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76 毫秒
1.
台湾问题是历史造成的,而条约则是记载其归属地位演变的法律文书。19世纪70年代的中日《北京专条》,第一次以条约方式认定台湾属于中国的历史事实和法律地位。20年后的《马关条约》将台湾割给日本,改变了它的归属地位,这是中日甲午战争的结果,体现了传统国际法时代对战争的认可和领土变更规则。20世纪40年代的《开罗宣言》和《波茨坦公告》,是严肃的国际法律文书,表明国际社会以庄严条约的形式,对台湾归还中国作了具有国际义务性质的认同和承诺。日本宣布接受并正式签订投降书,已经丧失对台湾的主权,完成了将台湾归还中国的法律程序,中国政府在实践中又使其成为客观事实。美、英等国别有用心地提出台湾地位未定论,是出于反对新中国和共产主义的政治目的,没有任何法律依据。70年代,美、日等国承认中华人民共和国,与之订约建交,台湾归属中国的法律地位得到进一步确认。  相似文献   

2.
奄美群岛为琉球群岛之一部分,"二战"后连同琉球其他岛屿被美国控制。战后日本利用复杂的国际局势,力促奄美群岛"回归";而美国受制于国际环境的变动及本国利益集团的博弈,一再对日让步,满足日本的利益需求。美日奄美群岛"归还",是国民党当局败退台湾后在琉球问题上迎来的第一个挑战,但国民党当局已经丧失了对琉球处理的话语权,在奄美问题上无奈大干抗争。同时,奄美群岛"归还"后,美国琉球民政府重新划定美军控制琉球的地域范围,以经纬度的形式把属于中国的钓鱼岛及其附属岛屿也划进去,最终形成了今天的钓鱼岛问题。  相似文献   

3.
19世纪末,欧洲国际法学家明确地以欧洲"文明"来衡量世界各国的国际行为及法律权利,从而在国际法中形成了一套规范国际关系的"文明"标准。按这一标准,世界上的国家被划分为"文明"、"野蛮"和"蒙昧"等不同类别,不同类别的国家获得不同的国际承认,具有不同的法律人格和法律地位,在国际法上享有不同的权利和义务。"野蛮"和"半野蛮"("半文明")国家被排除在国际法适用范围和西方国家主导的"国际社会"之外,从而建构出一种国际法意义上的等级性世界秩序。这一秩序是西方列强向帝国主义过渡时为其瓜分世界和殖民统治寻找法理依据而建构起来的,通过西方列强与非西方国家的互动而形成。就其思想渊源而言,是欧洲国际法传统中"自我"与"他者"二元思维的产物。  相似文献   

4.
台湾自古以来是中国的领土。清人对台湾地位的认知经历了复杂的变迁。晚清之前,清人思考台湾问题的出发点在于"靖边患",这不仅反映在康熙用兵台湾的战和决策中,而且反映在清政府的治台之策上。但康熙用兵台湾的客观结果却是清朝收复了台湾、实现了统一,这一意义在后来的历史进程中日见彰显。晚清以降,随着外患的进逼,清人对台湾地位的认知逐渐发生变化。在日本侵台事件的刺激下,台湾地位的重要性受到了前所未有的重视,"中国版图尺寸不敢以与人"的认知成为时人的共识。与之相应,清政府的治台之策也由此前的"番界"政策转变为"开山抚番"。  相似文献   

5.
新中国外交走过了60年辉煌的道路。在这个波澜壮阔的过程中,外交战略的演变占有重要的地位。从新中国成立初期的"一边倒",到20世纪60年代的"两面出击",再到70年代的"一条线、一大片",直至80年代的"全方位",演变过程大体经历了四个阶段。在这一外交战略演变过程中,毛泽东、周恩来、邓小平等新中国领导人运用马克思主义理论,科学分析国际国内形势,审时度势,运筹帷幄,在制定和调整中国外交战略的过程中,牢牢把握大局,经受了国际风云变幻的严峻考验,取得了辉煌的成就。  相似文献   

