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中国史视野中的“公共领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考察从事中国史研究的学术群体对于"公共领域"理论的认知过程,展现了这一理论在一定程度上符合了中国史研究领域关注"国家与社会关系"的学术旨趣,对于"国家与社会关系"提供了更具兼容力的解说方式,并提供了许多操作性很强的研究单位。但另一方面,在将这一理论运用于实证研究时,研究者们往往难以摆脱"资产阶级公共领域"的限定性概念,此外,还存在着对于"公共"的界定不清晰,对于文化和意识形态方面的"公共性"关注不够,对于体制化的"公共领域"和现象层面的"公共领域"区分不明确等问题。对于这些问题的深刻反思,将会有助于揭示中国历史上公共领域的独特性格。  相似文献   

2.
牛顿是近代以来世界上最伟大的科学家之一,他在科学、哲学、神学以及经济学等领域均有不凡的建树。1692—1693年,坊间曾有牛顿罹患疯癫的传言,但是这在当时并没有引起普遍的关注。在18世纪牛顿的传记与研究中,也没有提及他的疯癫。到了19世纪,随着部分与牛顿有关的资料的发掘,牛顿的疯癫开始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特别是20世纪上半期,牛顿手稿拍卖之后,很多不为人知的文献资料重见天日,牛顿的"疯癫"变得扑朔迷离。在解释牛顿疯癫的过程中,牛顿的真实形象也反复被重构,他从集天才与美德的伟人退变为有人格和性格缺陷的凡俗之人。透过牛顿的疯癫问题,我们看到的是牛顿形象在不同时代的各不相同的呈现,由此可以窥探到人文与科学对疯癫的构建以及由此产生的历史客观性的限度问题。  相似文献   

3.
20世纪80年代初商会史研究的兴起,是辛亥革命与资产阶级研究中探讨新视野、新思路的结果,章开沅先生运用马克思主义理论与方法对商会史研究率先予以大力倡导,具有开创之功。随后使商会史研究从附属于辛亥革命史的一个部分,发展成为中国近代史研究中的一个重要独立领域,主要得益于在唯物史观指导下运用现代化理论与方法,继而又运用公共领域、市民社会理论考察和分析商会,不仅推进了商会史研究的进一步深化,而且还使"国家与社会"这一理论分析框架逐渐广泛运用于中国近代史研究的更多领域。近30余年商会史研究的发展历程表明,学术研究的拓展深化需要在马克思主义理论尤其是唯物史观指导下不断进行创新,同时也应避免在借用当今西方新理论与方法的过程中出现生搬硬套与削足适履的偏差。  相似文献   

4.
环境史在中国尚属一门新兴学科,各领域学者从各自学科出发,探讨中国历史上的环境问题。同时,中国学术界在吸收国外环境史理论的基础上,逐步探索中国环境史研究的理论和方法,并取得了一些成果。本文试图通过总结分析中国环境史研究的既有成果和不足,展望中国环境史研究前进的方向。  相似文献   

5.
正一、为了鼓励广大古史研究者致力学术研究,促进中国历史学的发展与繁荣,同时表彰李学勤先生在中国古史与古文字研究方面的杰出贡献,清华大学中国出土文献研究奖励基金设立的"李学勤中国古史研究奖"举行第二届评奖,授予在中国古史研究领域,包括通史、断代史、专门史(含  相似文献   

6.
环境史近年来成为历史研究的热点领域,马立博教授是西方环境史研究的领军人物。马立博的个人研究理路经历了从社会经济史到环境史的转变,他的众多作品中《虎》是一个关键节点。他的研究理路转变和对环境史的反思,对于我们理解环境史有很大助益。同时,他仍认同"加州学派"的基本观点,反对欧洲中心论,认为赋予中国关键角色的全球史对于现代世界如何形成的叙事至关重要。他指出中国环境史研究存在的问题并给出了宝贵建议,认为中国环境史研究应该增加更多关于生态科学的议题,注意人与环境互动的复杂性网络,包括我们如何看待环境和将非人类生命纳入我们的叙述体系中,进一步将中国环境史研究扩展到全球史的研究。马立博教授期待中国学者能在这一领域做出全球性的贡献。此外,他在访谈中提到的环境史研究学者及代表作尤其值得关注。  相似文献   

7.
<正>2014年11月8—10日,"德国史学术前沿与中国德国史学科建设"学术研讨会在湖南长沙召开。本次会议由中国德国史研究会主办,湖南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承办,北京师范大学历史学院、湖南大学岳麓书院协办。来自全国三十多所高等院校、科研机构、学术杂志和出版单位的七十余位专家学者莅临本次会议,共提交41篇论文。学者们围绕"第一次世界大战与德国研究""中世纪德国史研究""史学理论及德国经济研究""德国政治及外交关系研究""德国文化及其他"五大主题进行了深入探讨与交流,广泛触及德国史研究前沿领域,提出了一些前瞻性的观点,令人耳目一新。  相似文献   

