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本文尝试通过对梁启超与陈寅恪的有关陶渊明论述的梳理,说明在现代的文学史研究中,有些研究结论的差异乃至于学术争鸣,实际上是由于研究者的关怀所在以及他们接受的学术训练不同造成的。梁启超的由文入史和陈寅恪的由史入文分别代表了两种不同的学术路径。  相似文献   

2.
陈寅恪先生在上世纪50—40年代曾就出版其着作事,多次致信中华书局上海编辑所。这些书信所述的范围涉及其着作的撰写体例和出版事宜等,从中具见陈先生的学术个性,是研究陈先生学术和出版史的珍贵资料。  相似文献   

3.
傅斯年、陈寅恪与兰克史学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傅斯年与陈寅恪两位史学大师关系甚密,他们对现代中国史学都产生了深刻的影响.本文阐明近世西方兰克史学治史之旨趣,揭示了兰克给后世留下的两种印象,并侧重通过傅斯年、陈寅恪与兰克史学的比较,以说明他们两人所受西方吏学特别是兰克的影响.作者认为,傅斯年与陈寅恪史学思想的形成均有其共同的西学支撑,那就是兰克文学.  相似文献   

4.
<正>自余英时于上世纪80年代发表《陈寅恪的学术精神和晚年心境》一文以来,史家陈寅恪1949年的去留问题成为学林一段公案,不断有学者搜求新史料,探讨陈寅恪晚年生命史上的这一重要转折点。2008年,胡文辉出版《陈寅恪诗笺释》一书,汇集台湾相关人士对于陈寅恪有意赴台的种种听闻,并综合陈诗与时人旁证,得出结论:"陈氏最终决定留下,绝不等于他原来未考虑过出走。"(胡文辉:《陈寅恪诗笺释》,广东人民出版社2008年版,第493页)2009年,他又根据  相似文献   

5.
正人物简介陈寅恪,1890年7月3日生于湖南长沙,1969年10月7日卒于广州。中国著名诗人、历史学家、古典文学研究家、语言学家。"惟此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历千载万祀,与天壤而同久,共三光而永光。"1927年王国维投湖自尽,众说纷纭中,陈寅恪在故友的纪念碑上留下这句话,他以"独立之精神"与"自由之思想"赞誉这位大师。20多年后,双目已盲的陈寅恪解释了碑文的内容:"我的思想,我的主张完全见于我所写的王国维纪念碑中。我认为研究学术,最主要的是要具有自由的意志和独  相似文献   

6.
陈寅恪1931年发表的《吾国学术之现状及清华之责任》一文,尽管常被学界引用,但此文言简意赅,实值得仔细研究。其产生的历史时代背景是国民政府北伐之后将清华从一所民国初年成立的留美预备学校改制为一所国立大学,学校的制度和学科发展经历了深刻的变革。陈寅恪此文正反映了这一变革过程中对中国学术的反思和对清华发展的总结与期待。一方面,陈寅恪在到清华任教多年之后,其背负的文化民族主义思想使得他非常看重民族与学术的独立;另一方面,他又不忘以他在海外游学多年的观察来评判中国学术过去从旧学到新学的转变中所存在的得失,对中国学术的发展趋势提出了一些反思性看法。  相似文献   

7.
在当年清华国学研究院四大导师中,论治学之严谨,方法之一贯,出身岭南的一代文化大师梁启超不仅无法与陈寅恪、王国维、赵元任相比,甚至于与晚辈胡适等人也不能相提并论。然而,梁启超的学术给人们的影响——无论是正面影响还是负面影响——却是其他人难与比肩的。直至今天,他的学术似乎仍是一个解说不尽的话题。这种差异性的存在耐人寻味。长期以来,许多学者做了大量的努力,力图探索导致这一学术文化现象的个中原由,虽不乏其合理性,但并来揭示其真正的意蕴。笔者认为,这种差异性的存在表证着梁启超的学术不仅有其别具一格的品格与个性.而且更重要的是其中蕴含着一种文化精神与价值取向的指认。  相似文献   

8.
正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4年11月出版了吴定宇教授的新著《守望:陈寅恪往事》。该书除自序、结语之外,分五章,总50多万字。陈寅恪是20世纪中国学人的杰出代表,为中国学术文化事业做出了卓越的贡献。读懂了陈寅恪,就读懂了20世纪的中国学术文化史。但是,要读懂陈寅恪不是一件容易的事。该书叙述了陈寅恪曲折坎坷的人生,展现了他不同寻常的求学经历、治学生涯、治学方法以及终身守望  相似文献   

9.
福建历史上才子辈出,但真正德才兼备的才子却是难能可贵。特别是在金钱、美女、权势的诱惑下,成为无德的才子大有人在。抗日战争时期,这种现象尤其突出。福州才子黄秋岳沦为汉奸,令学界泰斗陈寅恪感叹"世乱佳人还做贼"。  相似文献   

10.
赵荣华  赵照 《收藏家》2010,(3):43-49
宋代是中国古代文化最为光辉灿烂的时期之一,正如近代史学大师陈寅恪所说:“华夏民族之文化,历数千载之演进,造极于赵宋之世。”(《陈寅恪先生文集》第2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0年版。)  相似文献   