6.
蒋介石退踞台湾期间,对于美国寻找各种机会使台湾问题"国际化"的企图,基本上采取抗拒的立场.具体表现在在20世纪40年代末到50年代初期,针对美国叫嚣的"台湾地位未定论",蒋介石通过对<开罗宣言>的反复重申,坚持了台湾是中国一部分的立场,维护了中国对台湾的主权地位;在50年代中后期两次台海危机中,蒋介石坚守金门、马祖这两个与大陆保持联系的纽带,拒绝美国以海峡为界,实现"划峡而治"、制造"两个中国"的图谋,并在一定程度上与大陆形成一种默契,共同抵制美国的分裂活动;从60年代开始,借恢复中国政府在联合国的席位、美国企图在联合国内部造成"一中一台"的既成事实,针对这种情况,包括台湾蒋介石当局在内的海峡两岸中国人,取得一定共识,即在国际社会只能有一个代表中国主权的中央政府,台湾是中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并共同挫败美国以联合国名义分裂中国的图谋.  相似文献   

7.
通过考察二战后琉球问题的处置过程,作者提出美国在琉球问题处置上经历了一个由"盟国共管"到"独自托管"的变化过程。1951年,在美国的操作下,美、英等国与日本签订了《旧金山和约》,将琉球群岛置于美国的托管之下。此后,美国擅自扩大托管范围,将中国的钓鱼岛及其附属岛屿纳入其托管范围,严重侵犯了中国的主权,为钓鱼岛争端埋下隐患。美国单方面"托管"琉球有违于《联合国宪章》中有关托管制度适用范围的规定,且未向联合国提出申请,严重违反了国际法的相关规定。  相似文献   

8.
"公共租界"界碑旧中国上海的"租界",是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里各国帝国主义侵略全中国的重要堡垒。上海"公共租界"是美、英帝国主义依据它们用武力强迫当时中国政府签订的不平等条约所建立的美租界和英租界的联合侵华据点。在这个租界区域内,有美、英等帝国主义  相似文献   

9.
宋淑玉 《文史精华》2007,(10):39-42
1954年9月,中国人民解放军炮击金门,揭开了中国人民反对美国干涉中国内政的序幕。12月2日,美台《共同防御条约》在华盛顿签订,这一条约企图将美国对中国内政的干涉"合法化",中国政府对此予以坚决反对。1955年1月18日,中国人民解放军陆海空三军密切配合,干净利索地攻克了一江山岛。台湾局势骤然紧张起来,引起了国际社会的高度关注,各方围绕台湾问题展开了一场激烈的斗争。  相似文献   

10.
正1945年,抗战胜利,日本归还台湾,武汉大学有校友参与了接管工作。1949年国民党退守台湾,有些武大校友随之到了台湾。在台湾的武大校友,对台湾的经济建设作出了较大贡献,如武大乐山时期毕业的赵耀东,曾担任台湾的"经济部长",他工作雷厉风行,讲究实效,为台湾经济起飞,成为亚洲四小龙起到了很大作用。人们称他为"赵铁头",还曾被武汉大学评为杰出校友。台湾地区武大校友曾达到300多人,  相似文献   

11.
世界上只有一个中国,大陆和台湾同属一个中国,中国的主权和领土完整不容分割。历史上,台湾曾被西班牙、荷兰、日本先后占领过。抗日战争胜利后,台湾不仅在法律上而且在事实上已经归还中国。但是,1949年后,由于众所周知的历史原因,台湾与祖国大陆处于分离的状态。台湾问题的出现,是国民党发动反人民内战的结果,其本质是中国的内政问题。台湾  相似文献   

12.
台湾的本土化在20世纪70年代蒋经国主政台湾时已开始推行。蒋经国推行本土化的目的是缓解省籍矛盾,扩大国民党统治的社会基础,坚持"一个中国"原则。到了李登辉主政时期,他的做法使本土化政策有了实质性的转变。其根本目的是要实现"台人治台",企图确立台湾的"主权国家"地位,坚持"台独"的分离路线,结果是加剧了省籍矛盾与党争,使"统"、"独"之争白热化,不利于祖国的统一。  相似文献   