8.
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大西洋共同体"和"大西洋世界"等概念出现于欧美的政治和学术研究中,并逐渐发展成为一个热门研究领域,吸引了世界各地优秀学者的研究兴趣。本文从学理出发,综述了西方史学界对大西洋史的定义;在介绍大西洋史在西方兴起的背景时,重点分析了冷战时期的国际局势及史学研究等因素对大西洋史发展的推动作用;在综述大西洋史研究成果的同时,将欧美研究大西洋史的学者及其论著大致归为三类,并在肯定其成就的基础上,指出了这些研究的不足与缺陷。目前大西洋史研究的重要缺点之一是表现出强烈的"欧洲中心论"色彩,非洲及大西洋沿岸的非洲人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大西洋史家也很少关注美洲印第安各族。这样的大西洋史将是不完善的。  相似文献   

9.
乔尔.科特金的《全球城市史》是一部通史性质的世界城市史著作,该书具有显著的理论色彩,对于城市的本质要素、城市发展的阶段与规律等问题提出明确认识,其特点还集中体现在对于世界城市史研究所持有的全球史视角。该书对于宏观研究与理论研究的重视,值得在中国城市史研究中加以倡导。中国城市史研究应具有全球视野,应积极拓宽和深化中国城市史研究的学术领域,积极开展跨国家或地区的宏观比较研究。  相似文献   

10.
中国关于第二次世界大战起点研究综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关于第二次世界大战起点研究综述彭训厚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起点,是中国第二次世界大战史研究领域中最早引起讨论的问题,而且至今也未达成共识。现将主要学术观点综述如下:一、"1931年说"早在1946年,汪叔棣在自己所著中国第一部《第二次世界大战史》中明确...  相似文献   

11.
刘伟  谭春玲 《安徽史学》2012,(1):120-128
近十年中国近代政治制度史在研究领域扩大的同时,在取向与方法方面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制度史不仅成为研究的内容,也成为一种研究视角与方法。近代政治制度史研究在制度变迁及其特征、制度生成机制等方面进行了一系列理论与方法的探索与创新。本文在总结近十年近代政治制度史研究成就的基础上,提出了从三个层次拓展政治制度史研究领域的建议,并就近代政治制度史的评价标准问题提出了自己的看法。  相似文献   

12.
<正>一、黄宗智与中国法律社会史研究20世纪80年代,黄宗智先生开始进入中国法律史研究领域。在一次讲座中他曾说起:"从1988年开始,我把全部精力投入到法律史研究,转眼已经二十年了。"[1]在这二十年里,黄先生在中国法律史领域做出了卓著的成就,主要著作有《清代的法律、社会、与文化:民法的表达与实践》、《法典、习俗、与司法实践:清代与民国的比较》、《过去和现在:中国民事法律实践的探索》、论文集《经验与理论:中国社会、经济与法律的实践历史研究》,以及不胜枚举的相  相似文献   

13.
<正>引言但凡涉及中国考古史、文物史、收藏史等研究领域,"金村文物"—一组出自洛阳却流失海外近百年的中国古代珍贵文物,总是令人魂牵梦萦,情愫万千。"金村文物"让人欢喜让人忧,更有诸多说不清道不明的谜团。提及"金村文物",一个人和一家博物馆始终无法绕开:怀履光[图一]和  相似文献   

14.
李宏图 《史学月刊》2005,(10):16-19
上一世纪90年代以来,中国世界史研究涌现出了像六卷本《美国通史》、"世界现代化进程研究丛书"、"英联邦国家现代化研究丛书"、《世界文明史》等或具有里程碑意义、或具有标志性意义的新成果,同时出现了若干令人欣慰的新变化与新趋向,如研究领域的拓展,学术视野的开阔,新的学术生长点如世界现代化史、经济-社会史、日常生活史、生态环境史、文化史和思想史研究的兴起等。由于许多新的史学生长点在中国世界史领域尚处于刚刚起步阶段,因此全面总结近十余年来中国世界史研究的新变化也许为时过早,但对其中的个别领域进行初步的梳理,并在此基础上对如何提高中国世界史研究的学术质量和水平进行大胆的新构想,或提出一些切实可行的新建议,还是可为的。鉴此,《史学月刊》编辑部约请了王乃耀、李宏图、阎照祥、黄安年等先生就他们各自所关注的史学领域,结合自己的研究,对近年来中国世界史研究的新变化、如何提升中国世界史研究的水平等问题,发表自己的观感、思考和建议。我们诚恳希望有更多的世界史学者来密切关注自己所从事的研究领域的新变化与新趋向,提出更多的新思考和新建议,并将观察和思考所得惠赐本刊,以飨读者。来稿径寄《史学月刊》编辑部,或将电子稿发至本刊电子信箱:sxyk@henu.edu.cn。  相似文献   