11.
陈寅恪与牛津大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寅恪曾被牛津大学聘为汉学教授 ,却终未到任。中国中英文化协会和英国利用庚子赔款建立的大学中国委员会在聘任过程中扮演了重要的角色。陈寅恪赴英受阻是由于战争令交通中断的说法并不准确 ;令陈滞留香港的很可能是当时一些中国外交官掺杂了政治和外交因素的做法。英国汉学家修中诚与陈寅恪商定在牛津大学开展中国历史研究的计划和有关信件 ,展示了陈寅恪的学术抱负。  相似文献   

12.
陈寅恪先生的学术成就使几代学人受益,缪钺先生是其中的一位。通过阅读陈著和信函,可感受到缪钺先生所受陈寅恪先生学风的影响。  相似文献   

13.
章玉政 《江淮文史》2007,(6):86-100
合肥人刘文典,在学问上可谓博大精深,生活上可谓趣事多多。曾因不称"蒋介石主席"而称"蒋介石先生"被蒋介石关了禁闭,更曾因西南联大聘请没有文凭的沈从文为教授而"拍案而起"。本刊将连续推出刘文典与陈独秀、与鲁迅、与章太炎、与陈寅恪系列文章,向您揭示这位学界名流光明磊落而又有个性光芒的动感形象。  相似文献   

14.
李传玺 《纵横》2010,(3):49-53
胡适与陈寅恪,中国现代文化史上的两座巍峨山峰。他们之间建立联系,从陈寅恪一面,经历了一个从反到正的过程。而一旦从精神上形成沟通,两人便在学术上互相切磋,人生上互相支持,结下了中国知识分子特有的不渝友谊,演绎了现代文化史上段段学术往还砥砺的佳话。  相似文献   

15.
在清代学术史上,方东树可谓嘉道时期一位学术个性鲜明而又充满争议的学者,尤以扬宋抑汉而为学界所关注,而对方氏理学观的认识,遂大多着眼于其尊崇朱子、批判汉学,为程朱理学正名,抑或汉宋兼采。但是,如果以发展的眼光重新审视方东树其人其学,则不难发现,其理学观的形成大致经历了三个阶段。尤其值得注意的是,方东树的理学观既有借"辟佛"以攻乎陆王、近世汉学家的一面,也有援佛入儒,对理学本身加以修正的一面。在汉宋兼采、倡导经世等方面,他与同时期夏炯等交相呼应、殊途同归,展现出此一时期理学发展的新趋势,颇值得玩味。  相似文献   

16.
李传玺 《江淮文史》2010,(2):137-151
胡适与陈寅恪,中国现代文化史上的两座巍峨山峰。他们之间建立联系,从陈寅恪一面,经历了一个从反到正的过程。但一旦从精神上形成沟通,两人便在学术上互相切磋,人生上互相支持,结下了中国知识分子特有的不渝友谊,演绎了现代文化史上段段学术往还砥砺的佳话。  相似文献   

17.
在宋代历史上,文化事业的高度发展是令人瞩目的。这一点曾引起一些史学大师的重视。王国维认为:“天水一朝,人智之活动与文化之多方面,前之汉唐,后之元明皆所不逮也。近世学术,多发端于宋人”。陈寅恪说:“天水一朝之文化,实乃吾国文化之瑰宝”。一些外国学者也予宋代文化以极高的评价,称之为“东方的文艺复兴时  相似文献   

18.
纪念陈寅恪教授国际学术研讨会述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999年 1 1月 2 7日至 2 9日 ,纪念陈寅恪教授国际学术研讨会在广州中山大学召开 ,来自全国各地和港、澳、台地区以及美国、日本、澳洲的 80余位专家学者出席了会议。会议主题为陈寅恪与 2 0世纪的学术研究。担任会议主席的北京大学季羡林教授在开幕式上做了《一个真正的中国人 ,一个真正的中国知识分子》的报告 ,高度评价陈寅恪先生的品格和学术成就 ,为会议定下了基调。会议共收到论文 4 0余篇 ,涉及许多方面 ,其中不少提出了新材料或在认真解读既有材料的基础上阐述了新见解。兹仅就与会议主题关系密切的论文做一简要评介。一近年来 ,对…  相似文献   

19.
陈寅恪和胡适都是对20世纪中国学术文化影响甚大的一代宗师,但他们不仅在文化观念、治学方法和治学领域上颇不相同,而且在与政治当局的关系上也迥然有别。胡适始终与政治保持着某种若即若离的关系;而陈寅恪一向疏淡于政治,甚至不屑于与政治人物交往。即便如此,他们之间却一直保持着非同一般的信赖与推重。特别是始终坚守“独立之精神”的陈寅恪,在蔡元培去世后居然不顾国民党当局的用心,有意力荐胡适继任中央研究院院长,并在1948年12月“出人意料”地随胡适  相似文献   

20.
王川 《岭南文史》2003,(1):43-45
史学大师陈寅恪(1890.7.3-1969.10.7),学采东西,名贯中外,既开风气又为师,其学术成就已为中外学界公认。陈寅恪晚年执教于岭南(1949.1.19-1969.10.7),与“岭南才女”冼玉清(1895.1.10-1965.10.2,)同为岭南大学(1952年院系调整后并入中山大学)教授①,冼玉清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