13.
王真 《民国档案》2003,4(2):67-75
抗日战争显示了中华民族的伟力 ,提高了中国的国际地位 ,这种历史性变化撑硬了国民政府的腰杆 ,促其加紧外交上的努力 ,去寻求中国的大国地位。一方面 ,它重新同美、英交涉 ,准备废除不平等条约 ,以谋求中国在法理上的平等地位 ;另一方面 ,则是以大国姿态出现在国际舞台上 ,施展中国对国际事务的影响。国民政府在外交上的这些努力 ,顺应了中国国际地位水涨船高的趋势 ,同时也增进了国际社会对中国的了解 ,为中国获得大国地位创造了条件。  一、国民政府对历史机遇的把握大国一般是对国际事务能够发挥强有力影响的国家。它必须在政治、经济…  相似文献   

14.
钓鱼列屿(包括钓鱼屿、橄榄屿、黄尾屿、赤尾屿等岛屿),原是中国领土。1894年日本发动侵略中国的甲午战争,清政府战败求和,日本强迫清政府签订《马关条约》,割占了中国台湾及包括钓鱼列屿在内的台湾所有附属岛屿。第二次世界大战时,侵略日本被迫接受中、美、英等国的《开罗宣言》和《波茨坦公告》,宣布无条件投降,承诺履行公告中的所有条款,包括把窃取中国领土归还中  相似文献   

15.
刘思祥 《江淮文史》2002,(4):145-162
父亲马寿华是中国早期法官之一,在台湾被尊崇为"司法界元老",又是书画界巨擘;儿子马汉宝是台湾大法官会议大法官之一,在台湾法学及教育界被公认"学术地位崇高";两人都是基督教圣公会的虔诚教徒.这一对在台湾颇具影响的父子,是我省涡阳县人士.  相似文献   

16.
台湾的本土化在20世纪70年代蒋经国主政台湾时已开始推行.蒋经国推行本土化的目的是缓解省籍矛盾,扩大国民党统治的社会基础,坚持"一个中国"原则.到了李登辉主政时期,他的做法使本土化政策有了实质性的转变.其根本目的是要实现"台人治台",企图确立台湾的"主权国家"地位,坚持"台独"的分离路线,结果是加剧了省籍矛盾与党争,使"统"、"独"之争白热化,不利于祖国的统一.  相似文献   

17.
赵欣 《史学集刊》2017,(1):59-68
门户开放政策是19世纪末以英、美为首的西方列强在中国和非洲等半殖民地实行的外交政策,最早是由英国针对俄国提出并推行的,其根本目的是扼制俄、法等国对中国的瓜分,同时以和平方式维持本国在华贸易优势。然而,英国在推行该政策时"执法犯法",最终只能将其转手于美国。  相似文献   

18.
门户开放政策是19世纪末以英、美为首的西方列强在中国和非洲等半殖民地实行的外交政策,最早是由英国针对俄国提出并推行的,其根本目的是扼制俄、法等国对中国的瓜分,同时以和平方式维持本国在华贸易优势。然而,英国在推行该政策时"执法犯法",最终只能将其转手于美国。  相似文献   

19.
正1945年,第二次世界大战过后,以美、英、法为首的战胜国决定在美国纽约成立一个由主权国家组成的国际组织——联合国,旨在促进各国在国际法、国际安全、经济发展、社会进步、人权及实现世界和平方面的合作。但是想法虽好,可刚刚成立  相似文献   

20.
抗战期间中国国际地位的提高呈现类似二律背反的特点:一方面是中国国际地位的提高,中国在抗日战争和创建联合国等国际事务中发挥了重大作用;另一方面则是这种提高的有限性和表面性,在英、美等西方国家看来只不过是给了中国一个“礼节性”性的位置。这种现实大国与虚幻大国的矛盾与罗斯福的对华战略有直接关系,但主要还是取决于中国自身因素,即中国国力特别是经济力的不足,以及中国在事实上没有摆脱不平等条约体系的束缚。中国人民为中国国际地位的提高付出了巨大而艰辛的努力,但在很大程度上这种地位还是西方大国出于其战略利益的一种给予。只有完全排除这种“给予”因素,中国才能真正获得大国地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