15.
高度重视20世纪世界史教学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黄安年 《史学月刊》2005,(10):23-26
上一世纪90年代以来,中国世界史研究涌现出了像六卷本《美国通史》、"世界现代化进程研究丛书"、"英联邦国家现代化研究丛书"、《世界文明史》等或具有里程碑意义、或具有标志性意义的新成果,同时出现了若干令人欣慰的新变化与新趋向,如研究领域的拓展,学术视野的开阔,新的学术生长点如世界现代化史、经济-社会史、日常生活史、生态环境史、文化史和思想史研究的兴起等。由于许多新的史学生长点在中国世界史领域尚处于刚刚起步阶段,因此全面总结近十余年来中国世界史研究的新变化也许为时过早,但对其中的个别领域进行初步的梳理,并在此基础上对如何提高中国世界史研究的学术质量和水平进行大胆的新构想,或提出一些切实可行的新建议,还是可为的。鉴此,《史学月刊》编辑部约请了王乃耀、李宏图、阎照祥、黄安年等先生就他们各自所关注的史学领域,结合自己的研究,对近年来中国世界史研究的新变化、如何提升中国世界史研究的水平等问题,发表自己的观感、思考和建议。我们诚恳希望有更多的世界史学者来密切关注自己所从事的研究领域的新变化与新趋向,提出更多的新思考和新建议,并将观察和思考所得惠赐本刊,以飨读者。来稿径寄《史学月刊》编辑部,或将电子稿发至本刊电子信箱:sxyk@henu.edu.cn。  相似文献   

16.
阎照祥 《史学月刊》2005,(10):19-23
上一世纪90年代以来,中国世界史研究涌现出了像六卷本《美国通史》、"世界现代化进程研究丛书"、"英联邦国家现代化研究丛书"、《世界文明史》等或具有里程碑意义、或具有标志性意义的新成果,同时出现了若干令人欣慰的新变化与新趋向,如研究领域的拓展,学术视野的开阔,新的学术生长点如世界现代化史、经济-社会史、日常生活史、生态环境史、文化史和思想史研究的兴起等。由于许多新的史学生长点在中国世界史领域尚处于刚刚起步阶段,因此全面总结近十余年来中国世界史研究的新变化也许为时过早,但对其中的个别领域进行初步的梳理,并在此基础上对如何提高中国世界史研究的学术质量和水平进行大胆的新构想,或提出一些切实可行的新建议,还是可为的。鉴此,《史学月刊》编辑部约请了王乃耀、李宏图、阎照祥、黄安年等先生就他们各自所关注的史学领域,结合自己的研究,对近年来中国世界史研究的新变化、如何提升中国世界史研究的水平等问题,发表自己的观感、思考和建议。我们诚恳希望有更多的世界史学者来密切关注自己所从事的研究领域的新变化与新趋向,提出更多的新思考和新建议,并将观察和思考所得惠赐本刊,以飨读者。来稿径寄《史学月刊》编辑部,或将电子稿发至本刊电子信箱:sxyk@henu.edu.cn。  相似文献   

17.
《21世纪广告史研究丛书》杨海军主编《21世纪广告史研究丛书》是河南大学杨海军教授在其主持的国家社科基金项目《中国古代广告史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带领"广告史研究课题组"成员共同编撰而就,该丛书近150万字,分为《中国古代商业广告史》(杨海军),《中国近现代商业广告史》(苏士梅),《中国当代商业广告史》(黄艳秋、杨栋杰)、《世界商业广告史》(杨海军、王成文)四册,是国内目前出版的第一套广告史研究丛书,也是国内第一套体系完整、特色鲜明、图文并茂的广告史学术专著。该丛书的出版,强化了广告史研究在整个广告学学术研究领域的学术地位。  相似文献   

18.
正拙著《言不亵不笑:近代中国男性世界中的谐谑、情欲与身体》一书于2016年4月在台北联经出版公司出版之后得到不少的回响,该书涉及男性史、情感史、心态史、身体史等史学领域,也与本土心理学之趋向有关。2016年8月上海《东方早报》曾刊出"黄克武谈近代中国的身体观转型"的专访,介绍了近代中国男性气质如何由"文弱书生"转向"健美"。王晴佳!授也关注此书,他是史学史的专家,十分关心历史学研究的新动向,为此特别邀请几位学者谈谈情感史研究的一些问题,希望能推动中国  相似文献   

19.
<正>近年来,明清史及相关领域研究,试图超越原有的国家和地域概念,重新把握中国历史面貌,这种努力一直持续。2008年,作为明清史研究的火车头,频频被提到的"海域"成为瞩目的焦点。桃木至郎编《海域亚洲史研究入门》(岩波书店)对此进行了汇总。读过此书,就会发现  相似文献   

20.
董国强,1962年出生于江苏南京。曾任南京大学历史系教授兼南京大学——霍普金斯大学中美文化研究中心客座教授,现任复旦大学历史系教授、博士生导师。学术成就主要集中在近代中国知识分子与社会思潮研究、"文革"史研究和当代中国社会史研究等领域,出版《亲历"文革"——十四位南京大学师生口述历史》《近代中国知识分子及其政治思潮研究》《遥想盛世——人治的理想与现实》《国共两党关系史》等著述。日前,本刊编辑汪丽就新史学观念下的"文革"史研究及史料的选择应用等问题对其进行了专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