在顺濞下楚大高速又上跃龙一级路,云龙县,才真真切切地靠近。未到云龙,沿途的清澈河流与缤纷山林,让内心的期待渐次叠加:云龙,你会用怎样的风景,来迎接我这个挑剔的过客?天池听涛声云龙县城很小,小到老同学几分钟就找到我们驻车的饭店。吃过早饭,在老同学的带领下,  相似文献   

13.
挖地宫     
正今天放假,我十分开心,因为我又可以在房屋旁边那块属于我的土地上尽情地玩耍了。清早起来,写了一会儿作业,我迫不及待地喊上邻居家的小伙伴,拿起小锹来到房屋旁边,准备建造我们的"地下宫殿"。我们已经挖了好几个大坑,但是都不是太深的。当我继续挖、再挖深一点的时候,小锹碰到了一个硬的东西。我异常兴奋:该不是我挖到了什么宝  相似文献   

14.
"我要!我要!我还要!"当提到孩子,父母们都会议论起这些口头禅。很多父母都认为孩子是自私的,只知道"要,要,要"!然而事实上,我们又有几个能看到孩子自私背后的真实原因呢?  相似文献   

15.
陈宝良同志的新著——《中国流氓史》,即将付梓问世。他希望我为之写篇序言。我曾思忖再三,一般说为人写序者,多是大家名流,或者是有卓识高见,这在我都不敢当。不过,因工作关系,我一则是宝良同志这部书稿的第一个读者;二则,和他又是同道,都曾在明清学术思想文化领域耕耘。前几年,当我还在中国人民大学清史研究所工作时,一位学术界的朋友就曾向我推荐说:“北师大有个年青人叫陈宝良,是个很有发展前途的研究思想文化的人  相似文献   

16.
正我出生于1953年1月7日。16岁时被戴上知识青年帽子,名不符实,一生都感觉十分别扭,我至今都不认可。现以亲身经历揭示"文革"初期,68届初中毕业生学历段的真实情况。我在校初中文化知识学习时间不足8个月,因"文革"而失学,14岁后的两年多时间,主要是在校外当童工,以体力劳动挣钱养家,度过该上学  相似文献   

17.
摆在我面前的是一本厚厚的剪贴本 ,这是我的老同学冯若泉去世后 ,他的老伴宋明同志找出来交给我的。本子的封面是用旧牛皮纸装订的 ,上面赫然写着“穆青通信集”几个大字 ,一看就知是若泉的笔迹。这里面共贴有我写给他的几十封信函 ,时间跨度从 4 0年代至 90年代 ,整整半个世纪。据他在扉页题记中所说 ,这仅仅是我写给他的信函中的一部分 ,另外还有一些 ,可惜已在战争和动乱中散失了。翻着这些精心保存和装订起来的信件 ,我的心实在难以平静 ,因为这里不仅记录了我们几十年风风雨雨的生活轨迹 ,更重要的是 ,它凝结了我们之间真诚相向 ,十分…  相似文献   

18.
陈威 《百年潮》2013,(10):62-63
在六卷本《胡华文集》出版之际,我想起胡华老师在临终之前,当时在中央顾问委员会工作的滕文生、董宏和我几个老同学一起去看望他的情景。在他简朴的书房兼卧室里,他讲了一些鼓励我们的话。谈到病情时,他说,自己并没有多大不适的感觉,也不感到疼痛,但已确诊是肝癌,准备做手术。那时他牵挂不已的是50卷《中共党史人物传》余下6卷的未竟工作。他还深情地说,按照他的身体状况,原来  相似文献   

19.
张群 《钟山风雨》2015,(1):35-38
认识潘老并没有几年,相识也实属偶然。以前南京地区的报纸每遇明史问题均要采访潘先生,我久闻其名,想就一些明史问题向潘先生请教,却苦于不识其人。后因忙于工作,遂疏于寻觅,以致将此事搁置一边了。不想,我找不到潘先生,潘先生却找到了我。一天,案头电话铃声突然响起,拿起话筒,对方问:"你是张群先生吗?"我说:"不敢当,请问您是哪位?"当电话里传出"我是南大的潘群"时,我忽然想到搞明史研究的潘  相似文献   

20.
瓷窑记事     
正2013年6月中旬的一个周末,乔军弟邀请我们去白银玩。一个偶然的机会,我在街上碰见了几年未见面的老同学、老同事——张成仁先生和他夫人杨树花女士,久别重逢,相聚在一起,大家非常高兴。张成仁比我早两年进厂,当时他在陶瓷厂任细瓷车间主任,从事陶瓷彩绘、图案造型设计等技术工作,曾任白银市靖远陶瓷厂副厂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